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變電站基礎裝配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預制裝配式變電站基礎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我國電站工程建設進入飛速發展時期,數量眾多的城市型變電站的建設提出工期短,環境影響小等要求。其中變電站的地面部分建筑已經開始采用預制裝配式結構形式,而地下部分的電纜層及結構基礎仍采用現澆形式。
目前城市變電站采用現澆式基礎存在如下問題:
1)現場混凝土澆筑施工噪聲擾民、粉塵污染。
2)施工模板工程多,周期長,人力勞動多。
3)在變電站基坑開挖后,需要較長時間綁扎鋼筋,支模澆筑養護,期間土體流變會引起周圍建筑及地表的變形。
4)變壓器等電氣設備需要通過招標采購,設備基礎結構的設計工作需待設備廠家及型號確定后才能進行,進而下一步的施工。而一旦設備變更,基礎的設計與施工也將變更延后。
由于以上原因,迫切需要在變電站建設中,使用一種能快速機械化施工、經濟環保、質量保證率高、不受設備采購周期影響的基礎形式。采用預制裝配式是解決這些問題的一種必然選擇,能帶來很好的經濟和社會環境效益。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預制裝配式變電站基礎結構,用于實現高效率、高質量、經濟環保的現場機械化拼裝施工,同時滿足變電站電纜層的使用功能。
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一種預制裝配式變電站基礎結構,包括預制墻板、預制變壓器基礎、架空地板夾層、電纜橋架、連接元件、防水元件和接頭補強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預制分塊式筏板,所述預制分塊筏板包括標準塊A,調整塊B和關鍵塊K,所述標準塊A通過基底地坪上的軌道就位,通過千斤頂將相鄰A塊之間頂緊,并安裝連接元件,所述調整塊B為預制或現場澆筑,所述關鍵塊K為預制塊,在一個橫向剖面上為最終安裝段,自上而下最終插在A塊或B塊之間,所述預制分塊式筏板的預制分塊筏板基礎為平板式或帶肋梁式的板構件,其四周與相鄰塊拼裝處外形為平接式和企口式,所述預制分塊筏板基礎下部留有滑輪,并在基底地坪軌道上移動拼裝,就位后在相鄰塊拼接處用補強元件加固。優選的,所述預制墻板包括地下預制外墻板和預制內隔墻,其材料為鋼筋混凝土、型鋼混凝土或纖維混凝土。
優選的,所述預制變壓器基礎為電纜層預制混凝土梁柱結構,所述電纜層預制混凝土梁柱結構位混凝土柱、型鋼柱或型鋼混凝土柱,并安裝在預制筏板的杯口基礎內,就位后四周用細石混凝土填實,混凝土梁支承在預制混凝土墻或柱上,節點處采用補強元件加固。
優選的,所述架空地板夾層是預制混凝土板件、鋼質格柵板或防靜電地板,并擱置在電纜層不同標高處預設的牛腿上。
優選的,所述電纜橋架是輕型鋼構件,由不同標高處的水平放置的型鋼連接在預制墻板上組成,并擱置不同電壓等級的電氣一次、電氣二次及通信線電纜。
優選的,所述連接元件是設備基礎柱與連接相鄰預制分塊式的連接件。
優選的,防水元件安裝在預制構件拼裝位置處,其安裝數目是一道或多道防水元件。
優選的,所述接頭補強元件為預制構件拼接處的縫隙填充材料,在拼接各構件時在接縫處預留注漿孔,拼接完成后注漿填充。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
本發明的預制分塊式筏板其調整塊B為預制或現場澆筑,其上不設基礎杯口,用以適應設備采購變化引起的基礎定位變化。當設備型號變化時,即相鄰2個A塊上的設備基礎軸線距離發生變化。通過在軌道上移動A塊,并在原先相鄰2個A塊之間插入或現澆B塊調節之間的距離,滿足現行采購設備的定位,從而起到采購、設計和施工同步進行調整的目的,本發明可高效的工廠預制、現場拼裝且設計施工與設備采購可以同步進行、滿足變電站使用功能需求的預制裝配式筏板基礎形式。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發明一實施例中預制分塊筏板基礎平面布置圖。
圖2是本發明一實施例中預制分塊筏板基礎立面布置圖。
圖3是本發明一實施例中預制分塊筏板基礎標準塊A圖。
圖4是本發明一實施例中預制分塊筏板基礎調整塊B圖。
圖5是本發明一實施例中預制分塊筏板基礎關鍵塊K圖。
圖6是本發明一實施例中預制墻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7是本發明一實施例中預制墻板與電纜橋架的連接結構示意圖。
圖8是本發明一實施例中預制分塊筏板基礎標準塊A縱向連接元件(垂直橫斷面方向)圖。
圖9是本發明一實施例中預制分塊筏板基礎標準塊A橫向連接元件(橫斷面方向)圖。
圖10是本發明一實施例中設備基礎柱與筏板預制塊的連接元件圖。
圖11是本發明一實施例中平口接縫處的防水元件圖。
圖12是本發明一實施例中企口接縫處的防水元件圖。
圖13是本發明一實施例中接頭補強元件示意圖。
圖中的標號分別代表:
1、架空地板夾層;2、預制變壓器基礎;3、電纜橋架;4、預制墻板;5、標準塊A;6、調整塊B;7、關鍵塊K;8、防水元件;9、牛腿;10、預制框架柱;11、電纜橋架;12、預制分塊筏板基礎;13、補強元件;14、連接元件;15、預制構造柱。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如圖1至圖13所示的一種預制裝配式變電站基礎結構,它包括預制分塊式筏板、預制墻板、預制變壓器基礎、架空地板夾層、電纜橋架、連接元件、防水元件、接頭補強元件。
(1)預制分塊筏板基礎為平板式或帶肋梁式的板構件,其材料為鋼筋混凝土、型鋼混凝土或纖維混凝土。其四周與相鄰塊拼裝處外形為平接式、企口式,根據工程地下水情況在端部表面設置有不同類型的防水元件。筏板基礎塊下部留有滑輪可以在基底地坪軌道上移動拼裝,就位后在相鄰塊拼接處用補強元件加固。
預制分塊筏板根據功能不同分為標準塊A,調整塊B,關鍵塊K。
標準塊A大小統一且符合一定模數,便于工廠批量施工,其上可根據變壓器及其他設備布置情況設置或不設置基礎杯口,基礎基坑開挖后,A塊通過基底地坪上的軌道就位,通過千斤頂將相鄰A塊之間頂緊,并安裝連接元件。
調整塊B為預制或現場澆筑,其上不設基礎杯口,用以適應設備采購變化引起的基礎定位變化。當設備型號變化時,即相鄰2個A塊上的設備基礎軸線距離發生變化。通過在軌道上移動A塊,并在原先相鄰2個A塊之間插入或現澆B塊調節之間的距離,滿足現行采購設備的定位,從而起到采購、設計和施工同步進行調整的目的。
關鍵塊K為預制塊,在一個橫向剖面上為最終安裝段,自上而下最終插在A塊或B塊之間,使整個平板基礎拼合成一個整體。
(2)預制墻板包括地下預制外墻板和預制內隔墻,其材料為鋼筋混凝土、型鋼混凝土或纖維混凝土。外墻板起擋土止水作用,內隔墻起分隔各防火分區的作用。
(3)預制變壓器基礎為電纜層預制混凝土梁柱結構,支承上部變壓器、散熱器、配電柜等設備的重量。混凝土柱、型鋼柱或型鋼混凝土柱安裝在預制筏板的杯口基礎內,就位后四周用細石混凝土填實。混凝土梁支承在預制混凝土墻或柱上,節點處采用補強元件加固。
(4)架空板夾層是一種小型輕質的預制混凝土板件、鋼質格柵板或防靜電地板,可以擱置在電纜層不同標高處預設的牛腿上,滿足電纜層的不同標高處電氣設備的使用需求。
(5)電纜橋架是一種輕型鋼構件,由多個不同標高處的水平放置的型鋼連接在預制墻板上,可以擱置不同電壓等級的電氣一次、電氣二次及通信線電纜。
(6)連接元件是連接相鄰預制筏板,設備基礎柱與筏板的連接件。
(7)防水元件是在預制構件拼裝位置處安裝的防水密封裝置,可根據變電站防水等級設置一道或多道防水元件,可采用遇水膨脹止水條、止水帶工廠預埋在連接處;采用柔性防水卷材、水泥基滲透結晶型干粉鋪設在預制構件的迎水面上。
(8)接頭補強元件為預制構件拼接處的縫隙填充材料,可采用在拼接各構件時在接縫處預留注漿孔,拼接完成后注漿填充,使連接處的強度提高。
以上詳細描述了本發明的較佳具體實施例。應當理解,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無需創造性勞動就可以根據本發明的構思做出諸多修改和變化。因此,凡本技術領域中技術人員依本發明的構思在現有技術的基礎上通過邏輯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實驗可以得到的技術方案,皆應在由權利要求書所確定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