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組合鋼柱,尤其涉及一種多管組合鋼柱,屬于鋼結構領域。
背景技術:
傳統組合鋼柱強度較低,同時裝配復雜,制作成本相對較高,無法滿足現有的需求。
中國專利201010265503.3,公開一種組合鋼柱,它包括:上節柱和下節柱;所述下節柱底部設有過渡連接板,上節柱通過過渡連接板與下節柱相連接。其結構性能相對不出色,承受力較差,無法適合現有需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主要是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緊湊,節點傳力清晰,受力性能出色的一種多管組合鋼柱。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問題主要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的:
一種多管組合鋼柱,包括柱底板,所述的柱底板的上部設有主鋼管組件,所述的主鋼管組件外套有外環隔板,所述的柱底板的上部設有與主鋼管組件相固定的小鋼管組件,所述的柱底板的底部設有若干抗剪鍵;
所述的主鋼管組件包括4根呈間隔狀方形分布的主鋼管,其中一對相對稱分布的主鋼管間通過條形長連接板相定位,所述的外環隔板與主鋼管相套接,4根主鋼管間設有內插組件,所述的內插組件包括與主鋼管外壁相配接固定的鋼柱內插板,所述的鋼柱內插板的上部設有與主鋼管外壁相固定的內插十字勁板,
另外一對相對稱分布的主鋼管間通過條形短連接板相定位,所述的條形短連接板與外環隔板固定;
所述的小鋼管組件包括連接板,所述的主鋼管的外壁、條形短連接板的外壁分別設有向外延伸的連接板,所述的連接板的外壁設有小鋼管,連接板與小鋼管的上端分別與外環隔板固定,連接板與小鋼管的底端分別與柱底板相固定;
所述的抗剪鍵中設有與小鋼管相對應分布的抗剪鋼管;
所述的小鋼管的外壁與抗剪鋼管的外壁分別設有均勻分布的栓釘。
作為優選,所述的主鋼管的上部設有嵌入式的封板,所述的主鋼管上部的內端設有向上延伸的固定板,所述的條形長連接板、內插十字勁板分別與固定板相固定,所述的條形長連接板的上部、條形短連接板的上部與內插十字勁板的上部呈同一水平面分布。
作為優選,所述的外環隔板位于主鋼管的上端,所述的柱底板與外環隔板的規格相等,所述的鋼柱內插板與外環隔板中分別設有消泡孔。
作為優選,所述的主鋼管外端壁設有三片呈均勻分布狀分布的連接板,所述的條形短連接板與連接板呈垂直狀分布,所述的抗剪鍵隨小鋼管進行分布,所述的小鋼管的數量與抗剪鋼管的數量相等。
作為優選,所述的主鋼管頂端的外壁設有吊裝耳板。
作為優選,所述的連接板的板厚為36mm,所述的條形長連接板與條形短連接板的板厚分別為50mm。
效果和優點:
1、節點傳力清晰、受力性能好:
2、現場操作性強: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多管組合鋼柱,結構緊湊,制作成本低,裝配精度高。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不帶栓釘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中裝配步驟(一)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中裝配步驟(二)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中裝配步驟(三)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中裝配步驟(四)結構示意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中內插十字勁板與鋼柱內插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8是本實用新型中裝配步驟(五)結構示意圖;
圖9是本實用新型中裝配步驟(六)結構示意圖;
圖10是本實用新型中裝配步驟(七)結構示意圖;
圖11是本實用新型中裝配步驟(八)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具體的說明。
實施例1:如圖1、圖2、圖3、圖4、圖5、圖6、圖7、圖8、圖9、圖10和圖11所示,一種多管組合鋼柱,包括柱底板1,所述的柱底板1的上部設有主鋼管組件,所述的主鋼管組件外套有外環隔板2,所述的柱底板1的上部設有與主鋼管組件相固定的小鋼管組件,所述的柱底板1的底部設有若干抗剪鍵3;
所述的主鋼管組件包括4根呈間隔狀方形分布的主鋼管4,其中一對相對稱分布的主鋼管4間通過條形長連接板5相定位,所述的外環隔板2與主鋼管4相套接,4根主鋼管4間設有內插組件,所述的內插組件包括與主鋼管4外壁相配接固定的鋼柱內插板6,所述的鋼柱內插板6的上部設有與主鋼管4外壁相固定的內插十字勁板7,
另外一對相對稱分布的主鋼管4間通過條形短連接板8相定位,所述的條形短連接板8與外環隔板2固定;
所述的小鋼管組件包括連接板9,所述的主鋼管4的外壁、條形短連接板8的外壁分別設有向外延伸的連接板9,所述的連接板9的外壁設有小鋼管10,連接板9與小鋼管10的上端分別與外環隔板2固定,連接板9與小鋼管10的底端分別與柱底板1相固定;
所述的抗剪鍵3中設有與小鋼管10相對應分布的抗剪鋼管11;
所述的小鋼管10的外壁與抗剪鋼管11的外壁分別設有均勻分布的栓釘12。
所述的主鋼管4的上部設有嵌入式的封板13,所述的主鋼管4上部的內端設有向上延伸的固定板14,所述的條形長連接板5、內插十字勁板7分別與固定板14相固定,所述的條形長連接板5的上部、條形短連接板8的上部與內插十字勁板7的上部呈同一水平面分布。
所述的外環隔板2位于主鋼管4的上端,所述的柱底板1與外環隔板2的規格相等,所述的鋼柱內插板6與外環隔板2中分別設有消泡孔15。
所述的主鋼管4外端壁設有三片呈均勻分布狀分布的連接板9,所述的條形短連接板8與連接板9呈垂直狀分布,所述的抗剪鍵3隨小鋼管10進行分布,所述的小鋼管10的數量與抗剪鋼管11的數量相等。
所述的主鋼管4頂端的外壁設有吊裝耳板16。
所述的連接板9的板厚為36mm,所述的條形長連接板5與條形短連接板8的板厚分別為5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