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印染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染色機,特別是一種低浴比的染色機。
背景技術:
浴比又稱液比,是紡織染整用語,指浸染或竭染染色時配制的染液與被染物質量之比。在當今能源緊張、水資源日益短缺、環境污染不斷惡化的形式下,傳統的染色機依舊存在著浴比大、排污高、效率低等缺陷。
由于存在上述問題,所以,對于本領域內的技術人員,還有待研發出一種在保證染色質量的同時,又能夠降低浴比,提高染液利用率的染色機。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的技術存在上述問題,提出了一種低浴比的染色機,本低浴比的染色機具有能夠提高染液利用率的特點。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低浴比的染色機,包括具有空腔的染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染箱的上端開設有與空腔相通的開口,所述的開口處鉸接有一蓋板,所述的染箱內水平設置有一分隔板,所述的分隔板將染箱空腔分隔成上空腔和下空腔,分隔板上開設有若干通孔一,所述的染箱的一側面上開設有與染箱上空腔相通的進料口,且與染箱上開設有進料口的同一側面上開設有出料口,所述的出料口與染箱下空腔相通,與染箱開設有進料口相對的一側面上設置有連接管,所述的連接管的一端與染箱上空腔相通,連接管的另一端與染箱下空腔相通;所述的染箱的下空腔內水平設置有轉動設置有滾筒一、滾筒二和滾筒三,滾筒一靠近出料口,所述的滾筒三位于滾筒一和滾筒二之間;所述的蓋板上開設有安裝孔一,安裝孔一內設置有進液管,進液管位于染箱上空腔的一端固定有噴頭,所述的染箱的下端開設有安裝孔二,安裝孔二內設置有出液管,出液管的另一端與進液管的另一端通過單向閥相連接。
將染液從開口處倒入染箱,染液由分隔板上的通孔一進行過濾后,從出液管流出由單向閥進入到進液管,在回流到染箱,從而形成染液的循環利用,以這種碰灑、浸染的形式來提高染液的利用率。織物從進料口進入到染箱的上空腔,染液有進液管上的噴頭噴出進行噴染,還能夠取去除織物上的雜物;然后織物由連接管進入到染箱的下空腔,由下空腔的滾筒一、滾筒二和滾筒三進行傳導,實現對織物的再次浸染,提高織物的染色質量。
在上述低浴比的染色機中,所述的染箱上空腔相對的兩側壁上分別豎直開設有滑槽一和滑槽二,滑槽一和滑槽二上均滑動設置有滑塊一和滑塊二,滑塊一和滑塊二均固定在分隔板上。分隔板采用這種方式設置,從而便于取出對分隔板上的通孔一進行清洗,防止出現堵塞。
在上述低浴比的染色機中,所述的滾筒一的一端均穿出染箱,染箱上固定有轉動電機,且轉動電機的輸出軸與滾筒一相連接。轉動電機能夠帶動滾筒一轉動,從而能夠織物導出的牽引力。
在上述低浴比的染色機中,所述的進料口處水平設置有進料管,所述的出料口處水平設置有出料管。
在上述低浴比的染色機中,所述的滾筒三具有腔體,滾筒三的外壁上開設有與腔體相通的若干通孔二,所述的染箱上固定有一風機,所述的風機的出氣口上連接有一出氣管,所述的出氣管的另一端穿過染箱與滾筒三的腔體相通。風機通過出氣管能夠向滾筒三噴氣,滾筒三內的氣體由通孔二噴出,從而能夠使染箱下空腔的染液翻滾,提高織物的著色。
在上述低浴比的染色機中,所述的進液管上還設置有一液泵。液泵能夠給染液的循環提供動力源。
在上述低浴比的染色機中,所述的染箱的上空腔轉動設置有若干滾筒四。滾筒四能夠對位于染箱的上空腔的織物進行傳導。
在上述低浴比的染色機中,所述的染箱的下表面設置有若干滾輪。從而便于對染箱進行搬移。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低浴比的染色機具有以下優點:
1、將染液從開口處倒入染箱,染液由分隔板上的通孔一進行過濾后,從出液管流出由單向閥進入到進液管,在回流到染箱,從而形成染液的循環利用,以這種碰灑、浸染的形式來提高染液的利用率。
2、織物從進料口進入到染箱的上空腔,染液有進液管上的噴頭噴出進行噴染,還能夠取去除織物上的雜物,織物由連接管進入到染箱的下空腔,對織物的再次浸染,提高織物的染色質量。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正視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中,1、染箱;2、分隔板;3、上空腔;4、下空腔;5、滾筒一;6、滾筒二;7、滾筒三;8、進液管;9、噴頭;10、出液管;11、單向閥;12、蓋板;13、滑塊一;14、滑塊二;15、轉動電機;16、進料管;17、出料管;18、風機;19、出氣管;20、液泵;21、滾筒四;22、滾輪;23、連接管。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描述,但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這些實施例。
如圖1所示,一種低浴比的染色機,包括具有空腔的染箱1,染箱1的上端開設有與空腔相通的開口,開口處鉸接有一蓋板12,染箱1內水平設置有一分隔板2,染箱1的下表面設置有滾輪22,從而便于對染箱1進行搬移。
如圖2所示,分隔板2將染箱1空腔分隔成上空腔3和下空腔4,分隔板2上開設有若干通孔一,染箱1上空腔3相對的兩側壁上分別豎直開設有滑槽一和滑槽二,滑槽一和滑槽二上均滑動設置有滑塊一13和滑塊二14,滑塊一13和滑塊二14均固定在分隔板2上,分隔板2采用這種方式設置,從而便于取出對分隔板2上的通孔一進行清洗,防止出現堵塞。染箱1的一側面上開設有與染箱1上空腔3相通的進料口,且與染箱1上開設有進料口的同一側面上開設有出料口,出料口與染箱1下空腔4相通,與染箱1開設有進料口相對的一側面上設置有連接管23,連接管23的一端與染箱1上空腔3相通,連接管23的另一端與染箱1下空腔4相通。進料口處水平設置有進料管16,出料口處水平設置有出料管17。
染箱1的下空腔4內水平設置有轉動設置有滾筒一5、滾筒二6和滾筒三7,滾筒一5靠近出料口,滾筒三7位于滾筒一5和滾筒二6之間;蓋板12上開設有安裝孔一,安裝孔一內設置有進液管8,進液管8位于染箱1上空腔3的一端固定有噴頭9,染箱1的下端開設有安裝孔二,安裝孔二內設置有出液管10,出液管10的另一端與進液管8的另一端通過單向閥11相連接。進液管8上還設置有一液泵20,液泵20能夠給染液的循環提供動力源。
此外,滾筒一5的一端均穿出染箱1,染箱1上固定有轉動電機15,且轉動電機15的輸出軸與滾筒一5相連接,轉動電機15能夠帶動滾筒一5轉動,從而能夠織物導出的牽引力。滾筒三7具有腔體,滾筒三7的外壁上開設有與腔體相通的若干通孔二,染箱1上固定有一風機18,風機18的出氣口上連接有一出氣管19,出氣管19的另一端穿過染箱1與滾筒三7的腔體相通,風機18通過出氣管19能夠向滾筒三7噴氣,滾筒三7內的氣體由通孔二噴出,從而能夠使染箱1下空腔4的染液翻滾,提高織物的著色。
染箱1的上空腔3轉動設置有若干滾筒四21,滾筒四21的個數為兩個,滾筒四21能夠對位于染箱1的上空腔3的織物進行傳導。
將染液從開口處倒入染箱1,染液由分隔板2上的通孔一進行過濾后,從出液管10流出由單向閥11進入到進液管8,在回流到染箱1,從而形成染液的循環利用,以這種碰灑、浸染的形式來提高染液的利用率。織物從進料口進入到染箱1的上空腔3,染液有進液管8上的噴頭9噴出進行噴染,還能夠取去除織物上的雜物;然后織物由連接管23進入到染箱1的下空腔4,由下空腔4的滾筒一5、滾筒二6和滾筒三7進行傳導,實現對織物的再次浸染,提高織物的染色質量。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精神作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會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
盡管本文較多地使用了1、染箱;2、分隔板;3、上空腔;4、下空腔;5、滾筒一;6、滾筒二;7、滾筒三;8、進液管;9、噴頭;10、出液管;11、單向閥;12、蓋板;13、滑塊一;14、滑塊二;15、轉動電機;16、進料管;17、出料管;18、風機;19、出氣管;20、液泵;21、滾筒四;22、滾輪;23、連接管等術語,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術語的可能性。使用這些術語僅僅是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釋本實用新型的本質;把它們解釋成任何一種附加的限制都是與本實用新型精神相違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