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縫紉機構技術,具體是一種智能縫紉機激光裝置的水循環冷卻機構。
背景技術:
如公告號為CN205974989U公開一種智能縫紉機的激光裝置,激光裝置的激光發生器設置縫紉機工作臺邊緣或下方,激光發射頭裝置通過連接板固定機頭上,激光發生器與激光發射頭裝置之間通過導光管和反射接頭連通,本實用新型的激光裝置與縫紉機機頭有機結合成一體,激光裝置根據工作需要能自動升降,由于縫紉機加工的面料通常為化工原料制成,激光頭在工作時利用高溫對面料進行切割,面料經激光燒結會產生高溫,并且有燒結物產生,因此需要在縫紉機工作臺上對應激光頭的位置的下方設置有下料導管,由于很多面料的燒結后會產生難聞的氣味,該氣味為有毒氣體,對人體健康不利,同時燒結物具有一定的粘性,容易將下料導管堵塞,需要頻繁疏通,給工作帶來不便。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智能縫紉機激光裝置的水循環冷卻機構,在下料導管的上端部設置有進水道,進水道通過管道連通供水泵,通過冷卻水對進入到下料導管的燒結物進行冷卻,燒結物在管道內繼續燃燒,冷卻后的燒結物粘性大大降低,同時通過水流將其沖走,避免下料導管堵塞,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合理,使用方便,凈化工作環境。
為實現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智能縫紉機激光裝置的水循環冷卻機構,包括縫紉機工作臺、激光裝置和下料導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下料導管的上端口設置有進水道,進水道通過管道與供水裝置連接,供水裝置將冷卻水經進水道進入到下料導管的上端口。
所述的進水道處設置進水接頭,所述的供水裝置包括水箱和供水泵,供水泵通過管道與進水接頭連通,下水導管的下端口與水箱連通。
在所述的下料導管的上端口設置有連接法蘭,連接法蘭的頂面開設置環形凹槽,所述的進水道與環形凹槽連通,環形凹槽的底部與下料導管之間還開設置有進水孔,所述的連接法蘭通過螺絲與工作臺上的連接蓋固連;連接蓋將環形凹槽的頂部開口封閉并形成環形水道。
在所述的環形凹槽內側壁和外側壁均設置密封圈,密封圈在連接座與連接蓋之間起密封作用。
所述的進水孔對稱分布在環形凹槽內。
本實用新型在智能縫紉機激光裝置的下料導管上設置有水循環冷卻機構,冷卻水從下料導管上端蓋的法蘭處進入到下料導管內,對管內的燒結物進行冷卻和沖洗,從而解決了現有激光裝置加工了面料的燒結物散發有毒氣味的問題,避免了燒結物粘連在下料導管堵塞導管,并通過冷卻不沖洗保證下料導管的暢通,這樣無需額外的清洗,具用結構合理,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的特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與激光裝置配合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下料導管與激光頭配合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下料導管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下料導管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4所示,一種智能縫紉機激光裝置的水循環冷卻機構,包括縫紉機工作臺1、激光裝置2和下料導管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下料導管3的上端口設置有進水道31,所述的進水道31處設置進水接頭32,所述的供水裝置5包括水箱51和供水泵52,供水泵52通過管道與進水接頭32連通,下料導管3的下端口與水箱51連通。
在所述的下料導管3的上端口設置有連接法蘭33,連接法蘭33的頂面開設置環形凹槽34,所述的進水道31與環形凹槽34連通,環形凹槽34的底部與下料導管3之間通過若干進水孔35連通,所述的進水孔35對稱分布在環形凹槽34內,在所述的環形凹槽34內側壁和外側壁均設置密封圈6,所述的連接法蘭33通過螺絲與工作臺1上的連接蓋11固連;連接蓋11將環形凹槽34的頂部開口封閉并形成環形水道,密封圈6在連接座與連接蓋11之間起密封作用。
本實用新型在智能縫紉機激光裝置的下料導管上設置有水循環冷卻機構,冷卻水從下料導管上端蓋的法蘭處進入到下料導管內,對管內的燒結物進行冷卻和沖洗,從而解決了現有激光裝置加工了面料的燒結物散發有毒氣味的問題,避免了燒結物粘連在下料導管堵塞導管,并通過冷卻不沖洗保證下料導管的暢通,這樣無需額外的清洗,具用結構合理,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