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遮陽裝置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椅子上的遮陽棚。
背景技術:
遮陽棚是用于遮擋陽光照射的裝置。其中,很多躺椅的靠背上會設置相關的遮陽棚,該遮陽棚是跟躺椅相匹配設計的,并不適用于其他的椅子。因此,當帶遮陽棚的躺椅的遮陽棚損壞時,跟換很不方便。而且,很多的椅子都不帶遮陽棚,在太陽底下使用容易暴曬。
技術實現要素:
(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可以裝配于帶椅背的椅子上的遮陽棚。
(二)技術方案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用于椅子上的遮陽棚,其包括n形活動支架、左固定座及右固定座;n形活動支架的中間設置有與之兩個側桿一體連接的橫桿,該n形活動支架的兩個側桿靠近末端處設置有折彎角;n形活動支架的兩個側桿末端分別與左固定座及有固定座相匹配活動鉸接;左固定座與有固定座的結構相匹配對稱;n形活動架的頂端設置有與之匹配的遮陽布。
其中,左固定座的頂端設置有與n形活動支架的左側桿末端相匹配的左桿鉸接槽,該左固定座的側面設置有垂直貫穿左桿鉸接槽的左軸孔;n形活動支架的左側桿末端設置有一個左鉸接孔,該n形活動支架的左側桿末端通過銷軸同時穿過左軸孔及左鉸接孔而匹配鉸接于左桿鉸接槽處;左固定座的底端開設有與椅背的左上角相匹配套接的左套接口;
右固定座的頂端設置有與n形活動支架的右側桿末端相匹配的右桿鉸接槽,該右固定座的側面設置有垂直貫穿右桿鉸接槽的右軸孔;n形活動支架的右側桿末端設置有一個右鉸接孔,該n形活動支架的右側桿末端通過銷軸同時穿過右軸孔及右鉸接孔而匹配鉸接于右桿鉸接槽處;右固定座的底端開設有與椅背的右上角相匹配套接的右套接口。
其中,左固定座的底端設置有垂直貫穿左套接口的左鎖定孔;右固定座的底端設置有垂直貫穿右套接口的右鎖定孔。
其中,n形活動支架包括一個U形折彎桿、兩個直角折彎桿及兩根螺紋連接桿;U形折彎桿的兩個末端分別通過一根螺紋連接桿與一個直角折彎桿的一端想匹配螺紋連接;兩個直角折彎桿的另一端分別與左固定座及有固定座相匹配活動鉸接;橫桿的兩端分別與兩個直角折彎桿的側面相垂直固定連接。
其中,遮陽布為與n形活動支架的頂端相匹配套接的布袋。
其中,折彎角為90度。
(三)有益效果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可以套接固定于椅子的靠背頂端,使得帶靠背的椅子可以具有遮陽的功能;其中,設置的左固定座及右固定座可以分別套接固定于椅子的靠背頂端的兩個折角處,使得本產品適用于靠背頂端帶折角的椅子;而增設的左鎖定孔及右鎖定孔,使得本產品可以利用螺栓固定于椅子的靠背上,結構簡單,拆裝方便,且固定牢靠;另外,n形活動支架采用螺紋連接桿連接U形折彎桿與直角折彎的結構形式,可以通過調節螺紋連接桿的裸露長度來調節遮陽棚的長度,從而調節遮陽布的前后遮陽位置,適用于不同尺寸的椅子;而遮陽布采用布袋的形式,方便遮陽布拆卸清洗。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用于椅子上的遮陽棚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n形活動支架及遮陽布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顯示左固定座頂部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顯示左固定座底部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顯示右固定座頂部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顯示右固定座底部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1、n形活動支架;2、左固定座;3、右固定座;4、遮陽布;11、橫桿;12、折彎角;13、左鉸接孔;14、右鉸接孔;15、U形折彎桿;16、直角折彎桿;17、螺紋連接桿;21、左桿鉸接槽;22、左軸孔;23、左套接口;24、左鎖定孔;31、右桿鉸接槽;32、右軸孔;33、右套接口;34、右鎖定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但不能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圖1是本實用新型用于椅子上的遮陽棚的結構示意圖,體現了本遮陽棚是由n形活動支架1、左固定座2、右固定座3及遮陽布4組成的;圖2是本實用新型n形活動支架及遮陽布的結構示意圖,主要反映了n形活動支架1是由一個U形折彎桿15、兩個直角折彎桿16及兩根螺紋連接桿17組成的,及其它們之間的連接關系,并且著重體現了與n形活動支架1相匹配的布袋狀的遮陽布4;圖3是本實用新型顯示左固定座頂部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顯示左固定座底部的結構示意圖,反映了左固定座2的相關結構;圖5是本實用新型顯示右固定座頂部的結構示意圖,圖6是本實用新型顯示右固定座底部的結構示意圖,體現了右固定座3的相關結構。
本實用新型燈條的結構如圖1及圖2所示,該用于椅子上的遮陽棚包括n形活動支架1、左固定座2及右固定座3;n形活動支架1的中間設置有與之兩個側桿一體連接的橫桿11,該n形活動支架1的兩個側桿靠近末端處設置有折彎角12;n形活動支架1的兩個側桿末端分別與左固定座2及有固定座3相匹配活動鉸接;左固定座2與有固定座3的結構相匹配對稱;n形活動架1的頂端設置有與之匹配的遮陽布4。本實用新型可以套接固定于椅子的靠背頂端,使得帶靠背的椅子可以具有遮陽的功能。
如圖1、圖2、圖3、圖4、圖5及圖6所示,本實施例在,左固定座2的頂端設置有與n形活動支架1的左側桿末端相匹配的左桿鉸接槽21,該左固定座2的側面設置有垂直貫穿左桿鉸接槽21的左軸孔22;n形活動支架1的左側桿末端設置有一個左鉸接孔13,該n形活動支架1的左側桿末端通過銷軸同時穿過左軸孔22及左鉸接孔13而匹配鉸接于左桿鉸接槽21處;左固定座2的底端開設有與椅背的左上角相匹配套接的左套接口23;
右固定座3的頂端設置有與n形活動支架1的右側桿末端相匹配的右桿鉸接槽31,該右固定座3的側面設置有垂直貫穿右桿鉸接槽31的右軸孔32;n形活動支架1的右側桿末端設置有一個右鉸接孔14,該n形活動支架1的右側桿末端通過銷軸同時穿過右軸孔32及右鉸接孔14而匹配鉸接于右桿鉸接槽31處;右固定座3的底端開設有與椅背的右上角相匹配套接的右套接口33。
本實用新型設置的左固定座及右固定座可以分別套接固定于椅子的靠背頂端的兩個折角處,使得本產品適用于靠背頂端帶折角的椅子。其中,左桿鉸接槽21及右桿鉸接槽31的槽寬大于n形活動支架1的兩個側桿末端的厚度,而左桿鉸接槽21及右桿鉸接槽31的槽寬越大,左固定座2及右固定座3之間的安裝寬度的靈活度就越大,使得本產品同時適用于椅背寬度不同的椅子。
如圖4及圖6所示,本實施例中,左固定座2的底端設置有垂直貫穿左套接口23的左鎖定孔24;右固定座3的底端設置有垂直貫穿右套接口33的右鎖定孔34。本實用新型增設的左鎖定孔及右鎖定孔,使得本產品可以利用螺栓固定于椅子的靠背上,結構簡單,拆裝方便,且固定牢靠。本產品在使用時,首先把左、右固定座的左、右套接口套接于椅子靠背的頂端折角處,再通過螺栓同時穿過左、右鎖定孔及靠背頂端的折角來實現固定。
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中,n形活動支架1包括一個U形折彎桿15、兩個直角折彎桿16及兩根螺紋連接桿17;U形折彎桿15的兩個末端分別通過一根螺紋連接桿17與一個直角折彎桿16的一端想匹配螺紋連接;兩個直角折彎桿16的另一端分別與左固定座2及有固定座3相匹配活動鉸接;橫桿11的兩端分別與兩個直角折彎桿16的側面相垂直固定連接。本實用新型的n形活動支架采用螺紋連接桿連接U形折彎桿與直角折彎的結構形式,可以通過調節螺紋連接桿的裸露長度來調節遮陽棚的長度,從而調節遮陽布的前后遮陽位置,適用于不同尺寸的椅子。
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中,遮陽布4為與n形活動支架1的頂端相匹配套接的布袋。本實用新型的遮陽布采用布袋的形式,方便遮陽布拆卸清洗。
本實施例中,折彎角12為90度。
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