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屬于建筑施工,具體涉及一種用于裝配式擋土墻的連接結構。
背景技術:
1、擋土墻廣泛用于道路、河岸、市政工程、邊坡防護等多個方面;傳統的擋土墻通過現澆混凝土的方式進行施工修建,施工工序較為復雜,需要進行場地開挖平整、鋼筋綁扎、安裝腳手架與模板、澆筑并養護混凝土、墻后填土等多個施工步驟,耗費了大量的時間成本與人工成本,工程量大,施工質量不易控制。
2、裝配式擋土墻是一種新型的擋土墻結構,具有快速搭建、環保、固定性好等優點,廣泛應用于市政建設、水利工程、交通基礎設施等領域。
3、在現有技術中,裝配式擋土墻是事先在工廠或者施工現場外澆筑完成單個結構物,然后再進行安裝的擋土墻,與整體現澆的擋土墻不同。由于采用預制構件,裝配式擋土墻可以在短時間內完成安裝,大大縮短施工周期。預制構件的生產和安裝過程中產生的建筑垃圾較少,且能夠減少施工揚塵,滿足更高的環保要求。
4、但與此同時,由于裝配式擋土墻采用工廠預制的方式,對于裝配式擋土墻的連接也提出更高的要求。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裝配式擋土墻的連接結構,通過改進裝配式擋土墻之間的連接結構,提高各擋土墻之間的穩定性能。
2、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具體為:
3、一種用于裝配式擋土墻的連接結構,包括多塊預制擋土墻板、用于安裝預制擋土墻板的底部槽、設置在相鄰預制擋土墻板之間的連接槽;所述預制擋土墻板底部設置有限位插接塊,且限位插接塊與底部槽大小適配,并在底部槽內設置有預埋鋼筋件;所述預制擋土墻板和限位插接塊上均設置有預埋鋼筋件的插孔;所述連接槽內設置連接主鋼筋并澆筑有連接混凝土。
4、進一步地,還包括連接在相鄰兩個預制擋土墻板連接位置處的澆筑模板。
5、進一步地,所述預制擋土墻板兩側伸出有連接副鋼筋,且與連接主鋼筋編織在一起。
6、進一步地,所述預制擋土墻板底部設置有注漿孔。
7、進一步地,所述預制擋土墻板頂部設置有多個吊裝鉤。
8、進一步地,所述預制擋土墻板側邊設置有多個斜支撐連接口。
9、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本實用新型采用在預制擋土墻板的底部設置限位插接塊插入到連接槽內進行初步穩定,通過限位插接塊的連接可以增加預制擋土墻板在吊裝到位后的穩定性,減少對斜支撐的數量需求。其次,本實用新型采用底部槽的方式可以實現預制擋土墻板的快速定位吊裝,避免吊裝偏差,能夠進一步加快吊裝安裝速度。并且,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連接結構通過在后期增加連接主鋼筋,并通過澆筑的方式有效增加相鄰預制擋土墻板之間的穩定性能。
1.一種用于裝配式擋土墻的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塊預制擋土墻板(3)、用于安裝預制擋土墻板(3)的底部槽(2)、設置在相鄰預制擋土墻板(3)之間的連接槽;所述預制擋土墻板(3)底部設置有限位插接塊(1),且限位插接塊(1)與底部槽(2)大小適配,并在底部槽(2)內設置有預埋鋼筋件;所述預制擋土墻板(3)和限位插接塊(1)上均設置有預埋鋼筋件的插孔;所述連接槽內設置連接主鋼筋(7)并澆筑有連接混凝土。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裝配式擋土墻的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連接在相鄰兩個預制擋土墻板(3)連接位置處的澆筑模板(6)。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裝配式擋土墻的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預制擋土墻板(3)兩側伸出有連接副鋼筋(5),且與連接主鋼筋(7)編織在一起。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裝配式擋土墻的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預制擋土墻板(3)底部設置有注漿孔(4)。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裝配式擋土墻的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預制擋土墻板(3)頂部設置有多個吊裝鉤。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裝配式擋土墻的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預制擋土墻板(3)側邊設置有多個斜支撐連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