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刺繡設備,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縫紉刺繡機的新型送珠管繡裝置。
背景技術:
在電腦刺繡的繡珠子工藝中,送料裝置主要作用是把刺繡用的珠子輸送到繡針下方。其結構通常包括機架、料斗機構、傳動機構和送珠機構,傳動機構主要包括鋼軸和抱緊組件,料斗機構、傳動機構和送珠機構都設置在機架上面,并由根鋼軸依次穿過連接,鋼軸固定設置在機架上,其主要是兩擋片相互對夾設置在鋼軸的軸向兩側,隨著驅動件的轉動來逐個按序下放珠子。需要使用的珠子被投放至料斗機構,然后從料斗機構底部按秩序套入鋼軸上,然后經過傳動機構將珠子依次運送到送珠機構上,最后再由送珠機構將珠子有序的推送至刺繡針下,讓刺繡針逐個帶走珠子刺繡。
上述的傳動機構主要包括底座、抱緊結構、水平夾推組件和與水平夾推組件聯動的卡爪,底座開設有夾推通道,卡爪夾持住由抱緊座下落的珠管運送至縫紉刺繡機,老式的抱緊結構對夾抱緊的形式來卡住珠子,讓珠子逐個下放,這種結構由于具有一定加工難度,難以做到精細化,故而通常只能抱緊大珠,小珠就非常容易遺漏而直接下落,從而影響到送珠機構的正常運行;
再者將珠子傳送給送珠機構后,珠子需要被引導進入到送珠機構,才能夠順利的被縫紉刺繡機的繡針選取到,由于珠管是被卡住硬性夾持住,而珠管通常具有較為光滑的曲面,在夾持傳送過程中珠管很容易跳珠而脫離夾推通道,從而使得珠管四處飛散,影響加工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縫紉刺繡機的新型送珠管繡裝置,其在徑向和軸向上同時作用防止珠管產生跳珠現象,從而使得縫紉刺繡機能夠更加方便快捷的選取珠管輸送 裝置上的珠管,整體的珠管刺繡工作更加方便快捷。
一種縫紉刺繡機的新型送珠管繡裝置,包括機架、料斗機構、傳動機構和送珠機構,所述傳動機構包括均設于機架上的鋼軸和抱緊組件,所述送珠機構包括底座、可容納從鋼軸下落的珠管的導珠座、水平夾推組件和與水平夾推組件聯動的卡爪,所述底座開設有夾推通道,所述導珠座懸設于夾推通道上并與夾推通道間留有取珠間隙,所述夾推通道設有可更換的導向組件,該導向組件限制卡爪夾持珠管在軸向的運動方向,并在徑向上引導卡爪將珠管定向的送至縫紉刺繡機。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
所述導向組件包括導向板和壓板,所述導向板可拆卸設于夾推通道內,所述壓板與底座可拆卸連接,并與導向板相向設置構成送珠間隙,所述卡爪在送珠間隙內往復滑移,所述導向板設有供卡爪夾持珠管滑移向縫紉刺繡機的導向槽,所述導向槽與導珠座聯通,所述導向槽的寬度與珠管的直徑相適配,所述導向槽底壁與壓板的垂直距離與珠管的徑向長度相適配。
所述底座對應夾推通道的兩相對側壁開設有回彈孔,所述回彈孔內依次設有調壓螺釘、頂簧和可以卡爪滾動抵接的滾珠,所述頂簧兩端分別抵觸連接調壓螺釘和滾珠,所述調壓螺釘與回彈孔螺紋連接。
所述頂簧和滾珠之間設有擋塊,所述擋塊與頂簧固定連接。
所述導珠管座呈凸字型設置,所述導珠管座與底座可拆卸連接,導珠管座突出的部分對應導向槽呈懸掛方式設置,導珠管座開設供珠管下落的圓孔,圓孔與導向槽相互聯通,導珠管座對應圓孔開設有一條形的缺口。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夾推通道上設置可以更換的導向組件,也就使得人們能夠根據需要加工的珠管的規格來選擇合適的導向組件,導向組件限制卡爪的軸向運動方向,也就使得珠管不會在軸向上串動,能夠更加方便的被縫紉刺繡機的縫紉針選取到,在徑向上引導卡爪,也就使得卡爪夾持住珠管之后能夠在徑向上面定向的運動并按照規定的方向被運送至縫紉刺繡機,導向機構在徑向和軸向上同時作 用防止珠管產生跳珠現象,從而使得縫紉刺繡機能夠更加方便快捷的選取珠管輸送裝置上的珠管,整體的珠管刺繡工作更加方便快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縫紉刺繡機的新型送珠管繡裝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一;
圖2為本實用新型縫紉刺繡機的新型送珠管繡裝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二;
圖3為本實用新型縫紉刺繡機的新型送珠管繡裝置的送珠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縫紉刺繡機的新型送珠管繡裝置的送珠機構的半剖圖。
附圖標記:
1、機架;11、上半部分;12、下半部分;121、滑塊;13、氣缸;2、料斗機構;3、傳動機構;4、送珠機構;41、底座;42、導珠座;43、卡爪;44、導向組件;441、導向板;442、壓板;443、導向槽;45、夾推通道;46、回彈孔;471、調壓螺釘;472、頂簧;473、滾珠;474、擋塊;48、水平夾推組件。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至圖4對本實用新型縫紉刺繡機的新型送珠管繡裝置實施例做進一步說明。
如圖所示,一種縫紉刺繡機的新型送珠管繡裝置,包括機架1、料斗機構2、傳動機構3和送珠機構4,所述傳動機構3包括均設于機架1上的鋼軸和抱緊組件,所述送珠機構4包括底座41、可容納從鋼軸下落的珠管的導珠座42、水平夾推組件48和與水平夾推組件48聯動的卡爪43(此處的水平夾推組件48與傳統一致,即電機通過其輸出軸帶動L型的擺動桿的形式,此處不再贅述),所述底座41開設有夾推通道45,所述導珠座42懸設于夾推通道45上并與夾推通道45間留有取珠間隙,所述夾推通道45設有可更換的導向組件44,該導向組件44限制卡爪43夾持珠管在軸向的運動方向,并在徑向上引導卡爪43將珠管定向的送至縫紉刺繡機。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夾推通道45上設置可以更換的導向組件44,也就使得人們能夠根據需要加工的珠管的規格來選擇合適的導向組件44,導向組件44限制卡爪43的軸向運動方向,也就使得珠管不會在軸向上串動,能夠更加方便的被縫紉刺繡機的縫紉針選取到,在徑向上引導卡爪43,也就使得卡爪43夾持住珠管之后能夠在徑向上面定向的運動并按照規定的方向被運送至縫紉刺繡機,導向機構在徑向和軸向上同時作用,從而使得縫紉刺繡機能夠更加方便快捷的選取珠管輸送裝置上的珠管,整體的珠管刺繡工作更加方便快捷。
如圖中所述,所述導向組件44包括導向板441和壓板442,所述導向板441可拆卸設于夾推通道45內,所述壓板442與底座41可拆卸連接,并與導向板441相向設置構成送珠間隙,所述卡爪43在送珠間隙內往復滑移,所述導向板441設有供卡爪43夾持珠管滑移向縫紉刺繡機的導向槽443,所述導向槽443與導珠座42聯通(此處導珠座42與傳統導珠座42一致,都是開設了圓孔的支座),所述導向槽443的寬度與珠管的直徑相適配,所述導向槽443底壁與壓板442的垂直距離與珠管的徑向長度相適配。
卡爪43在送珠間隙內往復滑移,也就是導向板441和壓板442分別設置在卡爪43的兩側,那么珠管被夾持住后,其軸向上有導向板441和壓板442共同形成的送珠間隙限制,被卡爪43夾持住后,不會因為卡爪43的夾持而產生跳珠現象;導向槽443與導珠座42聯通,珠管被運送至導珠座42所在的孔后能夠順利的進入到送珠間隙內,從而方便被卡爪43夾持住;導向槽443的寬度與珠管的直徑相適配,從而有效防止珠管在導向槽443內往復傳送時錯位,導向槽443底壁與壓板442的垂直距離與珠管的徑向長度相適配,也就使得珠管由導珠座42進入到導向槽443后,可以隨著卡爪43的推移被定向的輸送至縫紉刺繡機,防止珠管在傳送過程中偏移。
導向板441可拆卸設置在夾推通道45內,人們可以根據待加工的珠管的軸向長度來選擇更換適合規格的導向板441,這樣無論何種尺寸的軸向長度的珠管,都能夠有效的被定向輸送。導向板441可以選擇直接滑移入夾推通道45內,或者采用插接的方式連接。壓板442 如圖中所示設置成Z字型,并通過螺栓固定設置在底座41上。
如圖4所示,導珠管座42呈凸字型設置,導珠管座42與底座41間通過螺釘固定連接,其突出的部分對應導向槽443呈懸掛方式設置,導珠管座42開設供珠管下落的圓孔,圓孔與導向槽443是可以相互聯通的,導珠管座42對應圓孔開設有一條形的缺口,這樣在人們需要更換其他型號的珠管加工時,用細長狀物件伸入缺口就能夠方便快捷的將導珠管座42內還未使用的珠管剔除,增大了工作人員的加工效率。
如圖所示,所述底座41對應夾推通道45的兩相對側壁開設有回彈孔46(圖中為在卡爪43運動方向的兩側分別設置了兩個回彈孔46),所述回彈孔46內依次設有調壓螺釘471、頂簧472和可以卡爪43滾動抵接的滾珠473,所述頂簧472兩端分別抵觸連接調壓螺釘471和滾珠473,所述調壓螺釘471與回彈孔46螺紋連接。所述頂簧472和滾珠473之間設有擋塊474,所述擋塊474與頂簧472固定連接。
滾珠473配合著彈簧的設置,使得滾珠473具有回縮的彈性,卡爪43在夾推通道45內往復運動時,其兩側由滾珠473的彈性抵觸著,從而使得卡爪43能夠更加牢固的卡住珠管,同時滾珠473的設置能夠將卡爪43與夾推通道45側壁的滑動摩擦變為滾動摩擦,有效的減小了卡爪43的磨損量,防止加工器材損壞。如圖中所示,擋塊474的設置配合著回彈孔46奇特的形狀,能夠有效防止頂簧472被滾珠473過渡壓縮而彈性失效。
送珠裝置通常是固定設置在縫紉刺繡機的機架1上的,為了讓工作人員在不使用本裝置時能夠正常工作不受影響,可以將送珠機構4設置成可伸縮的結構。即將機架1分成兩部分,連接送珠機構4的下半部分12與上半部分11通過滑塊121滑移連接,機架1的上半部分11與縫紉刺繡機固定連接,設置一伸縮氣缸13固定在機架1的上半部分11上,伸縮氣缸13的輸出軸與下半部分12機架1上的滑塊121固定連接,這樣人們不需要使用送珠裝置的時候,就可以通過伸縮氣缸13簡單快捷的將送珠機構4上升,從而讓縫紉刺繡機不受影響的 做其他工作。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僅局限于上述實施例,凡屬于本實用新型思路下的技術方案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