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服裝加工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服裝運模機用夾具。
背景技術:
目前服裝加工過程中,在縫制服裝部件時,基本都是使用功能單一的平縫車手工縫制服裝部件,車縫帶切刀速度不夠快。在縫制過程中縫制質量完全是依靠操作者經驗決定的,隨著用工數量的缺乏,對熟練工人的依賴加大,而縫制過程中需要某些高品質要求的服裝的彎曲或斜線部位線跡,如衣領部位存在手工縫制的線跡不直、針距疏密不等的問題,且縫制過程中勞動強度大,生產效率低,產品質量難以得到保障。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種加工方便,生產效率高的服裝運模機用夾具。
本實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術解決方案來實現上述目的:
一種服裝運模機用夾具,設置于運模縫紉機的機頭上且處于工作臺上部,主要包括用于按壓模板的壓腳組件,它連接刀車和用于驅動切刀的驅動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壓腳組件上設置有導入板和底板及帶輪,導入板側向固定在底板上部,該導入板端部為楔型,由上下的直板和斜板固定而成,直板向內卷邊,斜板連接有一平臺板,斜板與底板通過側部各設置的一連接支架板螺接固定,該螺接固定處設置有可調整固定位置的滑槽;導入板內設置有布料導板,布料導板為錐形,側邊向內卷曲;該布料導板一側端部連接有波浪形導料鉤。
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說明,所述底板上設置有條形槽,在刀車方向另外一側設置有向下的彎曲邊,彎曲邊在底板置于工作臺上,彎曲邊可以止檔操作者和固定夾具。
本實用新型采用上述技術解決方案所能達到的有益效果是:
1、本實用新型即是在現有設備上增加的夾具,在這塊模塊的作用下,在刀車工作時,可以引入布料,進行車工,提高了設備工作效率,比平時生產效率提高一倍,工藝更加標準;且對于工人的工藝要求不高,減少熟練工的依賴。
2、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簡單,改裝成本低,對于現有縫紉機進行簡單的加工改造即可投入使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1、工作臺 2、導入板 3、底板 4、布料導板5、導料鉤。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方案作詳細的描述。
如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服裝運模機用夾具,設置于運模縫紉機的機頭上且處于工作臺1上部,主要包括用于按壓模板的壓腳組件,它連接刀車和用于驅動切刀的驅動組件,所述壓腳組件上設置有導入板2和底板3及帶輪,導入板2側向固定在底板3上部,該導入板2端部為楔型,由上下的直板和斜板固定而成,直板的邊向內卷邊,斜板連接有一平臺板,斜板與底板3通過側部各設置的一連接支架板螺接固定,即底板上設置一連接支架板,與斜板上的連接板通過螺釘和墊片固定,螺釘的位置可以在滑槽內調整;導入板2內設置有布料導板4,布料導板4為錐形,側邊向內卷曲;該布料導板4一側端部連接有波浪形導料鉤5。所述底板3上連接支架一側設置有條形槽,在刀車方向非條形槽的另外一側設置有向下的彎曲邊,在底板3置于工作臺上,彎曲邊貼合工作臺邊緣,彎曲邊可以止檔操作者和固定在臺面。
本夾具主要用于襯衫加工,在布料進入車工縫制的一側,將夾具的導入板卡入工作臺上機頭和刀車下方,由導入板和導料鉤即可引入布料,進行縫制,經過夾具的引入,縫制的線跡筆直,針距間隔均勻,有利于服裝的整齊美觀。
以上所述的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創造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