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料理機領域,尤其涉及了一種料理機的刀片驅動結構。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料理機的刀片是由電機之間帶動,刀片與電機之間通過聯軸器或者傳動齒輪剛性連接。由于料理機的刀片轉速較高,而在料理機剛開啟時,刀片切割果肉、果皮時受到的阻力也較大,這對電機提出了較高要求,即要求電機轉速快速增速的同時扭矩的輸出也要大,而普通電機在剛啟動時,啟動電流較大,轉速慢。某些情況下在電機啟動時由于受到果汁阻力較大會造成電機堵轉,可能燒壞電機。在料理機電機體積約束基本不變的前提下,國內廠商往往只能采購國外特制電機來滿足這一工藝要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中料理機電機剛啟動時可能會堵轉燒毀電機的缺點,提供了一種新型的料理機刀片驅動結構。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
料理機的驅動結構,包括刀座、刀片和固定在刀片底部的轉軸,還包括從動件、旋轉座,旋轉座包括下筒壁和旋轉座軸,下筒壁內設有從動凸塊,從動件包括主動筒壁和連接壁,連接壁下方設有從動齒,主動筒壁上設有槽口和主動凸塊,主動筒壁伸入下筒壁內,轉軸與旋轉座軸螺紋連接,刀座包括下側壁,還包括攪拌杯,攪拌杯螺紋連接在下側壁上,從動凸塊外包覆有塑料層,主動凸塊外包覆有硅膠層,刀座內設有第一軸承和第二軸承,轉軸伸入第一軸承內,旋轉座軸穿過第二軸承,第二軸承位于刀座和下筒壁之間,所述的下側壁與刀座之間還設有錐刀。
采用攪拌杯和刀座可分離式連接,方便刀片的清洗,拆裝容易。弧形支板與下側壁的接觸點高于其與刀座的支撐點,便于遠離刀片的食物流向刀片,以使攪拌均勻、提高刀片破碎效果。
作為優選,還包括主動件,主動件上設有主動齒,主動齒與從動齒嚙合。
作為優選,主動件的下方設有電機,主動件固定在電機的電機軸上。
電機在剛啟動時,轉速較慢,此時主動筒壁受到的離心力較小,主動筒壁上的主動凸塊不會與旋轉座上的從動凸塊碰觸,待電機轉速增大后,主動筒壁受到的離心力足夠大時,主動凸塊也在離心力作用下與從動凸塊碰觸,從而帶動旋轉座和刀片轉動,此轉速下電機扭矩已經足夠大。
本實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術方案, 料理機電機的轉速增大后才會帶動刀片轉動,協調了扭矩和轉速,電機不會發生堵轉,減小了電機發熱,有利于延長料理機電機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旋轉座的仰視圖。
圖3是從動件的俯視圖。
圖4是從動件的正視圖。
圖5是圖4沿A-A線的剖視圖。
圖6是主動件的立體圖。
圖7是刀座的局部示意圖。
附圖中各數字標號所指代的部位名稱如下:1—刀片、2—刀座、3—第二軸承、4—旋轉座、41—旋轉座軸、42—下筒壁、43—從動凸塊、5—從動件、51—槽口、52—主動凸塊、53—主動筒壁、54—連接壁、55—從動齒、56—硅膠層、6—主動件、61—主動齒、7—第一軸承、8—轉軸、9—下側壁、10—攪拌杯、11—錐刀。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與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實施例1
料理機的驅動結構,如圖1至圖4所示,包括刀座2、刀片1和固定在刀片1底部的轉軸8,還包括從動件5、旋轉座4,旋轉座4包括下筒壁42和旋轉座軸41,下筒壁42內設有從動凸塊43,從動件5包括主動筒壁53和連接壁54,連接壁54下方設有從動齒55,主動筒壁53上設有槽口51和主動凸塊52,主動筒壁53伸入下筒壁42內,轉軸8與旋轉座軸41螺紋連接,刀座2包括下側壁9,還包括攪拌杯10,攪拌杯10螺紋連接在下側壁9上,所述的下側壁9與刀座2之間還設有錐刀11。從動凸塊43外包覆有塑料層,主動凸塊52外包覆有硅膠層56。
還包括主動件6,主動件6上設有主動齒61,主動齒61與從動齒55嚙合。
刀座2內設有第一軸承7和第二軸承3,轉軸8伸入第一軸承7內,旋轉座軸41穿過第二軸承3,第二軸承3位于刀座2和下筒壁42之間。
主動件6的下方設有電機,主動件6固定在電機的電機軸上。
總之,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實用新型專利的涵蓋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