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食物料理機。
背景技術:
現有的食物料理機具有加熱慢、散熱差、安全性能差等缺陷,且現有的食物料理機的控制面板多為豎直設置,使得整機在外形上顯得方方正正,款式較為單一,不能夠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食物料理機,旨在使該食物料理機的控制面板在保持整機美觀性的前提下,方便使用者進行操作且加熱快、散熱效率高、安全性能提高。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出的食物料理機,包括主機和設置于所述主機上的攪拌杯組件,所述攪拌杯組件包括攪拌杯和部分容納于所述攪拌杯內的刀具組件,所述攪拌杯的下方設置有導磁盤,所述主機設置有線圈盤,所述線圈盤設于所述導磁盤的下方,并與所述導磁盤相對設置,所述主機還包括外殼和設置于所述外殼的面板,所述面板為傾斜設置。
進一步地,所述主機具有容納腔,所述容納腔內部設有連接所述刀具組件的電機,所述容納腔為由上至下逐漸增大的結構。
進一步地,所述面板與所述外殼連接處形成有第一過渡面與第二過渡面,所述第一過渡面形成于所述外殼的上端,所述第二過渡面形成于所述外殼的下端。
進一步地,所述外殼還設有與所述容納腔連通的進風口和出風口,所述進風口和所述出風口均設于所述外殼的底面。
進一步地,所述主機還設有風扇,所述風扇容置于所述容納腔,對所述電機進行散熱。
進一步地,所述面板設有顯示區和控制區,所述顯示區和所述控制區均傾斜設置,且面向所述食物料理機的上方。
進一步地,所述主機還包括容置于所述容納腔的電路板,所述電路板設有LED燈和數碼管,所述LED燈和數碼管由所述顯示區進行顯示。
進一步地,所述面板為圓弧面。
進一步地,所述攪拌杯組件還包括攪拌杯底座,所述攪拌杯設置于所述攪拌杯底座上,所述刀具組件部分容置于所述攪拌杯底座中。
進一步地,所述刀具組件包括位于所述攪拌杯內的刀片和與所述刀片相連接的刀軸,所述線圈盤和所述導磁盤的中部均設有供所述刀軸穿過的過孔,所述主機包括離合器,所述刀軸穿過所述過孔連接于所述離合器和電機。
本實用新型技術方中,通過在食物料理機上設置線圈盤和導磁盤,使該食物料理機在實現對食物進行攪打的基礎上還能對食物進行快速加熱,滿足了使用者的多重要求;進一步地,通過將食物料理機的面板設置為傾斜結構,相較于傳統的食物料理機的豎直面板,不僅在外觀上過渡自然,而且更加方便使用者進行操作。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示出的結構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食物料理機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號說明:
本實用新型目的的實現、功能特點及優點將結合實施例,參照附圖做進一步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需要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諸如上、下、左、右、前、后……)僅用于解釋在某一特定姿態(如附圖所示)下各部件之間的相對位置關系、運動情況等,如果該特定姿態發生改變時,則該方向性指示也相應地隨之改變。
在本實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連接”、“固定”等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成一體;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或兩個元件的相互作用關系,除非另有明確的限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另外,在本實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其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至少一個該特征。另外,各個實施例之間的技術方案可以相互結合,但是必須是以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能夠實現為基礎,當技術方案的結合出現相互矛盾或無法實現時應當認為這種技術方案的結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實用新型要求的保護范圍之內。
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食物料理機100。
參照圖1,為本實用新型食物料理機100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該食物料理機100包括主機10和設置于主機10上的攪拌杯組件30,攪拌杯組件30包括攪拌杯32和部分容納于攪拌杯32內的刀具組件35,攪拌杯32的下方設置有導磁盤37,主機10設置有線圈盤20,線圈盤20設于導磁盤37的下方,并與導磁盤37相對設置,主機10還包括外殼12和設置于外殼12的面板121,面板121為傾斜設置。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食物料理機100中設置有導磁盤37和與導磁盤37相對設置的線圈盤20,線圈盤20工作時,產生高速變化的交變磁場,當磁場內的磁力線通過導磁盤37時,導磁盤37快速發熱,使得食物料理機100對容置于其內的食物進行快速加熱。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采用傾斜設置的面板121,相較于傳統的食物料理機的豎直面板,不僅在外觀上更加美觀,且便于使用者進行操作。使用者在對該食物料理機100進行操作時,需要按壓面板121上設有的按鍵,若為傳統的豎直面板,按壓按鍵產生的推力會造成食物料理機100整機的側向移動,將該面板121設為傾斜狀態,則在操作按鍵時會產生向下的壓力,從而增大了整機底部與接觸面的摩擦,不會造成整機的側向移動。
在該實用新型食物料理機100中,主機10具有容納腔122,容納腔122內部設有連接刀具組件35的電機11,容納腔122為由上至下逐漸增大的結構。
該食物料理機100在工作時,電機11驅動刀具組件35內部的刀片351轉動,從而對攪拌杯32內的食物進行攪打。該容納腔122具體為由外殼12圍合而成,面板121鑲嵌于外殼12的一個側面,傾斜設置的面板121使得容納腔122具有一定的引流作用,進入容納腔122的氣流沿著傾斜設置的面板121流動,從而增加進風速率,加強了電機11的散熱效果。面板121為由上至下逐漸增大的結構,從而使該食物料理機100的整體外形為由上至下逐漸增大的結構,該結構使得食物料理機100更加穩定,不會由于工作中產生的震動而傾倒,更加安全可靠。由于使用者在操作食物料理機100時一般為站立進行操作,此時使用者的視覺范圍和操作范圍均處于食物料理機100的上方,該面板111的設置符合人機交互的原理,使用者操作起來更加方便。
該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為了使面板121與外殼12過渡得更加平滑,使該食物料理機100整體外觀美觀和協調,面板121與外殼12連接處形成有第一過渡面123與第二過渡面124,第一過渡面123形成于外殼12的上端,第二過渡面124形成于外殼12的下端。該第一過渡面123和第二過渡面124可以是與外殼12一體成型的結構。
該實施例中,外殼12還設有與容納腔122連通的進風口125和出風口126,為了使該食物料理機100的外形看起來更加美觀,將進風口125和出風口126均設于外殼12的底面。該設置還能夠防止灰塵由該進風口125和出風口126進入外殼12的內部,增強了該食物料理機100的實用性能,更進一步滿足了使用者的需求。不限于上述設置方式,還可以將進風口125和出風口126設于第二過渡面123或者其他對外觀影響較小的位置。
為了對該食物料理機100內部易發熱的零部件進行快速散熱,主機10還設有風扇127,風扇127容置于容納腔122,對電機11進行散熱。在風扇127的作用下加速了容納腔122中氣流的流動,更好的對易發熱的電機11或其他零部件進行散熱,從而延長了該食物料理機100的使用壽命。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面板121設有顯示區(未圖示)和控制區(未圖示),顯示區和控制區均傾斜設置,且面向食物料理機100的上方。主機10還包括容置于容納腔122的電路板128,電路板128設有LED(發光二極管)燈(未標示)和數碼管(未標示),LED燈和數碼管由所述顯示區進行顯示。該設置更加方便使用者對控制區進行操作和觀察顯示區的顯示數據。
為了進一步優化該食物料理機100的外觀,還可以將面板121設置為圓弧面。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攪拌杯組件30還包括攪拌杯底座31,攪拌杯32設置于攪拌杯底座31上,刀具組件35部分容置于攪拌杯底座31中。刀具組件35包括位于攪拌杯32內的刀片351和與刀片351相連接的刀軸352,線圈盤20和導磁盤37的中部均設有供刀軸352穿過的過孔(未標示),主機10還包括離合器13,刀軸352穿過過孔連接于離合器13和電機11。
具體地,離合器13包括上離合器(未圖示)和與電機11連接的下離合器(未圖示),下離合器與上離合器連接,上離合器套設于刀軸352遠離刀片351的一端,下離合器套設于電機11的輸出軸(未標示),電機11通過上離合器與下離合器驅動刀軸352和刀片351轉動,以對食物進行攪打。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在本實用新型的發明構思下,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變換,或直接/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