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盤形件固定裝置,主要涉及機床夾具領域。
背景技術:
現有一盤形件,該盤形件的中心設有圓孔。對該盤形件需要進行端面或者圓周面加工,該盤形件因其特有盤形的結構,難以快速有效的固定。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以上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快速固定的盤形件固定裝置。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包括基座,基座上豎直固定有導向柱所述導向柱外圓周上滑動配合有頂塊,頂塊下面的導向柱套有彈簧,該彈簧將頂塊向上托起,在頂塊上方的導向柱上均布鉸接有若干A連桿,在A連桿上方的導向柱上滑動配合有滑塊,該滑塊周向均布鉸接有若干B連桿,A連桿和B連桿端部鉸接,在滑塊上方螺紋配合有鎖緊螺母。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原理如下:在使用本裝置的時候,向上旋轉鎖緊螺母,給滑塊留出空間向上移動,由于滑塊和導向柱之間通過A連桿和B連桿連接,在滑塊沒有向上滑動的時候,A連桿和B連桿將折疊起來,然后想導向柱的外圓周徑向伸展,當滑塊向上移動的時候,A連桿和B連桿將伸直緊貼導向柱,此時將導向柱穿過盤形件的圓孔,盤形件下移直至與滑塊接觸,然后向下旋轉鎖緊螺母,滑塊開始下移,A連桿和B連桿折疊,并且想導向柱外圓周徑向伸展,進而開始對盤形件進行限位,繼續向下旋轉鎖緊螺母,彈簧受到壓力收縮,彈簧同時對盤形件反作用力,進而將盤形件鎖定在本裝置上。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利用A連桿和B連桿的折疊和展開,實現盤形件的通過和鎖定,十分方便快捷,頂塊下部是彈簧,能夠進一步保持鎖定盤形件的力的穩定性。
進一步,基座上設有導向臺,導向柱固定在導向臺上,頂塊的中下部設有滑動腔,滑動腔與導向臺滑動配合,彈簧在導向臺上方的滑動腔內將頂塊托起。將彈簧保護在滑動腔內,放置受外界干擾,提高本裝置的壽命。
進一步,A連桿比B連桿長度不同,當A連桿比B連桿長的時候,鎖定盤形件是A連桿和B連桿的鉸接點與盤形件接觸,A連桿比B連桿短的時候,是B連桿段與盤形件圓孔口接觸,還能首先盤形件的對心。
進一步,導向柱的上端為半球形,便于盤形件圓孔套進導向柱。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其中兩幅,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A連桿比B連桿短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A連桿比B連桿長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導向臺, 2-導向柱,3-頂塊,4-盤形件,5-滑塊,6-鎖緊螺母,701-B連桿,702-A連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實施例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基座和頂塊3,基座上端面固定有導向臺1,導向臺1的上端面同軸固定有導向柱2,頂塊3滑動配合在導向柱2上,在頂塊3的中下部設有滑動腔,滑動腔與導向臺1吻合,在滑動腔內的導向柱2上外套有彈簧,彈簧將頂塊3向上頂起,在頂塊3上方的導向柱2外圓周均布鉸接有A連桿702,A連桿702和B連桿701鉸接,B連桿701向上均布鉸接在滑塊5的外圓周面。
滑塊5在A連桿702和B連桿701的上方滑動配合在導向柱2上,在滑塊5上方的導向柱2上設有鎖緊螺母6與導向柱2滑動配合。
當A連桿702的長度比B連桿701 長的時候,A連桿702中部直接與盤形件4的中心孔接觸,能夠在固定的同時具有對心的功能。
當A連桿702的長度比B連桿701的短的時候,兩個連桿的交接點直接作用于盤形件4的上端面,進而對盤形件4進行固定。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