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空氣炸鍋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875221閱讀:927來源:國知局
一種空氣炸鍋的制作方法與工藝

本實用新型主要涉及廚房家電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空氣炸鍋。



背景技術:

目前市面上空氣炸鍋主要采用在頂部設置風扇,風扇吹風到設置在機器頂部的發熱部件,迫使空氣產生對流,將熱量傳達到處于底部的食物對食物進行加熱。當食物烹飪完成后,發熱部件和風扇停止工作,并提示用戶烹飪完成。因發熱體存在熱儲存效應,因此,發熱部件停止加熱的一小段時間內,溫度仍然很高,由于風扇停止轉動,熱空氣密度低,發熱部件產生的熱熱量自然會向上流動。對設置在加熱元件上方的熔斷體、線路板、塑料外殼等造成一個溫度沖擊,這個沖擊嚴重時甚至會有30-50℃的沖溫。對器件和部件的壽命和穩定性帶來極大的威脅。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空氣炸鍋,該空氣炸鍋可以有效防止高溫氣流對熔斷體、線路板、外裝飾蓋等造成的溫度沖擊。

一種空氣炸鍋,包括殼體,所述殼體內設有烹飪腔,所述空氣炸鍋還包括熱風裝置及風道,所述空氣炸鍋還設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內設有控制單元,所述熱風裝置包括加熱元件和風扇,所述控制單元還包括延時模塊,所述延時模塊驅動所述風扇在加熱元件停止工作后繼續工作,并將發熱元件的余熱經所述風道引向所述烹飪腔。

進一步地,所述空氣炸鍋包括上殼體、下殼體,所述烹飪腔設置在下殼體內,所述加熱元件設于所述烹飪腔上方,所述風扇設于烹飪腔上方,所述延時模塊驅動風扇將余熱引向位于加熱元件下方的烹飪腔。

所述風扇包括上葉片和下葉片,所述上葉片與下葉片之間設有罩板,所述罩板的上表面與上殼體形成容置腔,所述控制單元設于容置腔體內,所述延時模塊驅動上葉片和下葉片轉動,所述上葉片對容置腔進行散熱,所述下葉片將發熱元件的余熱引向烹飪腔。

所述下葉片包括水平部和下垂部,所述下垂部向下方的烹飪腔延伸,所述水平部與下垂部的夾角為60°-120°。

所述烹飪腔包括側壁和底壁,所述下葉片將氣流傾斜向下引向烹飪腔的側壁,氣流經側壁向下運動至底壁后,沿著烹飪腔中部返回。

所述容置腔內還設有熔斷器。

所述延時模塊包括計時器、控制芯片和驅動風扇工作的可控硅或繼電器,控制芯片根據計時器的反饋信號控制所述可控硅或繼電器的通斷。

所述延時模塊的延時時間t為40-100秒。

所述空氣炸鍋還設有溫度傳感器,所述溫度傳感器與延時模塊電連接并將檢測信號傳輸至延時模塊,所述延時模塊內設有預設溫度T,所述溫度傳感器檢測的溫度達到預設溫度時,所述延時電路驅動所述風扇停止工作。

所述溫度傳感器靠近所述加熱元件設置并位于所述加熱元件的上方。

采用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具有以下技術效果:

1. 所述控制單元還包括延時模塊,所述延時模塊驅動所述風扇在加熱元件停止工作后繼續工作,并將發熱元件的余熱經所述風道引向所述烹飪腔。由于加熱元件的余熱被引向預期的路徑,從而有效防止加熱元件的余熱向容置腔擴散,從而防止余熱對容置腔內的控制單元造成熱沖擊,有效延長了產品的壽命。

2. 所述空氣炸鍋包括上殼體、下殼體,所述烹飪腔設置在下殼體內,所述加熱元件設于所述烹飪腔上方,所述風扇設于烹飪腔上方,所述延時模塊驅動風扇將余熱引向位于加熱元件下方的烹飪腔。由于熱空氣密度低,因此熱空氣會向上運動,將風扇設置在加熱元件的上方,風扇產生的風帶動加熱元件的余熱向下運動,有效防止加熱元件余熱上升,從而防止余熱對容置腔造成熱沖擊。

3. 所述風扇包括上葉片和下葉片,所述上葉片與下葉片之間設有罩板,所述罩板的上表面與上殼體形成容置腔,所述控制單元設于容置腔體內,所述延時模塊驅動上葉片和下葉片轉動,所述上葉片帶動容置腔內的氣流進行運動,所述下葉片將發熱元件的余熱引向烹飪腔。通過風扇設置上下葉片,下葉片將加熱元件的余熱引向烹飪腔,上葉片用于對容置腔散熱,從而更加有效降低容置腔的溫度,防止容置腔內元器件溫度過高導致損壞。

4.所述下葉片包括水平部和下垂部,所述下垂部向下方的烹飪腔延伸,所述水平部與下垂部的夾角為60°-120°。當角度過小時,夾角將氣流引向鍋體或炸籃側壁,不能有效吹向食物,影響加熱效率,當夾角過大時,其對氣流的導向效果不明顯,氣流很容易從下垂部下邊緣流過。

5. 容置腔內還設有熔斷器。由于熱熔斷器距離加熱元件及主控板較近,可以再第一時間檢測溫度異常,并且走線簡單,成本低。通過該延時模塊的設置降低熱沖擊對熔斷器的影響,有效防止熱沖擊導致熔斷體誤熔斷。

6 所述延時模塊包括計時器、控制芯片和驅動風扇工作的可控硅或繼電器,控制芯片根據計時器的反饋信號控制所述可控硅或繼電器的通斷,延時模塊的延時時間t為40-100秒。通過設置計時器有效計算過渡階段的時間,從而將烹飪腔及容置腔的溫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如果設置時間過短,則加熱元件的余熱未達到安全范圍,仍可能對產品造成損壞,如果設置時間過長,則需要等待較長的時間。

7. 所述空氣炸鍋還設有溫度傳感器,所述溫度傳感器與延時模塊電連接并將檢測信號傳輸至延時模塊,所述延時模塊內設有預設溫度T,所述溫度傳感器檢測的溫度達到預設溫度時,所述延時電路驅動所述風扇停止工作。通過設置溫度傳感器,比較溫度傳感器檢測溫度與預設溫度T,,當溫度傳感器檢測的溫度小于或等于預設溫度T時,所述風扇停止工作。由于通過溫度傳感器來控制腔體溫度,因此增加可靠準確,對于不同種類,不同量的食物,都能達到預設的溫度。

8. 所述溫度傳感器靠近所述加熱元件設置并位于所述加熱元件的上方。因此第一時間檢測加熱元件周圍的溫度,測溫更準確。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空氣炸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空氣炸鍋風扇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延時模塊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空氣炸鍋控制方法流程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三的空氣炸鍋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三空氣炸鍋控制方法流程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四空氣炸鍋結構示意圖。

上殼體1、容置腔11、進風口12、下殼體2、空腔3、烹飪腔31、電熱元件41、風扇42、水平部421、下垂部422、電機43、上葉片44、下葉片45、罩板46、主控板5、風道6、炸鍋7、把手71、內膽73、炸籃74、熔斷器8、出風口9、溫度傳感器10、延時模塊51、控制芯片511、計時器512、可控硅513。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實施例一:

如圖1-4所示,一種空氣炸鍋,包括上殼體1、下殼體2,所述下殼體2設有空腔3,炸鍋7可以拆卸地設置所述空腔3內,所述炸鍋7與空腔3配合形成烹飪腔31,上殼體1內設有熱風裝置、控制單元、風道6、熱熔斷器8,所述控制單元及熱風裝置設置在烹飪腔3的上方,所述熱風裝置包括加熱元件41、風扇42和電機43,所述加熱元件41包括平面螺旋電熱管,所述風扇42設置在平面螺旋電熱管的上方,所述風扇42包括上葉片44和下葉片45,所述上葉片44和下葉片45之間設有罩板46,所述罩板46與上殼體1形成容置腔11,控制單元設置在所述容置腔11內,所述控制單元包括主控板5,所述下葉片包括水平部421和向腔體方向延伸的下垂部422,所述水平部421與下垂部422的夾角為90°,所述上葉片和下葉片中部均設有通孔,電機43的軸穿過上葉片和下葉片的通孔,所述主控板5通過可控硅控制電機的轉動,從而驅動風扇42轉動,熱熔斷器8與主控板5電連接,所述熱熔斷器8靠近平面螺旋電熱管41設置,當發生異常時,熔斷器8可以在第一時間進行熔斷,有效保障產品安全。

所述炸鍋7包括把手71 、 內膽73和懸空放置在內膽73中的炸籃74,其中把手通常與炸鍋下殼體2上的溫控旋鈕外形相匹配,外形美觀;炸籃74用于放置被炸食物,炸籃74壁上通常設置有通風孔,當風扇42轉動時,下葉片44

帶動熱氣流循環時,熱氣流穿過所述通孔,使熱氣流與食物更均勻接觸。在用戶使用過程中,可以通過把手71方便地將炸鍋移動體從炸下殼體2的空腔3中取出或者放入空腔3內。

所述上殼體1的上部設有進風口12,所述殼體的側部設有出風口9,所述容置腔11與所述進風口12、出風口9連通,當上葉片44轉動時,帶動殼體的空氣由進風口12進入所述容置腔,與控制單元進行熱交換后從出風口9排出,從而有效對容置腔進行散熱。所述烹飪腔31通過出風口9與外界大氣連通,因此,當烹飪腔31內空氣受熱膨脹壓力增大時,烹飪腔內的熱氣流可通過出風口9流出,有效平衡烹飪腔31內的壓力。

所述主控板5包括延時模塊,所述延時模塊存儲有預設時間t,延時模塊包括計時器、控制芯片和可控硅,控制芯片根據計時器的反饋信號控制所述可控硅的通斷,所述延時模塊可以控制所述空氣炸鍋的平面螺旋電熱管41停止工作而風扇繼續轉動,從而實現風扇的延時關閉。

本實施例中,烹飪食物時,空氣炸鍋的控制方法如下:

烹飪階段:當需要對食物進行加熱時,先將食物放置在炸籃74內,然后將炸鍋放入空腔3內,炸鍋與空腔3形成烹飪腔31,主控板5控制加螺旋電熱管41及電機運動,從而帶動風扇42運動, 風扇42轉動時,下葉片的水平部421和下垂部422將平面螺旋電熱管41產生的熱量沿著風道6引向所述烹飪腔31,由于風扇的水平部421和下垂部422設有夾角,因此熱氣流被切向吹出并沿著烹飪腔的側壁向下運動,當運動到腔體底部后折回,由于風扇將氣流吹向烹飪腔側壁,因此,在風扇中間形成負壓,中間的氣流向上運動,從而在烹飪腔內形成循環的氣流E,從而有效對食物進行加熱。隨著風扇42不停地轉動,熱風在所述烹飪腔31內有效實現內循環。上葉片轉動時,空氣炸鍋外部的冷氣流由進風口12進入容置腔11,對容置腔11內的控制單元進行散熱,然后由出風口9流程空氣炸鍋,形成外循環F。

過渡階段:當食物加熱完成后,主控板5控制螺旋電熱管41停止工作,控制風扇42以2600轉/分鐘的速度繼續轉動,同時延時模塊中的計時器開始工作,螺旋電熱管41存在熱儲存效應,因此,在螺旋電熱管41停止工作的一段時間內,其溫度仍然很高,其可以將周圍氣流的溫度提高30至50度,升溫后的熱氣流由于密度低會向上運動,但是此時風扇42的轉動抑制這部分熱氣流上升,將這部分熱氣流吹向烹飪腔31內,從而防止這部分熱氣流對上殼體內的元器件造成熱沖擊,影響元器件的壽命甚至直接造成元器件的損壞,例如主控板、電機、熱容斷體等。在風扇42繼續運行的過程中,一部分熱氣流在烹飪腔31內循環,一部分從出風口9流出,從而加速了降溫過程。

結束階段:所述延時模塊設有預設時間t,t=60s,當延時模塊計時器的時間達到時間t時,則向控制芯片發送相應指令,控制芯片通過可控硅控制電機停止轉動,從而帶動風扇停止轉動,從而實現比較風扇繼續工作時間t1與預設時間t,當風扇繼續運行時間達到預設時間t時,所述風扇停止工作。

可以理解,根據實際情況,預設時間可以為10s、15s、20s、30s、40s、50s、70s、80s、90s、100s、120s、140s、160s、180s、200s、220s、240s、260s、280s、300s。如果預設時間過短,則加熱元件的溫度可能未降到安全溫度,從而不能有效防止熱沖擊,如果預設時間過長,則加長烹飪時間,造成用戶的長時間等待,影響用戶烹飪效率。

可以理解,水平部421與下垂部422的夾角可以根據實際需要調整,例如60°、65°、70°、75°、80°、85°、95°、100°、105°110°、115°、120°。當角度過小時,夾角將氣流引向鍋體或炸籃側壁,不能有效吹向食物,影響加熱效率,當夾角過大時,其對氣流的導向效果不明顯,氣流很容易從下垂部下邊緣流過。

可以理解,風扇的轉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調節,例如2500轉/分鐘、2700轉/分鐘、2800轉/分鐘、2900轉/分鐘、3000轉/分鐘。如果風扇的轉速過低,其風力較弱,不能完全將余熱向下吹向烹飪腔,如果風扇的轉速過高,則風扇的噪音過大,影響周圍環境。

可以理解,所述出風口可以設置在上殼體上,也可以在上殼體和下殼體上均設置出風口。通過出風口的設置,有效縮短了降溫的時間,降溫較高更好,熱沖擊更小。

可以理解,所述延時模塊可以通過繼電器控制電機工作,這是本領域技術人員的常規替換,在這里不做詳細論述。

實施例二:

實施例二與實施例一的區別在于:出風口的設置及電機轉速不同。

所述出風口9的大小可調,在本實施例中,出風口9設有可活動的葉片,類似百葉窗的形式,當在烹飪階段時,葉片垂直設置,從而出風口較小,有效保障熱量在烹飪腔31內循環,對食物進行加熱;當在過渡階段時,葉片水平設置,從而出風口較大,較多的氣流可通過出風口流出,加速了降溫的過程,減小熱氣流的沖擊。

在本實施例中,在過渡階段,主控板通過可控硅控制電機以最大功率工作,從而帶動風扇高速運動,加速空氣流動,實現快速降溫。

可以理解,葉片并不限于水平位置和垂直位置,根據實際情況,葉片可以設置任意角度,只要保證過渡階段的出風口大于烹飪階段即可實現高效烹飪和加速降溫。

可以理解,本申請的出風口調節也并不限于類似百葉窗的形式,其他常規調節方式,都應該屬于本申請的保護范圍。

實施例三:

實施例三與實施例一的區別在于:通過溫度傳感器判斷風扇繼續工作的時間。

如圖5-6所示,在本實施例中,所述風扇中內置有電機,主控板通過電信號可以直接控制風扇的轉速,不再需要設置單獨的電機對風扇進行驅動,結構更加簡單。并且本實施例中在上殼體內設有溫度傳感器10,溫度傳感器10靠近熱風裝置設置且位于熱風裝置的上方。由于溫度傳感器距離熱風裝置較近,因此,可以準確測試上升熱氣流的造成的影響。

在過渡階段,加熱元件停止工作,風扇42繼續工作帶動烹飪腔及上殼體內的氣流循環運動;在結束階段,在主控板內設有預設溫度T,T=60℃,比較溫度傳感器檢測溫度T1與預設溫度T,當溫度傳感器檢測的溫度T1小于或等于預設溫度T時,所述風扇停止工作。由于通過溫度傳感器來控制腔體溫度,因此增加可靠準確,對于不同種類,不同量的食物,都能達到預設的溫度。

可以理解,所述預設溫度T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進行選擇,例如30℃、35℃、40℃、45℃、50℃、55℃、65℃、70℃、75℃、80℃。當預設溫度過低時,食物口感相對較差,當預設溫度過高時,可能燙傷用戶。

可以理解,溫度傳感器也并不限于設置在上殼體內,本領域技術人員也可以將其設置在下殼體內,其主要測試烹飪腔的溫度,當烹飪腔的溫度較低時,熱氣流對上蓋元器件的沖擊已經很小,這樣設置的好處是,可以準確測量烹飪腔體內的溫度,保障食物的可口,實現即取即食,不會燙傷用戶。

實施例四:

實施例四與實施例一的區別在于:所述空氣炸鍋為翻蓋式空氣炸鍋,所述熱風裝置及容置腔設置在下殼體。

如圖7所示,所述空氣炸鍋包括上殼體1、下殼體2、所述上殼體與下殼體可轉動連接,所述下殼體2內設有可放置炸鍋7的腔體3,上殼體1閉合時,所述,上殼體2與炸鍋7形成烹飪腔31,所述下殼體的后側設有容置腔11和風道6,容置腔11內設有控制單元,所述控制單元包括主控板5,所述風道包括內進風口61和內出風口62,所述內出風口62位于炸鍋開口的上方,所述內進風口61位于內出風口62的下方,所述熱風裝置設于所述風道6內,所述熱風裝置包括風扇42和加熱元件,所述加熱元件為加熱元件41,當風扇轉動時,烹飪腔底部的空氣由內進風口61進入風道6,風道6內的加熱絲44對風道內的空氣進行加熱形成熱風,風扇42的轉動使得熱風由位于上方的內進風口62進入烹飪腔31內,對烹飪腔的食物進行加熱,加熱后的風再由內進風口62進入風道,從而實現熱風在烹飪腔31和風道6內循環,循環路徑如圖示中的箭頭E所示。在本實施例中,所述風扇42位于加熱絲44的上游。所述空氣炸鍋還包括設置在下殼體內的進風口12、出風口9,所述容置腔11與所述進風口12、出風口9連通,所述容置腔11內還設有散熱風扇13,所述散熱風扇驅動外界冷風由進風口12進入容置腔11,吸收熱量后從出風口9排出,形成外循環,如圖示箭頭F所示。這樣設置的好處是,烹飪腔31和風道6形成規則的內循環,風道的側壁和烹飪腔的側壁都有效限定了風的路徑,因此,該方案的循環效果更好。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以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為準。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肥东县| 阜南县| 瓮安县| 加查县| 赤城县| 吉隆县| 济宁市| 石嘴山市| 遵化市| 武鸣县| 朔州市| 武胜县| 黎川县| 土默特右旗| 灯塔市| 炉霍县| 友谊县| 德江县| 教育| 惠安县| 边坝县| 秀山| 贵阳市| 合山市| 清丰县| 满城县| 濮阳市| 宽甸| 微山县| 通化市| 安庆市| 肇东市| 昌平区| 赤城县| 铁岭县| 隆林| 肃南| 陵川县| 乌拉特后旗| 中超| 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