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地毯生產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簇絨機上料裝置。
背景技術:
簇絨技術生產地毯起源于美國,由于其勞動生產率高、成本低的生產特點,再加上簇絨地毯本身外觀豐滿且富有彈性的產品特點,被越來越多的廣大群眾所喜愛。主要用作走道、室內的地面的鋪設,成為機制地毯中產量最大、應用最廣的品種。
簇絨機是簇絨地毯的主要生產設備,簇絨機通過簇絨針上下往復運動而將絨紗整排、高速的植入底布之上,形成整齊而又密集的圈絨或割線。簇絨的原理和縫紉機的工作原理相仿,近代簇絨機相當于一臺極大的縫紉機,只是機臺的橫向一排上有成千上萬根簇絨針而已。
現有的簇絨機,機身在上料側固定設有兩個支出的支架,支架上開設有開口向上的置軸槽,上料時需要將事先采購的成卷狀的底布套插在底布軸上,再將底布軸抬起放置在置軸槽內,依靠簇絨機自身的牽引力拖動底布軸在置軸槽內轉動,實現底布的上料。
在簇絨過程中,底布的寬度邊會經常發生偏移,若不及時調整會對影響產品的平整度。此時需要工人通過親手沿底布軸的軸向移動底布軸,以調節底布的上料位置。同時,簇絨過程中的底布軸一直做轉動運動,人手直接碰觸會產生危險。為了工人的人身安全智能將簇絨機按停,再手動調整底布軸的位置以解決上述問題,步驟繁瑣,浪費時間。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方便快捷的調整底布軸位置的簇絨機上料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一種簇絨機上料裝置,包括在機身上分置兩側的支架以及放置在支架上的底布軸,所述支架上設有供底布軸放置的置軸槽,支架和機身之間設有滑移組件,滑移組件的滑移方向與底布軸的軸線方向平行,所述支架和機身之間設有用于驅動支架沿滑移方向滑移的驅動組件。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在給簇絨機上料時,將事先采購好的成卷狀的底布套插在底布軸外部,將底布軸放置在置軸槽內,在簇絨過程中底布軸一直在置軸槽內做轉動運動。當底部的寬度方向發生偏移時,可根據實際情況,按需控制驅動組件,通過控制驅動組件驅動滑移組件帶動支架做沿滑移方向的滑移。由于底布軸與置軸槽之間的摩擦力作用,支架帶動底布軸沿底布軸的軸線方向滑移。使得工人不用停止簇絨機就可以實現對底布在寬度方向的調整,省力方便,節省時間。
較佳的,所述滑移組件包括固設在機身上的滑移軸以及套設在滑移軸上的滑移套,滑移軸和滑移套的軸線重合且與滑移方向平行,滑移套與支架固定連接。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滑移軸固設在機身上,當滑移套在滑移軸上沿滑移方向滑動時,滑移套帶動與其固定的支架沿滑移方向移動,即帶動底布軸沿滑移方向移動。滑移套能夠承受支架給他的徑向載荷,結構簡單,體積小且有抗振能力,能夠保證支架的穩定,提高整體設備的穩定性和加工精度。
較佳的,所述滑移組件包括固設在機身上的導軌以及滑動連接在導軌上的滑塊,導軌的長度方向與滑移方向平行,滑塊與支架固定連接。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導軌固設在機身上,當滑塊在導軌上沿滑移方向滑動時,滑塊帶動與其固定的支架沿滑移方向移動,即帶動底布軸沿滑移方向移動。滑塊的啟動摩擦力小,滑塊對導軌的磨耗小,滑動起來更加省力,縮短調整時間,提高簇絨生產效率;導軌可以同時承受上下左右等各方向的負荷,使用壽命長,可以長時間的進行穩定,保證簇絨機的加工精度。
較佳的,所述驅動組件包括與支架轉動連接的驅動軸、固設在機身上的齒條以及與齒條相嚙合的齒輪,齒輪固定在驅動軸的軸端且軸線與驅動軸的軸線重合,齒條的長度方向與滑移方向平行。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齒輪齒條的傳動精度高,承載力大。驅動軸轉動時帶動其軸端的齒輪在齒條上直線運動,由于齒條的長度方向與滑移方向平行,驅動軸帶動支架在滑移方向做直線運動。這樣的設置將驅動軸的轉動運動轉化為支架的直線運動,方便快捷。
較佳的,所述驅動軸固設有驅動手輪。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由于轉軸的直徑較小,人直接扭轉驅動軸時非常費力。根據力矩平衡原理,力的作用點離轉軸越遠,力的方向與轉軸所在平面越趨于垂直,力使轉動物體運動狀態變化得就越明顯。通過設置驅動手輪增大了施力點與驅動軸的距離,增大了力矩,使得工人轉動驅動軸時更加省力輕便。
較佳的,所述支架固設有支撐套,支撐套內壁與驅動軸外壁抵接,支撐套的軸向側壁上設有螺釘,螺釘一端伸出支撐套外部,另一端伸入支撐套內并與驅動軸外壁抵接。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螺釘對驅動軸的旋轉運動起限制作用,工人從支撐套外部旋轉螺釘直至螺釘端頭與驅動軸外壁緊緊抵接時,螺釘限制驅動軸的旋轉運動,即限制了驅動軸旋轉時帶動支架滑移。避免在不需要滑移支架時,簇絨機上料裝置保持穩定。當需要滑移支架時,只需旋轉螺釘,使螺釘端頭離開驅動軸外壁即可,方便操作,安全可靠。
較佳的,所述螺釘伸出支撐套外部的一端固設有把手。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同理于驅動手輪,通過設置把手增大了施力點與螺釘的距離,增大了力矩,使得工人轉動螺釘時更加省力輕便,提高了生產效率。
較佳的,所述支架下表面轉動連接有滑輪,滑輪的周向側壁設有環狀的滑槽,機體上固設有供滑槽滑動的滑軌,滑軌的長度方向與滑移方向平行。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通過滑輪和滑軌的設置,一方面能夠將支架以及底布軸的重力分擔在此處,減少重力對滑移組件的壓力,減少滑動時的摩擦力,使得驅動滑移組件時更加省力,進一步提高生產效率。
較佳的,所述置軸槽邊緣轉動連接有將底布軸限制在置軸槽內的護蓋。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護蓋鉸接在置軸槽的邊緣,工人將底布軸放在置軸槽內后,轉動護蓋將護蓋蓋在置軸槽上,和置軸槽形成一個周向封閉的空腔,限制底布軸在置軸槽內轉動,防止簇絨速度較大時,底布軸旋轉出置軸槽,保證了工人的生產安全。
較佳的,所述置軸槽的內壁為與底布軸外壁相適配的圓滑面。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底布軸在旋轉過程中與置軸槽的內壁不斷碰觸,設置成圓滑面能夠有效減少碰觸,使得底布軸在置軸槽內平緩均勻的旋轉,保證設備的上料穩定性,進一步提高了加工精度。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滑移組件、齒條和滑軌的長度方向均與滑移方向平行的技術方案,使支架相對于機體滑移時滑移方向不發生偏離,進一步保證滑移的穩定性。
附圖說明
圖1是實施例1中簇絨機上料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實施例1中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3是實施例2中簇絨機上料裝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中,1機身;2、支架;21、短直角邊框;22、斜邊框;23、長直角邊框;3、置軸槽;31、護蓋;32、臺階;4、底布軸;5、滑移軸;51、滑移套;52、立板;6、導軌;61、滑塊;7、驅動軸;71、齒輪;72、齒條;73、驅動手輪;8、支撐套;81、螺釘;82、把手;9、滑輪;91、滑槽;92、滑軌。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圖標記表示。需要說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詞語“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圖中的方向,詞語“底面”和“頂面”、“內”和“外”分別指的是朝向或遠離特定部件幾何中心的方向。
實施例1:簇絨機上料裝置,如圖1和圖2所示,在上料側,機身1上對稱設置有兩個直角三角形的金屬框型支架2,兩支架2位于同一水平面。短直角邊框21水平放置,短直角邊框21的上表面為支架2的上表面,斜邊框22靠近機體設置,長直角邊框23與水平面垂直且靠近上料側設置。
長直角邊框23上料側的外壁上固定設有一個開口向上的置軸槽3,置軸槽3的內壁為與底布軸4的外壁相適配的圓滑面。在長直角邊框23靠近上料側的外壁即置軸槽3遠離上料側的槽邊處設有一個向機體1內部凹的臺階32。在置軸槽3靠近上料側的槽邊緣處,鉸接有一個護蓋31,當護蓋31沿鉸接處轉動至將置軸槽3的開口覆蓋住時,護蓋31正好卡在臺階32上,護蓋31的內壁與置軸槽3的內壁組成一個周向封閉的圓滑的圓周空間,簇絨機上料時,依靠簇絨機自身的牽引力拖動底布軸4在此空間內轉動。
在支架2的上部,短直角邊框21與斜邊框22相接處設有一個滑移套51,滑移套51內套接有滑移軸5,滑移軸5的兩端通過固定在機體上的立板52實現與機體的相對固定。滑移軸5和滑移套51的軸線重合,滑移套51沿滑移軸5做直線運動時,支架2運動的方向為滑移方向,滑移方向與底布軸4的軸線方向平行。
在立板52上方設有水平放置的齒條72,齒條72的齒形面朝上設置,齒條72固定在機體上,齒條72的長度方向與滑移方向平行。
在支架2上方,短直角邊框21上固定連接有一個支撐套8。支撐套8內轉動連接有驅動軸7,驅動軸7靠近機體的一端固設有齒輪71,齒輪71與齒條72處于嚙合狀態,驅動軸7的另一端固設有驅動手輪73,驅動手輪73的直徑大于驅動軸7的直徑。齒輪71、驅動軸7和驅動手輪73三者同軸心,且三者的軸心與滑移方向垂直。
在支撐套8側壁的最高處設有一個貫通至支撐套8內部的螺紋孔。帶有把手82的螺釘81穿過螺紋孔,與驅動軸7的外壁抵接,限制驅動軸7在支撐套8內轉動。
在支撐柱的底端,即長直角邊框23的與斜邊框22的相接處,固定設置有兩個形狀相同的夾板,兩個夾板之間轉動連接有兩個滑輪9,滑輪9的周向側壁設有環狀的滑槽91。相應的在機體上固定設置滑軌92,滑軌92的長度方向與滑移方向平行,滑軌92的寬度與滑槽91的寬度相適配,當支架2沿滑移方向滑移時,滑軌92卡在滑槽91內,滑輪9在滑軌92上沿滑移方向滑移。
其中,當工人上料時,將成卷的底布套在底布軸4上,轉動護蓋31,漏出置軸槽3,將底布軸4的兩端放置在置軸槽3上,再轉動護蓋31至臺階32上,將置軸槽3蓋住。啟動簇絨機,底布軸4在護蓋31和置軸槽3形成的圓周空間內轉動。當底布的寬度邊發生偏移時,工人通過把手82擰松螺釘81,使得螺釘81離開驅動軸7。轉動驅動手輪73,齒輪71和齒條72配合使得驅動手輪73的轉動運動轉化為直線運動,滑移套51在滑移軸5上沿滑移方向運動,滑輪9在滑軌92上沿滑移方向運動,即帶動支架2相對于機體沿滑移方向運動,實現底布軸4相對于機體沿滑移方向的運動。按實際生產需要調整好底布軸4的位置,停止轉動驅動手輪73,將螺釘81擰緊直至與驅動手輪73的外壁緊緊抵接即可。在接下來的生產過程中,若再次出現底布偏移的問題,不用按停簇絨機,重復上述步驟即可,達到方便快捷的調整底布軸4位置的技術效果。
實施例2:與實施例1的不同之處在于滑移組件的設置方式,如圖3所示,在支架2的上部,短直角邊框21與斜邊框22相接處固定設置一個滑塊61,相應的機體上固定設置一個導軌6,滑塊61與導軌6滑動連接。導軌6的長度方向與滑移方向平行。滑塊61沿導軌6做直線運動時,支架2運動的方向為滑移方向。
相比于實施例1,導軌6和滑塊61的設置使得工人轉動驅動軸7更加省力,縮短調整時間,提高生產效率,進一步的達到了方便快捷的調整底布軸4位置的技術效果。
本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其并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后可以根據需要對本實施例做出沒有創造性貢獻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內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