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空心樓板,具體是一種金屬空心模樓板構造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1、在建筑物進行空心樓板的混凝土澆筑之前,一個至關重要的步驟是在樓板結構中精確地放置空心樓板芯模,這些芯模的設計旨在減輕樓板自重、提升隔熱隔音性能,并優化建筑物的整體結構效率,然而,在實際施工過程中,當澆筑混凝土時,由于混凝土漿料的流動性和浮力作用,芯模容易發生上浮或移位,這不僅會嚴重干擾工程的正常進度,更會對最終樓板的結構強度和安全性構成潛在威脅,從而影響整個工程的質量。
2、傳統的空心樓板芯模固定方法主要依賴于鋼筋結構進行上下方向的固定,這種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有效限制芯模在垂直方向上的移動,確保其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的穩定性,然而,由于每個建筑工程所采用的空心樓板芯模在規格、尺寸乃至材料上都可能存在差異,傳統的固定方式往往忽視了對芯模水平方向的限制,在進行混凝土灌漿的過程中,芯模容易發生水平方向的微小移動,這些微小的移動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會逐漸累積成較大的位置偏差,這種位置偏差會直接影響到樓板的平整度和受力均勻性,進而降低建筑物的整體結構性能和使用壽命,因此,需要對其進行改進和優化。
技術實現思路
1、為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傳統的空心樓板芯模固定方法雖能有效控制垂直移動,但忽視水平方向限制,導致芯模在灌漿過程中易發生微小水平移動并累積成位置偏差,影響樓板平整度和受力均勻性,降低建筑物性能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金屬空心模樓板構造及其施工方法。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金屬空心模樓板構造,包括空心樓板芯模,空心樓板芯模的四角分別設置有鋼筋,四個所述鋼筋的外壁上分別固定安裝有兩個抱箍,每個所述抱箍的頂部均設置有l形安裝塊,所述l形安裝塊與鋼筋滑動連接,對應的兩個所述抱箍的頂部分別設置有固定機構;
3、所述固定機構包括卡接安裝在對應兩個l形安裝塊的頂部的矩形倉,所述矩形倉朝向空心樓板芯模的一側開設有槽口,所述矩形倉的外壁上螺紋安裝有絲桿,所述絲桿的一端延伸至矩形倉內且固定安有移動塊,所述移動塊與矩形倉滑動連接,所述移動塊的內部固定安裝有三個圓柱一,所述絲桿的內部設置有一個梯形塊一和兩個梯形塊二,所述梯形塊一與兩個梯形塊二的外壁上分別開設有腰形槽一,三個所述圓柱一分別貫穿對應的腰形槽一,兩個所述梯形塊二的外壁上分別固定安裝有梯形塊三,兩個所述梯形塊三均與空心樓板芯模的外壁相貼合。
4、優選地,八組固定機構每四個一組,且一組在上一組在下,對應的兩組固定機構直接分別設置有支撐機構;所述支撐機構包括固定安裝在矩形倉的頂部的兩個安裝板一和固定安裝在矩形倉底部兩個安裝板二,所述支撐機構位于兩個安裝板一和兩個安裝板二的中間的支撐桿。
5、優選地,所述支撐桿的兩端分別設置安裝組件,所述安裝組件包括開設在支撐桿端部外壁上的安裝槽,所述安裝槽的內部設置有兩個卡板,兩個所述卡板交叉呈x形,對應的所述卡板的外壁上開設有腰形槽二,所述安裝槽的內部固定安裝有圓柱二,所述圓柱二貫穿腰形槽二。
6、優選地,兩個所述卡板的外壁上分別固定安裝有卡塊和按壓塊,兩個所述按壓塊呈梯形設計,兩個所述卡塊相互靠近的一側通過彈簧彈性連接。
7、優選地,兩個所述安裝板一和安裝板二的相互靠近的一側分別開設有若干個卡槽,若干個所述卡槽等距離分布設計,每個所述卡塊分別與對應的卡槽相卡接。
8、優選地,每個所述矩形倉的底部固定安裝有兩個矩形塊,兩個所述矩形塊位于兩個安裝板二的兩側。
9、優選地,每個所述l形安裝塊的頂部和底部均為抽殼設計,所述矩形塊與l形安裝塊的頂部相適配且通過螺栓固定連接。
10、優選地,每個所述梯形塊三的面積大的面與空心樓板芯模接觸,兩個所述梯形塊二遠離梯形塊三的一側為傾斜設計,且兩個所述梯形塊二的傾斜面與梯形塊一的傾斜面滑動連接。
11、優選地,每個所述安裝板一均呈凸型設計,每個所述安裝板二呈矩形設計且面積值小于安裝板一的面積值。
12、一種金屬空心模樓板構造的施工方法,該施工方法的具體步驟包括:
13、s1、施工準備:
14、材料準備:準備金屬空心芯模、鋼筋、混凝土料,確??招男灸_M場時經過檢查驗收;
15、機具準備:準備木工手槍鉆、鉗子、吊運箱模用的鋼筋籠工具;
16、人員組織:組織勞動力,包括鋼筋班組,負責箱模安裝和抗浮點設置工序;
17、s2、模板安裝與鋼筋綁扎:
18、底部模板安裝:按照施工圖紙、布管圖進行模板安裝,確保模板平整、嚴密;
19、鋼筋綁扎:綁扎樓板底鐵和肋梁鋼筋,確保鋼筋位置準確、綁扎牢固;
20、s3、金屬空心芯模安裝與固定:
21、芯模組裝:如采用分體式金屬空心芯模,需在現場或附近空地進行組裝,確保芯模組裝牢固、尺寸準確;
22、芯模安裝:按照布管圖將金屬空心芯模依次擺放在肋梁空格內,確保芯模位置準確、平整對齊;
23、抗浮處理:設置抗浮點,采用鐵絲等將芯模與模板或鋼筋固定,防止混凝土澆筑時芯模上??;
24、s4、鋼筋綁扎與隱蔽驗收:
25、上部鋼筋綁扎:在芯模安裝完成后,綁扎樓板上部鋼筋,確保鋼筋與肋梁鋼筋綁扎牢固;
26、s5、混凝土澆筑與養護:
27、混凝土澆筑:采用泵送方式澆筑混凝土,確?;炷了涠冗m中、布料均勻;振搗棒沿肋梁位置順澆筑方向依次振搗,直至箱模底部混凝土密實
28、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29、本發明通過固定機構的設計,實現了對空心樓板芯模的自適應固定,固定機構中的梯形塊一和梯形塊二能夠通過腰形槽一與圓柱一的配合,在一定范圍內自適應地調整位置,以適應不同形狀和尺寸的空心樓板芯模,不僅簡化了安裝過程,還確保了固定機構能夠緊密貼合樓板芯模的外壁,從而提供穩定的支撐和固定效果,當空心樓板芯模的高度較高時,可以通過在鋼筋的外壁上再固定一組固定機構,使得兩組固定機構垂直分布,進一步增強了樓板在垂直方向上的穩定性。
30、本發明通過設置安裝組件中的卡板和卡塊結構,實現了支撐桿的快速安裝和拆卸,卡板上的腰形槽二允許卡板在一定范圍內移動,而卡塊和按壓塊的設置則使得用戶可以通過按壓按壓塊來輕松地將支撐桿插入或取出安裝板一和安裝板二之間,提高了安裝和拆卸的效率,還使得支撐桿能夠根據垂直方向上兩組固定機構之間的高度差進行角度調整,從而確保支撐桿能夠穩固地支撐在兩組固定機構之間,凸型設計的安裝板一和矩形設計的安裝板二相結合,也為支撐桿提供了一個更加穩固的安裝基礎,有效防止了支撐桿在固定過程中發生晃動或脫落。
1.一種金屬空心模樓板構造,包括空心樓板芯模(1),空心樓板芯模(1)的四角分別設置有鋼筋(2),四個所述鋼筋(2)的外壁上分別固定安裝有兩個抱箍(3),每個所述抱箍(3)的頂部均設置有l形安裝塊(4),所述l形安裝塊(4)與鋼筋(2)滑動連接,其特征在于:對應的兩個所述抱箍(3)的頂部分別設置有固定機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金屬空心模樓板構造,其特征在于:八組固定機構每四個一組,且一組在上一組在下,對應的兩組固定機構直接分別設置有支撐機構;所述支撐機構包括固定安裝在矩形倉(5)的頂部的兩個安裝板一(9)和固定安裝在矩形倉(5)底部兩個安裝板二(901),所述支撐機構位于兩個安裝板一(9)和兩個安裝板二(901)的中間的支撐桿(10)。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金屬空心模樓板構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桿(10)的兩端分別設置安裝組件,所述安裝組件包括開設在支撐桿(10)端部外壁上的安裝槽(1001),所述安裝槽(1001)的內部設置有兩個卡板(11),兩個所述卡板(11)交叉呈x形,對應的所述卡板(11)的外壁上開設有腰形槽二(12),所述安裝槽(1001)的內部固定安裝有圓柱二(13),所述圓柱二(13)貫穿腰形槽二(12)。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金屬空心模樓板構造,其特征在于:兩個所述卡板(11)的外壁上分別固定安裝有卡塊(1101)和按壓塊(1102),兩個所述按壓塊(1102)呈梯形設計,兩個所述卡塊(1101)相互靠近的一側通過彈簧(14)彈性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金屬空心模樓板構造,其特征在于:兩個所述安裝板一(9)和安裝板二(901)的相互靠近的一側分別開設有若干個卡槽(91),若干個所述卡槽(91)等距離分布設計,每個所述卡塊(1101)分別與對應的卡槽(91)相卡接。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金屬空心模樓板構造,其特征在于:每個所述矩形倉(5)的底部固定安裝有兩個矩形塊(501),兩個所述矩形塊(501)位于兩個安裝板二(901)的兩側。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金屬空心模樓板構造,其特征在于:每個所述l形安裝塊(4)的頂部和底部均為抽殼設計,所述矩形塊(501)與l形安裝塊(4)的頂部相適配且通過螺栓固定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金屬空心模樓板構造,其特征在于:每個所述梯形塊三(702)的面積大的面與空心樓板芯模(1)接觸,兩個所述梯形塊二(701)遠離梯形塊三(702)的一側為傾斜設計,且兩個所述梯形塊二(701)的傾斜面與梯形塊一(7)的傾斜面滑動連接。
9.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金屬空心模樓板構造,其特征在于:每個所述安裝板一(9)均呈凸型設計,每個所述安裝板二(901)呈矩形設計且面積值小于安裝板一(9)的面積值。
10.一種金屬空心模樓板構造的施工方法,應用于如權利要求1-9任一項的金屬空心模樓板構造,其特征在于:該施工方法的具體步驟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