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混凝土加工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便于移動的混凝土攪拌機。
背景技術:
混凝土是當代最主要的土木工程材料之一。它是由膠凝材料,顆粒狀集料(也稱為骨料),水,以及必要時加入的外加劑和摻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制,經均勻攪拌,密實成型,養護硬化而成的一種人工石材。混凝土具有原料豐富,價格低廉,生產工藝簡單的特點,因而使其用量越來越大。同時混凝土還具有抗壓強度高,耐久性好,強度等級范圍寬等特點。這些特點使其使用范圍十分廣泛,不僅在各種土木工程中使用,就是造船業,機械工業,海洋的開發,地熱工程等,混凝土也是重要的材料。
而混凝土攪拌機是一種將混凝土原料進行混合攪拌的裝置,然而傳統的混凝土攪拌機大多體型較大,笨重,移動不方便,在一些特殊環境下不夠實用,無法滿足人們的需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便于移動的混凝土攪拌機。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便于移動的混凝土攪拌機,包括主體支架,所述主體支架下方通過固定桿連接有滾輪,所述主體支架上表面通過固定板固定有攪拌筒,所述攪拌筒內部中心處設置有攪拌軸,所述攪拌軸外壁焊接有攪拌葉片,所述攪拌軸的一端通過傳動皮帶與電機上的轉動軸傳動連接,且攪拌軸與攪拌筒連接處設置有軸承,所述主體支架的一端螺栓連接有扶手,所述主體支架下方設置有卡板,所述卡板的下方通過定位插銷連接有連板。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滾輪共設置有兩個,且兩個滾輪關于主體支架豎直中心線相互對稱。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固定板共設置有兩個,且兩個固定板關于攪拌筒豎直中心線相互對稱。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扶手的一端套接有握柄。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卡板底面開設有插槽,且插槽寬度大小與連板寬度大小一致。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連板底部設置有配重底座。
本發明中,首先,該裝置可以通過在主體支架下方設置有滾輪,使該裝置可以做到自由移動,方便再一些特殊情況下使用,增大了該裝置的使用范圍,其次,該裝置通過在卡板底面開設有插槽,且插槽寬度大小與連板寬度大小一致,連板通過固定插銷卡接在卡板下方卡槽內,使連板的安裝和拆卸更為方便,再有,該裝置通過在連板底部設置有配重底座,使該裝置在運行使更為穩定,增加了裝置的安全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提出的一種便于移動的混凝土攪拌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卡板與連板連接結構示意圖。
圖例說明:
1-滾輪、2-固定桿、3-主體支架、4-固定板、5-攪拌筒、6-攪拌軸、7-攪拌葉片、8-軸承、9-傳動皮帶、10-握柄、11-扶手、12-卡板、13-連板、14-配重底座、15-轉動軸、16-電機、17-固定插銷。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參照圖1-2,一種便于移動的混凝土攪拌機,包括主體支架3,主體支架3下方通過固定桿2連接有滾輪1,主體支架3上表面通過固定板4固定有攪拌筒5,攪拌筒5內部中心處設置有攪拌軸6,攪拌軸6外壁焊接有攪拌葉片7,攪拌軸6的一端通過傳動皮帶9與電機16上的轉動軸15傳動連接,且攪拌軸6與攪拌筒5連接處設置有軸承8,主體支架3的一端螺栓連接有扶手11,主體支架3下方設置有卡板12,卡板12的下方通過定位插銷17連接有連板13。
滾輪1共設置有兩個,且兩個滾輪1關于主體支架5豎直中心線相互對稱,固定板4共設置有兩個,且兩個固定板4關于攪拌筒5豎直中心線相互對稱,扶手11的一端套接有握柄10,卡板12底面開設有插槽,且插槽寬度大小與連板13寬度大小一致,連板13底部設置有配重底座14。
該裝置可以通過在主體支架3下方設置有滾輪1,使該裝置可以做到自由移動,方便再一些特殊情況下使用,增大了該裝置的使用范圍,且該裝置通過在卡板12底面開設有插槽,且插槽寬度大小與連板13寬度大小一致,連板13通過固定插銷17卡接在卡板12下方卡槽內,使連板13的安裝和拆卸更為方便。
工作原理:使用時,首先通過滾輪1將該裝置移動至合適地點后,將連板13插接在卡板12底面的插槽內,并使用固定插銷17進行固定,再向攪拌筒5內加入混凝土原料,連接電源,打開電源開關,電機16運行帶動轉動軸15轉動,通過傳動皮帶9帶動攪拌軸6轉動,從而帶動攪拌葉片7對混凝土原料進行混合攪拌。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揭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及其發明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