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建筑施工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架空吊籃的安裝結構及安裝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隨著超高層建筑的增多以及人們對建筑外觀的審美要求,幕墻被越來越多的應用與民用建筑結構中,其施工許采用施工吊籃進行,而目前大部分建筑屋面均為考慮空間利用率及美觀而做成屋面結構梁架空形式,且架空高度較高,導致幕墻結構在施工時吊籃安裝困難甚至無法安裝,針對此施工難題,本發明應運而生。
技術實現要素:
鑒于上述情況,本發明提供一種能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高空吊籃難以安裝問題的架空式吊籃。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架空吊籃的安裝結構,包括:
第一支架,安裝于第一架空結構梁上;
第二支架,包括箍設于第二架空結構梁上的抱箍及連接于所述抱箍與所述第一支架的連接臂;以及
吊繩,所述吊繩的第一端連接于所述第二支架,所述吊繩的第二端繞過所述第一支架并連接有吊籃。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發明通過設置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用第二支架來代替傳統的吊籃配重,“以支架代配重”的吊籃安裝體系,取消了吊籃配重的思想理念,進而將吊籃安裝在結構梁上,改變了施工方法,解決了屋面架空梁高度高無法安裝施工吊籃的難題。
本發明架空吊籃的安裝結構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第一支架的頂部形成有供所述吊繩繞過的第一吊繩支點,所述第一支架中遠離所述第二支架的一側上設有用于將所述吊繩與所述第一架空結構梁隔開一段距離的懸挑支臂,所述懸挑支臂上形成有供所述吊繩繞過的第二吊繩支點。
本發明架空吊籃的安裝結構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第一支架通過支座連接于所述第一架空結構梁,所述支座包括墊板和化學錨栓,所述墊板上開設有穿孔,所述化學錨栓穿設于所述穿孔并插設固定于所述第一架空結構梁。
本發明架空吊籃的安裝結構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第二支架還包括第二支臂;所述第二支臂連接于所述抱箍與所述連接臂。
本發明架空吊籃的安裝結構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抱箍與所述第二支臂之間連接有斜支撐。
本發明架空吊籃的安裝結構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抱箍為一封閉環,所述第二架空結構梁的截面匹配于所述封閉環的內徑。
本發明架空吊籃的安裝結構的進一步改進在于,還包括卷繩機,所述卷繩機固設于所述連接臂遠離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所述吊繩的第一端連接于所述卷繩機。
本發明架空吊籃的安裝結構的進一步改進在于,還包括卷繩機,所述卷繩機固設于所述吊籃,所述吊繩的第二端連接于所述卷繩機。
一種架空吊籃的安裝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在第一架空結構梁上安裝第一支架;
在第二架空結構梁上安裝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箍設于第二架空結構梁上的抱箍及連接于所述抱箍與所述第一支架的連接臂;以及
在所述第一支架與所述第二支架上安裝吊繩,所述吊繩的第一端連接于所述第二支架,所述吊繩的第二端繞過所述第一支架并連接有吊籃。
本發明架空吊籃的安裝方法的進一步改進在于,將所述卷繩機固設于所述吊籃,將所述吊繩的第二端連接于所述卷繩機。
本方法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發明通過在架空梁上設置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以抱箍箍設的方式代替了傳統的配重端,使得吊籃的安裝簡單方便,易于拆卸,可以重復利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架空吊籃的安裝結構第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A處的放大圖。
圖3是本發明架空吊籃的安裝結構第二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查閱圖1和圖2,傳統的吊籃體系都是吊升端配合配重端進行吊升,本發明旨在于提供一種以可拆卸式安裝的支架來代替配重端的架空吊籃的安裝結構。為此,本發明架空式吊籃體系包括:安裝于第一架空結構梁7上的第一支架11;第二支架,該第二支架包括箍設于第二架空結構梁8上的抱箍21及連接于抱箍21與第一支架11的連接臂24;吊繩4,該吊繩4的第一端連接于第二支架,該吊繩4的第二端繞過所述第一支架11并連接有吊籃5。本發明通過設置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用第二支架來代替傳統的吊籃配重,“以支架代配重”的吊籃安裝體系,取消了吊籃配重的思想理念,進而將吊籃安裝在結構梁上,改變了施工方法,解決了屋面架空梁高度高無法安裝施工吊籃的難題。
為利于對本發明的結構的了解,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進行說明。
作為本實施例一較佳實施方式,為了防止吊籃5與第一架空結構梁7之間因距離太近而發生碰撞、摩擦,進一步的也為了保護吊籃5,第一支架11的頂部形成有供吊繩4繞過的第一吊繩支點,第一支架11遠離第二支架的一側上設有用于將吊繩4與第一架空結構梁7隔開一段距離的懸挑支臂241,懸挑支臂241上形成有供吊繩4繞過的第二吊繩支點。優選的,懸挑支臂241與連接臂24可為一體結構,優選為方鋼管或者型鋼。
作為本實施例一較佳實施方式,在吊升物體的時候,吊籃5與結構梁的連接強度,直接決定了施工、操作的安全性、效率等。為了提升架空式吊籃的安裝穩定性和與結構梁的連接強度,第一支架11通過支座連接于第一架空結構梁7,支座包括墊板12和化學錨栓13,墊板12上開設有穿孔,化學錨栓13穿設于穿孔并插設固定于第一架空結構梁7。
作為本實施例一較佳實施方式,第一支架11由立桿組成,立桿采用100×100×5方鋼管,長度不小于600mm,墊板12為鋼墊板,鋼墊板通過化學螺栓13固定于第一架空結構梁7處,在本實施例中本發明安裝在幕墻屋面上,第一架空結構梁7為外側架空結構梁,第二架空結構梁8為內側架空結構梁。鋼墊板采用不低于10mm厚鋼板,化學錨栓采用不低于M14規格。
作為本實施例一較佳實施方式,在屋面等結構上安裝吊籃5的時候,第一架空結構梁7與第二架空結構梁8在空間上的而高度不一致。為此,第二支架還包括第二支臂22;第二支臂22連接于抱箍21與連接臂24。
作為本實施例一較佳實施方式,傳統的吊籃需要配重端才能完成吊升,一般的配重端為置于基礎結構上的重力件,或者是錨固或者一體澆筑在基礎結構上的錨固件。此二種方式一方面浪費材料、安裝起來較為笨重;另一方面安裝。拆卸都比較麻煩,影響施工效率和進程。而本發明中第二支架通過抱箍21可拆卸地箍設于第二架空結構梁8上,從而解決了上述弊端,與此同時,為了加強抱箍21與第二支臂22之間的連接強度,在抱箍21與第二支臂22之間連接有斜支撐23。優選的,斜支撐23為型鋼。
作為本實施例一較佳實施方式,該第二支架與第二架空結構梁8為可拆卸式連接,具體的,第二支架的抱箍21箍設于結構梁8,提供本發明的著力點,作為本發明的“配重端”。進一步的,抱箍21為一封閉環,第二架空結構梁8的截面匹配于封閉環的內徑,本實施方式只為本實施例的一較佳實施方式,抱箍21旨在于卡設固定在結構梁8上,在外力的作用下不與結構梁8分離即可。具體的,抱箍21可為非封閉環等等。
作為本實施例一較佳實施方式,卷繩機6有兩種設置方式:
第一種,請參閱圖1,卷繩機6固設于吊籃,吊繩5的第二端連接于卷繩機6。通過卷繩機6將吊籃5與吊繩4連接,在卷繩機6卷繩、收繩的時候,帶動吊籃5提升,從而完成物體的吊升;
第二種,請參閱圖2,卷繩機6a固設于連接臂24遠離第一支架11的一端,吊繩4的第一端連接于卷繩機6a。卷繩機6a設置在連接臂24上來收繩、卷繩,從而帶動吊繩4的第二端的吊籃5的提升。此種設置方式,吊繩4與第一吊繩支點、第二吊繩支點之間會存在摩擦,為此在第一吊繩支點與第二吊繩支點上分別設置第一減摩滑輪91和第二減摩滑輪92。以此減小吊繩4的磨損。
采取上述技術方案,取得以下技術效果:
一、本發明中的第一支架通過化學錨栓及鋼墊板固定于混凝土結構上,穩定性高,吊籃不易移位。
二、本發明中第二支架高度可根據架空結構梁8高度確定,可調整性高,實用性廣。
三、本發明采用100×100×5方鋼管,連接形式為焊接及錨栓連接,可重復利用,節省材料。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架空吊籃的安裝結構的安裝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S1:在第一架空結構梁上安裝第一支架。
具體的,在吊升物體的時候,吊籃與主體結構的連接強度,直接決定了施工、操作的安全性、效率等。為了提升架空式吊籃的安裝穩定性和與主體結構的連接強度,第一支架11通過支座連接于第一架空結構梁7,支座包括墊板12和化學錨栓13,墊板12上開設有穿孔,化學錨栓13穿設于穿孔并插設固定于第一架空結構梁7。
較佳的,第一支架由立桿組成,立桿采用100×100×5方鋼管,長度不小于600mm,墊板12為鋼墊板,鋼墊板通過化學螺栓13固定于主體結構的吊升處,在本實施例中本發明安裝在幕墻屋面上,第一架空結構梁7為外側架空結構梁,第二架空結構梁8為內側架空結構梁。鋼墊板采用不低于10mm厚鋼板,化學錨栓采用不低于M14規格。
較佳的,為了防止吊籃5與第一架空結構梁7之間因距離太近而發生碰撞、摩擦,進一步的也為了保護吊籃5,第一支架11的頂部形成有供吊繩4繞過的第一吊繩支點,第一支架11中遠離第二架空結構梁8的一側上設有用于將吊繩4與第一架空結構梁7隔開一段距離的懸挑支臂241,懸挑支臂241上形成有供吊繩4繞過的第二吊繩支點。
步驟S2:在第二架空結構梁上安裝第二支架。
具體的,第二支架包括箍設于第二架空結構梁8上的抱箍21及連接于抱箍21與第一支架的連接臂24。
較佳的,在屋面等結構上安裝吊籃的時候,第一架空結構梁7與第二架空結構梁8在空間上的而高度不一致。為此,第二支架還包括第二支臂22;第二支臂22連接于抱箍21與連接臂24。
較佳的,傳統的吊籃需要配重端才能完成吊升,一般的配重端為置于基礎結構上的重力件,或者是錨固或者一體澆筑在基礎結構上的錨固件。此二種方式一方面浪費材料、安裝起來較為笨重;另一方面安裝。拆卸都比較麻煩,影響施工效率和進程。而本發明中第二支架通過抱箍21可拆卸地箍設于第二架空結構梁8上,從而解決了上述弊端,與此同時,為了加強抱箍21與第二支臂22之間的連接強度,在抱箍21與第二支臂22之間連接有斜支撐23。優選的,斜支撐23為型鋼。
較佳的,該第二支架與結構梁8為可拆卸式連接,具體的,第一支架的抱箍21箍設于第一架空結構梁8,提供本發明的著力點。進一步的,抱箍21為一封閉環,第二架空結構梁8的截面匹配于封閉環的內徑,本實施方式只為本實施例的一較佳實施方式,抱箍21旨在于卡設固定在結構梁8上,吊升的時候,在外力的作用下不與結構梁8分離即可。具體的,抱箍21可為非封閉環等等。
步驟S3:在第一支架11與所述第二支架上安裝吊繩4。具體的,將吊繩4的第一端連接于第二支架,第二端繞過第一支架11并連接于吊籃5。
步驟S4:在吊繩4上安裝卷繩機6。
具體的,卷繩機6有兩種設置方式:
第一種,請參閱圖1,卷繩機6固設于吊籃5,吊繩4的第二端連接于卷繩機6。通過卷繩機6將吊籃5與吊繩4連接,在卷繩機6卷繩、收繩的時候,帶動吊籃5提升,從而完成物體的吊升;
第二種,請參閱圖3,卷繩機6a固設于連接臂24遠離第一支架的一端,吊繩的第一端連接于卷繩機。卷繩機設置在連接臂上來收繩、卷繩,從而帶動吊繩4的第二端的吊籃5的提升。此種設置方式,吊繩4與第一吊繩支點、第二吊繩支點之間會存在摩擦,為此在第一吊繩支點與第二吊繩支點上分別設置第一減摩滑輪91和第二減摩滑輪92。以此減小吊繩4的磨損。
采用以上方法,使得本發明在吊升物體的時候具體以下有益效果:
一、安拆方便,取材簡單,成本控制較低;
二、本發明中第二支架高度可根據架空結構梁高度確定,可調整性高,實用性廣。
三、可重復使用,且重復使用過程中本身不會發生損壞,符合綠色環保理念。
以上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中普通技術人員可根據上述說明對本發明做出多種變化。因而,在不違反本發明的權利要求宗旨的前提下,實施例中的某些細節不應構成對本發明的限定,本發明將以所附權利要求書界定的范圍作為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