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腦繡花機,尤其涉及一種電腦繡花機傾斜式上升的自動換底線裝置。
背景技術:
:
電腦繡花機是在縫紉機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機電一體化產品。旋梭是電腦繡花機的重要組成部分,底線繞在梭芯上,繞滿底線的梭芯裝在旋梭內,由于受旋梭體積的限制,通常一個梭芯能繞60米左右的底線。隨著高速繡花機的發展,繡花機的刺繡速度已達1500轉/分鐘,所以繡花機工作的時候大約20分鐘需換一次底線。目前刺繡工廠基本采用的是繡花機先停機,后人工換底線的方式,以繡花機80個頭為例,人工換底線一次大約需要15分鐘,以1小時換2次,一天24小時為單位,停機時間約15×24×2=720分鐘。這在工業化的繡花生產中造成繡花機停機時間過長,工人勞動強度大,工作效率低,產量低的后果,特別是目前電腦繡花機的機頭數越來越多,轉速越來越快,用人工換底線的方式,嚴重制約了繡花生產的發展,成為當今繡花廠生產發展的重要瓶頸。
目前市場上的自動換底線裝置,結構復雜,生產成本高,穩定性差,安裝時需改動繡花機的結構等缺陷,故自動換底線裝置沒有得到有效的推廣使用。
因此針對以上問題,需對現有的技術進行創新。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以上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可有效提高繡花機的生產效率,利用瞬間的停機時間,實現自動換底線的一種機電一體的自動換底線裝置,本實用新型的自動換底線裝置具有結構簡單,生產成本低,可靠性高,安裝簡單的優點,是實現繡花機自動化的一種必須的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使用以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電腦繡花機傾斜式上升的自動換底線裝置,包括勾梭機構,軌道機構,預備梭殼倉機構;
所述勾梭機構的氣缸一的筒體固定安裝在氣缸一基座上,氣缸一基座固定安裝在拉鉤底座上,拉鉤底座與軌道機構中的上滑塊是滑動連接;氣缸一的軸與浮動接頭、連接件以連桿機構形式連接;連接件固定安裝在轉軸的一端,拉鉤固定安裝在轉軸的另一端,轉軸安裝在拉鉤底座上,拉鉤以轉軸為回轉支點做圓弧擺動;拉鉤的前半部分為圓弧形,用來鉤住梭殼,后半部分固定安裝在轉軸上,梭殼座固定安裝在拉鉤底座的前端,梭殼座為U形結構,其前部為接納梭殼的圓弧型腔,拉鉤穿過U形口,鉤住梭殼,把梭殼固定在這一個圓弧型腔里;通過氣缸一的驅動,以及浮動接頭、連接件組成的連桿機構,使拉鉤圍繞轉軸作圓弧擺動,實現梭殼的抓取與釋放;
所述軌道機構的氣缸三的筒體固定安裝在氣缸三基座上,氣缸三基座固定安裝在下支架上,上下滑軌固定安裝在下支架上,襯塊固定安裝在上下滑軌的另一端,上下滑軌與下支架成一定的角度,且連接成為一個傾斜形的剛體,這一剛體固定安裝在連接板上;滑塊安裝在上下滑軌上,且沿上下滑軌自如的滑動,五毫米直銷固定安裝在滑塊上,氣缸三的軸與五毫米魚眼接頭連接為一剛體,五毫米魚眼接頭與五毫米直銷是一種關節連接,氣缸三的軸與上下滑軌平行,氣缸三的上下運動帶動滑塊上的勾梭機構作一定角度的上下直線運動,實現自 動換梭殼結構的升降;
前后滑軌固定安裝在滑塊上,上滑塊安裝在前后滑軌上,且沿前后滑軌自如的滑動,四毫米直銷固定安裝在上滑塊上,氣缸二的筒體固定安裝在氣缸二基座上,氣缸二基座固定安裝在滑塊上,氣缸二的軸與四毫米魚眼接頭連接為一剛體,四毫米魚眼接頭與四毫米直銷是一種關節連接,氣缸二的軸與前后滑軌平行,氣缸二的前后運動帶動上滑塊上的勾梭機構作前后直線運動,實現換梭殼結構的推進與拉出;
拉鉤底座安裝在上滑塊的上部,彈簧擋塊與滑槽隔套固定安裝在上滑塊上,拉鉤底座在彈簧擋塊與滑槽隔套之間,且沿滑槽隔套作前后運動;彈簧軸固定安裝在拉鉤底座上,壓簧套在彈簧軸上,且在拉鉤底座與彈簧擋塊之間,彈簧的壓縮與復原作用與上滑塊一起作前后運動,實現換梭殼機構的推進與拉出時的緩沖作用。
所述預備梭殼倉機構由連接件、梭殼倉角板、梭殼倉、夾線器擋片、夾線器壓片、梭殼釘組成一個剛體;
相應的,勾梭機構及軌道機構中的前后運動部分是沿上下滑軌成一定角度上升和下降的;
相應的,所述軌道機構中的前后運動部分的彈簧壓縮與復原作用與上滑塊一起作前后運動,實現換梭殼機構的推進與拉出的緩沖。
相應的,所述預備梭殼倉機構中只有一個倉位。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電腦繡花機傾斜式上升的自動換底線裝置的有益效果為:
⑴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電腦繡花機傾斜式上升的自動換底線裝置 采用機械自動換梭殼的原理取代人工換梭殼的過程,工人只要將繞好底線的梭殼裝進預備梭殼倉,當繡花機底線用完時,操作面板控制該傾斜式上升的自動換底線裝置,使整個裝置完成一系列動作,實現自動換梭殼,在繡花機不停機的狀態下,可以更換預備梭殼倉里的空梭芯,減少了繡花機的停機時間,采用此傾斜式上升的自動換底線裝置的繡花機停機時間在整個繡花過程中幾乎忽略不計,大大提高了繡花機的有效工作時間;
⑵本預備梭殼倉有一個倉位,可以儲存一個備用梭殼,可實現一鍵自動換梭殼,節省了換梭芯時間,最大限度的降低了工人的工作強度;
附圖說明
下面根據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傾斜式上升的自動換底線裝置的梭殼自動轉換底線的結構主視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傾斜式上升的自動換底線裝置的梭殼自動轉換底線的結構俯視示意圖;
圖3是軌道機構主視示意圖;
圖4是軌道機構俯視示意圖;
圖5是軌道機構中前后運動部分的主視示意圖;
圖6是軌道機構中前后運動部分的俯視示意圖;
圖7是軌道機構中彈簧緩沖滑動部分的主視示意圖;
圖8是軌道機構中彈簧緩沖滑動部分的俯視示意圖;
圖9是軌道機構中彈簧緩沖滑動部分的剖面示意圖;
圖10是勾梭機構的主視示意圖;
圖11勾梭機構俯視示意圖;
圖12是預備梭殼倉一個倉位的主視示意圖;
圖13是預備梭殼倉一個倉位左視示意圖;
圖中:
1、梭箱體;2、旋梭;3、床頂;4、扣線叉;5、襯塊;6、上下滑軌;7、梭殼座;8、拉鉤;9、拉鉤底座;10、壓簧;11、彈簧軸;12、彈簧擋塊;13、連接件;14、浮動接頭;15、氣缸一基座;16、前后滑軌;17、上滑塊;18、四毫米魚眼接頭;19、氣缸一;20、磁性感應開關;21、氣缸二;22、快速接頭;23、綁帶;24、氣缸二基座;25、滑塊;26、四毫米直銷;27、下支架;28、氣缸三基座;29、快速接頭;30、氣缸三;31、梭殼盒;32、擺動銷;33、連接板;34、夾線器壓片;35、夾線器擋片;36、梭殼倉;37、梭殼倉角板;38、梭殼釘;39、前后調整角板;40、機架槽鋼;41、轉軸;42、五毫米魚眼接頭;43、五毫米直銷;44、卡簧;45、滑槽隔套。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自動換底線裝置,由勾梭機構、軌道機構、預備梭殼倉機構三部分組成,具體結構如下:
如圖1、圖2、圖3、圖4所示,所述傾斜式自動換梭殼機構由傾斜式升降、平移、抓取三個基本動作構成;所述軌道機構的氣缸三30的筒體固定安裝在氣缸三基座28上,氣缸三基座28固定安裝在下支架27一側,上下滑軌6固定安裝在下支架27另一側,且氣缸三 30的軸與上下滑軌6平行;襯塊5固定安裝在上下滑軌6上與下支架27方向相反的一端,上下滑軌6與下支架27呈一定的角度,且連接成為一個傾斜形的剛體,這一剛體固定安裝在連接板33上;滑塊25安裝在上下滑軌6上,且沿上下滑軌6自如的滑動,五毫米直銷43固定安裝在滑塊25上,氣缸三30的軸與五毫米魚眼接頭42連接為一剛體,五毫米魚眼接頭42與五毫米直銷43是一種關節連接,氣缸三30的上下運動通過五毫米魚眼接頭42與五毫米直銷43的關節連接帶動滑塊25作一定角度的上下直線運動,并帶動安裝在上滑塊17上的勾梭機構作一定角度的上下直線運動,實現傾斜式自動換梭殼結構的升降;
如圖5、圖6所示,前后滑軌16固定安裝在滑塊25上,上滑塊17安裝在前后滑軌16上,且沿前后滑軌16自如的滑動,四毫米直銷26固定安裝在上滑塊17上,氣缸二21的筒體固定安裝在氣缸二基座24上,氣缸二基座24固定安裝在滑塊25上,氣缸二21的軸與四毫米魚眼接頭18連接為一剛體,四毫米魚眼接頭18與四毫米直銷26是一種關節連接,氣缸二21的軸與前后滑軌16平行,氣缸二21的前后運動通過四毫米魚眼接頭18與四毫米直銷26的關節連接帶動上滑塊17作前后運動,并帶動上滑塊17上的勾梭機構作前后直線運動,實現傾斜式換梭殼結構的推進與拉出;
如圖7、圖8、圖9所示,所述軌道機構中拉鉤底座9安裝在上滑塊17的上部,彈簧擋塊12與滑槽隔套45固定安裝在上滑塊17上,拉鉤底座9在彈簧擋塊12與滑槽隔套45之間,且沿滑槽隔套45作前后運動;彈簧軸11固定安裝在拉鉤底座9上,壓簧10套在彈簧軸11上,且在拉鉤底座9與彈簧擋塊12之間,上滑塊17向前推進時,安裝在拉鉤底座9上的梭殼座7首先碰到旋梭2,而此時氣缸二21及上滑塊17還未走滿全部行程,這時通過繼續壓縮彈簧10,并在拉鉤底座9的滑槽作用下繼續前進,直到氣缸二21及上滑塊17走滿全 部行程,因此勾梭機構在彈簧10的壓縮與復原作用下與上滑塊17一起完成前后運動,實現傾斜式換梭殼機構的推進與拉出;
如圖10、圖11所示,氣缸一19的筒體固定安裝在氣缸一基座15上,氣缸一基座15固定安裝在拉鉤底座9上,拉鉤底座9與軌道機構中的上滑塊17為滑動連接;氣缸一19的軸與浮動接頭14、連接件13以連桿機構形式連接;連接件13固定安裝在轉軸41的一端,拉鉤8固定安裝在轉軸41的另一端,轉軸41安裝在拉鉤底座9上,拉鉤8以轉軸41為回轉支點做圓弧擺動;拉鉤8的前半部分為圓弧形,用來鉤住梭殼,后半部分固定安裝在轉軸41上,氣缸一19的軸作前后直線運動,帶動浮動接頭14作前后運動,通過浮動接頭14的擺角作用拉動連接件13以轉軸41為回轉支點作圓弧擺動,通過連接件13、轉軸41及拉鉤8的剛性連接帶動拉鉤8以轉軸41為回轉支點作圓弧擺動;梭殼座7固定安裝在拉鉤底座9的前端,梭殼座7為U形結構,其前部為接納梭殼的圓弧型腔,拉鉤8前半部分穿過U形口,鉤住梭殼,把梭殼固定在這一個圓弧型腔里;通過氣缸一19的驅動,以及浮動接頭14、連接件13組成的連桿機構,使拉鉤8圍繞轉軸41作圓弧擺動,實現梭殼的抓取與釋放;
如圖12、圖13所示,所述預備梭殼倉機構由連接板33、梭殼倉角板37、梭殼倉36、夾線器擋片35、夾線器壓片34、梭殼釘38組成;梭殼釘38固定安裝在梭殼倉36上,夾線器擋片35、夾線器壓片34固定安裝在梭殼倉36下方;梭殼倉36固定安裝在梭殼倉角板37上,梭殼倉角板37固定安裝在連接板33上;連接板33固定安裝在前后調整角板39上,并與下支架27連接成為剛性連接;
工作時,在單機板控制下,氣缸三30開始上升工作,氣缸三30帶動自動換梭殼結構傾斜上升,單機板預先設定氣缸三30的上升運行時間,在氣缸三30的上升運行時間點到達時,氣缸二21開始前進工作,氣缸二21帶動拉鉤底座向前移動,梭殼座7緊貼旋梭2內的 梭殼,單板機通過安裝在氣缸二21上的磁性感應開關20檢測氣缸二21的活塞位置;單板機檢測氣缸二21的活塞位置到位后,氣缸一19開始抓取工作,氣缸一19帶動拉鉤8將梭殼及梭芯抓取。單機板預先設定氣缸一19的抓取運行時間,在氣缸一19的抓取運行時間點到達時,氣缸二21開始拉出工作,氣缸二21帶動拉鉤底座9向后移動,將梭殼及梭芯從旋梭2里拉出,單板機通過安裝在氣缸二21上的磁性感應開關20檢測氣缸二21的活塞位置。單板機檢測氣缸二21的活塞位置到位后,氣缸三30開始下降工作,氣缸三30帶動自動換梭殼結構裝置傾斜下降,單機板預先設定氣缸三30的下降運行時間,在氣缸三30的下降運行時間點到達時,氣缸一19開始釋放工作,氣缸一19帶動拉鉤8將梭殼及梭芯釋放,梭殼及梭芯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落在梭殼盒31里;
單機板預先設定氣缸一19的釋放運行時間,在氣缸一19的釋放運行時間點到達時,氣缸二21開始前進工作,氣缸二21帶動拉鉤底座9向前移動,梭殼座7緊貼預備梭殼倉36內的梭殼,單板機通過安裝在氣缸二21上的磁性感應開關20檢測氣缸二21的活塞位置。單板機檢測氣缸二21的活塞位置到位后,氣缸一19開始抓取工作,氣缸一19帶動拉鉤8將梭殼及梭芯抓取。單機板預先設定氣缸一19的抓取運行時間,在氣缸一19的抓取運行時間點到達時,氣缸二21開始拉出工作,氣缸二21帶動拉鉤底座9向后移動,將梭殼及梭芯從預備梭殼倉36里拉出,單板機通過安裝在氣缸二21上的磁性感應開關20檢測氣缸二21的活塞位置。單板機檢測氣缸二21的活塞位置到位后,氣缸三30開始上升工作,氣缸三30帶動自動換梭殼結構裝置傾斜上升,單板機預先設定氣缸三30的上升運行時間,在氣缸三30的上升運行時間點到達時,氣缸二21開始前進工作,氣缸二21帶動拉鉤底座向9前移動,梭殼緊貼旋梭2,單板機通過安裝在氣缸二21上的磁性感應開關20檢測氣缸二21的活塞位置。單板機檢測氣缸二21的活塞位置到位后,氣缸一19開始釋放工作,氣缸一 19帶動拉鉤8將梭殼及梭芯釋放。單機板預先設定氣缸一19的釋放運行時間,在氣缸一19的釋放運行時間點到達時,氣缸二21開始拉出工作,氣缸二21帶動拉鉤底座9向后移動,單板機通過安裝在氣缸二21上的磁性感應開關20檢測氣缸二21的活塞位置。單板機檢測氣缸二21的活塞位置到位后,氣缸三30開始下降工作,氣缸三30帶動自動換梭殼結構裝置傾斜下降,單機板預先設定氣缸三30的下降運行時間,在氣缸三30的下降運行時間點到達時,繡花機通過接入的開關自行開機繡花。
上述對實施例的描述是為了便于該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能夠理解和應用本案技術,熟悉本領域技術的人員顯然可輕易對這些實例做出各種修改,并把在此說明的一般原理應用到其它實施例中而不必經過創造性的勞動。因此,本案不限于以上實施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根據本案的揭示,對于本案做出的改進和修改都應該在本案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