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機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耐用的食物處理機。
背景技術:
現有的食物處理機一般包括電機、容器和加工組件,且加工組件都是多功能的,包括和面、打蛋、絞肉、攪拌和粉碎等功能,是廚房電器中很重要的類別,為人們制作美食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由于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快速,很多用戶會一次性加工很多食物,然后儲存起來,這也是當下很流行的一種生活方式,這種方式給用戶帶來了很大的便利,避免頻繁使用機器,頻繁清洗機器,費時費力的問題。但這就帶來了一個問題,如在和面時,由于食材多,負載大,和面組件容易產生形變,導致和面效果差;且機器容易出現晃動,噪音大,使用感受也越來越差;還有,現有的和面組件結構設置不合理,使得面粉和水混合不充分。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耐用的、強度高的食物處理機。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耐用的食物處理機,包括底座、與底座連接成一體的機頭、設于機頭內的驅動裝置、攪拌容器,底座包括支撐面,攪拌容器可分離的固定于底座的支撐面的上方,機頭上設有由驅動裝置驅動的加工組件,加工組件包括揉面鉤,其中,所述揉面鉤設有折彎部,折彎部設有加強件。
進一步的,所述加強件為設于折彎部內側的加強筋,加強筋與折彎部一體成型。
進一步的,所述加強筋呈弧形。
進一步的,所述加強筋的厚度為漸變的且向兩端逐漸變薄。
進一步的,所述加強件為設于折彎部內側的加強塊,加強塊呈板狀,加強塊通過焊接固定于折彎部。
進一步的,所述加強件為設于折彎部外周的加強環,加強環與折彎部一體成型;或者,所述加強件為設于折彎部外周的加強環,加強環套設于折彎部并通過焊接固定于折彎部上。
進一步的,所述揉面鉤的下端與攪拌容器底部之間的距離為D,5mm≤D≤10mm。
進一步的,所述揉面鉤與攪拌容器的內側壁之間的最小距離為L,12mm≤L≤28mm。
進一步的,所述驅動裝置包括電機、與電機傳動連接的轉軸、與轉軸固定連接的齒輪盤、與齒輪盤嚙合的行星輪,轉軸通過插銷與齒輪盤固定連接并帶動齒輪盤轉動。
進一步的,所述揉面鉤包括第一揉面鉤和第二揉面鉤,行星輪包括與第一揉面鉤傳動連接的第一行星輪及與第二揉面鉤傳動連接的第二行星輪。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點:
1、通過在揉面鉤上設置折彎部,通過折彎部帶動面粉翻滾,使得面粉與水充分混合,從而使和好的面團更加筋道,有彈性;同時,在折彎部上設置加強件,提升了揉面鉤的強度,使得揉面鉤即便是在加工很多面粉時,也能很好的完成面粉的攪拌,且不會使揉面鉤變形,在保證和面效果的同時,還提升了揉面鉤的使用壽命,進而提升了食物處理機的使用壽命。
2、加強件為設于折彎部內側的加強筋,此結構簡單,且加強筋與揉面鉤一體成型,便于揉面鉤的加工成型,提高了生產效率;同時,加強筋呈弧形,使得折彎部的內側被加強筋完整過渡,即折彎部的內側被加強筋包住,這樣使得折彎部的強度提升,從而提升了揉面鉤的整體強度,保證揉面鉤工作時不變形,提升了揉面鉤的使用壽命,進而提升了食物處理機的使用壽命;還有,加強筋的厚度為漸變的且向兩端逐漸變薄,使得加強筋均勻過渡,也使的揉面鉤的各部的厚度是均勻的,這樣便于揉面鉤的加工成型,且揉面鉤的各部強度均布,揉面鉤不易變形。
3、加強件為設于折彎部內側的加強塊,加強塊呈板狀,加強塊通過焊接固定于折彎部,此方式結構簡單,便于現有產品的改進,僅需簡單的通過焊接將加強塊焊接到折彎部的內側,從而實現提升折彎部的強度,保證揉面鉤不變形,從而提升揉面鉤的使用壽命,進而提升食物處理機的使用壽命。
4、加強件為設于折彎部外部的加強環,這樣將折彎部整個加厚了一層,提升了折彎部的強度,保證折彎部不變形,進而使得揉面鉤不變形,從而提升揉面鉤的使用壽命,進而提升食物處理機的使用壽命。
5、通過將揉面鉤下端與攪拌容器底部之間的距離D設置在5mm至10mm之間,這樣不僅使得揉面效果好,和面效率高,且揉面時的負載低,還減小了機頭的上下晃動,進而減小整機的晃動。當D小于5mm時,不僅增加了揉面鉤的負載,還增大了攪拌容器底部的面團對揉面鉤的反作用力,使的揉面鉤向上頂機頭,從而使的機頭上下晃動;當D大于10mm時,攪拌容器底部的面粉不能被有效攪拌到,攪拌不充分,和面效果差,且和面效率低。
6、通過將揉面鉤與攪拌容器的內側壁之間的最小距離L設置在12mm至28mm之間,這樣不僅使得揉面效果好,和面效率高,且揉面時的負載低,還減小了機頭的左右晃動,進而減小整機的晃動。當L小于12mm時,不僅增加了揉面鉤的負載,還增大了攪拌容器側壁的面團對揉面鉤的反作用力,使得揉面鉤向外側頂機頭,從而使得機頭左右晃動;當L大于28mm時,攪拌容器側壁的面粉不能被有效攪拌到,攪拌不充分,和面效果差,且和面效率低。
7、通過銷軸將轉軸與齒輪盤固定連接,此固定方式結構簡單,易實現,無需通過中間齒輪來固定,減少了零部件,進而降低了制造成本,同時還便于轉軸和齒輪盤的裝配,生產效率高。
8、通過將揉面鉤設置成兩個,使得食物處理機運轉更加平穩,且揉面效率高,揉面效果好,兩個揉面鉤轉動對面團有一個撕扯的作用,使得加工出的面團更加均勻、筋道。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食物處理機實施例一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述食物處理機實施例一中第一揉面鉤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所述食物處理機實施例一中揉面鉤與攪拌容器配合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所述食物處理機實施例一中驅動裝置與揉面鉤配合示意圖。
圖中所標各部件名稱如下:
1、底座;11、支撐面;12、支撐臂;2、機頭;3、攪拌容器;31、把手;4、第一揉面鉤;41、折彎部;411、加強筋;5、第二揉面鉤;6、轉軸;7、齒輪盤;71、插槽;8、第一行星輪;9、第二行星輪;10、插銷。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
如圖1—4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耐用的食物處理機,包括底座1、機頭2、攪拌容器3,底座1包括支撐面11和支撐臂12,支撐面11與支撐臂12連接成一體且呈“┛”,機頭2與支撐臂12活動連接成一體且呈“┓”形,機頭2相對支撐臂12可上下運動,機頭2下方設有加工組件,加工組件包括揉面鉤、打蛋網、攪拌刀等,攪拌容器3可分離的固定于底座1的支撐面11上,攪拌容器3的側壁設有把手31,將機頭2抬起,向攪拌容器3內放入物料,然后下壓機頭2,加工組件伸入到攪拌容器3內,啟動食物處理機,完成對物料的加工處理。
本施例中,揉面鉤包括第一揉面鉤4,第一揉面鉤4為金屬材質的,具體為鋁,當然也可以為鋁合金或不銹鋼等,并通過鑄造、打磨一體成型,這樣不僅便于揉面鉤的加工成型,且揉面鉤的外觀好看,第一揉面鉤4設有折彎部41,通過折彎部41帶動面粉翻滾,使得面粉與水充分混合,從而使和好的面團更加筋道,有彈性;且折彎部41設有加強件,這樣提升了揉面鉤的強度,使得揉面鉤即便是在加工很多面粉時,也能很好的完成面粉的攪拌,且不會使揉面鉤變形,在保證和面效果的同時,還提升了揉面鉤的使用壽命,進而提升了食物處理機的使用壽命。
加強件具體為設于折彎部41內側的加強筋411,加強筋411與折彎部41一體成型,此結構簡單,且加強筋與揉面鉤一體成型,便于揉面鉤的加工成型,提高了生產效率;且加強筋411呈弧形,使得折彎部41的內側被加強筋411完整過渡,即折彎部41的內側被加強筋411包住,這樣使得折彎部41的強度提升,從而提升了第一揉面鉤的整體強度,保證第一揉面鉤工作時不變形,提升了第一揉面鉤的使用壽命,進而提升了食物處理機的使用壽命;還有,加強筋411的厚度為漸變的且向兩端逐漸變薄,使得加強筋均勻過渡,也使的第一揉面鉤的各部的厚度是均勻的,這樣便于第一揉面鉤的加工成型,且第一揉面鉤的各部強度均布,第一揉面鉤不易變形。
第一揉面鉤4的下端與攪拌容器3底部之間的距離為D,5mm≤D≤10mm,優選為6.5mm,這樣不僅使得揉面效果好,和面效率高,且揉面時的負載低,還減小了機頭的上下晃動,進而減小整機的晃動;當然,D可選為5mm、5.5mm、6mm、7mm、7.5mm、8mm、8.5mm、9mm、9.5mm、10mm等。還有,第一揉面鉤4與攪拌容器3的內側壁之間的最小距離為L,12mm≤L≤28mm,由于第一揉面鉤4各處與攪拌容器3的內側壁之間的距離是不同的,但只要保證各處與攪拌容器3的內側壁的最小距離在上述范圍內即可,這樣不僅使得揉面效果好,和面效率高,且揉面時的負載低,還減小了機頭的左右晃動,進而減小整機的晃動。
驅動裝置包括電機、與電機傳動連接的轉軸6、與轉軸6固定連接的齒輪盤7、與齒輪盤7嚙合的行星輪,轉軸6通過插銷10與齒輪盤7固定連接,齒輪盤7上設有與插銷10配合的插槽71,電機轉動帶動轉軸6轉動,轉軸6轉動帶動齒輪盤7轉動,齒輪盤7轉動帶動行星輪轉動,行星輪下端通過連接結構與第一揉面鉤4傳動連接,進而帶動第一揉面鉤4轉動,從而完成食物的加工處理。這樣設置的好處在于,通過銷軸將轉軸與齒輪盤固定連接,此固定方式結構簡單,易實現,無需通過中間齒輪來固定,減少了零部件,進而降低了制造成本,同時還便于轉軸和齒輪盤的裝配,生產效率高。
當然,可以理解的,行星輪設有兩個,即第一行星輪8和第二行星輪9,揉面鉤還包括第二揉面鉤5,第一行星輪8通過連接結構與第一揉面鉤4傳動連接,第二行星輪9通過連接結構與第二揉面鉤5傳動連接。這樣設置好處在于,使得食物處理機運轉更加平穩,且揉面效率高,揉面效果好,兩個揉面鉤轉動對面團有一個撕扯的作用,使得加工出的面團更加均勻、筋道。
可以理解的,轉軸與齒輪盤通過過盈連接固定。
實施例二:
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的區別在于,加強件不同。
本實施例中,加強件為設于折彎部內側的加強塊,加強塊呈板狀,加強塊的截面呈三角形,當然,也可呈月牙形或扇形等,加強塊通過焊接固定于折彎部的內側,此方式結構簡單,便于現有產品的改進,僅需簡單的通過焊接將加強塊焊接到折彎部的內側,從而實現提升折彎部的強度,保證揉面鉤不變形,從而提升揉面鉤的使用壽命,進而提升食物處理機的使用壽命。其他未述部分結構及有益效果均與實施例一相同。
實施例三:
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的區別在于,加強件不同。
本實施例中,加強件為設于折彎部41外周的加強環,加強環與折彎部41一體成型,這樣將折彎部整個加厚了一層,提升了折彎部的強度,保證折彎部不變形,進而使得揉面鉤不變形,從而提升揉面鉤的使用壽命,進而提升食物處理機的使用壽命。其他未述部分結構及有益效果均與實施例一相同。
可以理解的,加強環為一獨立零部件,套設于揉面鉤的折彎部上,并通過焊接固定。
除上述優選實施例外,本實用新型還有其他的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根據本實用新型作出各種改變和變形,只要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均應屬于本實用新型所附權利要求所定義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