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數碼印花工藝,特別涉及一種真絲織物的數碼印花工藝。
背景技術:
數碼噴墨印花技術是噴墨打印在工業應用領域的一大拓展?,F代計算機噴墨打印技術用于紡織品印花時,可以用各種輸入手段如掃描儀、數字攝像機、數字照相機等,把需要的圖案以數字式輸入計算機,經過各種作圖軟件(photoshop)印花分色系統(CAD)處理后,再經過計算機控制的數字噴墨印花機,直接將印花墨水噴射到各種纖維織物上,印制出所需的各種圖案,這種印花技術被稱為數字噴墨印花。
近年來,數碼印花技術得到了迅速的發展。與傳統印花相比,數碼印花工藝清潔,生產過程靈活,可以進行遠程定貨,納入供應鏈網絡,是未來紡織品印花技術發展的方向。但是由于噴墨方式達到織物上的染料量較少,而且染料在真絲上的固色率不高,目前采用數碼印花工藝普遍存在得色不深的問題;且采用數碼印花工藝噴印真絲織物時,由于真絲纖維表面光滑、抱水性較差等原因,在噴墨印花時容易產生滲化現象,降低了噴墨印花圖案的清晰度和得色深度。此外,基于數碼印花小批量多品種的特點,以及小型蒸箱汽蒸固色過程中出現印花發色不均勻、易產生水漬等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供一種真絲織物的數碼印花工藝,解決現有真絲織物的數碼印花工藝達不到預期效果的問題。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真絲織物的數碼印花工藝,包括以下工序:真絲織物→低溫等離子體處理→浸軋預處理液→烘干→噴墨印花→烘干→干熱固色→冷水沖洗→溫水洗→皂洗→溫水洗凈→烘干,所述浸軋預處理液中的預處理液各組分的含量如下:海藻酸鈉5~10g/L,小蘇打30~50g/L,尿素為30~50g/L,消泡劑5~15g/L。
其中,優選地,所述低溫等離子處理步驟采用放電等離子體處理裝置對真絲織物進行表面改性。
其中,優選地,所述放電等離子體處理裝置包括兩塊放電電極,兩塊放電電極嵌入阻擋介質中,極板間的間距為2~10cm。
其中,優選地,所述放電等離子體處理裝置采用O2為等離子工作氣體,處理功率為50~70W,處理時間為3~8min。
其中,優選地,所述干熱固色步驟采用平板加熱裝置對真絲織物進行固色。
其中,優選地,所述平板加熱裝置包括兩個平行設置的加熱平板,所述兩平板間的間距為2~10cm,所述加熱平板的溫度為140~160℃,加熱時間為40~60s。
海藻酸鈉的主要作用是防止花型的滲化,但在汽蒸固色時,對染料滲透并上染纖維存在一定的阻力,海藻酸鈉用量越大,膜越厚,對染料上染纖維的阻力越大,所以會出現隨著海藻酸鈉用量增加K/S值逐漸減小,絲織物表面得色深度下降的現象,海藻酸鈉的含量為5~10g/L為宜。
尿素的作用是在汽蒸過程中吸濕,使纖維溶脹,幫助染料向纖維內滲透并上染纖維,但尿素用量過大會使預處理織物在存放過程中大量吸濕,印花后的皂洗過程將使廢水中的尿素含量大大增加,引起環境富氧,因此應嚴格控制尿素的用量。隨著尿素用量增加,印制織物表面的得色量有增加的趨勢,但增加幅度不大,尿素的含量為30~50g/L為宜。
堿是活性染料固色劑,活性染料在小蘇打的作用下與纖維發生共價交聯,但其用量過多,容易使活性染料水解,所以出現了在前處理過程中不加堿時,固色率低,表面得色淺,而在碳酸氫鈉用量為1%時,固色率最高,繼續增加碳酸氫鈉,得色量反而下降。由于活性染料是在堿性條件下發色的,因此必須控制好上漿的胚布酸堿度,保持漿料為中性或者弱堿性。
低溫等離子體中蘊涵著離子、激發態分子、自由基和光子等多種高能活性粒子,這些活性粒子作用于纖維、高分子材料等聚合物表面,可使材料獲得表面改性效果。利于含氧等離子體表面刻蝕及表面清潔作用,可使真絲上的漿料和其他雜質分子鏈被切斷,并在織物上引入-OH、-COOH、-COO等親水性基團,使漿料和雜質易于溶解而去除,在后續的加工中采用較溫和的條件即可達到前處理的效果。
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采用本發明提高了桑蠶絲織物數碼印花的得色量,提高了數碼印花在紡織 品上的顏色深度,減小了與電子圖案的色差,且手感較好。
2.低溫等離子處理的刻蝕作用使真絲纖維表面粗糙化,可賦予數碼印花織物一定的深色效應;同時,等離子體處理也提高了真絲的潤濕性能,且在噴墨印花之前對真絲織進行等離子體處理,可以減少預處理液中尿素的用量。
3.本發明采用干熱固色方法,解決了小批量汽蒸固色中由于設備體積小,汽蒸箱內溫度分由不均勻,蒸汽汽壓不穩定而出現的印花圖案發色不均勻、色牢度不夠高和易產生水漬等問題。
4.采用本發明制成的產品,色牢度高,經多次水洗實驗,甚至在更為惡劣的實驗環境下,仍能不褪色、掉色,保持原有的色彩和鮮艷度。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景l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本發明提供一種真絲織物的數碼印花工藝,包括以下工序:真絲織物→低溫等離子體處理→浸軋預處理液→烘干→噴墨印花→烘干→干熱固色→冷水沖洗→溫水洗→皂洗→溫水洗凈→烘干,所述浸軋預處理液中的預處理液各組分的含量如下:海藻酸鈉5~10g/L,小蘇打30~50g/L,尿素為30~50g/L,消泡劑5~15g/L。
實施例中,噴印的條件為:由色卡軟件生成黑、黃、青、紅四色色卡并打印。打印條件為:雙向,4pass,絲綢顏色管理曲線。
實施例1
一種真絲織物的數碼印花工藝,包括以下工序:真絲織物→低溫等離子體處理→浸軋預處理液→烘干→噴墨印花→烘干→干熱固色→冷水沖洗→溫水洗→皂洗→溫水洗凈→烘干,所述浸軋預處理液中的預處理液各組分的含量如下:海藻酸鈉7g/L,小蘇打40g/L,尿素為40g/L,消泡劑10g/L。
其中,低溫等離子處理步驟采用放電等離子體處理裝置對真絲織物進行表面改性。放電等離子體處理裝置包括兩塊放電電極,兩塊放電電極嵌入阻擋介質中,極板間的間距為5cm。放電等離子體處理裝置采用O2為等離子工作氣體,處理功率為60W,真絲織物放置在兩電極板間,不與兩電極板接觸,處理時間 為5min。
其中,干熱固色步驟采用平板加熱裝置對真絲織物進行固色,平板加熱裝置包括兩個平行設置的加熱平板,所述兩平板間的間距為5cm,所述加熱平板的溫度為150℃,加熱時間為50s。
印花織物的各項牢度測試結果:
按照上述數碼印花工藝進行噴印,分別對C(青)、M(品紅)、Y(黃)、K(黑)4種顏色織物的各項牢度進行測試。
實施例2
一種真絲織物的數碼印花工藝,包括以下工序:真絲織物→低溫等離子體處理→浸軋預處理液→烘干→噴墨印花→烘干→干熱固色→冷水沖洗→溫水洗→皂洗→溫水洗凈→烘干,所述浸軋預處理液中的預處理液各組分的含量如下:海藻酸鈉5g/L,小蘇打50g/L,尿素為30g/L,消泡劑5g/L。
其中,低溫等離子處理步驟采用放電等離子體處理裝置對真絲織物進行表面改性。放電等離子體處理裝置包括兩塊放電電極,兩塊放電電極嵌入阻擋介質中,極板間的間距為3cm。放電等離子體處理裝置采用O2為等離子工作氣體,處理功率為50W,真絲織物放置在兩電極板間,不與兩電極板接觸,處理時間為8min。
其中,干熱固色步驟采用平板加熱裝置對真絲織物進行固色,平板加熱裝置包括兩個平行設置的加熱平板,所述兩平板間的間距為3cm,所述加熱平板的溫度為140℃,加熱時間為60s。
印花織物的各項牢度測試結果:
按照上述數碼印花工藝進行噴印,分別對C(青)、M(品紅)、Y(黃)、K(黑)4種顏色織物的各項牢度進行測試。
實施例3
一種真絲織物的數碼印花工藝,包括以下工序:真絲織物→低溫等離子體處理→浸軋預處理液→烘干→噴墨印花→烘干→干熱固色→冷水沖洗→溫水洗→皂洗→溫水洗凈→烘干,所述浸軋預處理液中的預處理液各組分的含量如下:海藻酸鈉10g/L,小蘇打30g/L,尿素為50g/L,消泡劑15g/L。
其中,低溫等離子處理步驟采用放電等離子體處理裝置對真絲織物進行表面改性。放電等離子體處理裝置包括兩塊放電電極,兩塊放電電極嵌入阻擋介質中,極板間的間距為10cm。放電等離子體處理裝置采用O2為等離子工作氣體,處理功率為70W,真絲織物放置在兩電極板間,不與兩電極板接觸,處理時間為3min。
其中,干熱固色步驟采用平板加熱裝置對真絲織物進行固色,平板加熱裝置包括兩個平行設置的加熱平板,所述兩平板間的間距為10cm,所述加熱平板的溫度為160℃,加熱時間為40s。
印花織物的各項牢度測試結果:按照上述數碼印花工藝進行噴印,分別對C(青)、M(品紅)、Y(黃)、K(黑)4種顏色織物的各項牢度進行測試。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