淡堿池內廢堿水收集利用系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淡堿池內廢堿水收集利用系統,包括淡堿池和并排設置的沉淀池,淡堿池的出口與第一沉淀池的進口之間有第一沉淀池上游開關,淡堿池的出口與第二沉淀池的進口之間有第二沉淀池上游開關,淡堿池的出口與第三沉淀池的進口之間有第三沉淀池上游開關;第一沉淀池的出口與通向鋼廠的管道之間有第一沉淀池下游開關,第二沉淀池的出口與通向鋼廠的管道之間有第二沉淀池下游開關,第三沉淀池的出口與通向鋼廠的管道之間有第三沉淀池下游開關。本實用新型的系統選用了多個沉淀池來沉淀廢堿水,廢堿水沉淀一段時間才進行回收,使得其中的雜質能夠充分沉淀,僅清澈的堿液得以收集,并將收集到的堿液通過通向鋼廠的管道通向鋼廠,不浪費廢堿水。
【專利說明】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屬于紡織印染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淡堿池內廢堿水收集利用 系統。 淡堿池內廢堿水收集利用系統
【背景技術】
[0002] 隨著織物功能性整理方式的增多,人們對織物的健康環保要求也越來越高,對企 業的社會責任要求也越來越高,企業日益受到水、電、蒸汽等能源緊張的制約和環保的壓 力。現有的絲光機由于未安裝廢堿水收集利用系統,導致絲光機廢堿水排入水處理,因其 水量大,污水處理及排污費用較高,大大增加了污水處理成本,制約了企業的發展。因此急 于尋求一種降低污水處理成本,提高廢堿水利用效率的絲光機淡堿池內廢堿水收集利用系 統。 實用新型內容
[0003]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淡堿池內廢堿水收集利用系統,其能夠提高廢堿水利用率。
[0004]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淡堿池內廢堿水收集利用系統,所述廢堿水收集利用系統 包括淡堿池(1)、第一沉淀池(2)、第二沉淀池(3)、第三沉淀池(4)和通向鋼廠的管道(5), 第一沉淀池(2)、第二沉淀池(3)、第三沉淀池(4)并排設置;
[0005] 所述淡堿池(1)的出口分別與第一沉淀池(2)、第二沉淀池(3)、第三沉淀池(4)的 進口相連,其中,淡堿池(1)的出口與第一沉淀池(2)的進口之間設有第一沉淀池上游開關 (21 ),淡堿池(1)的出口與第二沉淀池(3)的進口之間設有第二沉淀池上游開關(31 ),淡堿 池(1)的出口與第三沉淀池(4)的進口之間設有第三沉淀池上游開關(41);
[0006] 所述第一沉淀池(2)、第二沉淀池(3)、第三沉淀池(4)的出口分別與通向鋼廠的 管道(5)相連,其中,第一沉淀池(2)的出口與通向鋼廠的管道(5)之間設有第一沉淀池下 游開關(22),第二沉淀池(3)的出口與通向鋼廠的管道(5)之間設有第二沉淀池下游開關 (32),第三沉淀池(4)的出口與通向鋼廠的管道(5)之間設有第三沉淀池下游開關(42)。
[0007] 優選地,在每個沉淀池的內部頂端設有水位感應裝置,當沉淀池中淡堿液達到預 定水位時,會發出警告。
[0008] 優選地,所述沉淀池至少為3個。
[0009]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上述淡堿池內廢堿水收集利用系統的使用方法,步驟如下:
[0010] (1)不使用時,各個開關處于關閉狀態;
[0011] (2)使用時,首先打開第一沉淀池上游開關(21),淡堿池(1)中的淡堿液流入第一 沉淀池(2)中,達到一定水位后,關閉第一沉淀池上游開關(21),同時打開第二沉淀池上游 開關(31 ),淡堿池(1)中的淡堿液流入第二沉淀池(3 )中,此時,第一沉淀池(2 )中的淡堿液 開始沉淀,將雜質沉淀到沉淀池底部;
[0012] (3)第二沉淀池(3)達到一定水位后,關閉第二沉淀池上游開關(31),此時,第二 沉淀池(3)中的淡堿液開始沉淀,同時打開第三沉淀池上游開關(41),淡堿池(1)中的淡堿 液流入第三沉淀池(4)中;同時,打開第一沉淀池下游開關(22),第一沉淀池中已沉淀的淡 堿液流出,通過通向鋼廠的管道(5)流入鋼廠;
[0013] (4)第三沉淀池(4)達到一定水位后,關閉第三沉淀池上游開關(41),此時,第三 沉淀池(4)中的淡堿液開始沉淀;關閉第一沉淀池下游開關(22),同時打開第一沉淀池上 游開關(21 ),淡堿池(1)中的淡堿液再次流入第一沉淀池(2)中,打開第二沉淀池下游開關 (32),第二沉淀池中已沉淀的淡堿液流出,通過通向鋼廠的管道(5)流入鋼廠;
[0014] (5)第一沉淀池(2)達到一定水位后,關閉第一沉淀池上游開關(21),此時,第一 沉淀池(2)中的淡堿液再次開始沉淀;關閉第二沉淀池下游開關(32),同時打開第二沉淀 池上游開關(31 ),淡堿池(1)中的淡堿液再次流入第二沉淀池(3)中,打開第三沉淀池下游 開關(42),第三沉淀池中已沉淀的淡堿液流出,通過通向鋼廠的管道(5)流入鋼廠;
[0015] (6)不斷重復步驟(3)、(4)、(5),依照上述順序依次打開、閉合相應開關。
[0016] 本實用新型的淡堿池內廢堿水收集利用系統選用了多個沉淀池來沉淀廢堿水,廢 堿水在沉淀池中沉淀一段時間才進行回收,使得廢堿水中的雜質能夠充分沉淀至沉淀池底 部,僅清澈的堿液得以收集,并將收集到的堿液通過通向鋼廠的管道通向鋼廠,管道不容易 堵塞。由于鋼廠中的廢液偏酸性,應用收集到的堿液即可中和,不浪費廢堿水。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7]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淡堿池內廢堿水收集利用系統結構示意圖;
[0018] 其中,1為淡堿池,2為第一沉淀池,21為第一沉淀池上游開關,22為第一沉淀池下 游開關,3為第二沉淀池,31為第二沉淀池上游開關,32為第二沉淀池下游開關,4為第三沉 淀池,41為第三沉淀池上游開關,42為第三沉淀池下游開關,5為通向鋼廠的管道。
【具體實施方式】
[0019] 以下的實施例便于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但并不限定本實用新型。
[0020]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廢堿水收集利用系統包括淡堿池1、第一沉淀池2、第二 沉淀池3、第三沉淀池4和通向鋼廠的管道5,第一沉淀池2、第二沉淀池3、第三沉淀池4并 排設置;
[0021] 淡堿池1的出口分別與第一沉淀池2、第二沉淀池3、第三沉淀池4的進口相連,其 中,淡堿池1的出口與第一沉淀池2的進口之間設有第一沉淀池上游開關21,淡堿池1的出 口與第二沉淀池3的進口之間設有第二沉淀池上游開關31,淡堿池1的出口與第三沉淀池 4的進口之間設有第三沉淀池上游開關41 ;
[0022] 第一沉淀池2、第二沉淀池3、第三沉淀池4的出口分別與通向鋼廠的管道5相連, 其中,第一沉淀池2的出口與通向鋼廠的管道5之間設有第一沉淀池下游開關22,第二沉淀 池3的出口與通向鋼廠的管道5之間設有第二沉淀池下游開關32,第三沉淀池4的出口與 通向鋼廠的管道5之間設有第三沉淀池下游開關42。
[0023] 本實用新型的淡堿池內廢堿水收集利用系統的使用方法為:
[0024] (1)不使用時,各個開關處于關閉狀態;
[0025] (2)使用時,首先打開第一沉淀池上游開關(21),淡堿池(1)中的淡堿液流入第一 沉淀池(2)中,達到一定水位后,關閉第一沉淀池上游開關(21),同時打開第二沉淀池上游 開關(31),淡堿池(1)中的淡堿液流入第二沉淀池(3 )中,此時,第一沉淀池(2 )中的淡堿液 開始沉淀,將雜質沉淀到沉淀池底部;
[0026] (3)第二沉淀池(3)達到一定水位后,關閉第二沉淀池上游開關(31),此時,第二 沉淀池(3)中的淡堿液開始沉淀,同時打開第三沉淀池上游開關(41),淡堿池(1)中的淡堿 液流入第三沉淀池(4)中;同時,打開第一沉淀池下游開關(22),第一沉淀池中已沉淀的淡 堿液流出,通過通向鋼廠的管道(5)流入鋼廠;
[0027] (4)第三沉淀池(4)達到一定水位后,關閉第三沉淀池上游開關(41),此時,第三 沉淀池(4)中的淡堿液開始沉淀;關閉第一沉淀池下游開關(22),同時打開第一沉淀池上 游開關(21 ),淡堿池(1)中的淡堿液再次流入第一沉淀池(2)中,打開第二沉淀池下游開關 (32),第二沉淀池中已沉淀的淡堿液流出,通過通向鋼廠的管道(5)流入鋼廠;
[0028] (5)第一沉淀池(2)達到一定水位后,關閉第一沉淀池上游開關(21),此時,第一 沉淀池(2)中的淡堿液再次開始沉淀;關閉第二沉淀池下游開關(32),同時打開第二沉淀 池上游開關(31 ),淡堿池(1)中的淡堿液再次流入第二沉淀池(3)中,打開第三沉淀池下游 開關(42),第三沉淀池中已沉淀的淡堿液流出,通過通向鋼廠的管道(5)流入鋼廠;
[0029] (6)不斷重復步驟(3)、(4)、(5),依照上述順序依次打開、閉合相應開關。
[0030] 在每個沉淀池的內部頂端還可以設有水位感應裝置,當沉淀池中淡堿液達到預定 水位時,會發出警告。
[0031] 本實用新型的沉淀池至少為3個,這樣才能夠循環沉淀。
[0032]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 實用新型,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 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 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 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 一種淡堿池內廢堿水收集利用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廢堿水收集利用系統包括淡 堿池(1)、第一沉淀池(2)、第二沉淀池(3)、第三沉淀池(4)和通向鋼廠的管道(5),第一沉 淀池(2)、第二沉淀池(3)、第三沉淀池(4)并排設置; 所述淡堿池(1)的出口分別與第一沉淀池(2)、第二沉淀池(3)、第三沉淀池(4)的進 口相連,其中,淡堿池(1)的出口與第一沉淀池(2)的進口之間設有第一沉淀池上游開關 (21 ),淡堿池(1)的出口與第二沉淀池(3)的進口之間設有第二沉淀池上游開關(31 ),淡堿 池(1)的出口與第三沉淀池(4)的進口之間設有第三沉淀池上游開關(41); 所述第一沉淀池(2)、第二沉淀池(3)、第三沉淀池(4)的出口分別與通向鋼廠的管道 (5)相連,其中,第一沉淀池(2)的出口與通向鋼廠的管道(5)之間設有第一沉淀池下游開 關(22),第二沉淀池(3)的出口與通向鋼廠的管道(5)之間設有第二沉淀池下游開關(32), 第三沉淀池(4)的出口與通向鋼廠的管道(5)之間設有第三沉淀池下游開關(42)。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淡堿池內廢堿水收集利用系統,其特征在于:在每個沉淀池 的內部頂端設有水位感應裝置,當沉淀池中淡堿液達到預定水位時,會發出警告。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淡堿池內廢堿水收集利用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至 少為3個。
【文檔編號】D06B23/20GK203890691SQ201320795128
【公開日】2014年10月22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6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6日
【發明者】朱索玄 申請人:無錫大阿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