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處理紡織材料專用的設備。
背景技術:
布料是裝飾材料中常用的材料。包括有化纖地毯、無紡壁布、亞麻布、尼龍布、彩色膠布、法蘭絨等各式布料。布料在裝飾陳列中起到了相當的作用,常常是整個銷售空間中不可忽視的主要力量。大量運用布料進行墻面面飾、隔斷、以及背景處理,同樣可以形成良好的商業空間展示風格。
布料在裁剪的過程中,布料的裁剪面(即邊沿)通常會出現線頭;若不能及時處理,會直接影響布料的整體美觀;若線頭掛在某處,可能會引起布料皺褶,甚至會導致布料大面積的脫落或布料的損壞。傳統線頭處理的方式是人工再處理,即利用刀具切割布料上的線頭;采用此方法布料上可能仍會殘留線頭,并且加工效率較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意在提供一種布料線頭處理裝置,以解決傳統布料線頭清除不凈和清除效率低的問題。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基礎方案如下:布料線頭處理裝置,包括機座、往復機構和線頭加工機構,所述往復機構包括設于機座上的電機和固定板,所述電機的轉軸上固接有凸輪;所述固定板上穿射有蝸桿,所述蝸桿靠近凸輪的一端設有推板,蝸桿的另一端設有第一斜楔塊,所述推板與凸輪相對設置,所述推板與固定板之間設有壓簧;所述線頭加工機構包括從上至下依次設置的箱體和聯動機構,所述箱體內設有工作室,且工作室內設有風機;所述箱體的底部設有若干排風孔,且若干排風孔均與工作室相通;所述箱體上還設有滑槽,所述滑槽內滑動連接有能與第一斜楔塊配合使用的第二斜楔塊;所述滑槽的內壁上設有觸發開關,且觸發開關與第二斜楔塊相對設置,所述觸發開關與風機電連接;所述聯動機構包括若干轉動連接于機座上的轉軸和若干固接于機座上的噴火器,每個所述轉軸遠離機座的一端均設有能與蝸桿齒輪傳動的蝸輪;每個所述蝸輪內均設有傳遞室,所述蝸輪的一側設有若干與傳遞室相通的噴孔,蝸輪的另一側中部連接有螺紋桿,且螺紋桿內設有通孔;所述螺紋桿上螺紋連接有與噴火器的噴嘴相對的螺紋管,且螺紋管與噴火器之間設有拉簧,所述螺紋管、通孔和傳遞室相通;所述螺紋桿的外壁上設有啟動開關,且啟動開關與噴火器電連接。
基礎方案的原理:操作時,將布料纏繞在轉軸上;啟動電機,電機帶動凸輪轉動,凸輪間歇擠壓推板配合壓簧使得蝸桿在水平方向做往復運動。
蝸桿向第二斜楔塊的方向移動,使得第一斜楔塊擠壓第二斜楔塊,第二斜楔塊在滑槽內滑動并最終擠壓觸發開關,觸發開關使得風機運轉產生風,風穿過排風孔作用于布料上,并利用風力吹動布料邊沿的線頭飛舞。
同時,蝸桿與蝸輪實現齒輪傳動,由于蝸輪蝸桿的摩擦會產生靜電,使得飛舞的線頭會吸附在蝸輪的側壁上,蝸輪帶動轉軸轉動能夠保證布料邊沿的線頭均能吸附在蝸輪的側壁上;并且,蝸輪還能帶動螺紋桿在螺紋管內轉動,最終利用螺紋管擠壓啟動開關,啟動開關使得噴火器工作,噴火器噴出的火焰經螺紋管、通孔和傳遞室從噴孔噴出,即可實現對布料線頭的清理工作。
基礎方案的優點:本方案利用凸輪機構實現蝸桿在水平方向上往復運動;利用蝸桿上的第一斜楔塊擠壓第二斜楔塊啟動觸發開關,使得風機工作產生的風作用于轉軸的布料上,布料邊沿的線頭飛舞;同時蝸輪與蝸桿摩擦產生靜電,使得線頭會吸附在蝸輪的側壁上;并且,蝸輪轉動還能帶動螺紋桿在螺紋管內移動,利用螺紋管擠壓啟動開關,使得噴火器噴出的火焰經螺紋管、通孔和傳遞室從噴孔噴出,實現對布料線頭的清理工作,相較于傳統線頭處理的方式,利用火焰的燃燒能夠有效保證線頭清理干凈,并且,利用機械代替人工,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另外:1、蝸桿可作為三個動力源;第一,風機啟動的動力源;第二,蝸輪蝸桿運動的動力源;第三,噴火器啟動的動力源。2、轉軸既能作為布料的承載物,還能對排風孔排出的風起到導向的作用。3、螺紋桿在螺紋管內移動能夠實現啟動開關的啟動,使得噴火器工作;螺紋管還能對螺紋桿的移動起到導向的作用,保證火焰的移動路徑;并且,螺紋結構還具有自鎖性,提高了其穩定性。
優選方案一:作為基礎方案的優選方案,所述機座上還設有導向板,且導向板上設有對蝸桿導向的導向孔,通過上述設置,利用導向板上的導向孔可對蝸桿的移動起到導向作用,進一步提高蝸桿移動的精準性。
優選方案二:作為優選方案一的優選方案,所述固定板和導向板分別與機座之間設有加固板,通過上述設置,利用固定板與機座之間的加固板、導向板與機座之間的加固板可進一步提高其連接的穩定性。
優選方案三:作為優選方案二的優選方案,所述排風孔上設有濾網,通過上述設置,利用濾網可避免灰塵堵塞排風孔,進一步保證了排風孔的通暢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布料線頭處理裝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聯動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蝸輪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說明書附圖中的附圖標記包括:機座1、電機2、固定板3、凸輪4、蝸桿5、推板6、第一斜楔塊7、壓簧8、箱體9、工作室10、風機11、排風孔12、滑槽13、第二斜楔塊14、觸發開關15、轉軸16、噴火器17、蝸輪18、傳遞室19、噴孔20、螺紋桿21、通孔22、螺紋管23、拉簧24、啟動開關25。
實施例基本如附圖1、圖3所示:布料線頭處理裝置,包括機座1、往復機構和線頭加工機構,往復機構包括設于機座1上的電機2和固定板3,電機2的轉軸16上固接有凸輪4;固定板3上穿射有蝸桿5,蝸桿5靠近凸輪4的左端固接有推板6,蝸桿5的右端固接有第一斜楔塊7,推板6與凸輪4相對設置,推板6與固定板3之間固接有壓簧8。
線頭加工機構包括從上至下依次設置的箱體9和聯動機構,箱體9內設置有工作室10,且工作室10內安裝有風機11;箱體9的底部設置有若干排風孔12,且若干排風孔12均與工作室10相通;箱體9上還設置有滑槽13,滑槽13內滑動連接有能與第一斜楔塊7配合使用的第二斜楔塊14;滑槽13的內壁上設置有觸發開關15,且觸發開關15與第二斜楔塊14相對設置,觸發開關15與風機11電連接。
結合圖2所示,聯動機構包括若干轉動連接于機座1上的轉軸16和若干固接于機座1上的噴火器17,每個轉軸16遠離機座1的一端均固接有能與蝸桿5齒輪傳動的蝸輪18;每個蝸輪18內均設置有傳遞室19,所述蝸輪18的一側設置有若干與傳遞室19相通的噴孔20,蝸輪18的另一側中部連接有螺紋桿21,且螺紋桿21內設置有通孔22;螺紋桿21上螺紋連接有與噴火器17的噴嘴相對的螺紋管23,且螺紋管23與噴火器17之間固接有拉簧24,螺紋管23、通孔22和傳遞室19相通;螺紋桿21的外壁上安裝有啟動開關25,且啟動開關25與噴火器17電連接。
此外,機座1上還固接有導向板,且導向板上設置有對蝸桿5導向的導向孔,利用導向板上的導向孔可對蝸桿5的移動起到導向作用,進一步提高蝸桿5移動的精準性。固定板3與機座1之間固接有加固板,導向板與機座1之間也固接有加固板,加固板可進一步提高其穩定性。排風孔12上安裝有濾網,利用濾網可避免灰塵堵塞排風孔12,進一步保證了排風孔12的通暢性。
本實施例中,操作時,將布料纏繞在轉軸16上;啟動電機2,電機2帶動凸輪4轉動,凸輪4間歇擠壓推板6配合壓簧8使得蝸桿5在水平方向做往復運動。
蝸桿5向第二斜楔塊14的方向移動,使得第一斜楔塊7擠壓第二斜楔塊14,第二斜楔塊14在滑槽13內滑動并最終擠壓觸發開關15,觸發開關15使得風機11運轉產生風,風穿過排風孔12作用于布料上,并利用風力吹動布料邊沿的線頭飛舞。
同時,蝸桿5與蝸輪18實現齒輪傳動,由于蝸輪18蝸桿5的摩擦會產生靜電,使得飛舞的線頭會吸附在蝸輪18的側壁上,蝸輪18帶動轉軸16轉動能夠保證布料邊沿的線頭均能吸附在蝸輪18的側壁上;并且,蝸輪18還能帶動螺紋桿21在螺紋管23內轉動,最終利用螺紋管23擠壓啟動開關25,啟動開關25使得噴火器17工作,噴火器17噴出的火焰經螺紋管23、通孔22和傳遞室19從噴孔20噴出,即可實現對布料線頭的清理工作,相較于傳統線頭處理的方式,利用火焰的燃燒能夠有效保證線頭清理干凈,并且,利用機械代替人工,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的僅是本發明的實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體結構和/或特性等常識在此未作過多描述。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結構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也應該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這些都不會影響本發明實施的效果和專利的實用性。本申請要求的保護范圍應當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準,說明書中的具體實施方式等記載可以用于解釋權利要求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