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固定裝置,具體涉及一種柱狀物的固定支撐裝置。
背景技術:
柱狀物,例如電桿、樹干等,在生活中很常見。電桿在埋設的時候是筆直的,然而如果地基松動,電桿整體質量較大,容易出現偏斜等情況;而樹干在生長過程中,有可能長斜,當樹冠比較茂盛時,在風力作用下樹干可能會折斷,存在安全隱患;而在受到洪水、大風等侵襲時,也可能導致樹干的根部脫出,使整個樹干出現偏斜。
無論什么原因導致的上述柱狀物出現偏斜的情況,均會對路過的行人、周圍的建筑造成隱患,因此需要對其進行加固支撐。在常規手段下,將電桿、樹干恢復原來的位置操作難度很大,因此一般只是在柱狀物偏斜的一側利用支桿等進行支撐。但這種支撐方式過于簡單,容易受到環境影響。
另外,在上述的柱狀物栽設過程中,為避免受到環境影響,有時也會需要對其進行加固支撐,但目前沒有一種較為合適的工具來完成這項工作。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柱狀物固定支撐裝置,能對柱狀物埋設后進行加固支撐,也可以用于在柱狀物出現偏斜時起到固定和保護作用。
為了實現上述任務,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柱狀物固定支撐裝置,包括環繞柱狀物外壁設置的第一環帶,第一環帶上可拆卸地套裝有一個以上的第一滑套,第一滑套上安裝有插桿,插桿的端部設置有支板,支板的底部設置有地錨;所述的插桿通過第一轉軸安裝在第一滑套上,在第一滑套上設置有用于限制插桿轉動位置的擋塊。
進一步地,所述的第一滑套上開設有第一插孔,在第一環帶的外壁上設置有非貫穿式的第一固定孔,通過螺栓穿過第一插孔、第一固定孔來固定第一滑套在第一環帶上的位置。
進一步地,所述的第一環帶為非閉合的環形結構,在第一環帶的一端設置有多個鎖定孔,在第一環帶的另一端固定有一個插套;第一環帶環繞柱狀物安裝時,將第一環帶帶有鎖定孔的一端穿過插套,然后用螺栓穿過其中一個鎖定孔,使第一環帶圍繞在柱狀物外壁上。
進一步地,所述的第一滑套的縱向截面呈C形結構,在第一環帶的上下表面上開設有滑槽,第一滑套通過滑槽安裝在第一環帶上。
進一步地,所述的第一環帶的外壁上開設有與第一環帶上下表面上滑槽貫連的卡入槽。
進一步地,所述的支撐裝置還包括環繞柱狀物設置的第二環帶,第二環帶上通過第二轉軸安裝有加固桿,加固桿上設置有第二滑套,第二滑套裝配在所述的插桿上。
進一步地,所述的第二滑套上開設有第二插孔,在插桿上沿軸向設置有多個第二固定孔。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技術特點:
1.本實用新型可用于柱狀物周圍的支撐固定,可使柱狀物不出現偏斜等情況,并且可采用多層固定的方式,使固定效果更好;
2.本實用新型還可以用于柱狀物的糾偏過程,使柱狀物不繼續傾斜,以便于后續的加固修復過程;
3.本實用新型的可調節性好,拆裝、使用方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第一滑套部分的側面結構示意圖;
圖3為第一環帶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第二環帶部分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號代表:1—第一環帶,2—第一插孔,3—擋塊,4—第一滑套,5—插桿,6—第二固定孔,7—支板,8—地錨,9—第一固定孔,10—鎖定孔,11—第一轉軸,12—卡入槽,13—滑槽,14—缺口,15—插套,16—第二環帶,17—卡扣,18—第二轉軸,19—加固桿,20—第二滑套,21—第二插孔。
具體實施方式
遵從上述技術方案,如圖1至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柱狀物固定支撐裝置,包括環繞柱狀物外壁設置的第一環帶1,第一環帶1上可拆卸地套裝有一個以上的第一滑套4,第一滑套4上安裝有插桿5,插桿5的端部設置有支板7,支板7的底部設置有地錨8;所述的插桿5通過第一轉軸11安裝在第一滑套4上,在第一滑套4上設置有用于限制插桿5轉動位置的擋塊3。
本實用新型中的第一環帶1是金屬制的、彈性的結構,采用可拆卸的形式環繞固定在需要加固的柱狀物的外壁上。本方案中用于起到支撐作用的是插桿5,插桿5下端有支板7,支板7底部有地錨8。地錨8是一端尖銳的金屬桿,用于插入到地面以下以防止插桿5發生滑動。支板7起到與地面之間增大摩擦的作用,也是為了保證插桿5的位置。
插桿5是可以圍繞第一滑套4在一定范圍內轉動的,其轉動范圍受到擋塊3限制,如圖2所示。使用時,先調整好第一環帶1的高度,然后將第一環帶1進行固定,繼而調整多個第一滑套4之間的間距,間距合適后,將插桿5進行旋轉,并最好旋轉至與擋塊3接觸,然后將端部的地錨8插入到地下。這樣,由于插桿5與柱狀物之間有一定的角度,形成了三角形結構,因此可以有效地起到支撐作用。第一滑套4以及插桿5的數量、位置可以根據實際需要來調整。
如圖1所示,當第一滑套4在第一環帶1上調整好位置后,最好對其位置進行固定。第一滑套4上開設有第一插孔2,在第一環帶1的外壁上設置有非貫穿式的第一固定孔9,通過螺栓穿過第一插孔2、第一固定孔9來固定第一滑套4在第一環帶1上的位置。
第一環帶1的結構如圖3所示。第一環帶1為非閉合的環形結構,可以看作是在一個環帶上剪出一個缺口14而形成的結構;在第一環帶1的一端設置有多個鎖定孔10,在第一環帶1的另一端固定有一個插套15;第一環帶1環繞柱狀物安裝時,將第一環帶1帶有鎖定孔10的一端穿過插套15,然后用螺栓穿過其中一個鎖定孔10,使第一環帶1圍繞在柱狀物外壁上;設置多個鎖定孔10的目的是能使第一環帶1適應不同外徑的柱狀物;螺栓穿過鎖定孔10后,受到插套15的限制,使自然狀態下第一環帶1不能張開,而牢牢固定在柱狀物外壁上。
如圖2所示,第一滑套4的縱向截面呈C形結構,在第一環帶1的上下表面上開設有滑槽13,第一滑套4通過滑槽13安裝在第一環帶1上,通過滑槽13來調整第一滑套4的位置。如圖3所示,優選的一種方式是,第一環帶1的外壁上開設有與第一環帶1上下表面上滑槽13貫連的卡入槽12;通過卡入槽12可以隨時方便地添加、減少第一滑套4的個數,以滿足實際使用需求。
為了對柱狀物進行多層的加固,例如柱狀物是分段的,而上層位置也有偏移,這時候就可以用到第二環帶16。支撐裝置還包括環繞柱狀物設置的第二環帶16,第二環帶16上通過第二轉軸18安裝有加固桿19,加固桿19上設置有第二滑套20,第二滑套20裝配在所述的插桿5上。第二滑套20上開設有第二插孔21,在插桿5上沿軸向設置有多個第二固定孔6。
第二環帶16也是非閉合的結構,其兩端通過卡扣17可拆卸地連接。在柱狀物需要上端固定時,先把第二滑套20套在插桿5上,上下滑動調整好位置后,利用螺栓穿過第二插孔21、第二固定孔6將第二滑套20固定在第二插桿5上合適的位置,再將第二環帶16固定在柱狀物上端合適的位置即可,這樣可以有效地利用插桿5的穩定來保持上端結構的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