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總結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具有自我修復能力且兼具美感的生態友好型駁岸工程結構,包括駁岸和駁岸臺地,所述駁岸每隔10~20米的間距向河岸陸地方向后退1~2米,形成一個內凹的倒梯形缺口,多個倒梯形缺口沿河道均勻排布,所述駁岸工程結構還包括多個種植槽以及多個生態種植區,所述種植槽為向河道方向伸展1~2米形成的外凸的梯形突出槽,每一個種植槽均與駁岸的一個倒梯形缺口對應設置,每一個種植槽包圍對應的一個倒梯形缺口,所述的生態種植區為所述種植槽與對應的倒梯形缺口之間所合圍的區域,所述的種植槽以及生態種植區內均填充種植土。該駁岸工程結構在不增加施工難度的前提下,能夠有效增加駁岸的生態自我修復能力和生態友好性。
技術研發人員:尹慶;聶毅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廣州城建職業學院
文檔號碼:201620587860
技術研發日:2016.06.15
技術公布日:2016.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