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創造屬于凈水設備,主要涉及一種用于雨水自然凈化的回滲井濾水裝置。
背景技術:
海綿城市建設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其中,重要的舉措之一就是增加地表水的下滲量。如何增加地表水的下滲,同時又不污染原有地下水成為當前研究的重點。目前,礫石樁和地下滲井是增加地表水下滲量的主要設備之一,但是,前者存在下滲量和調蓄能力小、排澇效果不明顯的缺點;后者雖增加了地表水下滲量,但水凈化效果較差,存在地下水被污染的潛在危機,且地下滲井易堵塞,使用壽命有限。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創造的目的就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用于雨水自然凈化的回滲井濾水裝置,達到重量輕、柔性好、滲透性好、調蓄能力大、使用壽命長的目的。
本發明創造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在PVC管或鋼管外壁面上從內至外依次粘貼粒徑尺寸逐漸減小的陶粒貼礫層,且最外部的陶粒貼礫層的粒徑尺寸與巖石粒徑尺寸相近,每層陶粒貼礫層的厚度為10-30cm,在陶粒貼礫層外部上包容配裝鋼筋筒體,在所述PVC管或鋼管、陶粒貼礫層和鋼筋筒體下端部上固裝封堵鋼板,帶有中心通孔的上蓋鋼板配裝在PVC管或鋼管和陶粒貼礫層上端部上,所述上蓋鋼板與鋼筋筒體固定連接,絲扣式套管配置在上蓋鋼板上方,且與上蓋鋼板和鋼筋筒體固接,所述鋼筋筒體的鋼筋條頂端呈彎折鉤狀,在所述PVC管或鋼管管壁上設有通孔,且所述通孔總面積與PVC管或鋼管管壁總面積比的孔隙率為13-25%,所述通孔包括橫條縫式通孔、或豎條縫式通孔、或圓孔、或橢圓孔,至此構成一種用于雨水自然凈化的回滲井濾水裝置。
本發明創造大幅增加了地表水的下滲量,同時對水質進行了凈化,且具備一定的調洪防澇的能力。本裝置結構新穎、合理、簡單,使用可靠,重量輕,強度大,滲透性好,耐腐蝕,成本低,使用壽命長,可廣泛用于回滲井中。
附圖說明
圖1是一種用于雨水自然凈化的回滲井濾水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A-A向剖視圖。
圖中件號說明:
1、通孔、2、封堵鋼板、3、鋼筋筒體、4、陶粒貼礫層、5、PVC管或鋼管、6、上蓋鋼板、7、絲扣式套管。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創造實施方案進行詳細描述。一種用于雨水自然凈化的回滲井濾水裝置,在PVC管或鋼管5外壁面上從內至外依次粘貼粒徑尺寸逐漸減小的陶粒貼礫層4,且最外部的陶粒貼礫層4的粒徑尺寸與巖石粒徑尺寸相近,每層陶粒貼礫層4的厚度為10-30cm,在陶粒貼礫層4外部上包容配裝鋼筋筒體3,在所述PVC管或鋼管5、陶粒貼礫層4和鋼筋筒體3下端部上固裝封堵鋼板2,帶有中心通孔的上蓋鋼板6配裝在PVC管或鋼管5和陶粒貼礫層4上端部上,所述上蓋鋼板6與鋼筋筒體3固定連接,絲扣式套管7配置在上蓋鋼板6上方,且與上蓋鋼板6和鋼筋筒體3固接,所述鋼筋筒體3的鋼筋條頂端呈彎折鉤狀,在所述PVC管或鋼管5管壁上設有通孔1,且所述通孔1總面積與PVC管或鋼管5管壁總面積比的孔隙率為13-25%,所述通孔1包括橫條縫式通孔、或豎條縫式通孔、或圓孔、或橢圓孔。
使用時,雨水從滲水井上端經上蓋鋼板6中心孔進入PVC管或鋼管5內,經通孔1及陶粒貼礫層4過濾后從鋼筋筒體3的筋孔處進入地下含水層內儲存。陶粒貼礫層4的粒徑大小可根據回滲井對應含水層(組)的巖石粒徑而定。由于陶粒貼礫層4具有較高的粘結強度,同時,底部與側邊有鋼筋筒體3加固,且PVC管或鋼管5又有較好的韌性,因此,保證了回滲井凈水裝置具有較高的強度和韌性。由于陶粒呈球形,形狀規則且帶微孔隙,又保證了由其加工的陶粒貼礫層4具有較高的孔隙率和滲透性。陶粒本身具有耐酸、堿、鹽和抗電化學腐蝕性能特點,因此延長了陶粒貼礫層4的使用壽命。同時,整個凈水裝置可以整體提出,方便清洗,大大的增加了回滲井的使用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