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shù)專利涉及鋼管立柱樁的,具體而言,涉及適用于鋼管立柱樁的鋼管平面位置定位裝置。
背景技術(shù):
1、大截面基坑開挖前,必須做好基坑周邊支護樁及內(nèi)支撐體系,由于基坑截面大,內(nèi)支撐體系所用的鋼桁架需要鋼管立柱樁、支架托起,確保鋼桁架受力在同一水平面上,故要求鋼管立柱樁的平面位置在允許范圍內(nèi)。
2、從基坑施工必須遵循“先支撐后開挖”原則,確定了鋼管立柱樁只能采取水下灌注樁施工工藝,并在孔口位置進行定位,確保成型后的鋼管立柱樁的平面位置滿足要求。
3、鋼管立柱樁采用水下灌注樁施工工藝時,需先將鋼管和鋼筋籠進行連接,然后通過起重設備將已連接好的鋼管和鋼筋籠吊裝樁孔中,再整體水下澆筑混凝土使樁成型。如果鋼管和鋼筋籠在吊裝過程中未進行有效定位,則會造成鋼管偏移,超過規(guī)范數(shù)值,影響后續(xù)其他結(jié)構(gòu)物施工。
4、現(xiàn)有技術(shù)中,鋼管立柱樁采用水下灌注樁施工時,鋼管和鋼筋籠吊裝定位中,缺乏有效的鋼管平面位置定位裝置,或者定位不準確,易造成鋼管偏移,影響后續(xù)內(nèi)支撐體系施工,不利于環(huán)保及綠色施工的情況。
技術(shù)實現(xiàn)思路
1、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適用于鋼管立柱樁的鋼管平面位置定位裝置,旨在解決現(xiàn)有技術(shù)中,缺乏有效的定位裝置對鋼管立柱樁的鋼管平面位置進行定位的問題。
2、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xiàn)的,適用于鋼管立柱樁的鋼管平面位置定位裝置,包括水平固定在鋼套管上的下部架以及水平固定在鋼套管上且位于在下部架上的上部架,所述上部架包括直徑條、兩個切邊條、交叉條以及兩個弧形布置的弧形條,所述弧形條的內(nèi)徑與鋼管的外徑一致;兩個所述切邊條分別布置在直徑條的兩側(cè),且呈平行布置,所述切邊條的一端與直徑條連接,所述切邊條的另一端遠離直徑條延伸布置;
3、所述交叉條與直徑條交叉布置,所述交叉條的兩端分別對應與兩個切邊條的另一端連接;所述弧形片的外周與切邊條相切布置,所述交叉條與直徑條的交叉位置形成有與樁中心位對齊布置的交叉位;所述下部架包括兩個并行布置的橫向條,兩個所述弧形片上連接有三個線錘;
4、根據(jù)兩個所述弧形片的位置確定鋼管在鋼套管的頂部開口的投影位置,往所述樁孔下入鋼管的過程中,調(diào)節(jié)所述鋼管的位置,直至三個所述線錘與鋼管的外周對齊后,所述鋼管的平面位置與投影位置對齊。
5、進一步的,兩個所述橫向條之間設有多個縱向條,所述縱向條的兩端分別與兩個橫向條對接。
6、進一步的,所述弧形片的兩端分別與直徑條及交叉條連接。
7、進一步的,所述弧形片的外周具有與切邊條相切布置的相切位,所述相切位抵接著切邊條。
8、進一步的,所述相切位與切邊條焊接固定。
9、進一步的,所述橫向條及直徑條上分別通過固定件固定在鋼套管上,所述固定件具有定位塊,所述定位塊抵接在鋼套管的外周。
10、進一步的,所述固定件的上部具有供橫向條或直徑條穿過的套孔,所述固定件的上部穿設有螺栓,所述螺栓將固定件與橫向條或直徑條相對固定,所述定位塊形成在固定件的下部。
11、進一步的,所述橫向條上設有下部水平儀。
12、進一步的,所述直徑條上設有上部水平儀,所述上部水平儀與下部水平儀之間錯位布置,且呈相互垂直布置。
13、進一步的,所述線錘與鋼管的頂部之間具有對齊間隔,所述線錘的底部連接有軟金屬制成且延伸在鋼管外周的鉛錘條,所述鉛錘條上設有多個彎曲片,多個所述彎曲片沿著鉛錘條的長度方向間隔布置;所述彎曲片具有內(nèi)彎面,所述內(nèi)彎面朝向鋼管的外周布置,所述內(nèi)彎面的彎曲度與鋼管的外周彎曲度一致。
14、與現(xiàn)有技術(shù)相比,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適用于鋼管立柱樁的鋼管平面位置定位裝置,上部架及下部架布置在鋼套管,確定鋼管在鋼套管的頂部開口的投影位置,樁孔形成以后,在樁孔下入鋼管后,通過調(diào)節(jié)鋼管位置,以使得連接在兩個弧形片上的三個線錘與鋼管的外周對齊布置,完成鋼管平面位置定位,定位準確,利于環(huán)保及綠色施工的情況,降低人工成本、節(jié)省材料并保證安全。
1.適用于鋼管立柱樁的鋼管平面位置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固定在鋼套管上的下部架以及水平固定在鋼套管上且位于在下部架上的上部架,所述上部架包括直徑條、兩個切邊條、交叉條以及兩個弧形布置的弧形條,所述弧形條的內(nèi)徑與鋼管的外徑一致;兩個所述切邊條分別布置在直徑條的兩側(cè),且呈平行布置,所述切邊條的一端與直徑條連接,所述切邊條的另一端遠離直徑條延伸布置;
2.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適用于鋼管立柱樁的鋼管平面位置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兩個所述橫向條之間設有多個縱向條,所述縱向條的兩端分別與兩個橫向條對接。
3.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適用于鋼管立柱樁的鋼管平面位置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條的兩端分別與直徑條及交叉條連接。
4.如權(quán)利要求3所述的適用于鋼管立柱樁的鋼管平面位置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條的外周具有與切邊條相切布置的相切位,所述相切位抵接著切邊條。
5.如權(quán)利要求4所述的適用于鋼管立柱樁的鋼管平面位置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切位與切邊條焊接固定。
6.如權(quán)利要求1至5任一項所述的適用于鋼管立柱樁的鋼管平面位置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橫向條及直徑條上分別通過固定件固定在鋼套管上,所述固定件具有定位塊,所述定位塊抵接在鋼套管的外周。
7.如權(quán)利要求6所述的適用于鋼管立柱樁的鋼管平面位置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的上部具有供橫向條或直徑條穿過的套孔,所述固定件的上部穿設有螺栓,所述螺栓將固定件與橫向條或直徑條相對固定,所述定位塊形成在固定件的下部。
8.如權(quán)利要求1至5任一項所述的適用于鋼管立柱樁的鋼管平面位置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橫向條上設有下部水平儀。
9.如權(quán)利要求8所述的適用于鋼管立柱樁的鋼管平面位置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徑條上設有上部水平儀,所述上部水平儀與下部水平儀之間錯位布置,且呈相互垂直布置。
10.如權(quán)利要求1至5任一項所述的適用于鋼管立柱樁的鋼管平面位置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線錘與鋼管的頂部之間具有對齊間隔,所述線錘的底部連接有軟金屬制成且延伸在鋼管外周的鉛錘條,所述鉛錘條上設有多個彎曲片,多個所述彎曲片沿著鉛錘條的長度方向間隔布置;所述彎曲片具有內(nèi)彎面,所述內(nèi)彎面朝向鋼管的外周布置,所述內(nèi)彎面的彎曲度與鋼管的外周彎曲度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