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醫療器械用夾具。
背景技術:
醫療工作中,拿取醫療器械時容易產生細菌交叉感染。現有的避免細菌感染的操作是給醫生帶上手套,即便是避免了細菌交叉感染,在進行一些特殊手術時,拿取特殊的醫療器械不方便。
目前,一種較為簡單的醫療器械用夾具的結構包括相互鉸接的第一夾體和第二夾體,所述的第一夾體的一端連接有橫桿,另一端設置有防滑墊,所述的第二夾體的同一端連接有橫筒,另一端設置有防滑墊,所述的橫桿與該橫筒配合,且伸出該橫筒的另一端,所述的橫筒內部設置有靠近第二夾體的凸臺,所述的橫桿上設置有遠離第一夾體的凸塊,在所述的凸臺和凸塊之間設置有具有預壓力的彈簧,在所述的橫筒的外表面設置有握塊,在所述的橫桿伸出橫筒的一端設置有手柄,該裝置由于所述的橫筒內部設置有靠近第二夾體的凸臺,所述的橫桿上設置有遠離第一夾體的凸塊,在所述的凸臺和凸塊之間設置有具有預壓力的彈簧,使得第一夾體與第二夾體的常態為夾緊狀態,當需要夾取醫療器械時,推動橫桿,使第一夾體和第二夾體松開,然后松開橫桿夾取醫療器械,相當方便。由于在所述的橫筒的外表面設置有握塊,在所述的橫桿伸出橫筒的一端設置有手柄,方便了使用者操作,然而,由于,夾具所夾持的物體在結構和承受能力上都各不相同,然而,該裝置的螺旋彈簧在一個固定的位置,在夾持各種物體時,只能提供一個固定的力,很有可能使得一些醫療器械因為夾持力度的過大,而損壞。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醫療器械用夾具,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醫療器械用夾具,包括螺紋調節桿、六角螺母、螺旋彈簧、空腔室、推桿、凹槽、內夾體和外夾體,所述內架體和外夾體鉸接,所述外夾體的內部設有一所述空腔室,所述內夾體的一端設置在所述空腔室內,所述內夾體在位于所述空腔室內的一端與所述螺旋彈簧的一端固定,所述螺旋彈簧的另一端連接所述螺紋調節桿的一端,所述螺紋調節桿的另一端伸出所述空腔室。
優選的,所述內夾體和所述外夾體在位于夾頭的位置各設有一防滑墊。
優選的,所述螺紋調節桿的桿體上設有螺紋,所述螺紋調節桿的桿體上通過螺紋嚙合一所述六角螺母。
優選的,所述內夾體的在位于所述空腔室內部的桿體的上表面設有一所述推桿,所述外夾體的上表面設有一用于所述推桿運動的所述凹槽。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一種醫療器械用夾具,在夾持物體時,可以通過旋轉六角螺母,改變螺旋彈簧的拉力大小,進而改變兩夾體間的夾持力度,當力度適度時,可推動推桿,擴大兩夾體間的相對距離,進而夾持物體,由于兩夾體間的力度可以調節,可以有效防止醫療器械被夾壞現象的發生。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中外加體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中:1,螺紋調節桿、2,六角螺母、3,螺旋彈簧、4,空腔室、5,推桿、6,凹槽、7,內架體、8,外夾體、9,防滑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2,本發明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醫療器械用夾具,包括螺紋調節桿1、六角螺母2、螺旋彈簧3、空腔室4、推桿5、凹槽6、內夾體7和外夾體8,所述內架體7和外夾體8鉸接,所述外夾體8的內部設有一所述空腔室4,所述內夾體7的一端設置在所述空腔室4內,所述內夾體7在位于所述空腔室4內的一端與所述螺旋彈簧3的一端固定,所述螺旋彈簧3的另一端連接所述螺紋調節桿1的一端,所述螺紋調節桿1的另一端伸出所述空腔室4;所述內夾體7和所述外夾體8在位于夾頭的位置各設有一防滑墊9;所述螺紋調節桿1的桿體上設有螺紋,所述螺紋調節桿1的桿體上通過螺紋嚙合一所述六角螺母2;所述內夾體7的在位于所述空腔室4內部的桿體的上表面設有一所述推桿5,所述外夾體8的上表面設有一用于所述推桿5運動的所述凹槽6。
具體使用方式:本發明工作中,在夾持物體時,可以通過旋轉六角螺母2,改變螺旋彈簧3的拉力大小,進而改變兩夾體間的夾持力度,當力度適度時,可推動推桿5,擴大兩夾體間的相對距離,進而夾持物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