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支架用灌注樁,具體是光伏支架基礎灌注樁。
背景技術:
1、隨著國家對新能源項目的大力支持和鼓勵,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近幾年來勢頭發展良好,光伏支架基礎灌注樁是通過地面成孔將制作好的成品方管或圓管固定放置于孔中再通過混凝土澆注而成,但是,在我國部分地區的土地松軟,在放置光伏支架基礎灌注樁時會導致放置不穩定,給工作人員帶來了一定的麻煩。
2、針對上述缺陷,現有中國公開號為:cn218757434u的“一種光伏支架基礎灌注樁”能夠提供向兩側插接的灌注樁體來快速安裝連接的效果,但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仍舊具有一定的缺陷,其一是,在實際的安裝過程中該種裝置只能夠對臨近的土地進行插接,導致實際的連接穩定性較差的缺陷,其二是,在澆筑的過程中,該種基礎與周邊地面上也會產生相互的分離,導致具有實際連接性不強,容易在松軟的地面上偏移傾斜的缺陷。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旨在于解決背景技術中存在的缺點,提供光伏支架基礎灌注樁,改善市面上常見的灌注樁插接穩定性較差以及容易偏移傾斜的缺陷。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光伏支架基礎灌注樁,包括:外套筒,所述外套筒底部設有底板,所述外套筒內部設有能夠貫通所述底板進行插接的安裝樁;插接組件,設于所述外套筒內部,用于對所述外套筒兩側泥土進行插接安裝;及灌注組件,設于所述外套筒內壁上,用于在澆筑時將所述外套筒與周邊土相粘合。
3、進一步的,所述插接組件包括:開設于所述外套筒表面上的多個通口;滑動連接于所述外套筒內部的移動套筒,所述移動套筒表面上設有多個橫板,且所述橫板與所述通口之間滑動連接。
4、進一步的,所述灌注組件包括:開設于所述外套筒表面上的多個滲透口,所述滲透口呈傾斜狀結構設置;設于所述滲透口內部設有濾網,且所述濾網為600目的高密濾網。
5、進一步的,所述通口頂部內壁上設有兩個耳板,兩個所述耳板之間轉動連接有引導套筒,且所述橫板與所述引導套筒之間滑動連接。
6、進一步的,所述引導套筒兩端內壁上設有多個引導滾輪,所述引導滾輪沿所述引導套筒周向等距分布設置。
7、進一步的,所述底板底部設有多根插接桿,多根所述插接桿之間呈矩形陣列等距分布,且所述插接桿底部呈尖銳狀結構設置。
8、進一步的,所述插接桿表面上設有多個扣板,所述扣板呈倒三角形結構設置。
9、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光伏支架基礎灌注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0、本實用新型優點在于,利用插接組件能夠讓裝置與四周的地面進行更加穩固的插接銜接,提高裝置與地面之間的連接穩定性,同時,利用灌注組件讓裝置與臨近的地面能夠一同澆筑銜接,防止裝置傾斜,提高裝置的連接緊固性與穩定性。
1.一種光伏支架基礎灌注樁,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支架基礎灌注樁,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組件包括: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支架基礎灌注樁,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注組件包括: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支架基礎灌注樁,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口(103)頂部內壁上設有兩個耳板(104),兩個所述耳板(104)之間轉動連接有引導套筒(105),且所述橫板(301)與所述引導套筒(105)之間滑動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支架基礎灌注樁,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導套筒(105)兩端內壁上設有多個引導滾輪(106),所述引導滾輪(106)沿所述引導套筒(105)周向等距分布設置。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支架基礎灌注樁,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底部設有多根插接桿(201),多根所述插接桿(201)之間呈矩形陣列等距分布,且所述插接桿(201)底部呈尖銳狀結構設置。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光伏支架基礎灌注樁,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桿(201)表面上設有多個扣板(202),所述扣板(202)呈倒三角形結構設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