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透水磚壓機自動布料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386839閱讀:472來源:國知局
一種透水磚壓機自動布料裝置的制作方法

本實用新型涉及制磚機械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透水磚壓機自動布料裝置。



背景技術:

透水磚起源于荷蘭,在荷蘭人圍海造城的過程中,發現排開海水后的地面會因為長期接觸不到水分而造成持續不斷的地面沉降,為解決此問題實用新型了透水性強的透水磚。透水磚具有良好的透水、透氣性能,可使雨水迅速滲入地下,補充土壤水和地下水,保持土壤濕度,改善城市地面植物和土壤微生物的生存條件。現有的透水制磚機是通過螺旋傳送器,將制磚原料攪拌傳送至擠出模頭,再由切磚裝置將由模頭擠出的條狀磚條切割成多個透水磚。現有的透水磚制磚的工作效率低,且制備得到的透水磚結構強度低,易破損。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高了一種透水磚壓機自動布料裝置,用于解決現有技術中透水磚制磚的工作效率低,制備得到的透水磚結構強度低,易破損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透水磚壓機自動布料裝置,該設備包括布料機構和透水磚模具;

所述布料機構包括基料布料系統和面料布料系統;

所述透水磚模具包括上模、中框和下模,所述中框設置在上模下方,所述下模伸入中框內形成布料模腔,下模底部設有下模伸縮動力機構,下模伸縮動力機構控制下模在中框中的位置。

進一步的,所述下模伸縮動力機構為液壓缸。

進一步的,所述中框由支撐裝置支撐,并處于浮動狀態。

進一步的,所述上模的頂部連接于下壓動力機構,上模和下模的兩側連接于一對豎直方向設置的平行導軌。

進一步的,所述下模伸縮動力機構的外圍包裹有防塵罩。

進一步的,所述基料布料系統和面料布料系統分別包括有:傳送帶、布料斗和布料車,所述布料斗設置于傳送帶的出料端,布料車設置于布料斗下方的布料車軌道上,布料車軌道延伸至所述中框的上方。

進一步的,所述布料斗的上部開口,布料斗的底部寬度逐漸變窄,在布料斗的底面設置有出料艙門。

進一步的,所述布料車包括矩形的側圍框和兩片以上水平刮板,所述側圍框的底面與中框上端面齊平,水平刮板設置于側圍框內,水平刮板的底部與側圍框底部齊平,并且水平刮板橫向等間距的并排于布料車移動方向。

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點:區別于現有的透水磚機通過螺旋傳送器送料,以及通過擠出模頭使粉末狀原料擠壓成形,然后再進行切割,制磚效率低,且透水磚的結構強度低,本技術方案通過布料機構包括基料布料系統和面料布料系統進行基料與面料布料,布料效率高;且通過上模、中框和下模將原料壓制成形,壓制力度大,所得到的透水磚結構強度高,因此本技術方案透水磚壓機自動布料裝置制磚效率高,且所制得的透水磚結構強度高。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中透水磚壓機自動布料裝置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布料機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的俯視圖;

圖4為圖2的側視圖;

圖5為圖1所示透水磚壓機自動布料裝置中料斗、布料倉和料布車的安裝位置示意圖;

圖6為圖1的側面視圖;

圖7a為布料前(即補料時)基料布料車與面料布料車的位置關系圖;

圖7b為基料布料時基料布料車與面料布料車的位置關系圖;

圖7c為面料布料時基料布料車與面料布料車的位置關系圖;

圖8為圖5中圓圈A部分的局部放大圖;

圖9為取磚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標號說明:

1、布料機構;2、成型機構;3、取磚機構;4、地基總成;

10、布料機架;11、(基料)儲料裝置;12、(基料)傳送帶;

13、(基料)料斗;14、(基料)布料倉;15、(基料)布料車;

16、(面料)儲料裝置;17、(面料)傳送帶;18、(面料)料斗;

20、(面料)布料車;21、壓機框架;22、主液壓缸;23、活動梁;

24、中框;25、下模;26、活動梁滑軌;27、上模;

110、布料車軌道;151、水平刮板;152、縱向連接柱;

153、側圍框;241、布料模腔;242、布料車臨時停放平臺;

31、前吸盤機;32、傳送帶;33、后吸盤機;311、吸板;

312、水平移動架。

具體實施方式

為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內容、構造特征、所實現目的及效果,以下結合實施方式并配合附圖詳予說明。

請參照圖1至圖7,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透水磚壓機自動布料裝置,該透水磚壓機自動布料裝置包括了布料機構1和成型機構2。

所述布料機構1包括基料布料系統(圖2中的左側所示)和面料布料系統(圖2右側所示);所述基料布料系統用于將制磚用的基料傳送至成型機構2內,所述面料布料系統用于將制磚用的面料傳送至成型機構內;所述成型機構2用于將基料與面料壓制成型。

請參閱圖1和圖6,所述成型機構2包括了透水磚模具和壓機;所述透水磚模具包括上模27、中框24和下模25,所述中框24設置在上模27下方,所述下模25伸入中框24內形成布料模腔,下模25底部設有下模伸縮動力機構,下模伸縮動力機構控制下模在中框中的位置。所述壓機包括壓機框架、主液壓缸22和活動梁23,所述主液壓缸22和活動梁23設置在壓機框架21上,其中,主液壓缸22的固定端固定于壓機框架21上,主液壓缸22的推桿豎直朝下,所述活動梁23設置于主液壓缸22的推桿上,并且活動梁23連接于壓機框架21上豎直設置的活動梁滑軌26上,所述主液壓缸22驅動活動梁23在活動梁滑軌26上上下運動。優選的,所述下模伸縮動力機構為液壓缸。

為了防止布料以及透水磚壓制過程,制磚原料附著于下模伸縮動力機構上,所述下模伸縮動力機構的外圍包裹有防塵罩。

請參閱圖2至圖5,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布料機構1中的基料布料系統和面料布料系統左右并排設置,基料布料系統位于圖2中的左側,面料布料系統位于圖2中的左側,基料布料系統和面料布料系統設置于布料機架10上,基料布料系統包括了設置在布料機架上的料斗13、設置在料斗13上游的儲料裝置11、設置在料斗13下方的布料倉14和設置在布料倉14下方的布料車15;面料布料系統包括了設置在布料機架上10的料斗18、設置在料斗18上游的儲料裝置16、設置在料斗下方的布料倉和設置在布料倉下方的布料車。

所述基料布料系統的儲料裝置11與料斗13之間設置有用于傳送將物料從儲料裝置傳送至料斗的傳送帶12,所述面料布料系統的儲料裝置16與料斗18之間設置有用于傳送將物料從儲料裝置傳送至料斗的傳送帶17。

所述基料料斗13和面料料斗18為的上部開口,基料料斗13和面料料斗18的底部寬度逐漸變窄,在布料斗的底面設置有出料艙門。所述基料料斗13和面料料斗18用于將物料從傳送帶轉移至對應的料倉上。

基料料斗13與面料料斗18在物料前進方向上前后錯位設置,對應的,基料料倉14與面料料倉在物料前進方向上也是前后錯位設置,并且所述基料料斗13可滑動的設置于與基料傳送帶垂直的水平滑軌131上,面料料斗18可滑動的設置于與面料傳送帶垂直的水平滑軌181上,水平滑軌131的一端與基料傳送帶12的出料端對應,另一端與基料布料倉14對應;所述和181的一端與面料傳送帶17的出料端對應,另一端與面料布料倉對應。因此基料料斗13和面料料斗18在滑軌上來回移動,實現將傳送帶12和17上的物料轉運至對應的布料倉內。所述傳送帶12和17與料斗13和18聯動控制時,當料斗13和18位于傳送帶出料端時,啟動傳送帶向料斗送料,當料斗向布料倉方向移動時(即不在傳送帶出料端時)暫停傳送帶送料。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為了使料斗13和18內的物料能完全進入布料倉,在所述料斗13和18內還設置了攪拌機構。所述攪拌機構包括驅動電機以及與驅動電機連接的攪拌片,驅動電機驅動攪拌片在料斗內旋轉,從而在重力與攪拌片的協同作用下,使物料盡都從料斗艙門卸落到布料倉內。

所述布料倉用于臨時布放物料,布料倉的底部設置有艙門,所述艙門用于定時定量的將物料卸放至對應的布料車上。

與所述基料布料倉13與面料布料倉18的位置相對應,所述基料布料車14與面料布料車在物料前進方向也是一前一后并排設置。在布料倉下方與成型機構2之間設置有布料車軌道,所述基料布料車與面料布料車設置于布料車導軌上,從而實現將基料與面料布于成型機構內。

如圖7a至圖7c所示,所述布料車軌道110設置在中框24的兩側,布料車軌道110從布基料料倉14和面料料倉19的下方延伸至所述成型機構中中框24,基料布料車15和面料布料車20的兩側設置有與所述布料車軌道110相適配的滾輪。中框24的上表面即為布料的操作臺,所述基料布料車15和面料布料車20的底部設置有布料開口,布料時基料布料車15和面料布料車20的底面緊貼于中框24的上表面,因此當基料布料車15和面料布料車20在中框24上表面來回運動時,物料從布料開口進入中框24與下模25所形成的布料模腔241內,由于布料車的底面緊貼于中框上表面回來運動,所以在物料布滿布料模腔241時,物料被均勻的鋪平。當物料布滿布料模腔后,控制主液壓缸22向下運動,將物料壓制成型。壓制成型后再由取磚機構的吸盤轉移出成型機構。

在實施例中,所述基料布料車15和面料布料車20是先后分開布料的,同時透水磚模也與布料車聯動實現布料。所述壓機還包括頂出裝置,所述頂出裝置包括頂桿以及頂出液壓缸,所述壓機框架下部設置通道,該通道尺寸小于下模但是大于頂桿,所述頂桿穿過壓機框架下部通道與下模的底部連接,所述頂出液壓缸用于驅動頂桿相對中框,在第一位置、第二位置與第三位置之間做上下往復運動;

所述頂桿位于第一位置時下模的上端面位于中框頂部平行;

所述頂桿位于第二位置時下模的上端面位于中框中部以下底部以上;

所述頂桿位于第三位置時下模的上端面位于中框底部。

請參閱圖7a至圖7c,在布料時先進行基料布料,頂出裝置先驅動下模25運動到第二位置,即下模25的上端面位于中框24中部以下底部以上,此時所形成的布料模腔的深度小于透水磚的高度,驅動基料布料車15在中框24的上端面回來運動向布料模腔內布基料。當基料布滿至中框24上端面齊平時,開始面料布料。面料布料時,頂出裝置驅動下模25運動至第三位置,使布料模腔241的深度等于透水磚高度,然后再驅動面料布料車20在中框24上端面回來運動進行面料布料。當面料布料完成后,主液壓缸22驅動上模向下運動,將布于布料模腔成的物料壓制成成型的透水磚。當壓制成型后,頂出裝置驅動下模25運動到第一位置,使下模25的上端面位于中框24頂部平行,將成型的透水磚頂出至中框24上端面,由取磚機構3將透水磚移出。在下一次布料開始前,第二布料車移動至對應的料倉下方,由基料料倉對基料布料車進行補料,由面料料倉對面料布料車進行補料。

本實施例透水磚壓機自動布料裝置包括基料布料系統和面料布料系統,在壓制成型之前可先后往布料模腔中先后布入基料與面料兩種物料,并且,由于布料時布料車的底部與中框上端面緊貼著來回運動,通過與下模頂出裝置的聯動控制,使基料與面料能夠分層布料,且保證各層物料分布均勻。

如圖7a至圖7c所示,在實施例中,為了便于基料布料車15與面料布料車20循環布料,在中框24上端設置了一向延伸的布料車臨時停放平臺242,所述臨時停放平臺242設置于中框24上與布料倉14和19相對的一端。其中,在本實施例中,基料布料車15設置于面料布料車20后方,而布料時是先由基料布料車15進行布料。因此,在布料時,先將面料布料車20移動至中框另一端的臨時停放平臺242上,先由基料布料車15進行布料,基料布料車布15料結束后移動至基料物料倉14下方待補料,而后面料布料車20從臨時停放平臺242上移動至中框24上端面回來布料,布料完成后移動至面料布料倉下方待補料。每次布料都是按上述方式實現基料布料車與面料布料車循環布料。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面料布料車20是設置于基料布料車15后方,此時先由基料布料車進行布料,布料后停放于臨時停放平臺上,再由面料布料車20進行布料,面料布料車20布料完成后,面料布料車20和基料布料車15返回至相應的布料倉下方補料,從而實現循環布料作業。

如圖8所示,在實施例中,所述基料布料車15與面料布料車20矩形布料車,分別包括矩形的側圍框153,以及設置于側圍框153內的多個水平刮板151,所述水平刮板151的底部與側圍框153的底部齊平,并且水平刮板151橫向等間距的并排于布料車移動方向,各水平刮板151之間通過縱向連接柱152連接。矩形側圍框153與水平刮板11的下表面與中框24的上端板緊貼,因此,當布料車在中框上端面來回布料時,物料由側圍框底部各水平刮板151間進入下模與中框所圍成的布料模腔241內,并由各水平刮板151將物料均勻的分布于模腔內,從而大大提高了布料的效率以及物料在模腔內分布的均勻性。

在上述布料車以及料斗上,均設置了用于驅動其運動的驅動裝置,在本實施例中,所述驅動裝置包括了滾輪與驅動電機,料斗上的驅動電機驅動滾輪正反向旋轉,從而驅動料斗在水平滑軌上左右來回運動,布料車上的驅動裝置驅動布料車在布料車導軌上前后運動。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布料車與料斗還可以是通過驅動電機與皮帶配合或驅動電機與螺桿配合等驅動方式,驅動在滑軌或導軌上運動。

在實施例中,在所述中框24底部的四角分別設置有支撐裝置,中框由支撐裝置支持處于浮動狀態,支撐裝置包括彈性支撐件,所述彈性支撐件可以為油壓缸、氣彈簧或旋轉彈簧等。其中,彈性支撐件優選為油壓缸,即同步油缸,各同步油缸的頂端連接于中框24的底部。所述同步油缸向中框提供了一個豎直向上的彈性支撐力,當模具中的上模向下運動時,由于壓力的作用,各同步油缸的推桿會向下彈性收縮,使上模的壓力均勻的施加于中框內的各模腔里;當上模繼續向下運動時,同步油缸不再收縮(已到彈性行程極限位置),從而在上模下壓力的作用下將模腔內的物料壓制成型。所述同步油缸在壓制過程中會根據調整中框的水平度,使上模作用力均勻施加于各模腔內,從而保證了各模腔內均勻受力(在布料均勻的前提下),提高了所生產的透水磚的密度的一致性。

在該實施例中,所述同步油缸的個數為8個,同步油缸分布于中框的四角以及各邊的中間。在一些實施例中,在中框底下通過設置同步氣缸或螺旋彈簧等彈性支撐件來取代所述同步油缸。

在本實施方式中,該透水磚壓機自動布料裝置還包括了取磚機構3,而在其他一些實施方式中,透水磚壓機自動布料裝置僅包括以上實施例所述的布料機構1和成型機構2,而沒有設置取磚機構3。請參閱圖1,所述取磚機構3設置于成型機構旁,用于將壓制成型的透水磚從成型機構中取出。請參閱圖9,所述取磚機構3包括前吸盤機31、傳送帶32和后吸盤機33,其中,所述傳送帶32的進料端延伸至所述成形機構2的中框24處;所述前吸盤機31設置于傳送帶32的進料端,用于將壓制成形的透水磚從中框24上轉移至傳送帶32上;所述后吸盤機33設置于傳送帶32的出料端,用于將透水磚從傳送還32上移出。

其中,所述前吸盤機31包括了可在水平方向上沿傳送帶32延伸方向前后移動的水平移動架312,和設置有多個吸盤的吸板311,水平移動架312的前端設置有豎直方向延伸的升降軌道,所述吸板311可滑動的設置于所述升降軌道上。取磚時,水平移動架312先向上移動,使吸板311移動至中框24的上方,然后吸板在升降軌道上下降,使吸盤與透水磚接觸,并通過真空吸力將磚吸附于吸盤上,再控制吸板311上升以及水平移動架312向后移動,當吸板311移動至傳送帶32上方時,控制吸板311下降并將透水磚放置于傳送帶上。后吸盤機33的結構與工作原理與前吸盤機一致,這里就不再贅述。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形狀或結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绵竹市| 吉隆县| 柞水县| 清原| 马关县| 陆川县| 常山县| 东乡族自治县| 墨玉县| 宁津县| 池州市| 满洲里市| 道真| 娄底市| 通榆县| 南木林县| 平昌县| 阜城县| 北碚区| 准格尔旗| 贡觉县| 万全县| 贺州市| 清河县| 涟源市| 崇州市| 澳门| 青神县| 无为县| 达州市| 岚皋县| 永安市| 甘南县| 吉安县| 静宁县| 龙口市| 宿州市| 建始县| 凯里市| 志丹县| 普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