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水利水電工程技術領域,尤其涉及水利水電工程高速水流建筑物施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高速水流建筑物抗沖耐磨防護涂層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在水利水電工程領域,泄水建筑物高速水流區以及水流流態較差的部位,易產生紊流,且經常受高速水流夾沙長期反復沖刷磨損,造成混凝土磨蝕嚴重和空蝕現象,縮短了建筑物使用壽命;目前所采用的預防方式一般采用澆筑高性能高強度抗沖磨混凝土層或者采用高分子復合材料防護涂層來保護泄水建筑物的流道。第一種方法采用高強度抗沖磨混凝土層來實現抗沖刷,硬碰硬,以硅粉、粉煤灰混凝土為代表。硅粉混凝土在使用中存在計量投料不方便、和易性差、施工難度大、抹面困難等問題;粉煤灰混凝土抗碳化能力差,影響混凝土耐久性。第二種多針對環氧樹脂的改性,以改變其脆性、提高斷裂韌性和抗沖磨能力。但環氧樹脂抗老化能力差,耐候性差已發生龜裂、起翹和脫層等問題,且施工不方便,有一定污染揮發物存在,工程適應性差,未能在工程中大量使用。所以,急需一種能解決上述問題的新方案來實現高速水流建筑物的抗沖耐磨,但現有技術中沒有相應的技術方案。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高速水流建筑物抗沖耐磨防護涂層的施工方法,以解決現有高速水流建筑物采用高強度抗沖磨混凝土或環氧樹脂來實現抗沖刷所存在的計量投料不方便、和易性差、施工難度大、抹面困難、抗老化能力差、耐候性差、起翹和脫層、施工不方便、存在污染揮發物、工程適應性差等問題。
本發明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的:
一種高速水流建筑物抗沖耐磨防護涂層的施工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施工準備:清理施工現場的障礙物和垃圾,安裝吊籃及腳手架,安裝照明設備及配套電源,拆除臨時建筑物及附著物;
(2)基面打磨清理:清除水工建筑物高速水流區基面的浮灰、水泥渣、脫模劑,采用砂子、鋼絲刷及打磨機設備進行打磨、清洗;
(3)清洗:用高壓清水沖洗高速水流區基面,沖洗完成后待高速水流區基面完全干燥;
(4)保護層施工:在高速水流區基面表面均勻涂覆保護層;
(5)養護:保護涂層施工完畢后進行掩蓋養護。
所述步驟(4)分為以下步驟:
(4-1)在高速水流區基面均勻涂覆一層底漆;
(4-2)底漆干燥后在其表面均勻涂覆一層界面劑;
(4-3)界面劑干燥后在其表面均勻涂覆一層聚脲層。
所述步驟(2)中受油污污染的表面采用相應的二甲苯清洗。
所述步驟(4-1)中底漆施工時大氣溫度為5-35℃。
所述步驟(4-2)與步驟(4-3)之間的間隔時間為8-24h。
所述步驟(4-3)中聚脲層噴涂時間≤3h。
所述步驟(5)中養護時間≥24h。
所述保護層的厚度為0.2-1cm。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提供的高速水流建筑物抗沖耐磨防護涂層的施工方法,采用聚脲取代傳統的強度抗沖磨混凝土或環氧樹脂來實現抗沖刷,聚脲具有優異的物理力學性能,具有抗拉強度高、變形大、抗磨性高、適應性能強、施工方便等優點,尤其抗沖磨能力可達到C60硅粉混凝土10倍以上,能較好解決高速水流對流道的磨損問題。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中施工結構圖;
圖中:1-水工建筑物,2-高速水流區基面,3-保護涂層。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說明,但所要求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所述;
實施例1:
清理施工現場的障礙物和垃圾,安裝吊籃及腳手架,安裝照明設備及配套電源,拆除臨時建筑物及附著物;清除水工建筑物高速水流區基面的浮灰、水泥渣、脫模劑,采用砂子、鋼絲刷及打磨機設備進行打磨、清洗,受油污污染的表面采用相應的二甲苯清洗;用高壓清水沖洗高速水流區基面,沖洗完成后待高速水流區基面完全干燥;在高速水流區基面表面均勻涂覆保護層,保護層的厚度為1cm,如圖1所示,具體為:在高速水流區基面均勻涂覆一層底漆,底漆施工時大氣溫度為5-35℃;底漆干燥后在其表面均勻涂覆一層界面劑;界面劑干燥后在其表面均勻涂覆一層聚脲層,聚脲層噴涂時間為3h,界面劑干燥和聚脲層涂覆間隔時間為24h,若由于施工現場環境導致界面劑干燥時間超過24h,則在聚脲層施工前需要重新施工界面劑;保護涂層施工完畢后采用篷布遮擋進行掩蓋養護,養護時間為24h。
實施例2:
清理施工現場的障礙物和垃圾,安裝吊籃及腳手架,安裝照明設備及配套電源,拆除臨時建筑物及附著物;清除水工建筑物高速水流區基面的浮灰、水泥渣、脫模劑,采用砂子、鋼絲刷及打磨機設備進行打磨、清洗,受油污污染的表面采用相應的二甲苯清洗;用高壓清水沖洗高速水流區基面,沖洗完成后待高速水流區基面完全干燥;在高速水流區基面表面均勻涂覆保護層,保護層的厚度為0.2cm,如圖1所示,具體為:在高速水流區基面均勻涂覆一層底漆,底漆施工時大氣溫度為5-35℃;底漆干燥后在其表面均勻涂覆一層界面劑;界面劑干燥后在其表面均勻涂覆一層聚脲層,聚脲層噴涂時間為2h,界面劑干燥和聚脲層涂覆間隔時間為8h,若由于施工現場環境導致界面劑干燥時間超過24h,則在聚脲層施工前需要重新施工界面劑;保護涂層施工完畢后采用篷布遮擋進行掩蓋養護,養護時間為36h。
實施例3:
清理施工現場的障礙物和垃圾,安裝吊籃及腳手架,安裝照明設備及配套電源,拆除臨時建筑物及附著物;清除水工建筑物高速水流區基面的浮灰、水泥渣、脫模劑,采用砂子、鋼絲刷及打磨機設備進行打磨、清洗,受油污污染的表面采用相應的二甲苯清洗;用高壓清水沖洗高速水流區基面,沖洗完成后待高速水流區基面完全干燥;在高速水流區基面表面均勻涂覆保護層,保護層的厚度為0.4cm,如圖1所示,具體為:在高速水流區基面均勻涂覆一層底漆,底漆施工時大氣溫度為5-35℃;底漆干燥后在其表面均勻涂覆一層界面劑;界面劑干燥后在其表面均勻涂覆一層聚脲層,聚脲層噴涂時間為2.5h,界面劑干燥和聚脲層涂覆間隔時間為12h,若由于施工現場環境導致界面劑干燥時間超過24h,則在聚脲層施工前需要重新施工界面劑;保護涂層施工完畢后采用篷布遮擋進行掩蓋養護,養護時間為48h。
實施例4:
清理施工現場的障礙物和垃圾,安裝吊籃及腳手架,安裝照明設備及配套電源,拆除臨時建筑物及附著物;清除水工建筑物高速水流區基面的浮灰、水泥渣、脫模劑,采用砂子、鋼絲刷及打磨機設備進行打磨、清洗,受油污污染的表面采用相應的二甲苯清洗;用高壓清水沖洗高速水流區基面,沖洗完成后待高速水流區基面完全干燥;在高速水流區基面表面均勻涂覆保護層,保護層的厚度為0.8cm,如圖1所示,具體為:在高速水流區基面均勻涂覆一層底漆,底漆施工時大氣溫度為5-35℃;底漆干燥后在其表面均勻涂覆一層界面劑;界面劑干燥后在其表面均勻涂覆一層聚脲層,聚脲層噴涂時間為2h,界面劑干燥和聚脲層涂覆間隔時間為18h,若由于施工現場環境導致界面劑干燥時間超過24h,則在聚脲層施工前需要重新施工界面劑;保護涂層施工完畢后采用篷布遮擋進行掩蓋養護,養護時間為30h.
上述實施例僅為本發明的幾個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凡在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基礎上所做出的變形、修飾或等同替換等,均應落入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