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攪拌機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混凝土攪拌機。
背景技術:
混凝土攪拌機是把水泥、砂石骨料和水混合并拌制成混凝土混合料的機械。如專利公告號為cn204221980的中國專利所提出的一種混凝土攪拌機,傳統的混凝土攪拌機主要由拌筒、加料斗和卸料機構、供水系統、原動機、傳動機構、機架和支承裝置等組成。
上述混凝土攪拌機在實際運用中還存在許多不足之處,例如,由于攪拌機整體結構巨大,搬運上述攪拌機時必須要借助于大型的拖行設備或運載車輛,十分不便。其次,上述混凝土攪拌結構,攪拌的方式過于單一,對于有不同應用的混凝土,為了攪拌均勻,實際上需要不同的攪拌方式,而就同一品種的建筑混凝土而言,在攪拌的過程中,不同的階段也需要不同的添加劑、不同的攪拌環境以及攪拌速率等,顯然傳統的混凝土無法滿足于上述需求。
目前,針對上述問題,為了使得混凝圖攪拌得更加均勻,需要人工首先對混凝土骨料進行預混合,而后對在攪拌的過程中根據需求,手動調節攪拌機的轉速并且加入一些添加劑,對于應用在不同場合的混凝土,只能由不同的混凝土攪拌機來完成,適用性較差。總體而言,現有技術中的混凝土攪拌機體積龐大,不易搬運的同時攪拌方式單一,自動化控制程度較差,無法滿足當下高端混凝土的生產需要。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實際運用中混凝土攪拌機不易搬運,適用性差,不能滿足多樣化的混凝土需求這一問題,本發明目的在于提出一種混凝土攪拌機,具體方案如下:
一種混凝土攪拌機,包括控制器、殼體、攪拌裝置以及驅動所述攪拌裝置轉動的驅動組件,所述殼體由多段整體呈直筒杯狀的子殼體同軸拼接而成,多段所述子殼體內均轉動設置有與所述驅動組件傳動連接的攪拌裝置;所述子殼體的側壁上連通設置有注料管以及出料管,所述注料管遠離所述子殼體的一端連通設置有用于存儲混凝土添加劑的儲料筒以及將混凝土添加劑輸送到子殼體中的輸料泵;多段所述子殼體之間設置有用于連通其中任意兩段或多段子殼體的多根連通管,多根所述連通管中均設置有用于控制其通斷的選通件;所述驅動組件、輸料泵以及選通件均與控制器控制連接,分別響應于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信號控制各個子殼體內攪拌裝置的運行、各個子殼體的注料及出料狀態、以及各個子殼體之間的連通關系。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可拆卸設置的子殼體使得整個混凝土攪拌機在非工作狀態下運輸以及安裝都十分方便;通過在不同的子殼體內設置不同的攪拌裝置,使得整個混凝土攪拌機能夠實現多種方式的攪拌,生成更為多樣化的混凝土漿料;通過在各個子殼體上設置注料管以及出料管,使得整個混凝土攪拌機可以在攪拌的中間過程中加入特定的原料,并且上述原料的加入對應于不同的攪拌裝置,從而實現對混凝土攪拌過程的精確加料控制;通過設置多根連通管,可以使得混凝土攪拌機各個子殼體之間的連接更加多樣,不同子殼體中的混凝土原料均能夠在控制器的控制下進行混合,從而大大豐富了混凝土攪拌機的制成品種類,結合控制器以及輸料泵等裝置,可以實現整個混凝土攪拌機的全流程自動化精確控制,提升混凝土的生產品質,滿足高端混凝土的需求。
進一步的,所述驅動組件包括電機以及與所述電機傳動連接的轉動軸,所述子殼體內沿其軸向設置有貫穿所述子殼體的套管,所述套管的外壁上活動套接有攪拌裝置,所述轉動軸穿設于所述套管內部并通過傳動組件與所述攪拌裝置傳動連接。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利用套管可以方便地將轉動軸與子殼體內部的混凝土分離開來,方便轉動軸的轉動;套管與攪拌裝置活動套接也大大方便了混凝土攪拌機的拆卸,在安裝或者拆卸時能夠快速地將混凝土攪拌機的子殼體與其中所含的攪拌裝置分離開來,方便安裝與拆卸。
進一步的,所述攪拌裝置包括活動套接于所述套管外壁上的攪拌軸以及與攪拌軸固定連接的攪拌葉片;所述傳動組件包括設置于所述攪拌軸上的外行星輪、固定套設于所述轉動軸上的內行星輪以及設置于所述外行星輪與內行星輪之間的傳動輪。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可以方便的實現轉動軸與攪拌軸之間的傳動,并且利用內行星輪與外行星輪之間齒輪數的比例關系,可以靈活地控制攪拌軸及攪拌葉片的轉速,從而實現各個子殼體之間不同的攪拌功能。
進一步的,所述子殼體的底壁邊緣繞所述子殼體的軸向設置有多個輸料孔,多個所述輸料孔分別與多根所述輸料管相連通,所述選通件包括轉動設置于所述子殼體底壁上的用于遮蔽所述輸料孔的遮板以及驅動所述遮板轉動的微型電機。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利用底壁開設的輸料孔可以方便地將其中一個子殼體中的混凝土輸送到其下一級或更為下方的子殼體中,實現混凝土攪拌機中混凝土攪拌方式多樣化的組合。
進一步的,多根所述連通管分別繞所述子殼體的軸向貼合設置于所述子殼體的內側壁上并在子殼體的內壁周向上形成凸起。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凸起能夠使得子殼體中的混凝土在攪拌時攪拌得更加均勻。
進一步的,所述子殼體的開口內側可拆卸架設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一端與子殼體的開口邊緣固定連接,另一端與所述攪拌軸的外壁轉動連接;所述子殼體的開口以及底壁外側沿其周向固定設置有連接環,所述連接環上沿其周向開設有多個螺紋孔,相鄰兩個子殼體的螺紋孔之間設置有多個鎖緊螺栓。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支架的設置使得攪拌裝置的固定更加穩定,并且利用鎖緊螺栓可以方便快速地固定相鄰兩個子殼體。
進一步的,所述子殼體的開口邊緣沿其周向開設有環形凸塊,所述子殼體的底壁邊緣開設有與所述環形凸塊相適配的環形凹槽,所述環形凸塊與環形凹槽中設有相互嚙合的鋸齒。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可以使得相鄰兩個子殼體連接得更加緊密,二者在工作時不易發生相對運動。
進一步的,所述子殼體的數量至少為3個,其中,位于殼體頂端的子殼體內設置有用于攪拌混凝土骨料的混料軸,位于殼體中間位置的子殼體內設置有用于對混合后的混凝土骨料進行粗攪拌的粗攪拌軸,位于殼體下方位置的子殼體內設置有用于對子殼體內經粗攪拌后的混凝土進行精攪拌的精攪拌軸;所述注料管遠離所述儲料桶的一端由子殼體的側壁上端穿入到攪拌裝置的上方,所述出料管與所述子殼體的側壁下端相連通并設置有用于控制其通斷的電磁閥,所述電磁閥與控制器控制連接。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使得控制器能夠精確地控制各個子殼體中攪拌裝置的運動狀態,并且精確地向各個攪拌殼體中加入各種添加劑,使得整個混凝土攪拌機的工作更為智能化,可以獨立完成一整套的攪拌方案。
進一步的,所述殼體的頂端可拆卸設置有罩蓋,所述電機同軸架設于所述罩蓋的上方且所述轉動軸穿過所述罩蓋以及各個子殼體內的套管與各個子殼體內的攪拌裝置傳動連接;
所述殼體的底部同軸可拆卸設置有呈漏斗狀的底殼,所述底殼的底部開設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處設置有用于遮擋或開啟所述出料口的擋板以及驅動所述擋板運動的驅動件。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電機帶動的轉動軸貫穿整個混凝土攪拌機,使得整個混凝土攪拌機整體性更強,工作的協調性以及可靠性也更高。
進一步的,多個所述子殼體的底壁上均設置有用于調節各個子殼體內部溫度的加熱組件以及用于檢測各個子殼體內部溫度以及濕度的溫濕度傳感器,所述加熱組件與控制器控制連接,所述溫濕度傳感器與所述控制器信號連接,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溫濕度傳感器的檢測信號,控制加熱組件的動作。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可以對子殼體內的溫濕度加以控制,從而控制混凝土攪拌機的攪拌環境,加工出性能更為良好的混凝土。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通過分段設置混凝土攪拌機的殼體,使得混凝土攪拌機的運輸更為方便,組裝也更為靈活多變,適應于不同的混凝土生產需要以及混凝土生產環境;
(2)通過設置多段子殼體并且各個子殼體中設置不同的攪拌裝置,使得混凝土攪拌機的攪拌方式更為多樣,能夠在不同的工作進程中加工不同的混凝土,也使得混凝土攪拌得更加均勻,并提高了混凝土的攪拌效率;
(3)通過在各個子殼體上設置注料管以及出料管,使得混凝土攪拌機在攪拌過程中能夠按照設定時間加入混凝土輔料或添加劑,也可以隨時從子殼體中排出攪拌好的混凝土,方便混凝土攪拌的過程控制,結合各個子殼體之間的連通管、選通件以及控制器,使得整個混凝土攪拌可以自動地實施一整套攪拌方案,使得混凝土的攪拌更加的智能化;
(4)通過在各個子殼體中設置溫濕度傳感器以及加熱件,可以分段控制混凝土攪拌機內部的攪拌環境,使得混凝土在不同的攪拌階段能夠有不同的攪拌環境,提高混凝土的攪拌效率以及攪拌品質。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整體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殼體結構沿其軸向的爆炸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中子殼體與攪拌裝置配合的示意圖(視角一);
圖4為本發明中子殼體與攪拌裝置配合的示意圖(視角二)。
附圖標志:1、控制器;2、殼體;3、攪拌裝置;4、驅動組件;5、子殼體;6、注料管;7、出料管;8、儲料筒;9、輸料泵;10、連通管;11、選通件;12、電機;13、轉動軸;14、套管;15、攪拌軸;16、攪拌葉片;17、外行星輪;18、內行星輪;19、輸料孔;20、微型電機;21、遮板;22、支架;23、連接環;24、螺紋孔;25、鎖緊螺栓;26、環形凸塊;27、環形凹槽;28、鋸齒;29、混料軸;30、粗攪拌軸;31、精攪拌軸;32、電磁閥;33、罩蓋;34、底殼;35、擋板;36、驅動件;37、加熱組件。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及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但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不僅限于此。
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混凝土攪拌機,包括控制器1、殼體2、攪拌裝置3以及驅動攪拌裝置3轉動的驅動組件4。
如圖2所示,殼體2由多段子殼體5同軸拼接而成,各段子殼體5整體呈直筒杯狀。各個子殼體5兩端部的外側壁上沿其周向固定設置有連接環23,連接環23上沿其周向開設有多個螺紋孔24,相鄰兩個子殼體5的螺紋孔24之間設置有多個鎖緊螺栓25,鎖緊螺栓25鎖緊相鄰兩個子殼體5。
為了使得相鄰兩個子殼體5連接得更加緊密,二者在工作時不易發生相對運動,如圖3和圖4所示,子殼體5的開口邊緣沿其周向開設有環形凸塊26,子殼體5的底壁邊緣開設有與環形凸塊26相適配的環形凹槽27,環形凸塊26與環形凹槽27中設有相互嚙合的鋸齒28,鋸齒28的存在可以避免子殼體5之間的相對轉動。優化的,由于混凝土攪拌機在工作時會發生振動,上述振動不僅會產生噪音,還會影響混凝土攪拌機之間的各部件的連接,為了減少上述振動,本發明中,在上述環形凹槽27的內壁上設置有橡膠墊片,用以緩沖子殼體5直接的沖擊力,減緩振動的幅度。
為了實現混凝土的分級攪拌,在多段子殼體5內均轉動設置有與驅動組件4傳動連接的攪拌裝置3。具體而言,驅動組件4包括電機12以及與電機12傳動連接的轉動軸13。在實際運用中,上述電機12也可由其它動力裝置,如柴油發動機代替,上述電機12的轉軸與混凝土攪拌機的轉動軸13之間設置有皮帶或傳動齒輪。如圖2和圖3所示,子殼體5內沿其軸向設置有貫穿子殼體5的套管14,上述攪拌裝置3包括活動套接于套管14外壁上的攪拌軸15以及與攪拌軸15固定連接的攪拌葉片16。具體而言,攪拌軸15沿其軸向開設有形狀大小與上述攪拌軸15相適配的連接通道,套管14的外壁上與軸承的內圈固定連接,軸承的外圈深入到上述連接通道中并與攪拌軸15的內壁固定連接,優選的,采用螺栓固定連接以便于后期攪拌軸15與套管14的拆卸。
對于攪拌裝置3,還包括設于混凝土攪拌機傳動軸與攪拌軸15之間的傳動組件。上述傳動組件包括設置于攪拌軸15上的外行星輪17、固定套設于轉動軸13上的內行星輪18以及設置于外行星輪17與內行星輪18之間的傳動輪,在本實施例中,上述行星輪中的傳動輪優化省略,即只包含外行星輪17與內行星輪18。轉動軸13上沿其軸向設置有多個螺紋孔24,內行星輪18通過螺栓可拆卸固定在轉動軸13上。通過行星齒輪,可以方便的實現轉動軸13與攪拌軸15之間的傳動,并且利用內行星輪18與外行星輪17之間齒輪數的比例關系,可以靈活地控制攪拌軸15及攪拌葉片16的轉速,從而實現各個子殼體5之間不同的攪拌功能及攪拌速率。
為了避免子殼體5中的混凝土滲入到攪拌軸15以及套筒之間,優選的,套筒的高度應當與子殼體5的內部深度相當。如圖2所示,各個子殼體5中的套管14處于同一直線上,方便混凝土攪拌機轉動軸13的穿插。利用套管14可以方便地將轉動軸13與子殼體5內部的混凝土分離開來,也方便轉動軸13的轉動。套管14與攪拌裝置3活動套接也大大方便了混凝土攪拌機的拆卸,在安裝或者拆卸時能夠快速地將混凝土攪拌機的子殼體5與其中所含的攪拌裝置3分離開來,方便安裝與拆卸。由于套筒的一端為自由端,當攪拌軸15轉動時容易發生晃動,在此,子殼體5的開口內側可拆卸架設有支架22,支架22的一端與子殼體5的開口邊緣固定連接,另一端與攪拌軸15的外壁通過軸承轉動連接。
為了使得整個混凝土攪拌機整體性更強,工作的協調性以及可靠性更高,本發明中各個子殼體5之間的動力均源自同一轉動軸13,為此,優選的,殼體2的頂端可拆卸設置有罩蓋33,電機12同軸架設于罩蓋33的上方且轉動軸13穿過罩蓋33以及各個子殼體5內的套管14與各個子殼體5內的攪拌裝置3傳動連接。殼體2的底部同軸可拆卸設置有呈漏斗狀的底殼34,底殼34的底部開設有出料口,出料口處設置有用于遮擋或開啟出料口的擋板35以及驅動擋板35運動的氣缸。
為了方便在攪拌機不同的攪拌進程中向攪拌機內部加入諸如水、防凍劑、膨脹劑等添加劑,方便混凝土攪拌機的過程控制。如圖1所示,子殼體5的側壁上連通設置有注料管6以及出料管7,注料管6遠離子殼體5的一端連通設置有用于存儲混凝土添加劑的儲料筒8以及將混凝土添加劑輸送到子殼體5中的輸料泵9,上述輸料泵9優選為帶計量功能的計量泵。多段子殼體5之間設置有用于連通其中任意兩段或多段子殼體5的多根連通管10,多根連通管10中均設置有用于控制其通斷的選通件11。利用上述方案,可以方便地向各個子殼體5內部加入對應的添加劑,并且利用多根連通管10,可以將各個子殼體5之間多樣化地連通起來,大大豐富了混凝土攪拌方式的選擇,利用一臺混凝土攪拌機便可生產出不同類型不同品質的混凝土。
驅動組件4、輸料泵9以及選通件11均與控制器1控制連接,分別響應于控制器1的控制信號控制各個子殼體5內攪拌裝置3的運行、各個子殼體5的注料及出料狀態、以及各個子殼體5之間的連通關系。
基于上述設置,本發明中的混凝土攪拌機可以實現混凝土原料的多級攪拌,每一個子殼體5內部的攪拌裝置3均不相同,使得混凝土在不同的階段能夠受到不同的攪拌,提高了混凝土的攪拌效率。利用注料管6以及出料管7,可以方便地在攪拌過程中向子殼體5中加入混凝土添加劑,上述添加劑的加入時間完全受控于控制器1,整個混凝土攪拌機智能化控制,方便了混凝土攪拌機工作時的流程管理,無需人工計算加料時間,自動完成加料與出料,自動完成一整套的攪拌方案。
進一步的,如圖3所示,子殼體5的底壁邊緣繞子殼體5的軸向設置有多個輸料孔19,多個輸料孔19分別與多根輸料管相連通,選通件11包括轉動設置于子殼體5底壁上的用于遮蔽輸料孔19的遮板21以及驅動遮板21轉動的微型電機2012,相應的,為了便于控制,上述微型電機2012亦由控制器1控制。利用底壁開設的輸料孔19可以方便地將其中一個子殼體5中的混凝土輸送到其下一級或更為下方的子殼體5中,實現混凝土攪拌機中混凝土攪拌方式多樣化的組合
多根連通管10分別繞子殼體5的軸向貼合設置于子殼體5的內側壁上并在子殼體5的內壁周向上形成凸起。類似于家用滾筒式洗衣機,凸起能夠使得子殼體5中的混凝土在攪拌時攪拌得更加均勻。
在混凝土攪拌過程中,攪拌環境對于混凝土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為了對子殼體5內的溫濕度加以控制,從而控制混凝土攪拌機的攪拌環境,加工出性能更為良好的混凝土,多個子殼體5的底壁上均設置有用于調節各個子殼體5內部溫度的加熱組件37以及用于檢測各個子殼體5內部溫度以及濕度的溫濕度傳感器,加熱組件37與控制器1控制連接,溫濕度傳感器與控制器1信號連接,控制器1接收溫濕度傳感器的檢測信號,控制加熱組件37的動作。上述加熱組件37為設置于子殼體5內壁上的加熱片或者加熱絲。
在本發明中,控制器1為單片機或電腦,以及設置于上述裝置外圍的驅動電路。
對于本發明中子殼體5的數量,至少為3個,其中,位于殼體2頂端的子殼體5內設置有用于攪拌混凝土骨料的混料軸29,位于殼體2中間位置的子殼體5內設置有用于對混合后的混凝土骨料進行粗攪拌的粗攪拌軸3015,位于殼體2下方位置的子殼體5內設置有用于對子殼體5內經粗攪拌后的混凝土進行精攪拌的精攪拌軸3115。注料管6遠離儲料桶的一端由子殼體5的側壁上端穿入到攪拌裝置3的上方,出料管7與子殼體5的側壁下端相連通并設置有用于控制其通斷的電磁閥32,電磁閥32與控制器1控制連接。上述技術方案,使得控制器1能夠精確地控制各個子殼體5中攪拌裝置3的運動狀態,并且精確地向各個攪拌殼體2中加入各種添加劑,使得整個混凝土攪拌機的工作更為智能化,可以獨立完成一整套的攪拌方案。
本發明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如下:
可拆卸設置的子殼體5使得整個混凝土攪拌機在非工作狀態下運輸以及安裝都十分方便;通過在不同的子殼體5內設置不同的攪拌裝置3,使得整個混凝土攪拌機能夠實現多種方式的攪拌,生成更為多樣化的混凝土漿料;通過在各個子殼體5上設置注料管6以及出料管7,使得整個混凝土攪拌機可以在攪拌的中間過程中加入特定的原料,并且上述原料的加入對應于不同的攪拌裝置3,從而實現對混凝土攪拌過程的精確加料控制;通過設置多根連通管10,可以使得混凝土攪拌機各個子殼體5之間的連接更加多樣,不同子殼體5中的混凝土原料均能夠在控制器1的控制下進行混合,從而大大豐富了混凝土攪拌機的制成品種類,結合控制器1以及輸料泵9等裝置,可以實現整個混凝土攪拌機的全流程自動化精確控制,提升混凝土的生產品質,滿足高端混凝土的需求。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僅局限于上述實施例,凡屬于本發明思路下的技術方案均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