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建筑施工,具體為一種用于建筑施工的砌筑結構。
背景技術:
1、砌體結構是用磚砌體、石砌體或砌塊砌體建造的結構,又稱磚石結構,由于砌體的抗壓強度較高而抗拉強度很低,因此,砌體結構構件主要承受軸心或小偏心壓力,而很少受拉或受彎,一般民用和工業建筑的墻體都可采用砌體結構,墻體砌筑結構作為一種傳統的建筑形式,雖然具有耐久性強、材料來源廣泛等優勢,但其抗剪力性能較差的問題一直是制約其廣泛應用的關鍵因素。
2、傳統的磚塊、砌塊等砌筑材料,在受到水平方向的剪力作用時,由于其內部結構的脆性和連接方式的局限性,往往難以有效抵抗剪力的破壞,因此我們需要提出一種用于建筑施工的砌筑結構。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建筑施工的砌筑結構,旨在解決現有技術中磚塊、砌塊等砌筑材料,在受到水平方向的剪力作用時,由于其內部結構的脆性和連接方式的局限性,往往難以有效抵抗剪力的破壞的問題。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3、一種用于建筑施工的砌筑結構,包括若干組砌塊,所述砌塊的頂部固定連接有四組插柱,四組所述插柱呈兩兩對稱設置,所述砌塊的底部開設有四組插孔,所述插孔與插柱相適配,且所述插柱的頂端插接于插孔的內部,所述砌塊的一側側壁上固定連接有限位塊,所述砌塊遠離限位塊的一側開設有與限位塊相對應的限位槽,所述限位塊插接于限位槽的內部,所述砌塊與限位塊的內部插接有錨筋,若干組所述砌塊的兩側分別設置有功能層。
4、優選的,若干組所述砌塊的一側固定連接有鋼絲網,所述鋼絲網的一側涂覆有砂漿層,所述功能層設置于砂漿層遠離鋼絲網的一側。
5、優選的,所述功能層包括保溫層、隔音層和防水層,所述保溫層與砂漿層的一側連接。
6、優選的,所述保溫層的材質設置為硅酸鹽保溫材料制成,所述隔音層設置于保溫層遠離砂漿層的一側。
7、優選的,所述隔音層的材質設置為粘接有隔音氈的石膏板制成,所述防水層設置于隔音層遠離保溫層的一側。
8、優選的,所述防水層的材質設置為防水混凝土支撐,且所述保溫層和隔音層之間可通過粘合劑固定粘接。
9、優選的,所述砌塊與限位塊的內部均開設有相互對應的通孔,所述錨筋固定插接于通孔的內部。
10、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砌塊、插柱、插孔、限位塊、限位槽和錨筋的配合使用,砌塊之間通過插柱和插孔的緊密配合,形成了穩固的機械連接,這種連接方式有效減少了砌塊之間的相對位移,提高了整體結構的穩定性和承載能力,同時能夠確保在受到外力作用時,力能夠均勻分布到各個砌塊上,從而避免局部應力集中導致的破壞,限位塊和限位槽的設置進一步限制了砌塊的移動和轉動,特別是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這種限制作用有助于保持結構的幾何形狀和尺寸精度,防止因變形或位移導致的結構失效。
1.一種用于建筑施工的砌筑結構,包括若干組砌塊(1),其特征在于:所述砌塊(1)的頂部固定連接有四組插柱(2),四組所述插柱(2)呈兩兩對稱設置,所述砌塊(1)的底部開設有四組插孔(3),所述插孔(3)與插柱(2)相適配,且所述插柱(2)的頂端插接于插孔(3)的內部,所述砌塊(1)的一側側壁上固定連接有限位塊(4),所述砌塊(1)遠離限位塊(4)的一側開設有與限位塊(4)相對應的限位槽(5),所述限位塊(4)插接于限位槽(5)的內部,所述砌塊(1)與限位塊(4)的內部插接有錨筋(6),若干組所述砌塊(1)的兩側分別設置有功能層(7)。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建筑施工的砌筑結構,其特征在于:若干組所述砌塊(1)的一側固定連接有鋼絲網(8),所述鋼絲網(8)的一側涂覆有砂漿層(9),所述功能層(7)設置于砂漿層(9)遠離鋼絲網(8)的一側。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建筑施工的砌筑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層(7)包括保溫層(701)、隔音層(702)和防水層(703),所述保溫層(701)與砂漿層(9)的一側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用于建筑施工的砌筑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溫層(701)的材質設置為硅酸鹽保溫材料制成,所述隔音層(702)設置于保溫層(701)遠離砂漿層(9)的一側。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用于建筑施工的砌筑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音層(702)的材質設置為粘接有隔音氈的石膏板制成,所述防水層(703)設置于隔音層(702)遠離保溫層(701)的一側。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用于建筑施工的砌筑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層(703)的材質設置為防水混凝土支撐,且所述保溫層(701)和隔音層(702)之間可通過粘合劑固定粘接。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建筑施工的砌筑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砌塊(1)與限位塊(4)的內部均開設有相互對應的通孔(10),所述錨筋(6)固定插接于通孔(10)的內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