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干粉砂漿生產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制備干粉砂漿粉料的生產裝置。
背景技術:
干粉砂漿與我們常見的濕式混凝土有所不同,其可以以干粉狀態買來再添加一定量的水,混合好后就可進行相關施工。在發達國家干粉砂漿的使用比例較高。預拌型干粉砂漿在改善施工環境,減輕勞動強度,降低材料損耗及降低粉塵、噪音污染等方面工作成效非常顯著,干混砂漿由粉料和砂料組成,其中粉料包括機制粉料、水泥以及外加劑等。
申請公布號為CN106113279A一篇中國發明專利公開了一種干粉砂漿生產方法及生產線,配備干粉砂漿所需的砂料和粉料均可從石料破碎后的破碎物料中得到,即通過從石料破碎后的破碎物料中分離出配置干粉砂漿所需的部分或全部砂料和粉料,以機制砂料和機制粉料來替代部分的天然砂料和天然粉料,減少了干粉砂漿生產過程中對天然砂料的依賴但是該設備存在以下問題:
1.該設備不具備將粉料單獨拿出來混合的功能,導致混合過程中粉料混合不均勻,影響干粉砂漿的性能。
2.該設備的砂粉分離設備結構復雜且不具備連續性分離的功能,一批料分離后需轉移再進另一批,效率較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克服了干粉砂漿中粉料制備設備不具備連續性高效制備粉料以及粉料制備過程中存在混合不充分,不均勻的問題。
一種制備干粉砂漿粉料的生產裝置,包括破碎設備,該破碎設備用于對石料進行破碎,形成由機制砂料和機制粉料組成的破碎物料;混合設備,該混合設備用于將機制粉料和水泥外加劑混合物進行混合形成合格粉料,所述混合設備包括第一甩粉單元、第二甩粉單元以及設置在第一甩粉單元和第二甩粉單元之間的混粉部分;
分離設備,所述分離設備設置在破碎設備和混合設備之間,該分離設備包括傳輸機構以及驅動該傳輸機構對所述破碎設備輸出的破碎物料中的機制砂料和機制粉料進行抖動分離的擺動機構,分離得到的機制砂料經傳輸機構輸出,分離得到的機制粉料經該傳輸機構引入第一甩粉單元內;
所述第二甩粉單元連通用于向其內部供給水泥外加劑混合物的供粉裝置,該第二甩粉單元與第一甩粉單元分別將相應的機制粉料以及水泥外加劑混合物甩向混粉部分內部進行混合。
作為一種優選,所述傳輸機構包括驅動裝置以及在驅動裝置帶動下的傳輸帶,所述傳輸帶在擺動機構的撥動下邊傳輸邊抖動對機制砂料和機制粉料進行分離,所述傳輸帶上開設有用于使機制粉料向下落的落粉孔。
作為一種優選,所述傳輸帶的兩側設置有擋板,所述擋板固定在破碎設備的輸出槽上,所述傳輸帶的上方設置有用于對傳輸帶上的破碎物料進行撥動的撥料機構,所述傳輸帶的下方設置有用于將經落粉孔落下的機制粉料導入到第一甩粉單元的接料斗。
作為一種優選,所述擺動機構包括固定在擋板上的轉動架、可轉動設置在轉動架上的抖動架以及一端與抖動架的一端可轉動連接的傳動桿,所述抖動架在傳動桿的帶動下在轉動架上上下擺動。
作為一種優選,所述混粉部分包括設置在第一甩粉單元一側的出粉板a以及設置在第二甩粉單元一側的出粉板b,所述出粉板a和出粉板b上均開設有若干出粉孔,所述出粉板a和出粉板b之間形成混粉空間。
作為一種優選,所述第一甩粉單元包括甩粉箱a以及設置在甩粉箱a內用于將粉料甩向出粉板a甩粉裝置a,所述甩粉裝置a按順時針方向轉動;所述第二甩粉單元與所述第一甩粉單元為鏡像設置,所述第二甩粉單元包括甩粉箱b以及設置甩粉箱b內用于將粉料甩向出粉板b的甩粉裝置b,所述甩粉裝置b按逆時針方向轉動;所述甩粉裝置a和甩粉裝置b均包括若干轉動部件;所述甩粉箱a的側壁上設置有用于帶動甩粉裝置a轉動的轉軸a,所述甩粉箱b的側壁上設置有用于帶動甩粉裝置b轉動的轉軸b。
作為一種優選,所述轉軸a和轉軸b均在電機的帶動下轉動,所述電機通過設置在端部的齒輪a和固定在轉軸a端部的齒輪b齒合帶動轉軸a轉動,所述電機通過皮帶輪機構帶動轉軸b轉動。
作為一種優選,所述傳動桿的一端偏心且可轉動設置在齒輪a的外端面上。
作為一種優選,所述抖動架包括支撐架以及設置在支撐架上且軸向與傳輸帶的寬度方向一致的固定軸,所述固定軸上設置有若干沿傳輸帶傳輸方向上轉動的輥輪。
作為一種優選,所述轉動部件包括甩動板以及設置在甩動板端部的托粉板,所述托粉板的端部設置有彎折部,所述甩動板的端部還設置有與甩粉箱a和甩粉箱b的內壁相對滑動的刮粉板。
作為一種優選,所述混粉空間的下方設置有出料斗。
作為又一種優選,接料斗以及供料裝置的出料口均偏向轉動部件轉動來的方向。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1)本發明中通過設置混合設備實現機制粉料和水泥以及外加劑的充分混合,出粉板a和出粉板b可以防止塊狀粉料進入混粉空間內造成混合不均勻,可以通過控制第一甩粉單元單元甩粉的速度以及第二甩粉單元單元甩粉的速度來調整機制粉料與水泥以及外加劑的配比情況,也可以通過調整出粉板a以及出粉板b上出粉孔的數量來調整機制粉料與水泥以及外加劑的配比情況,該種混合設備混合均勻充分且效率高。
(2)本發明中通過在傳輸帶上設置落粉孔并在傳輸帶的下方設置擺料機構帶動傳輸帶上下一定幅度范圍內抖動,在傳輸帶的上方設置撥料機構對傳輸帶上的破碎物料進行撥動,實現對由破碎設備傳輸來的破碎物料進行邊傳輸邊分離的功能,分離的產物被沿不同方向向后傳輸,分離效率高且實現生產的連續性。
(3)本發明中擺動機構的抖動架上設置有沿固定軸轉動的輥輪,輥輪沿著傳輸帶傳輸的方向轉動,使得抖動架在抖動傳輸帶的同時又不影響傳輸帶的正常傳輸。
(4)本發明中甩粉裝置a和甩粉裝置b分別通過齒輪機構以及皮帶輪機構在電機的帶動下工作,并且擺動機構也通過傳動桿與齒輪a聯動,實現了一個電機帶動三個工位工作的功能,節省了成本,充分利用資源,簡化了設備結構同時又確保了各個工位之間工作的同步性。
綜上所述,該設備結構合理,分離及混合效率高,有利于實現合格粉料的連續性生產。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的說明本發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附圖。
圖1為一種制備干粉砂漿粉料的生產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一種制備干粉砂漿粉料的生產裝置的正視示意圖。
圖3為混合設備的部分結構示意圖。
圖4為分離設備的部分結構示意圖。
圖5為傳輸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撥料機構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7為擺動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8為甩粉裝在的結構示意圖。
圖9為混粉部分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10為轉動部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11為刮粉板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說明。
實施例一
圖1為一種制備干粉砂漿粉料的生產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一種制備干粉砂漿粉料的生產裝置的正視示意圖,圖3為混合設備的部分結構示意圖,圖4為分離設備的部分結構示意圖,圖5為傳輸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撥料機構的放大結構示意圖,圖7為擺動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圖8為甩粉裝在的結構示意圖,圖9為混粉部分的放大結構示意圖,圖10為轉動部件的結構示意圖,圖11為刮粉板的放大結構示意圖。如圖1、圖2、圖3、圖4、圖5、圖6、圖7、圖8、圖9、圖10和圖11所示,一種制備干粉砂漿粉料的生產裝置,包括破碎設備1,該破碎設備1用于對石料進行破碎,形成由機制砂料和機制粉料組成的破碎物料;混合設備2,該混合設備2用于將機制粉料和水泥外加劑混合物進行混合形成合格粉料,所述混合設備2包括第一甩粉單元21、第二甩粉單元22以及設置在第一甩粉單元21和第二甩粉單元22之間的混粉部分23,所述第一甩粉單元21用于將機制粉料甩向混粉部分23,所述第二甩粉單元22用于將水泥外加劑混合物甩向混粉部分23。
進一步地,所述混粉部分23包括設置在第一甩粉單元21一側的出粉板a231以及設置在第二甩粉單元22一側的出粉板b232,所述出粉板a231和出粉板b232上均開設有若干出粉孔233,所述出粉板a231和出粉板b232之間形成混粉空間234;所述第一甩粉單元21包括甩粉箱a24以及設置在甩粉箱a24內用于將粉料甩向出粉板a231甩粉裝置a25,所述甩粉裝置a25按順時針方向轉動;所述第二甩粉單元22與所述第一甩粉單元21為鏡像設置,所述第二甩粉單元22包括甩粉箱b26以及設置甩粉箱b26內用于將粉料甩向出粉板b232的甩粉裝置b27,所述甩粉裝置b27按逆時針方向轉動;所述甩粉裝置a25和甩粉裝置b27均包括若干轉動部件10;所述甩粉箱a24的側壁上設置有用于帶動甩粉裝置a25轉動的轉軸a20,所述甩粉箱b26的側壁上設置有用于帶動甩粉裝置b27轉動的轉軸b30。
通過設置混合設備2實現機制粉料和水泥以及外加劑的充分混合,出粉板a231和出粉板b232可以防止塊狀粉料進入混粉空間234內造成混合不均勻,可以通過控制第一甩粉單元21甩粉的速度以及第二甩粉單元22甩粉的速度來調整機制粉料與水泥以及外加劑的配比情況,也可以通過調整出粉板a231以及出粉板b232上出粉孔233的數量來調整機制粉料與水泥以及外加劑的配比情況,該種混合設備2混合均勻充分且效率高。
分離設備3,所述分離設備3設置在破碎設備1和混合設備2之間,該分離設備3包括傳輸機構31以及驅動該傳輸機構31對所述破碎設備1輸出的破碎物料中的機制砂料和機制粉料進行抖動分離的擺動機構32,分離得到的機制砂料經傳輸機構31輸出,分離得到的機制粉料經該傳輸機構31引入第一甩粉單元21內;
所述第二甩粉單元22連通用于向其內部供給水泥外加劑混合物的供粉裝置4,該第二甩粉單元22與第一甩粉單元21分別將相應的機制粉料以及水泥外加劑混合物甩向混粉部分23內部進行混合。
進一步地,所述傳輸機構31包括驅動裝置311以及在驅動裝置311帶動下的傳輸帶312,所述傳輸帶312在擺動機構32的撥動下邊傳輸邊抖動對機制砂料和機制粉料進行分離,所述傳輸帶312上開設有用于使機制粉料向下落的落粉孔3121;所述傳輸帶312的兩側設置有擋板313,所述擋板313固定在破碎設備1的輸出槽11上,所述傳輸帶312的上方設置有用于對傳輸帶312上的破碎物料進行撥動的撥料機構315,所述傳輸帶312的下方設置有用于將經落粉孔3121落下的機制粉料導入到第一甩粉單元21的接料斗314;所述擺動機構32包括固定在擋板313上的轉動架321、可轉動設置在轉動架321上的抖動架322以及一端與抖動架322的一端可轉動連接的傳動桿323,所述抖動架322在傳動桿323的帶動下在轉動架321上上下擺動。
通過在傳輸帶312上設置落粉孔3121并在傳輸帶312的下方設置擺料機構32帶動傳輸帶312上下一定幅度范圍內抖動,在傳輸帶312的上方設置撥料機構315對傳輸帶312上的破碎物料進行撥動,實現對由破碎設備1傳輸來的破碎物料進行邊傳輸邊分離的功能,分離的產物被沿不同方向向后傳輸,分離效率高且實現生產的連續性。
進一步地,所述轉軸a20和轉軸b30均在電機40的帶動下轉動,所述電機40通過設置在端部的齒輪a401和固定在轉軸a20端部的齒輪b201齒合帶動轉軸a20轉動,所述電機40通過皮帶輪機構402帶動轉軸b30轉動;所述傳動桿323的一端偏心且可轉動設置在齒輪a401的外端面上。
甩粉裝置a25和甩粉裝置b27分別通過齒輪機構以及皮帶輪機構402在電機40的帶動下工作,并且擺動機構32也通過傳動桿323與齒輪a401聯動,實現了一個電機帶動三個工位工作的功能,節省了成本,充分利用資源,簡化了設備結構同時又確保了各個工位之間工作的同步性。
進一步地,所述抖動架322包括支撐架3221以及設置在支撐架3221上且軸向與傳輸帶312的寬度方向一致的固定軸3222,所述固定軸3222上設置有若干沿傳輸帶312傳輸方向上轉動的輥輪3223。
擺動機構32的抖動架322上設置有沿固定軸3222轉動的輥輪3223,輥輪3223沿著傳輸帶312傳輸的方向轉動,使得抖動架322在抖動傳輸帶312的同時又不影響傳輸帶312的正常傳輸。
需要說明的是,所述固定軸3222至少設置有兩個,本實施例中優選設置三個,當然也可以根據實際需要設備更多個,單個固定軸上設置的輥輪3223數量根據傳輸帶312的寬度來設置,只要確保相鄰輥輪3223之間的間距在合理區間內,使抖動效果良好即可。
更進一步地,所述混粉空間234的下方設置有出料斗5;接料斗314以及供料裝置4的出料口均偏向轉動部件10轉動來的方向,使粉料更好的落在甩粉裝置上。
實施例二
如圖1、圖2、圖3、圖4、圖5、圖6、圖7、圖8、圖9、圖10和圖11所示,其中與實施例一中相同或相應的部件采用與實施例一相應的附圖標記,為簡便起見,下文僅描述與實施例一的區別點。該實施例二與實施例一的不同之處在于:所述轉動部件10包括甩動板101以及設置在甩動板101端部的托粉板102,所述托粉板102的端部設置有彎折部103,所述甩動板101的端部還設置有與甩粉箱a24和甩粉箱b26的內壁相對滑動的刮粉板104。
甩動板101轉動將托粉板102上的粉料甩出,托粉板102上彎折部103的設置是為了防止粉料甩出前就順著托粉板102滑落,降低甩粉效率,甩粉的過程中有粉料沒有穿過出粉板上的出粉孔而掉落到甩粉箱內,刮粉板104的設置則可以將甩粉箱底部的粉料再次刮起并刮落到托粉板102,而被再次甩出。
工作時,電機40開啟,甩粉裝置a25、甩粉裝置b27以及擺動機構32開設工作,破碎設備1將破碎物料傳輸到分離設備3,傳輸帶312邊傳輸破碎物料邊在擺動機構32的帶動下上下一定幅度抖動,與此同時傳輸帶312上方的撥料機構315對物料進行撥動,機制粉料經傳輸帶312上的落粉孔3121落到下方的接料斗314,機制砂料被傳輸向后方,機制粉料經接料斗314進入到第一甩粉單元21內,在甩粉裝置a25的作用下被甩向混合部分23,供粉裝置4內的水泥外加劑混合物加入到第二甩粉單元22內,在甩粉裝置b27作用下甩向混粉部分23,機制粉料和水泥外加劑混合物在混粉空間234內進行充分混合,機制粉料和水泥外加劑混合物的配比情況可以通過調整甩粉裝置a25和甩粉裝置b27的轉速比或者出粉板a231和出粉板2b32各自的出粉孔233的數量來控制。
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發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設備或部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發明的限制。
當然在本技術方案中,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當理解的是,術語“一”應理解為“至少一個”或“一個或多個”,即在一個實施例中,一個元件的數量可以為一個,而在另外的實施例中,該元件的數量可以為多個,術語“一”不能理解為對數量的限制。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揭露的技術構思:通過設置兩個甩粉單元來對兩種粉料進行充分混合并通過邊傳輸邊抖動的形式實現砂粉分離的提示下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例如甩粉裝置采用其它形式的機構等。因此,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書的保護范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