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針織布料,特別涉及一種天然棉聚酯復合纖維材料的凹凸結構面料。
背景技術:
1、隨著針織服裝在我國服裝總產量中所占比例的逐年增大,服裝的服用性能也越來越得到消費者的關注,天然環保,舒適透氣,經久耐穿是服裝設計師優先選擇面料的基礎條件。
2、但作為服裝面料要求越來越多元化的今天,棉作為優良的服裝服用天然材料,其本身固有的天然透氣性差,比如,純棉纖維面料的服裝,在夏天出汗量較大的情況下,因其透濕性能偏差流出的汗水不能快速經過面料擴散,導致衣服會在潮濕的狀態下粘在人體皮膚上影響穿著舒適體驗性。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天然棉聚酯復合纖維材料的凹凸結構面料,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天然棉聚酯復合纖維材料的凹凸結構面料,包括多個針織組織,每個所述針織組織均六路一循環,其中六路包括第一路、第二路、第三路、第四路、第五路和第六路,其中六路均是由成圈、集圈和浮線組成,所述第一路、第三路和第五路均由長絨棉紗線織成,所述第二路、第四路和第六路均由復合紗線織成。
3、優選的,所述長絨棉紗線為長絨棉纖維。
4、優選的,所述復合紗線為生物基滌綸纖維50d/48f?ptt與pet并列復合仿絲dty型纖維。
5、優選的,所述第一路、第三路和第五路長絨棉紗線長度為17cm/100個線圈。
6、優選的,所述第二路、第四路和第六路復合紗線長度為16cm/100個線圈。
7、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和優點:
8、在紗線選擇長絨棉紗線和50d/48f生物基聚酯纖維ptt與pet并列復合紗線,長絨棉和生物基聚酯復合紗線,自然吸水,吸收穿戴者產生的汗水,第二路、第四路和第六路編織,兩種不同紗線以交叉互補的方式成圈呈現于面料組織結構的正面,因生物基滌綸纖維復合紗所特有的天然“小彈簧分子結構”,使整個面料不易變形,持久舒適彈性,不緊繃,避免因為出汗影響穿著舒適體驗性。
1.一種天然棉聚酯復合纖維材料的凹凸結構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個針織組織,每個所述針織組織均六路一循環,其中六路包括第一路(1)、第二路(2)、第三路(3)、第四路(4)、第五路(5)和第六路(6),其中六路均是由成圈、集圈和浮線組成,所述第一路(1)、第三路(3)和第五路(5)均由長絨棉紗線織成,所述第二路(2)、第四路(4)和第六路(6)均由復合紗線織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天然棉聚酯復合纖維材料的凹凸結構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長絨棉紗線為長絨棉纖維。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天然棉聚酯復合纖維材料的凹凸結構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復合紗線為生物基滌綸纖維50d/48f?ptt與pet并列復合仿絲dty型纖維。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天然棉聚酯復合纖維材料的凹凸結構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路(1)、第三路(3)和第五路(5)長絨棉紗線長度為17cm/100個線圈。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天然棉聚酯復合纖維材料的凹凸結構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路(2)、第四路(4)和第六路(6)復合紗線長度為16cm/100個線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