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建筑,具體為一種土木工程分體式建筑抗震結構。
背景技術:
1、土木工程是建造各類土地工程設施的科學技術的統稱,是指除房屋建筑以外,為新建、改建或擴建各類工程的建筑物、構筑物和相關配套設施等所進行的勘察、規劃、設計、施工、安裝和維護等各項技術工作及其完成的工程實體。地震是一種對建筑物造成損害程度最大的自然災害之一,會對重大工程與生命線工程造成巨大破壞,有時會造成城市功能的癱瘓,因此,在土木工程中建筑抗震一直是人們所關注的熱點,但是在不同的地震區域,建筑抗震結構的使用要求依舊存在一定的差異和不足需要去完善。
2、現有技術中,如專利申請號為:cn202021623307.4的“一種土木工程分體式建筑抗震結構”,包括防護管,所述防護管內穿插有工程管體,所述防護管上端設置有吊裝支撐機構,所述防護管的相對兩側均設置有限位固定機構。本實用新型可以對工程管體進行限位,并且在限位的過程中實現了限位直徑調整,便于不同直徑的工程管體使用,固定效果好,可以隨時調整固定的夾緊力。
3、現有的建筑抗震結構僅可以提供單一方向的抗震作用,無法提供垂直與水平方向同時提供抗震的功能,以至于導致抗震的效果存在不足的情況,針對上述問題,提出一種土木工程分體式建筑抗震結構。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土木工程分體式建筑抗震結構,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提出的現有技術操作時僅可以提供單一方向的抗震作用,無法提供垂直與水平方向同時提供抗震的功能,以至于導致抗震的效果存在不足的問題。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土木工程分體式建筑抗震結構,包括垂直抗震機構和水平抗震機構,所述水平抗震機構設置垂直抗震機構的內部,所述垂直抗震機構包括方形殼體、垂直軌道、滑動塊、阻尼緩沖桿和彈性件,所述垂直軌道分布在方形殼體內壁四邊,所述滑動塊垂直滑裝在垂直軌道的內部,所述阻尼緩沖桿對稱安裝在垂直軌道的內部兩端,所述彈性件纏繞于阻尼緩沖桿的外部;
3、所述水平抗震機構包括水平緩震套、阻尼伸縮桿、水平緩沖塊和對接套,所述阻尼伸縮桿活動分布在水平緩震套的內壁,所述阻尼伸縮桿的一端均勻分布在水平緩沖塊的外壁一圈,所述對接套設置在水平緩沖塊的頂部。
4、優選的,還包括鎖緊機構,所述鎖緊機構包括鎖緊環,所述鎖緊環的底部設置有滑動件,所述滑動件的側面連接有電動伸縮桿。
5、優選的,所述滑動件的外側設置有導向塊,所述導向塊的一端與電動伸縮桿相連接。
6、優選的,所述導向塊的頂部貫穿開設有導向槽口,所述滑動件滑動連接在導向槽口的內側。
7、優選的,所述方形殼體的外壁設置有兩個加強框,所述方形殼體的外壁一圈均勻分布有若干個側撐板,所述側撐板與加強框之間交錯連接。
8、優選的,所述方形殼體的底部設置有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上開設有安裝孔,所述方形殼體的內側底部設置有橡膠墊。
9、優選的,所述垂直軌道的一側貫穿開設有滑動槽口,所述滑動塊的一側固定安裝有對接塊,所述對接塊滑動連接在滑動槽口的內側。
10、優選的,所述方形殼體的頂部設置有頂蓋,所述頂蓋的底部四角固定有限位件,所述頂蓋的中部設置有密封套,所述限位件卡裝連接在方形殼體的內側四角。
11、優選的,所述水平緩震套的外側設置有加強筋圈,所述水平緩震套的頂部開設有通槽。
12、優選的,所述對接套的內壁均勻分布有若干個防滑條,所述對接套的頂部設置有限位環。
13、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4、1、本發明中,通過垂直軌道分布在方形殼體的內部,滑動塊配合對接塊滑動安裝在垂直軌道的內部,并且利用阻尼緩沖桿和彈性件在滑動塊的兩端提供緩沖支撐,提供有效地垂直緩沖減震的作用,水平緩震套與對接塊相連接,進而有利于對建筑體提供垂直緩沖減震的效果,通過水平緩震套內部分布有若干個阻尼伸縮桿并與水平緩沖塊連接,從而有利于對水平緩沖塊提供側向緩沖牽引的作用,將對接套安裝在水平緩沖塊上,進而方便了對建筑體提供連接的作用,有利于提供水平緩沖減震的作用,從而有利于通過多向緩沖有效地提升了多面緩沖的效果,保證了抗震的作用。
15、2、本發明中,通過鎖緊環底部設有滑動件滑裝在導向塊的內側,并配合電動伸縮桿提供側推作用,便于通過電動伸縮桿的伸縮作用進而調節鎖緊環的位置,有利于對設備進行夾持鎖緊,進而實現快速的安裝作用,有效地提升了使用的效果,通過導向槽口有利于對滑動件提供滑動調節的空間,同時有利于提供輔助的導向作用,進而保證了使用過程中的穩定性。
16、3、本發明中,通過加強筋圈設置在水平緩震套的外部,有利于增加水平緩震套的強度,保證了緩沖抗震時的穩定性,通槽便于對對接套提供貫穿安裝空間,同時也便于提供活動的空間,防滑條分布在對接套的內部,有利于在連接時增加摩擦力,進而提升安裝后的穩定性,通過限位環便于配合鎖緊機構提供快速的安裝限位的作用,在通過鎖緊機構鎖緊安裝后再通過緊固件進一步安裝加固,有利于通過鎖緊機構的輔助鎖緊提升了安裝的便捷性。
1.一種土木工程分體式建筑抗震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垂直抗震機構(1)和水平抗震機構(2),所述水平抗震機構(2)設置垂直抗震機構(1)的內部,所述垂直抗震機構(1)包括方形殼體(101)、垂直軌道(106)、滑動塊(108)、阻尼緩沖桿(110)和彈性件(111),所述垂直軌道(106)分布在方形殼體(101)內壁四邊,所述滑動塊(108)垂直滑裝在垂直軌道(106)的內部,所述阻尼緩沖桿(110)對稱安裝在垂直軌道(106)的內部兩端,所述彈性件(111)纏繞于阻尼緩沖桿(110)的外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土木工程分體式建筑抗震結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鎖緊機構(3),所述鎖緊機構(3)包括鎖緊環(301),所述鎖緊環(301)的底部設置有滑動件(302),所述滑動件(302)的側面連接有電動伸縮桿(304)。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土木工程分體式建筑抗震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動件(302)的外側設置有導向塊(303),所述導向塊(303)的一端與電動伸縮桿(304)相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土木工程分體式建筑抗震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向塊(303)的頂部貫穿開設有導向槽口(305),所述滑動件(302)滑動連接在導向槽口(305)的內側。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土木工程分體式建筑抗震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殼體(101)的外壁設置有兩個加強框(102),所述方形殼體(101)的外壁一圈均勻分布有若干個側撐板(103),所述側撐板(103)與加強框(102)之間交錯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土木工程分體式建筑抗震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殼體(101)的底部設置有固定底座(104),所述固定底座(104)上開設有安裝孔,所述方形殼體(101)的內側底部設置有橡膠墊(105)。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土木工程分體式建筑抗震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軌道(106)的一側貫穿開設有滑動槽口(107),所述滑動塊(108)的一側固定安裝有對接塊(109),所述對接塊(109)滑動連接在滑動槽口(107)的內側。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土木工程分體式建筑抗震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殼體(101)的頂部設置有頂蓋(112),所述頂蓋(112)的底部四角固定有限位件(113),所述頂蓋(112)的中部設置有密封套(114),所述限位件(113)卡裝連接在方形殼體(101)的內側四角。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土木工程分體式建筑抗震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緩震套(201)的外側設置有加強筋圈(202),所述水平緩震套(201)的頂部開設有通槽。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土木工程分體式建筑抗震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對接套(205)的內壁均勻分布有若干個防滑條(206),所述對接套(205)的頂部設置有限位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