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建筑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預制剪力墻板及其裝配、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裝配式建筑是指用預制剪力墻/柱、疊合板、預制梁等預制的構件在建筑工地上現場裝配而成的建筑,這種建筑具有施工速度快、工期短,受氣候條件制約小的特點。預制構件中預制剪力墻在豎向上裝配連接方式主要采用:1、套筒灌漿連接,具體是將上、下兩塊預制剪力墻上預埋的鋼筋通過套筒對接,套筒內灌漿實現高強度連接,這種連接方式的不知之處在于:(1)套筒、鋼筋的對接、灌漿操作工序繁瑣,不便于現場施工;(2)套筒屬于裝配式建筑構件對接的專用配件,結構較復雜,制造成本較高,容易增加工程造價;2、約束漿錨搭接連接,具體是在預制剪力墻的排孔內安裝鋼筋,將上、下兩塊預制剪力墻的鋼筋通過排孔對插,再向排孔內灌漿實現高強度連接,這種連接方式的不知之處在于:目前為配合現場裝配工藝,排孔內的鋼筋安裝結構較復雜,現場裝配施工時安裝鋼筋容易拖延工期,如果預制剪力墻的排孔內鋼筋預先安裝好,外露的鋼筋又非常不利于運輸和吊裝。因此有必要對現有的預制剪力墻的豎向裝配連接方式進行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種高層裝配式單排通孔預制剪力墻,其具有結構簡單、易于制造、便于運輸和吊裝的特點;又提出該預制剪力墻的裝配結構以及其施工方法,具有現場施工方便快速、施工工期短、工程造價低的特點。
本發明的目的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高層裝配式單排通孔預制剪力墻,其包括有預制墻體,所述預制墻體內預埋有水平分布筋、豎向分布筋和拉結筋,若干根水平分布筋和若干根豎向分布筋交錯排列構成鋼筋骨架,2個鋼筋骨架間隔藏于預制墻體內,拉結筋端分別連接于2個鋼筋骨架上,所述預制墻體內具有若干豎向分布的直柱形裝配孔,裝配孔錯開鋼筋骨架及拉結筋。其中裝配孔的直徑可以是80~100mm。
一種預制剪力墻的裝配結構,包括有上下對齊、間隔設置的2塊預制剪力墻,所述預制剪力墻為上述高層裝配式單排通孔預制剪力墻,上、下預制剪力墻的裝配孔對齊,下塊預制剪力墻的頂端與上塊預制剪力墻的底端之間具有疊合樓板間隔并構成聯接位,至少1根受力筋插于上、下預制剪力墻的裝配孔內,受力筋的底端插于下塊預制剪力墻的裝配孔內至少500mm,受力筋的頂端穿過聯接位插于上塊預制剪力墻的裝配孔內至少500mm。
預制剪力墻的一側或兩側位于聯接位處設有疊合樓板,疊合樓板包括預制樓板和位于預制樓板上的現澆樓板,所述預制樓板內預埋有樓板鋼筋,樓板鋼筋的外露部分位于聯接位處,聯接位的上部及預制樓板的上方鋪設有連續的樓板鋼筋骨架。
預制剪力墻的裝配孔內、聯接位內以及樓板鋼筋骨架澆筑有混凝土,下塊預制剪力墻與疊合樓板通過混凝土聯接,上、下預制剪力墻通過受力筋和混凝土聯接。
一種預制剪力墻的裝配施工方法,所述預制剪力墻采用上述預制剪力墻的裝配結構,其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在地基或樓面上確定預制剪力墻的安裝位,在安裝位附近搭建臨時固定架,將預制剪力墻吊裝于安裝位、并由臨時固定架固定,預制剪力墻的底端與地基或樓面之間采用座漿填平;在地基上裝配預制剪力墻時,地基上預埋受力筋,使受力筋的頂端插于預制剪力墻的裝配孔內至少500mm。
步驟2、搭建臨時支撐架,在預制剪力墻的上方一側或兩側分別安裝預制樓板,預制樓板由臨時支撐架支撐,于預制樓板的上方鋪設連續的樓板鋼筋骨架。
步驟3、在預制剪力墻的裝配孔內放入受力筋,將受力筋的頂部與預制樓板的樓板鋼筋的外露部分和/或樓板鋼筋骨架固定連接。
步驟4、在預制剪力墻側面與預制樓板底面的銜接部位安裝模板,向預制剪力墻的裝配孔內灌注自密實混凝土、以及在樓板鋼筋骨架上澆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凝結至強度達到要求后,預制樓板與樓板鋼筋骨架聯接成疊合樓板。
步驟5、在步驟4建造的疊合樓板形成的樓面上,重復步驟1至步驟4依次向上裝配預制剪力墻,完成各層預制剪力墻的裝配,施工到最頂層時,在步驟3中,受力筋上部不高出聯接位或者省去步驟3。
本發明具有以下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
1、本發明的高層裝配式單排通孔預制剪力墻結構非常簡單,具有易于制造、便于運輸和吊裝的特點。
2、本發明的預制剪力墻的裝配結構在施工時,將受力筋現場安裝于預制剪力墻的裝配孔內,連接于疊合樓板的樓板鋼筋骨架上實現定位,具有現場施工方便、操作簡單、快速的特點。
3、本發明的預制剪力墻的裝配結構在施工時,先裝配下一層剪力墻及該樓層頂板后再裝配上一層的剪力墻及其樓頂板,這種逐層裝配方式能有效確保施工質量;同時,裝配上層剪力墻時,可拆除下層施工時中使用的臨時固定架、臨時支撐架及模板,重新用于上層剪力墻的施工,具有配件重復使用率高、施工投入小的特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高層裝配式單排通孔預制剪力墻的結構示意圖(俯視狀態)。
圖2為圖1所示的預制剪力墻的剖視圖(主視狀態)。
圖3為圖1所示的預制剪力墻的裝配結構的示意圖。
圖4為圖1所示的預制剪力墻的裝配施工方法中步驟1的施工示意圖。
圖5為圖1所示的預制剪力墻的裝配施工方法中步驟2和步驟3的施工示意圖。
圖6為圖1所示的預制剪力墻的裝配施工方法中步驟4的施工示意圖。
圖7為圖1所示的預制剪力墻的裝配施工方法中步驟5施工建筑物中間層的示意圖。
圖8為圖1所示的預制剪力墻的裝配施工方法中步驟5施工建筑物頂層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
參考圖1和圖2,高層裝配式單排通孔預制剪力墻,其包括有預制墻體1。所述預制墻體1內預埋有水平分布筋11、豎向分布筋12和拉結筋13,若干根水平分布筋11和若干根豎向分布筋12交錯排列構成鋼筋骨架,2個鋼筋骨架間隔藏于預制墻體1內,拉結筋13端分別連接于2個鋼筋骨架上。
所述預制墻體1內中央具有若干豎向分布的直柱形裝配孔10,裝配孔10錯開鋼筋骨架及拉結筋13,裝配孔10的直徑為90mm。
本實施例的預制剪力墻結構簡單、易于制造,制造時預制墻體1內的裝配孔10通過預埋的金屬管形成,預制墻體1成型后可將裝配孔10內的金屬管抽離,以便重復利用金屬管,避免管材浪費;另外預制墻體1的表面外露鋼筋少,使運輸和吊裝的操作簡單、安全,減少了運輸占用空間,還利于施工人員吊裝操作的安全性。
實施例2
參考圖3,一種預制剪力墻的裝配結構,包括有上下對齊、間隔設置的2塊預制剪力墻,所述預制剪力墻采用實施例1的高層裝配式單排通孔預制剪力墻,上、下預制剪力墻的裝配孔10對齊,下塊預制剪力墻的頂端與上塊預制剪力墻的底端之間具有疊合樓板間隔并構成聯接位15,1根受力筋16插于上、下預制剪力墻的裝配孔10內,受力筋16的底端插于下塊預制剪力墻的裝配孔10內、接近樓板頂面標高位置,受力筋16的頂端穿過聯接位15、插于上塊預制剪力墻的裝配孔10內600mm。為便于現場施工,受力筋16插入裝配孔10內長度滿足不少于500mm,滿足錨固要求即可。
預制剪力墻的兩側位于聯接位15處分別設有疊合樓板,(對于靠近建筑物最外側的墻體,預制剪力墻的一側位于聯接位15處設有疊合樓板,圖中未示),疊合樓板包括預制樓板2和位于預制樓板2上的現澆樓板3,所述預制樓板2內預埋有樓板鋼筋21,樓板鋼筋21的外露部分聯接位15處,聯接位15的上部及預制樓板2的上方鋪設有連續的樓板鋼筋骨架31。
預制剪力墻的裝配孔10內、聯接位15內以及樓板鋼筋骨架31澆筑有混凝土,下塊預制剪力墻與疊合樓板通過混凝土聯接,上、下預制剪力墻通過受力筋16和混凝土聯接。
本實施例的預制剪力墻的裝配結構,通過預制樓板2構造的疊合樓板實現上、下層預制剪力墻的聯接,具有裝配牢固,施工質量高的特點。
實施例3
參考圖4至8,一種預制剪力墻的裝配施工方法,所述預制剪力墻采用實施例2的預制剪力墻的裝配結構,其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在地基或樓面上確定預制剪力墻的安裝位,在安裝位附近搭建臨時固定架,參考圖4,將預制剪力墻吊裝于安裝位、并由臨時固定架固定(圖中未示),預制剪力墻的底端與地基之間采用座漿14填平;在地基上裝配預制剪力墻時,地基上預埋1根受力筋16,使受力筋16的頂端插于預制剪力墻的裝配孔10內600mm。
步驟2、搭建臨時支撐架(圖中未示),參考圖5,在預制剪力墻的上方兩側分別安裝預制樓板2,預制樓板2由臨時支撐架支撐,采用機械連接或焊接方式、固定連接預制樓板2之間的樓板鋼筋外露部分,于預制樓板2的上方鋪設連續的樓板鋼筋骨架31。
步驟3、參考圖5,在預制剪力墻的裝配孔10內放入1根受力筋16,將受力筋16的頂部與預制樓板2的樓板鋼筋外露部分和樓板鋼筋骨架31、采用機械連接或焊接方式固定連接。
步驟4、參考圖6,在預制剪力墻側面與預制樓板2底面的銜接部位安裝模板4,先向預制剪力墻的裝配孔10內灌注自密實混凝土,待預制剪力墻的裝配孔10內的自密實混凝土初凝后,再在樓板鋼筋骨架31上澆筑現澆樓板混凝土,待現澆樓板混凝土凝結至強度達到要求后,預制樓板2與樓板鋼筋骨架31聯接成疊合樓板。
步驟5、參考圖7,在步驟4建造的疊合樓板形成的樓面上,重復步驟1至步驟4依次向上裝配預制剪力墻,完成各層預制剪力墻的裝配;參考圖8,施工到最頂層時,在步驟3中,受力筋16上部不高出聯接位15,且受力筋16彎錨錨入最頂層樓板的樓板鋼筋骨架31內并連接。
本實施例的預制剪力墻的裝配施工方法中,先裝配下一層剪力墻及該樓層頂板后再裝配上一層的剪力墻及其樓頂板,這種逐層裝配方式有效確保了施工質量;同時,裝配上層剪力墻時,可拆除下層施工時中使用的臨時固定架、臨時支撐架及模板,重新用于上層剪力墻的施工,具有配件重復使用率高、施工投入小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