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屬于紡織化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利用聚氨酯基高分子染料仿扎染風格處理的方法。
背景技術:
牛仔服飾因具有耐磨、挺括、舒適及其體現出的自由奔放、勇敢堅毅和時尚潮流等獨特魅力而經久不衰。為了讓牛仔褲呈現更好的視覺及穿著效果,通常對牛仔面料進行后處理讓牛仔褲呈現仿古洗色、人工刷痕、洗舊等效果。雖然牛仔長期處于時尚前端的地位不變,然而時尚更替迅速,單一的牛仔風格及缺乏別致新穎圖案的牛仔面料已經不能滿足消費者追求個性、時尚、新奇的需求。
扎染是以線和特殊扎染工具為輔助,使染料滲入織物未被捆綁部分中,形成變化豐富的明暗層次及形式各樣的紋樣造型,具有朦朧、變幻莫測、隨意活潑等感覺,給人們帶來對夢幻意境的想象。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將安全無毒的聚氨酯高分子染料應用到牛仔面料風格處理中,并結合仿扎染技術處理牛仔面料,使之擁有更豐富的圖案造型和明暗層次,賦予牛仔面料懷舊風格、浪漫格調等新穎別致的風格,適應當下消費者對牛仔服飾風格迥異和穿著舒適的要求。
具體工藝步驟如下:
(1)將10-60質量份聚氨酯基高分子染料、1-5質量份十二烷基硫酸鈉發泡劑、5-10質量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作穩泡劑、1-5質量份增稠劑,20-83質量份去離子水,勻速攪拌發泡,采用涂布打樣機將泡沫均勻施加到牛仔面料上,50-70℃烘干,再在130-170℃下焙烘1-10min;
(2)采用縫絞法、疊絞法、綁絞法對已涂層的牛仔面料進行有層次的扎捆并加以固定,形成特殊圖案;
(3)用溶劑浸泡被扎捆的涂層牛仔面料,浴比1:1,于25-40℃下處理10-30min,然后水洗干燥。
所述溶劑為水、乙醇、甲醇中的一種。
本發明效仿扎染技術,對聚氨酯基高分子染料涂層牛仔面料進行風格處理,使牛仔面料擁有更多的風格變化,不僅可以改變以往手擦、機擦、石磨過程中對于機器的損耗、大大降低人工成本增加收益,而且會產生更富有層次變化的色彩及別具一格的圖案,使牛仔面料顯示出更具獨立個性的風格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是本實施例1的仿扎染效果圖。1為圖形中心,2為織物褶皺軌跡旋轉方向;圖2為實施例2的仿扎染過程圖,3和4分別為固定在折疊過的牛仔面料上的固定工具;圖3中5為實施例2在牛仔面料上使用針線方法固定的軌跡。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但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不限于此。
實施例一:
將30%聚氨酯基高分子染料、1%十二烷基硫酸鈉發泡劑、5%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作穩泡劑、1%增稠劑,63%去離子水,勻速攪拌發泡,采用涂布打樣機將泡沫均勻施加到牛仔面料上,60℃烘干,再在130℃下焙烘5min。對織物進行扎縫、縛、夾、包等。以圖中⑴為中心,按照⑵為織物褶皺軌跡旋轉織物至緊實,然后利用針線將其固定,并在縫制后把線拉至最緊。將扎緊的牛仔面料放入去離子水中,浴比1:1,于40℃下浸泡20min,取出并松解,60℃下烘干。
實施例二:
將50%聚氨酯基高分子染料、5%十二烷基硫酸鈉發泡劑、10%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作穩泡劑、5%增稠劑,30%去離子水,勻速攪拌發泡,采用涂布打樣機將泡沫均勻施加到牛仔面料上,60℃烘干,再在170℃下焙烘3min。利用針、線、板、塑料布等工具,對牛仔面料進行扎縫、縛、夾、包等。圖中(3)(4)為固定在折疊過的牛仔面料上的固定工具;(5)為在牛仔面料上使用針線方法固定的軌跡;縫制后把線拉至最緊。將扎緊的牛仔面料放入污水乙醇中,浴比1:1,于25℃下浸泡30min,取出并松解,60℃下烘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