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多渠道雨水回用系統,屬于水處理設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雨水是一種自然降水,一般的雨水可運用于澆灌樹木,城市中有許多雨水集水設備,常常與中水系統相連,為中水系統提供水源。
現今在中國城市采用中水處理系統的較少,雨水一般連同污水排出,沒有得到利用,部分已建成中水系統的建筑,由于中水回用成本較高,常常沒有啟用,導致雨水直接浪費,所以有必要設計一種可以多渠道應用雨水的系統。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多渠道雨水回用系統。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多渠道雨水回用系統,包括:雨水暫存池、屋面雨水斗、通氣口、控制器、澆灌電磁閥、中水電磁閥、溢流口、攔渣格網、雨水匯集管、進水口、通氣立管、澆灌出水口、中水匯集池、連接口,在多渠道雨水回用系統上設有一個雨水暫存池,所述的雨水暫存池內設有一個攔渣格網,在所述的雨水暫存池左側設有一個澆灌電磁閥,所述的澆灌電磁閥上設有澆灌出水口,在所述的雨水暫存池右側設有一個中水電磁閥,在所述的中水電磁閥右側連接有中水匯集池,所述的中水匯集池上設有一個連接口,在所述的雨水暫存池頂部設有進水口和通氣立管,所述的通氣立管頂端設有通氣口,在所述的進水口上連接有雨水匯集管,所述的雨水匯集管上設有屋面雨水斗,在所述的雨水暫存池上連接有一個控制器。
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的控制器上設有澆灌電磁閥和中水電磁閥的控制電路,所述的中水電磁閥安裝在雨水暫存池和中水匯集池之間。
本實用新型的積極效果是:
1、本實用新型在所述的雨水暫存池左側設有一個澆灌電磁閥,在所述的雨水暫存池右側設有一個中水電磁閥,所述的控制器上設有澆灌電磁閥和中水電磁閥的控制電路,通過控制器使澆灌電磁閥和中水電磁閥可以交替開啟,使雨水可以單獨進行澆灌使用,不與其他廢水合流,同時,也留有中水回用的連接口,也可以進行中水回用,多個渠道利用雨水,其造價較低,安全環保,有利于雨水的多渠道利用。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一種多渠道雨水回用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包括:雨水暫存池(1)、屋面雨水斗(2)、通氣口(3)、控制器(4)、澆灌電磁閥(5)、中水電磁閥(6)、溢流口(11)、攔渣格網(12)、雨水匯集管(21)、進水口(22)、通氣立管(31)、澆灌出水口(51)、中水匯集池(61)、連接口(62)。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一種多渠道雨水回用系統,包括:雨水暫存池(1)、屋面雨水斗(2)、通氣口(3)、控制器(4)、澆灌電磁閥(5)、中水電磁閥(6)、溢流口(11)、攔渣格網(12)、雨水匯集管(21)、進水口(22)、通氣立管(31)、澆灌出水口(51)、中水匯集池(61)、連接口(62),在多渠道雨水回用系統上設有一個雨水暫存池(1),所述的雨水暫存池(1)內設有一個攔渣格網(12),在所述的雨水暫存池(1)左側設有一個澆灌電磁閥(5),所述的澆灌電磁閥(5)上設有澆灌出水口(51),在所述的雨水暫存池(1)右側設有一個中水電磁閥(6),在所述的中水電磁閥(6)右側連接有中水匯集池(61),所述的中水匯集池(61)上設有一個連接口(62),在所述的雨水暫存池(1)頂部設有進水口(22)和通氣立管(31),所述的通氣立管(31)頂端設有通氣口(3),在所述的進水口(22)上連接有雨水匯集管(21),所述的雨水匯集管(21)上設有屋面雨水斗(2),在所述的雨水暫存池(1)上連接有一個控制器(4)。
如圖1所示,所述的控制器(4)上設有澆灌電磁閥(5)和中水電磁閥(6)的控制電路,所述的中水電磁閥(6)安裝在雨水暫存池(1)和中水匯集池(61)之間。
在使用前,先在小區樓內安裝好上述系統,將雨水通過屋面雨水斗(2)流入雨水匯集管(21),最終通過進水口(22)流入到雨水暫存池(1)內,通過攔渣格網(12)去除部分雜質,當建筑物的中水系統未啟用時,可以通過控制器(4)打開澆灌電磁閥(5),利用雨水暫存池(1)內的水源澆灌花草,當中水系統開始啟用后,控制器(4)按需要控制澆灌電磁閥(5)或中水電磁閥(6)開啟,雨水既可以進入中水系統內進行循環回用,也可以直接用于澆灌花草,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造價較低,安全環保,可多渠道利用雨水。
本實施例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由此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