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建筑建材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鋼結構牛腿柱。
背景技術:
目前在很多仿古建筑設計中,大多仍采用木質雕花的牛腿柱,采用這種材質的弊端是木材結構在常年的使用中,易被腐蝕,而且好的木材的費用比黃金都貴,不便普及大眾;還有一種采用鋼筋混凝土做的牛腿柱,這種結構本身質量太重,在施工時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
因此,迫切需要一種新型的牛腿柱,以實現經濟實用的目的。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了一種由七塊具有一定厚度的鋼板圍成的梯形體牛腿,且在受力鋼板的內表面上設置加強肋,有利于牛腿的承重。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設計的一種鋼結構牛腿柱,包括牛腿柱本體、牛腿、楔塊、底座,其特征是所述的牛腿由七塊鋼板圍成的梯形體構成,整個牛腿通過楔塊與牛腿柱本體連接,且在牛腿柱體的底座上設有固定孔。
當牛腿柱工作承重時,牛腿的側面鋼板受力,且所受重力通過第五鋼板和楔塊嫁接給牛腿柱本體。
為了減輕整個牛腿的本身重量加強牛腿自身結構強度,牛腿由7塊鋼板組成,內部中空,且在鋼板受力的四個側面的內表面上設置加強肋。
為了增加楔口處的結構強度,在楔塊開孔的每個內口沿設置了加長板,在上下底面處加長板設置了加強筋板。
為了能夠及時的維修更換牛腿,牛腿與牛腿柱用楔塊連接,方便拆卸。
本實用新型得到的鋼結構牛腿柱,其技術效果是通過由一定厚度的鋼板構建牛腿,并在鋼板的受力部位設置加強肋,大大提高了整個牛腿所能承受的工作強度。
附圖說明
圖1是實施例1的鋼結構牛腿柱示意圖;
圖2是實施例1的牛腿示意圖;
圖3是實施例2的鋼板結構圖;
圖4是實施例2的牛腿結構展開圖;
圖5是實施例2的楔塊開口示意圖;
圖6是實施例2的牛腿柱本體示意圖。
圖中:牛腿柱本體1、牛腿2、楔塊3、底座4、鋼板5、第一鋼板6、第二鋼板7、第三鋼板8、第四鋼板9、第五鋼板10、第六鋼板11、第七鋼板12、加強肋13、固定孔15、楔塊開口16、加長板17、第一加強筋板18、第二加強筋板19、開口20。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
如圖1、圖2所示,本實施例提供的鋼結構牛腿柱,包括牛腿柱本體1、牛腿2、楔塊3、底座4,所述的牛腿2由七塊一定厚度的鋼板5圍成的梯形體構成,整個牛腿2通過楔塊3與牛腿柱本體1連接,且在牛腿柱體1的底座上設有固定孔15。
工作時,牛腿2的側面鋼板受力,且所受重力通過第五鋼板10和楔塊3嫁接給牛腿柱本體1。
實施例2:
如圖3、圖4、圖5、圖6所示,本實施例提供的鋼結構牛腿柱的大致結構與實施例1相同,不同的是為了減輕整個牛腿2的本身重量,加強牛腿2自身結構強度,牛腿2由七塊鋼板5組成,內部中空,且在受力鋼板的內表面設置加強肋13;為了將牛腿2固定在牛腿柱本體1上,在所述第五鋼板10上設置了正方體腔體的楔塊開孔16,在楔塊開孔的每條內孔口沿上均設置加長板17,且在上內孔口沿所對應加長板的上方設有第一加強筋板18,該第一加強筋板18的一側面固定至前述上內孔口沿所對應的加長板上,另一側固定至第一鋼板6的內表面上,在下內孔口沿所對應加長板的下方設有第二加強筋板19,該第二加強筋板19的一側面固定至前述下內孔口沿所對應加長板上,另一側固定至第一鋼板6的內表面上;在本實施例中為了安裝方便,在所述牛腿柱本體1上設置了與該楔塊3相配合的開口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