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循環霧化裝置的制作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申請號是201110035669. O的分案。本發明屬于環保除塵領域,主要用于除塵脫硫,具體涉及一種循環霧化裝置及其制作模具和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專利號為CN200720091610. 2公開了一種“水膜脫硫霧化除塵器”,它包括除塵筒體,除塵筒體頂部設有煙塵入口,下部側壁上設有煙塵出口,底部設有排水口,煙塵入口下方的除塵筒體內壁上設有環形溢水槽。所述的環形溢水槽內圈直徑小于下方除塵區筒體的直徑。所述的環形溢水槽下方設有噴霧裝置。所述的環形溢水槽下方的除塵筒體上設有長槽形開口,噴霧裝置伸入設置并固定,噴霧裝置中央設有一個噴頭,四周放射狀伸出并分別設直嗔頭。該專利的環形溢水槽的水漫過內圈溢出流下,在除塵區形成一個筒形或部分筒形的水幕,煙塵從筒形的水幕中間穿過水幕,從下部側壁上的煙塵出口排出,與煙塵接觸的水沒有形成霧狀,除塵脫硫效果較差。
發明內容
為了提高除塵脫硫效率,本發明提供一種循環霧化裝置及其制作模具和制作方法。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循環霧化裝置由若干個循環加速管和數個溢流管排列固定在一起構成,若干個循環加速管和數個溢流管通過混凝土固定在一起,混凝土內設有鋼筋,循環加速管包括管體,管體的一端為喇叭形,管體平滑過渡到喇叭形,溢流管是將循環加速管倒置過來。所述的管體的管壁上設有f 2排孔,第I排孔與第2排孔錯位。所述的循環加速管的喇叭形口部位嵌在混凝土內并與混凝土凝固在一起。所述的的管體的管壁上上的孔的孔徑是5 — 50mm。所述的溢流管與循環加速管的設置個數的比例是1:5 1:500。所述的管體為圓柱形或圓臺形。所述的混凝土、鋼筋凝固成型體稱為花盤,花盤為矩形,圓形,半圓形。本發明還包括與霧化加速管排列固定在混凝土中的溢流管,所述的溢流管為霧化加速管倒置狀態。循環霧化裝置的制作模具包括底板、擋板、水槽模、定位模板、螺栓,底板與脫硫塔形狀、尺寸配套,底板與底座焊接為一體,底板的外周邊上設有擋板槽,擋板設置在擋板槽內,螺栓穿過擋板槽的一個邊并將擋板與底板頂緊。水槽模為錐臺形塑料件,其上設有與螺栓孔和霧化加速管配套的凹槽,凹槽與螺栓孔相通。循環霧化裝置的制作方法通過下述步驟實現1、制作與脫硫塔形狀、尺寸配套底板;2、將η組螺栓固定在底板上,螺栓起定位作用;3、將霧化加速管套在螺栓上并水平設置在底板上;4、把水槽模扣在霧化加速管的頂端,并用螺母將霧化加速管和水槽模固定在底板上;5、根據強度需要,在霧化加速管周邊布置鋼筋,用混凝土澆筑;6、混凝土初凝后,松開各螺栓,旋轉著拿開水槽模,拆開擋板;7、混凝土完全凝固后,在混凝土表面涂刷防腐涂層(防腐涂層可選用鋼化瓷釉、或玻璃鱗片膠泥、或聚脲等)。循環霧化裝置的工作原理本發明水平安裝在脫硫塔內,液體由管路輸入塔體后流入霧化加速管內,煙氣以較高的速度通過霧化加速管時,氣流將液體托浮住,并拋向脫硫塔內的吸收區,液體被霧化。脫硫塔吸收區的一定粒徑的液滴在重力和向上煙氣的浮力的作用下,懸浮在空中,較大粒徑的液滴在重力的作用下,重新落回到霧化加速管內再一次被吹起,如此連續不斷的循環,霧氣在吸收區內上下翻滾,使吸收區內液氣比可達到16 18L/m3。(充分拉長了吸收霧氣在吸收區內與煙氣接觸的時間),提高了吸收液的利用率,從而提聞了除塵脫硫效果。隨著輸入塔體的液體增多,分布在本發明上的液體的高度漸漸超過溢流管的高度,液體由溢流管流出。循環霧化裝置的制作方法通過下述步驟實現1、制作與脫硫塔形狀、尺寸配套底板及其它模具;2、將η組螺栓固定在底板上,螺栓起定位作用;3、將霧化加速管套在螺栓上并喇叭口朝下設置在底板上;4、把水槽模扣在霧化加速管的頂端,并用螺母將霧化加速管和水槽模固定在底板上;5、在霧化加速管周邊布置鋼筋,用混凝土澆筑;6、混凝土初凝后,松開各螺栓,旋轉著拿開水槽模,拆開擋板;7、混凝土完全凝固后,在混凝土表面涂刷防腐涂層(防腐涂層可選用鋼化瓷釉、或玻璃鱗片膠泥、或聚脲等)。
圖I是本發明實施例一循環霧化裝置的主視圖。圖2是圖I的俯視圖。圖3是圖I沿A-A向的剖視圖。圖4是本發明實施例一中霧化加速管的軸向剖視圖(相對圖I放大)。圖5是圖4沿A-A向的剖視圖。圖6是本發明實施例二的外形俯視圖。圖7是本發明實施例三的局部結構圖。圖8是本發明實施例四的局部結構圖。圖9是本發明實施例一的制作工藝示意圖。圖10是本發明實施例一中制作模具——水槽模的軸向剖視圖。圖11是本發明實施例三中制作模具——定位模板的軸向剖視圖。圖12是本發明實施例三的制作工藝示意圖。圖中1、花盤,2、鋼筋,3、霧化加速管,4、水槽,5、溢流管,6、圓柱形筒,7、通水孔,8、喇叭形口,9、花盤,10、霧化加速管,11、溢流管,12、凸棱,13、溢流管,14、霧化加速管,15、底板,16、擋板槽,17、螺栓,18、擋板,19、水槽模,20、螺栓,21、凹槽,22、螺栓孔,23、定位模板,24、孔,25、限位臺,26、底座。
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施例一圖12所示,循環霧化裝置制作模具,包括與脫硫塔形狀、尺寸配套的底板15、水槽模19,底板15為矩形鋼板,底板15與底座26焊接為一體,底板15的外周邊上設有擋板槽16,擋板18設置在擋板槽16內,螺栓17穿過擋板槽的一個邊并將擋板18與底板15頂緊。圖12所示,水槽模19為錐臺形塑料件,其上設有螺栓孔22和與霧化加速管配套的凹槽21,凹槽21與螺栓孔22相通。圖4、圖5所示,霧化加速管3包括圓柱形筒6,圓柱形筒6的一端為喇叭形口 8,圓柱形筒6平滑過渡到喇叭形口 8,圓柱形筒6的筒壁上設有2排通水孔7,第I排通水孔與第2排通水孔錯位。圖12所示,循環霧化裝置制作步驟是I、將底板15與底座26焊接為一體,擋板18設置在擋板槽16內,螺栓17穿過擋板槽的一個邊并將擋板18與底板15頂緊;2、將η組螺栓20固定在底板15上,螺栓20起定位作用;3、將霧化加速管3喇叭口朝下套在螺栓20上并扣在底板15上;4、把水槽模19套扣在霧化加速管3的頂端,并用螺母將霧化加速管3和水槽模19固定在底板15上;5、在霧化加速管3周邊布置有鋼筋2,用混凝土澆筑;6、混凝土初凝后,松開各螺栓20、17,旋轉著拿開水槽模19,拆開擋板18 ;7、混凝土完全凝固后,在混凝土表面涂刷防腐涂層(防腐涂層可選用鋼化瓷釉、或玻璃鱗片膠泥、或聚脲)。圖I、圖2、圖3、圖4、圖5所示,循環霧化裝置的花盤I的外形為矩形,花盤I由鋼筋2、混凝土凝固而成,139個循環加速管3和一個溢流管5等距離排列在花盤上并與花盤固定在一起,溢流管5—般設置在花盤的中間部位,霧化加速管3包括圓柱形筒6,圓柱形筒6的一端為喇叭形口 8,圓柱形筒6平滑過渡到喇叭形口 8,圓柱形筒6的筒壁上設有2排通水孔7,第I排通水孔與第2排通水孔錯位,圓柱形筒6的周邊設有水槽4,溢流管5為循環加速管3倒置過來,喇叭口朝上,霧化加速管3和溢流管5均通過混凝土固定為一體,溢流管5整體嵌在混凝土中,霧化加速管3的局部(喇機口部分)嵌在混凝土中,圓柱形筒6的周邊設有水槽4。實施例二 圖6所示,本實施例的花盤9外形為圓形,即模具的底板為兩個半圓形連接為圓形,其它結構及模具和制作方法與實施例一相同。實施例三圖7所示,本實施例的霧化加速管14上不設通水孔,霧化加速管14的外壁上設有一周凸棱12,圓柱形筒的周邊不設水槽,制作模具定位模板23蓋在霧化加速管14的頂部并用螺栓將定位模板23、霧化加速管14和底板固定在一起(圖12所示),其它結構及制作模具和制作方法與實施例一相同。本實施例的制作模具不用水槽模,而是使用定位模板蓋在霧化加速管的頂端,通過螺栓與底板固定在一起。實施例四圖8所示,本實施例的霧化加速管10上的圓柱形筒的長度比實施例一中的霧化加速管3上的圓柱形筒的長度要長,溢流管11是將霧化加速管10倒置過來,喇叭口朝上,霧化加速管10的圓柱形筒上設有I行通水孔,相應的水槽模的高度也相應與霧化加速管10配套,其它結構和制作方法與實施例一相同。
權利要求
1 一種循環霧化裝置的制作模具,其特征是包括底板、擋板、水槽模、定位模板、螺栓,底板與脫硫塔形狀、尺寸配套,底板與底座焊接為一體,底板的外周邊上設有擋板槽,擋板設置在擋板槽內,螺栓穿過擋板槽的一個邊并將擋板與底板頂緊,水槽模為錐臺形塑料件,其上設有與螺栓孔和霧化加速管配套的凹槽,凹槽與螺栓孔相通。
全文摘要
一種循環霧化裝置的制作模具,屬于環保除塵領域,它包括底板、擋板、水槽模、定位模板、螺栓,底板與脫硫塔形狀、尺寸配套,底板與底座焊接為一體,底板的外周邊上設有擋板槽,擋板設置在擋板槽內,螺栓穿過擋板槽的一個邊并將擋板與底板頂緊,水槽模為錐臺形塑料件,其上設有與螺栓孔和霧化加速管配套的凹槽,凹槽與螺栓孔相通。本發明水平安裝在脫硫塔內,液體由管路輸入塔體后流入霧化加速管內,煙氣以較高的速度通過霧化加速管時,氣流將液體托浮住,并拋向脫硫塔內的吸收區,液體被霧化。脫硫塔吸收區的一定粒徑的液滴在重力和向上煙氣的浮力的作用下,懸浮在空中,較大粒徑的液滴在重力的作用下,重新落回到霧化加速管內再一次被吹起,如此連續不斷的循環,霧滴在吸收區內上下翻滾,提高了吸收液的利用率,從而提高了除塵脫硫效果。
文檔編號B28B7/00GK102922591SQ20121036887
公開日2013年2月13日 申請日期2011年2月10日 優先權日2011年2月10日
發明者于曉林, 李亞斌, 謝力稚 申請人:于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