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滾齒機的自動上下料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齒輪機的自動上下料裝置,它包括機架、上料機構、中轉機構、下料機構和送遞機械手組,所述上料機構、下料機構通過支撐箱固定在所述機架上;所述中轉機構通過中轉支撐架固定在所述機架上,所述上料機構和下料機構均通過雙排傳動鏈來進行工件的傳送,所述中轉機構通過安裝在旋轉中心軸上的若干可抓取工件的對齒桿進行工件的傳遞,所述送遞機械手組懸置在中轉機構上方,設置有一抓料機械手和一送料機械手。本實用新型由于上料機構、下料機構采用上下平行布置,且運用送遞機械手組進行工件的傳遞銜接,所以具有操作人員少、占地空間小的優點。
【專利說明】
一種滾齒機的自動上下料裝置
技術領域
: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滾齒機設備技術領域,具體講是涉及一種滾齒機的自動上下料裝置。【背景技術】:
[0002]為節約人工成本,提高工作加工的效率,現有技術中的數控滾齒機一般采用自動輸入機構和自動輸出機構將待加工的工件送入滾齒機的加工工位,并將已加工完成的工件輸出滾齒機。然而,現有技術中的數控滾齒機所采用的自動輸入機構和自動輸出機構呈首尾鉸接狀,整體呈直線型,如此,不僅占用機床較大的空間,而且,需兩名工作人員分別在自動輸入機構的進料端進料,在自動輸出機構的出料端卸料。【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種操作人員少、占地空間小的自動上下料裝置。
[0004]本實用新型是一種滾齒機的自動上下料裝置,包括機架、上料機構、中轉機構、下料機構和送遞機械手組。所述上料機構、下料機構通過支撐箱固定在所述機架上;所述中轉機構通過中轉支撐架固定在所述機架上;所述上料機構和下料機構均通過雙排傳動鏈來進行工件的傳送;所述中轉機構通過安裝在旋轉中心軸上的若干可抓取工件的對齒桿進行工件的傳遞;所述送遞機械手組懸置在中轉機構上方,設置有一抓料機械手和一送料機械手。
[0005]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所述中轉機構包括中轉支撐架、安裝在中轉支撐架上的伺服電機、安裝在伺服電機輸出軸上的旋轉中心軸、安裝在所述旋轉中心軸內的第一雙活塞氣缸、相向安裝在第一雙活塞氣缸活塞上的一對對齒桿,所述對齒桿的頂部相向設有一對夾持爪,所述對齒桿在所述伺服電機的控制下分別在水平〇位、垂直90位、水平180位、 垂直270位停留。
[0006]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所述抓料機械手和送料機械手均傾斜設置;所述抓料機械手包括一對抓料手指爪、雙活塞氣缸、安裝板、連接板、磁耦合無桿氣缸、氣缸安裝板; 所述一對手指爪相向安裝在所述雙活塞氣缸的活塞上,所述雙活塞氣缸安裝在所述安裝板上,所述安裝板安裝在所述連接板的一端面上,所述連接板的另一端連接磁耦合無桿氣缸的活塞,所述磁耦合無桿氣缸安裝在所述氣缸安裝板上。所述送料機械手包括一對送料手指爪、雙活塞氣缸、安裝板、連接板、磁親合無桿氣缸、氣缸安裝板;所述一對手指爪相向安裝在所述雙活塞氣缸的活塞上,所述雙活塞氣缸安裝在所述安裝板上,所述安裝板安裝在所述連接板的一端面上,所述連接板的另一端連接磁耦合無桿氣缸的活塞,所述磁耦合無桿氣缸安裝在所述氣缸安裝板上。所述抓料機械手和送料機械手安裝在送遞機械手組上, 所述送遞機械手組滑動安裝在水平滑軌上。所述磁耦合無桿氣缸驅動所述抓料指爪來回往復移動,所述抓料指爪在所述對齒桿垂直90位抓取未加工工件;所述磁耦合無桿氣缸驅動所述送料指爪來回往復移動,所述送料指爪在所述對齒桿水平180位遞送完成加工工件給所述對齒桿。
[0007]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所述上料機構、下料機構通過支撐箱固定在所述機架上;所述上料機構包括上料中心板、上料旋轉軸、上料傳動軸、雙排傳動鏈;所述下料機構包括下料中心板、下料旋轉軸、下料傳動軸、雙排傳動鏈;所述上料旋轉軸、上料傳動軸安裝在上料中心板兩側,所述上料旋轉軸、上料傳動軸兩側均安裝有鏈輪;所述雙排傳動鏈安裝在所述上料旋轉軸、上料傳動軸兩側的鏈輪;所述下料旋轉軸、下料傳動軸安裝在上料中心板兩側,所述下料旋轉軸、下料傳動軸兩側均安裝有鏈輪;所述雙排傳動鏈安裝在所述下料旋轉軸、下料傳動軸兩側的鏈輪;所述支撐箱通過兩塊L型固定板固定在所述機架上;所述支撐箱內部設置有蝸輪、蝸桿、滾珠絲杠、導桿;所述支撐箱外側設置有旋轉手柄。所述旋轉手柄連接所述蝸桿;所述蝸輪固聯在所述滾珠絲杠上;所述上料中心板水平設置,并延伸出三塊導軌板插入所述支撐箱,其中左右導軌板與所述導桿樞連,中間道軌板與上料絲杠螺母固聯。所述下料中心板水平設置,與所述上料中心板平行,并延伸出三塊導軌板插入所述支撐箱,其中左右導軌板與所述導桿樞連,中間道軌板與下料絲杠螺母固聯。所述支撐箱一側設置有與上述導軌板相對應導槽。
[0008]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所述上料中心板與所述下料中心板平行,兩者通過螺紋軸和調節螺母來控制間距。
[0009]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所述上料機構和下料機構采用上下平行設置;所述上料旋轉軸上安裝有一旋轉電機;所述上料傳動軸一側設置有上料齒輪;所述下料傳動軸一側設置有下料齒輪;所述上料齒輪和下料齒輪嚙合;所述上料齒輪和下料齒輪設置有保護罩。
[0010]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所述雙排傳動鏈上固連有工件托座,工件兩端安裝在所述工件托座上。
[0011]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所述工件為軸類零件,軸兩端面設置有錐型孔。【附圖說明】
:
[0012]以下附圖僅旨在于對本實用新型做示意性說明和解釋,并不限定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其中:
[0013]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正視示意圖;
[0014]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示意圖;
[0015]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支撐箱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0016]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送遞機械手組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對齒桿夾持工件時一側放大圖;
[0018]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對齒桿夾持工件時一側放大圖;[〇〇19]圖7為本實用新型的工件圖;[〇〇2〇]圖8為圖1中A區的放大圖。【具體實施方式】:
[0021]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以下詳細敘述。為敘述方便,下述的“上”、“下”、“左”、“右”與附圖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
[0022]如圖1、圖2所示,一種滾齒機的自動上下料裝置,包括機架10、上料機構20、中轉機構40、下料機構30和送遞機械手組70。所述上料機構20、下料機構30通過支撐箱21固定在所述機架10上;所述中轉機構40通過中轉支撐架41固定在所述機架10上。所述上料機構20 和下料機構30均通過雙排傳動鏈100來進行工件90的傳送。所述中轉機構40通過安裝在旋轉中心軸43上的若干可抓取工件90的對齒桿44進行工件90的傳遞。所述送遞機械手組70懸置在中轉機構40上方,設置有一抓料機械手50和一送料機械手60。[〇〇23]如圖1、圖2、圖4、圖5、圖6、圖7所示,所述中轉機構40包括中轉支撐架41、安裝在中轉支撐架41上的伺服電機42、安裝在伺服電機軸上的中空的旋轉中心軸43、安裝在所述旋轉中心軸43內的第一雙活塞氣缸、相向安裝在第一雙活塞氣缸活塞上的一對對齒桿44,所述對齒桿的頂部相向設有一對夾持爪45,所述對齒桿44在所述伺服電機42的控制下分別在水平0位、垂直90位、水平180位、垂直270位停留。所述對齒桿44在水平0位抓取未加工工件 90,在垂直90位送遞未加工件90,在垂直180位抓取加工完成工件90,在垂直270位送遞加工完成工件90。[〇〇24]如圖4所示,所述抓料機械手50和送料機械手60均傾斜設置;所述抓料機械手50包括一對抓料手指爪501、雙活塞氣缸502、安裝板503、連接板504、磁耦合無桿氣缸505、氣缸安裝板506;所述一對手指爪501相向安裝在所述雙活塞氣缸502的活塞上,所述雙活塞氣缸 502安裝在所述安裝板503上,所述安裝板503安裝在所述連接板504的一端面上,所述連接板504的另一端連接磁耦合無桿氣缸505的活塞,所述磁耦合無桿氣缸505安裝在所述氣缸安裝板506上。所述送料機械手60包括一對送料手指爪601、雙活塞氣缸602、安裝板603、連接板604、磁親合無桿氣缸605、氣缸安裝板606;所述一對手指爪601相向安裝在所述雙活塞氣缸602的活塞上,所述雙活塞氣缸602安裝在所述安裝板603上,所述安裝板603安裝在所述連接板604的一端面上,所述連接板604的另一端連接磁親合無桿氣缸605的活塞,所述磁親合無桿氣缸605安裝在所述氣缸安裝板606上。所述抓料機械手50和送料機械手60安裝在送遞機械手組70上,所述送遞機械手組70滑動安裝在水平滑軌上。所述磁耦合無桿氣缸505 驅動所述抓料指爪501來回往復移動,所述抓料指爪501在所述對齒桿44垂直90位抓取未加工工件90;所述磁耦合無桿氣缸605驅動所述送料指爪601來回往復移動,所述送料指爪601 在所述對齒桿44水平180位遞送完成加工工件90給所述對齒桿44。[0〇25]如圖1、圖2、圖1所示,所述上料機構20、下料機構30通過支撐箱21固定在所述機架 10上;所述上料機構20包括上料中心板22、上料旋轉軸23、上料傳動軸24、雙排傳動鏈100; 所述下料機構30包括下料中心板31、下料旋轉軸32、下料傳動軸33、雙排傳動鏈100;所述上料旋轉軸23、上料傳動軸24安裝在上料中心板22兩側,所述上料旋轉軸23、上料傳動軸24兩側均安裝有鏈輪;所述雙排傳動鏈100安裝在所述上料旋轉軸23、上料傳動軸24兩側的鏈輪;所述下料旋轉軸32、下料傳動軸33安裝在上料中心板31兩側,所述下料旋轉軸32、下料傳動軸33兩側均安裝有鏈輪;所述雙排傳動鏈100安裝在所述下料旋轉軸32、下料傳動軸 33兩側的鏈輪;所述支撐箱21通過兩塊L型固定板11固定在所述機架10上;所述支撐箱21內部設置有蝸輪212、蝸桿211、滾珠絲杠214、導桿216;所述支撐箱21外側設置有旋轉手柄29。 所述旋轉手柄29連接所述蝸桿211;所述蝸輪212固聯在所述滾珠絲杠214上;所述上料中心板22水平設置,并延伸出三塊導軌板插入所述支撐箱21,其中左右導軌板與所述導桿216樞連,中間道軌板與上料絲杠螺母215固聯。所述下料中心板31水平設置,與所述上料中心板 22平行,并延伸出三塊導軌板插入所述支撐箱21,其中左右導軌板與所述導桿216樞連,中間道軌板與下料絲杠螺母311固聯。所述支撐箱21—側設置有與上述導軌板相對應導槽。所述上料中心板22與所述下料中心板31平行,兩者通過螺紋軸312和調節螺母313來控制間距。當需要調節所述上料機構20、下料機構30位置時,先通過所述螺紋軸312和調節螺母313 來調節述上料中心板22與下料中心板31的相對位置,然后轉動所述旋轉手柄29,通過所述渦輪212、蝸桿211帶動所述滾珠絲杠214轉動,所述滾珠絲杠214通過所述上料絲杠螺母 215、下料絲杠螺母311帶動所述上料中心板22、下料中心板31沿所述導桿216上下運動。 [〇〇26]如圖1、圖2所示,所述上料機構20和下料機構30采用上下平行設置;所述上料旋轉軸23上安裝有一旋轉電機25;所述上料傳動軸24—側設置有上料齒輪26;所述下料傳動軸 33—側設置有下料齒輪34;所述上料齒輪26和下料齒輪34嚙合;所述上料齒輪26和下料齒輪34設置有保護罩27。當工件傳送時,所述旋轉電機25帶動所述上料旋轉軸23轉動,所述上料旋轉軸23通過所述雙排傳動鏈100帶動所述上料傳動軸24,所述傳動軸24再通過嚙合的所述上料齒輪24和下料齒輪35把動能傳遞給所述下料傳動軸34,藉此帶動所述下料機構30 的雙排傳動鏈100。
[0027]工作原理:所述上料機構20向所述中轉機構40方向輸送待加工的所述工件90,待加工的工件90至所述中轉機構40處,即所述上料機構20的輸出端處時,所述中轉機構40的對齒桿44從所述上料機構20上抓取未加工的工件90,所述中轉機構40的對齒桿44旋轉的90 度,將未加工的工件90送遞給所述抓料機械手50,然后所述送遞機械手組70水平移動到達滾齒機加工位,所述抓料機械手50將未加工的工件90交給滾齒機,與此同時,所述送料機械手60從滾齒機抓取加工完成工件90,然后所述送遞機械手組70水平移動回到之前位置,隨后所述送料機械手60把加工完成工件90遞交給旋轉至水平180位的所述對齒桿44,所述對齒桿44繼續旋轉在垂直270位把加工完成工件90放到所述下料機構30上,最終由下料機構 30將已加工完成的工件90輸出至預定工位。其中,所述上料機構20和下料機構30輸送工件的方向相反。
[0028]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凡是依本實用新型所作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屬于本實用新型涵蓋的保護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滾齒機的自動上下料裝置,包括機架(10)、上料機構(20)、中轉機構(40)、下料 機構(30)和送遞機械手組(70 ),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機構(20 )、下料機構(30)通過支撐箱 (21)固定在所述機架(10)上;所述中轉機構(40)通過中轉支撐架(41)固定在所述機架(10) 上;所述上料機構(20)和下料機構(30)均通過雙排傳動鏈(100)來進行工件(90)的傳送;所 述中轉機構(40)通過安裝在旋轉中心軸(43)上的若干可抓取工件(90)的對齒桿(44)進行 工件(90)的傳遞;所述送遞機械手組(70)懸置在中轉機構(40)上方,設置有一抓料機械手 (50)和一送料機械手(60)。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滾齒機的自動上下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轉機構 (40)包括中轉支撐架(41)、安裝在中轉支撐架(41)上的伺服電機(42)、安裝在伺服電機輸 出軸上的旋轉中心軸(43 )、安裝在所述旋轉中心軸(43)內的第一雙活塞氣缸、相向安裝在 第一雙活塞氣缸活塞上的一對對齒桿(44),所述對齒桿的頂部相向設有一對夾持爪(45), 所述對齒桿(44)在所述伺服電機(42)的控制下分別在水平0位、垂直90位、水平180位、垂直 270位停留。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滾齒機的自動上下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料機械手 (50)和送料機械手(60)均傾斜設置;所述抓料機械手(50)包括一對抓料手指爪(501 )、雙活 塞氣缸(502)、安裝板(503)、連接板(504)、磁耦合無桿氣缸(505)、氣缸安裝板(506);所述 一對手指爪(501)相向安裝在所述雙活塞氣缸(502)的活塞上,所述雙活塞氣缸(502)安裝 在所述安裝板(503)上,所述安裝板(503)安裝在所述連接板(504)的一端面上,所述連接板 (504)的另一端連接磁耦合無桿氣缸(505)的活塞,所述磁耦合無桿氣缸(505)安裝在所述 氣缸安裝板(506)上;所述送料機械手(60)包括一對送料手指爪(601)、雙活塞氣缸(602)、 安裝板(603)、連接板(604)、磁耦合無桿氣缸(605)、氣缸安裝板(606);所述一對手指爪 (601)相向安裝在所述雙活塞氣缸(602)的活塞上,所述雙活塞氣缸(602)安裝在所述安裝 板(603)上,所述安裝板(603)安裝在所述連接板(604)的一端面上,所述連接板(604)的另 一端連接磁親合無桿氣缸(605)的活塞,所述磁親合無桿氣缸(605)安裝在所述氣缸安裝板 (606)上;所述抓料機械手(50)和送料機械手(60)安裝在送遞機械手組(70)上,所述送遞機 械手組(70)滑動安裝在水平滑軌上;所述磁耦合無桿氣缸(505)驅動所述抓料指爪(501)來 回往復移動,所述抓料指爪(501)在所述對齒桿(44)垂直90位抓取未加工工件(90);所述磁 耦合無桿氣缸(605)驅動所述送料指爪(601)來回往復移動,所述送料指爪(601)在所述對 齒桿(44)水平180位遞送完成加工工件(90)給所述對齒桿(44)。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滾齒機的自動上下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機構 (20)、下料機構(30)通過支撐箱(21)固定在所述機架(10)上;所述上料機構(20)包括上料 中心板(22)、上料旋轉軸(23)、上料傳動軸(24)、雙排傳動鏈(100);所述下料機構(30)包 括下料中心板(31 )、下料旋轉軸(32 )、下料傳動軸(33 )、雙排傳動鏈(100);所述上料旋轉軸 (23)、上料傳動軸(24)安裝在上料中心板(22)兩側,所述上料旋轉軸(23)、上料傳動軸(24) 兩側均安裝有鏈輪;所述雙排傳動鏈(100)安裝在所述上料旋轉軸(23)、上料傳動軸(24)兩 側的鏈輪;所述下料旋轉軸(32)、下料傳動軸(33)安裝在上料中心板(31)兩側,所述下料旋 轉軸(32 )、下料傳動軸(33)兩側均安裝有鏈輪;所述雙排傳動鏈(100)安裝在所述下料旋轉 軸(32)、下料傳動軸(33)兩側的鏈輪;所述支撐箱(21)通過兩塊L型固定板(11)固定在所述 機架(10)上;所述支撐箱(21)內部設置有蝸輪(212)、蝸桿(211)、滾珠絲杠(214)、導桿(216);所述支撐箱(21)外側設置有旋轉手柄(29);所述旋轉手柄(29)連接所述蝸桿(211); 所述蝸輪(212)固聯在所述滾珠絲杠(214)上;所述上料中心板(22)水平設置,并延伸出三 塊導軌板插入所述支撐箱(21),其中左右導軌板與所述導桿(216)樞連,中間道軌板與上料 絲杠螺母(215)固聯;所述下料中心板(31)水平設置,與所述上料中心板(22)平行,并延伸 出三塊導軌板插入所述支撐箱(21),其中左右導軌板與所述導桿(216)樞連,中間道軌板與 下料絲杠螺母(311)固聯;所述支撐箱(21)—側設置有與上述導軌板相對應導槽。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滾齒機的自動上下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中心板 (22)與所述下料中心板(31)平行,兩者通過螺紋軸(312)和調節螺母(313)來控制間距。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滾齒機的自動上下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機構 (20)和下料機構(30)采用上下平行設置;在所述上料旋轉軸(23)上安裝有一旋轉電機 (25);相連所述上料傳動軸(24)—側設置有上料齒輪(26);所述下料傳動軸(33)—側設置 有下料齒輪(34);所述上料齒輪(26)和下料齒輪(34)嚙合;所述上料齒輪(26)和下料齒輪 (34)設置有保護罩(27)。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滾齒機的自動上下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雙排傳動鏈 (100)上固連有工件托座(200 ),工件(90)兩端安裝在所述工件托座(200)上。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滾齒機的自動上下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90)為 軸類零件,軸兩端面設置有錐型孔。
【文檔編號】B23F23/04GK205702725SQ201620405057
【公開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5月5日
【發明人】董榮琴
【申請人】湖州科達化工燃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