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家用電器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用于食物料理機的傳動裝置及食物料理機。
背景技術:
目前,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健康意識也日益提高,對食物品種的選擇、食物攝入量的控制非常講究。各種小型的家用食品加工器械由于其使用的便利性而越來越多地進入了平常百姓的日常生活中,食物料理機即是一種應用非常廣泛的器械。隨著市場及客戶需要,食物料理機在功能方面也日趨完善和提升,現有的食物料理機因功能多樣性帶有攪拌杯輸出、和面輸出等,如國內實用新型專利CN201520358677.2,其不足之處在于:當其中一個部件工作時,其余輸出端因為聯動而發生空轉現象,進而產生嚴重噪音和大大縮短聯動組件的壽命。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食物料理機的傳動裝置及食物料理機,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的食物料理機工作中產生嚴重噪音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解決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食物料理機的傳動裝置,包括至少一用于受外界觸動的可移動的聯動組件、與所述聯動組件同步移動的推動件、用于配合食物料理攪拌的離合器、與所述推動件和離合器同步移動的傳動軸以及與所述傳動軸同步移動進而實現離合的齒輪,所述離合器安裝在所述傳動軸的一端端部,所述齒輪安裝在所述傳動軸靠近嚙合的位置,所述推動件套設連接在所述傳動軸上。
在本實用新型的用于食物料理機的傳動裝置中,所述聯動組件包括與外界接觸并受外界觸動的可移動的第一助推件以及與所述第一助推件同步移動的第二助推件,所述第一助推件與所述第二助推件之間設置有傳動件,所述第二助推件遠離所述傳動件的一端與所述推動件相觸接。
在本實用新型的用于食物料理機的傳動裝置中,所述傳動件包括多個排列的滾珠,每一所述滾珠相互貼合。
在本實用新型的用于食物料理機的傳動裝置中,所述傳動裝置還包括上滾珠蓋和下滾珠蓋,所述上滾珠蓋和下滾珠蓋相互蓋合形成呈“U”型的容納孔,所述滾珠安裝在所述容納孔內。
在本實用新型的用于食物料理機的傳動裝置中,所述第一助推件和第二助推件分別安裝在“U”型的容納孔的兩側且相互平行,所述第一助推件的一端抵接至所述滾珠上,所述第一助推件的另一端從所述容納孔內伸出;所述第二助推件的一端抵接至所述滾珠上,所述第二助推件的另一端從所述容納孔內伸出并抵接至所述推動件上。
在本實用新型的用于食物料理機的傳動裝置中,所述第一助推件靠近所述滾珠的一端端面和所述第二助推件靠近所述滾珠的一端端面分別為圓弧狀。
在本實用新型的用于食物料理機的傳動裝置中,所述傳動件包括杠桿和用于支撐杠桿的支點體,所述杠桿的兩端分別與所述第一助推件和第二助推件相觸接。
在本實用新型的用于食物料理機的傳動裝置中,所述傳動件為液壓傳動件。
在本實用新型的用于食物料理機的傳動裝置中,所述聯動組件的數量至少為兩個且呈中心對稱設置。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食物料理機,包括至少兩個輸出機構、和面部件和攪拌部件,所述和面部件和所述攪拌部件分別與對應的輸出機構相互配合工作,每一所述輸出機構包括上述的傳動裝置。
實施本實用新型的用于食物料理機的傳動裝置及食物料理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傳動裝置能夠將機身在工作運轉狀態下降低噪音,從而使用戶有更好的使用體驗,該傳動裝置結構簡單、易操作,且能夠在其自身結構簡單、易操作的情況下有效保證食物料理機工作平穩進行。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食物料理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含有傳動件的第一實施例的結構的傳動裝置的結構剖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用于食物料理機的傳動裝置中的傳動件的第二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用于食物料理機的傳動裝置中的傳動件的第三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用于食物料理機的傳動裝置及食物料理機的結構及作用原理作進一步說明: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順時針”、“逆時針”等指示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如圖1所示,一種食物料理機,包括主體1、馬達組件、兩個輸出機構、和面部件2和攪拌部件3,兩個輸出機構分別與和面部件2和攪拌部件3相互對應配合工作。在其它實施例中,輸出機構的數量也可以為三個或四個,根據實際需要而定。在主體1的外部形成有用于安裝和面部件2的凹槽4,和面部件2安裝在該凹槽4內,攪拌部件3安裝在主體1外的頂端。兩個輸出機構和馬達組件安裝在主體1內,且位于和面部件2和攪拌部件3之間的主體1內,每一輸出機構包括用于食物料理機的傳動裝置5,馬達組件位于兩個輸出機構之間。
如圖2所示,上述用于食物料理機的傳動裝置5,包括至少一用于受外界觸動的可移動的聯動組件51、與聯動組件51同步移動的推動件52、用于配合食物料理攪拌的離合器53、與推動件52和離合器53同步移動的傳動軸54以及與傳動軸54同步移動進而實現離合的齒輪55。這里所提及的外界是指攪拌部件3等。其中,齒輪55的數量為兩個,在其它實施例中也可以為多個。
其中,聯動組件51包括與外界接觸并受外界觸動的可移動的第一助推件511以及與第一助推件511同步移動的第二助推件512,第一助推件511與第二助推件512之間設置有傳動件,第二助推件512遠離傳動件的一端與推動件52相觸接。第一助推件511是受攪拌部件等的觸動。
在本實施例中,如圖2所示,傳動件的第一實施例為:包括多個排列的滾珠513a,每一滾珠513a相互貼合。另外,傳動裝置5還包括上滾珠513a蓋56和下滾珠513a蓋57,上滾珠513a蓋56和下滾珠513a蓋57相互蓋合形成呈“U”型的容納孔,滾珠513a安裝在容納孔內。第一助推件511和第二助推件512分別安裝在“U”型的容納孔的兩側且相互平行,第一助推件511的一端抵接至滾珠513a上,第一助推件511的另一端從容納孔內伸出用于承受觸動;第二助推件512的一端抵接至滾珠513a上,第二助推件512的另一端從容納孔內伸出并抵接至推動件52上。
優選地,第一助推件511靠近傳動件的一端端面和第二助推件512靠近傳動件的一端端面分別為圓弧狀。即第一助推件511抵接至滾珠513a的一端端面呈圓弧狀,第二助推件512抵接至滾珠513a的一端端面也呈圓弧狀。這樣才能與其相抵接的滾珠513a之間的摩擦面最小,進而相互配合達到較佳的傳動效果。在其它實施例中,第一助推件511和第二助推件512的上述端面也可以為平面狀。
滾珠513a的數量優選為四個,滾珠513a數量太少則兩端無法接觸第一助推件511和第二助推件512,滾珠513a數量太多則傳動過程太長導致效果不好,因此滾珠513a數量為四個時可以達到較佳的傳動效果。在其它實施例中,滾珠513a的數量也可以為三個或六個等。在其它實施例中,傳動件也可以是橡膠或硅膠制成的U型膠條且浸泡在潤滑油中。
如圖3所示,傳動件的第二實施例為:傳動件包括杠桿513b和用于支撐杠桿513b的支點體513c,杠桿513b的兩端分別與第一助推件511和第二助推件512相觸接。
如圖4所示,傳動件的第三實施例為:傳動件還可以為液壓傳動件513d。
上述的聯動組件51的數量優選為四個且呈中心對稱設置,傳動運轉更順暢,使得降噪效果最佳。在其它實施例中,聯動組件51的數量也可以為兩個或六個等。
離合器53安裝在傳動軸54的一端端部,齒輪55安裝在傳動軸54靠近嚙合的位置,傳動軸54的一端端部具有凸塊,離合器53設有與凸塊相匹配的凹孔,凸塊插入進凹孔內,進而將離合器53固定在傳動軸54上。其中,傳動軸54、離合器53和齒輪55優選裝配一體。
推動件52套設連接在傳動軸54上,推動件52的一側朝向離合器53,推動件52的另一側與第二助推件512觸接。
作用原理如下:用第一助推件511上下移動驅動傳動件(滾珠513a)推動第二助推件512上下運動,帶動推動件52運動,齒輪55與傳動軸54裝配成一體后,再與離合器53裝配一體,推動件52推動離合器53上下運動,使齒輪55產生離合。推動件52受第二助推件512推動,做上下運動,推動件52連動傳動軸54帶動齒輪55上下離合運動。
本實用新型的食物料理機具有兩個輸出機構,且分別與和面部件2和攪拌部件3配合工作。當進行和面工作時,攪拌部件3不工作,蓋上蓋體6,蓋體6將離合器53向下移動進而帶動傳動軸54和齒輪55向下移動以達到齒輪55分離的目的。另一方面,離合器53向下移動帶動推動件52向下移動,推動件52推動第二助推件512向下移動,再通過傳動件(滾珠513a)帶動第一助推件511向上移動。此時只有一個輸出機構工作,另一個輸出機構不工作,有效降低了整機運行時的噪音。
當進行攪拌工作時,打開蓋體6,將攪拌部件3安裝到另一個輸出機構上,攪拌部件3按壓第一助推件511向下運動,通過傳動件(滾珠513a)帶動第二助推件512向上運動,進而帶動推動件52、傳動軸54、齒輪55和離合器53一起向上運動。此時齒輪55嚙合,離合器53與攪拌部件3配合,當電機帶動齒輪55運動時從而實現攪拌組件工作。同理,與和面部件2相配合工作的輸出機構利用傳動裝置達到不工作的目的,在此不再贅述。
應當理解的是,對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可以根據上述說明加以改進或變換,所有這些改進或變換都應屬于本實用新型所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