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布料印染設備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繩狀水洗機。
背景技術:
針織布等一些布料的染色后需要進行水洗,以清洗布面殘留的膚色漿料,以使面料進一步固色。
公布號為CN105133228A的中國專利《繩狀水洗機》,公開了一種繩狀水洗機,包括多個單元槽,所述單元槽包括水槽,所述水槽上方設置有軋輥組和落布輥,所述軋輥組和落布輥上設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將軋輥組、落布輥以及其下方的水槽分隔成多個單元格,每個單元格的軋輥組一側設置有制動組件。本發明一種繩狀水洗機,它能夠自我調節每個單元槽內織物的同步狀態以及布匹在槽體內的堆放量,節省了人工,提高了生產效率,并且保障了工人操作時的安全性。
由于繩狀水洗機是用于清洗布料,因而該設備在長時間使用后,不論在水槽內的是清水、皂液還是熱水,面料通過后都會在水箱內殘留一定量的雜質,例如布料上的漿料、或者是斷毛,因而需要清理水箱以及隔板以便下次使用,以及避免雜質長時間凝結在隔板上,但是例如上述專利,該些隔板位置固定,同時兩隔板之間的間距不是很大,清洗人員進入不了水箱內,因而比較難清洗隔板底部以及水箱底部的殘留物,因而可能需要專用的桿狀物來清洗,導致清洗較為麻煩。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隔板以及水箱清洗方便的繩狀水洗機。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一種繩狀水洗機,包括通過與底板形成一水箱的機架,以及位于所述水箱內的隔板,所述機架上還設置有與所述水箱連通的出液口,所述底板上設置有多條供所述隔板相對于所述水箱左右滑移的滑移槽,所述隔板下端設置有滑移嵌設在所述滑移槽內的滑移塊,所述隔板與所述底板之間還設置有定位組件。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機架通過內部設置底板在中部形成一供液體放置的水箱,同時底板上設置有多個隔板將水箱分割成多個腔室;隔板與底板之間通過滑移塊連接,將滑移塊滑移連接在底板上的滑移槽內,實現隔板與底板之間的相對運動,同時在不要移動時通過定位組將將隔板與底板之間相互固定;機架使用完成后,需要對水箱進行時,先將出液口打開,將廢水排盡,接著移動隔板在底板上的位置,將隔板往機架兩側的推移,將兩塊隔板之間的間距增大,使得形成一供請起人員能夠進入的空間,使操作人員可以更加近距離且更為方便的清洗隔板以及底板,當需要清洗隔板的另一面時,只需再次推動隔板,將未清洗的隔板之間的間距增大,操作方便,同時清洗的更為感覺徹底,避免設備長期使用后雜質堆積在隔板以及底板表面二影響后續使用。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水箱內還設置有一用于分割加熱箱以及冷水箱的通水板,所述通水板上還設置有供所述隔板的側壁滑移連接的滑槽。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設置為:所述隔板上設置有與所述滑槽相匹配的條形塊。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在水箱內還設置有一通水板,該通水板將水箱分割成加熱箱以及冷水箱,加熱箱通過蒸汽加熱,同時隔板的一個側壁與通水板連接,使得隔板至少在兩個方向上對隔板進行定位,使得隔板連接位置更為穩定,不易與底板之間發生彎折;通過在隔板上將條形塊設置呈與滑槽分布一致的位置,實現滑槽對供條形塊滑移的情況下實現定位的作用。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設置為:所述隔板的底端兩側壁均設置有一側與所述隔板連接,另一側與所述底板抵接的定位板。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對于一些冷水水洗的機架而言,在隔板兩端面上設置有定位板,再通過兩塊定位板與底板的抵接實現將隔板豎立在底板上,有效避免隔板相對于底板左右翻折,確保隔板安裝以及滑移的穩定性。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定位組件包括分布在所述滑移槽兩側的定位孔以及設置在所述滑移塊兩側的彈簧跳豆。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隔板在滑移槽內滑移時,滑移塊上的彈簧跳豆從與其固定連接的定位孔上受擠壓回縮后進入到滑移槽內,當進入到下一的定位孔后再次凸設實現固定,因而需要清洗滑移隔板時,只需將隔板往機架兩側滑移,定位組件即可失效,當清洗完成后即可再次通過彈簧跳豆與定位孔相卡接實現固定。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定位孔的對數多于所述隔板的數量。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定位孔的一對的數量多于隔板數量,使得隔板在底板上的位置選擇性更多,使得隔板之間可以形成不同的間距,可以根據布料在機架內繞行清洗幾圈自行進行調節間距;也可以將不需要多余的隔板置于機架的兩側。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底板包括一水平端、一圓弧端,所述水平端以及所述圓弧端上均設置有所述滑移槽。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底板包括一水平端的底板以及一圓弧端的底板,圓弧端的底板使得隔板形狀也相對改變,在圓弧處也設置偶滑移塊,使得隔板在多個側壁上實現定位,加固隔板與底板之間的位置關系,避免隔板相對于底板發生翻折。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機架在所述隔板上方還設置有定位輥、擠壓輥組以及落布輥。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擠壓輥組用于將布料重復軋水,定位輥和落布輥用于定位布料的落料方向。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定位輥上設置有數量與所述定位孔的對數相同的定位環。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定位輥使得對布料在運輸過程中發生過度偏移,避免發生分別繞卷在擠壓輥組上的布料相互纏繞,以及使布料更加精確的落入到兩塊隔板之間。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機架兩側還分別設置有均帶有擋水板的進布口以及出布口。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布料從進布口進入到水箱內,依次通過定位輥、擠壓輥組和落布輥,螺旋繞設有多圈,最后從出布口流出進入到下一工位上。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過隔板在在底板上的滑移連接使得每兩塊隔板之間的間距發生改變,因而操作人員得以進入,使得清洗該隔板以及底板更為方便以及更加徹底;同時通過隔板滑移定位后將水箱可以分割成不同數量的空腔來適應不同布料在水箱內的清洗次數。
附圖說明
圖1是實施例一的俯視圖;
圖2是圖1所示的A-A剖視圖;
圖3是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實施例一種隔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圖4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圖;
圖6是實施例二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機架;1.1進布口;1.2、出布口;1.3、出液口;2、底板;2.1、水平端;2.2、圓弧端;2.3、滑移槽;2.4、定位孔;3、水箱;4、定位輥;4.1、定位環;5、擠壓輥組;6、落布輥;7、擋水板;7.1、溢流孔;8、隔板;8.1、滑移塊;8.2、彈簧跳豆;8.3、條形塊;8.4、定位板;9、通水板;9.1、滑槽;9.2、通孔。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實施例一,參照圖1和圖2,一種繩狀水洗機,包括一機架1,在機架1內部的底端上設置有一有圓弧端2.2以及水平端2.1形成的底板2,圓弧朝上設置,底板2的的側壁通過焊接與機架1固定,底板2通過與機架1的側壁之間形成一水箱3,在機架1底部該設置有出液口1.3用于排放水箱3內的液體,同時在底板2上方的機架1設置有從前往后依次設置有定位輥4、擠壓輥組5以及落布輥6,該三者的結構與現有技術中的水洗機中的結構大致一致,不再加以闡述;同時定位輥4前端與機架1的前端之間的間距可供一成人進入到水箱3。
參照圖3,在機架1的兩層分別設置有供布料進入的進布口1.1以及供布料流出的出布口1.2,同時在該兩處設置有擋水板7,擋水板7可以有效水箱3內的水流出,同時也可以在擋水板7上方設置有一些溢流孔7.1進行排水,避免水箱3的水過多。
參照圖3、圖4、圖5,在底板2上還設置連接在機架1側壁上且底端與底板2形狀一致的隔板8,同時在底板2上還設置有多條與定位輥4相互平行設置的滑移槽2.3,滑移槽2.3分別設置在水平端2.1和弧形端上,隔板8上設置有與滑移槽2.3位置相對應的滑移塊8.1,滑移塊8.1一般采用矩形立方體;同時滑移塊8.1與滑移槽2.3之間設置有定位組件,定位組件包括在滑移槽2.3的兩側壁上設有的多個定位孔2.4(相對的一對定位孔2.4的對數與定位輥4上定位環4.1數量相同,提高整個設備的匹配度)、以及設置在滑移塊8.1兩側的彈簧跳豆8.2,通過彈簧跳豆8.2在定位孔2.4內的定位,實現隔板8在底板2上的固定;同時通過隔板8的滑移定位,也實現了對整個水箱3切割成不同數量的空間的目的,可以更好適配布料所需的空間。
該實施例中,參照圖2和圖3,水洗機為熱水水洗,因而在機架1內還設置有一通水板9,通過該通水板9將水箱3分割成一個加熱箱和一個冷水箱,加熱箱通過現有技術蒸汽加熱實現加熱,同時可以在通水板9上設置有多個通孔9.2實現兩個箱體之間的流通;同時在通水板9的內壁水平設置有一滑槽9.1,隔板8的一個側壁上還設置有一條形塊8.3,條形塊8.3恰好嵌設在滑槽9.1內實現滑移,同時通過條形塊8.3的底壁與滑槽9.1的底壁抵接,通水板9還實現對隔板8相對于底板2的水平方向的固定,避免隔板8在底板2上發生豎直方向上的翻折。
實施例二,參照圖6,一種繩狀水洗機,與實施例一相比,不同之處在于,該水洗機為冷水水洗,因而不存在有通水板(參見圖3),因而在隔板8的下端設置有定位板8.4,定位板8.4相對于隔板8或者底板2傾斜設置,定位板8.4的一側與隔板8連接,另一側與底板2抵接,通過兩塊定位板8.4實現隔板8相對于底板2兩個方向上的定位,杜絕了隔板8相對于底板2在豎直方向上的翻折的可能性,使得隔板8連接更為穩定。
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其并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后可以根據需要對本實施例做出沒有創造性貢獻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內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