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軌道交通車輛結構技術領域,具體涉及到一種用于地鐵車輛防異物卡滯車門的雙扇內藏門結構。
背景技術:
為緩解中心城區客流量大的交通壓力,各大城市均開始大規模修建地鐵線路。而地鐵車輛通常使用雙扇內藏門以保證車門在客流高峰期的正常開閉。但是,這種雙扇內藏門結構在使用過程中經常出現異物卡滯導致車門無法正常關閉的情況。目前,傳統雙扇內藏門地鐵車輛的車門下方均設有一個的下導軌,異物可通過下導軌與內門檻間的下導軌槽進入側墻與車門間的空隙,從而導致車門卡滯而無法正常關閉,列車便不能正常運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用于地鐵車輛防異物卡滯車門的雙扇內藏門結構,用于防止異物卡滯導致車門無法正常關閉,增強車門的密封性能。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用于地鐵車輛防異物卡滯車門的雙扇內藏門結構,包括門扇,門扇的內側設有內側墻,門扇的外側設有外側墻,內側墻和外側墻的底部安放在門檻上;門扇的上部通過承載輪安裝在內側墻和外側墻頂部的上導軌內,門扇的下部與設置在門檻上的凹凸式下導軌滑動配合;下導軌的內側設有內導軌槽,外側設有外導軌槽;門扇位于內導軌槽內的部分固定連接有內密封橡膠,門扇位于外導軌槽內的部分固定連接有外密封橡膠;門扇與內側墻之間設有內密封毛刷,內密封毛刷固定在內側墻的豎直邊緣;門扇與外側墻之間設有外密封毛刷,外密封毛刷固定在外側墻的豎直邊緣。
根據上述方案,所述內導軌槽和外導軌槽內還設有防抖動輪;防抖動輪對稱布置于內導軌槽的內側壁以及外導軌槽的外側壁上,其一端通過彈簧與門檻連接,另一端擠壓內密封橡膠或外密封橡膠。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能有效的防止異物卡滯導致車門無法正常關閉情況的發生,并增強了車門的密封性能,提高了車輛運行的穩定性。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說明,其中:
圖1是現有技術中地鐵的雙扇內藏門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中雙扇內藏門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中雙扇內藏門結構全開時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中雙扇內藏門結構半開時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中各標號的釋義為:1-門扇,2-下導軌,3-內密封毛刷,4-外密封毛刷,5-內密封橡膠,6-外密封橡膠,7-防抖動輪,8-內側墻,9-外側墻,10-門檻。
具體實施方式
為更好地理解本發明,需對傳統的雙扇內藏門的結構進行說明,如圖1所示。地鐵車門在開啟和關閉過程中,門扇1在車體內側墻8和外側墻9中沿著下導軌2做平行于車體行進方向的往復運動。車門全關時,下導軌2兩側的凹槽橫向距離大于門扇1與門檻10間的距離,異物通過下導軌2的凹槽進入側墻與門扇1之間的間隙,從而導致車門卡滯,無法正常關閉,列車便無法正常運行。
本發明如圖2、圖3、圖4所示,門扇1上部通過承載輪安裝在上導軌內,門扇1下部與凹凸式下導軌2滑動配合。下導軌2與門檻10間的凹槽為導軌槽,下導軌2內側為內導軌槽,下導軌2外側為外導軌槽。內密封橡膠5固定在位于內導軌槽內的門扇1底部,外密封橡膠6固定在位于外導軌槽內的門扇1底部,內密封橡膠5和外密封橡膠6隨著門扇1在內側墻8和外側墻9之間沿著下導軌2作平行于車體行進方向的往復運動。內密封橡膠5和外密封橡膠6為長方體外形,其高與下導軌2的凹槽高度相同,寬與門扇1和門檻10間的橫向距離相同,長與單個門扇1下側縱向長度相同。
內密封毛刷3豎向固定于內側墻8前沿端部的豎直邊緣,外密封毛刷4豎向固定于外側墻9前沿端部的豎直邊緣。內密封毛刷3和外密封毛刷4的毛刷長度等于側墻與門扇1之間的距離。
防抖動輪對稱布置于內導軌槽的內側壁以及外導軌槽的外側壁上,其一端通過高彈性彈簧與門檻10連接,另一端擠壓內密封橡膠5或外密封橡膠6。車輛運行過程中,防抖動輪7通過彈簧擠壓內密封橡膠5或外密封橡膠6來調節門扇1與內側墻8或外側墻9之間的間隙,并與下導軌2、門檻10、內密封橡膠5、外密封橡膠6一起作用防止門扇1抖動。
車門全開時,門扇1、內密封毛刷3、外密封毛刷4、內密封橡膠5、外密封橡膠6與內側墻8和外側墻9的端部位于同一橫截面。門扇1與內側墻8之間的空隙通過內密封毛刷3和內密封橡膠5填補,門扇1與外側墻9之間的間隙通過外密封毛刷4和外密封橡膠6填補。車門全關時,門扇1底部內側與門檻10之間的間隙通過內密封橡膠5填補。車門在開啟和關閉的運動過程中,固定于門扇1底部的內密封橡膠5和外密封橡膠6與門扇1一起沿著下導軌2做平行于車體行進方向的往復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