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水下清淤,尤其涉及一種河床水下疏沙裝置、清淤系統及清淤方法。
背景技術:
1、河道泥沙淤積是一個常見的自然現象,主要由以下幾個因素導致:首先,泥沙來源于河流上游的侵蝕作用,當河水流經上游山區或丘陵地區時,水流對河床和河岸進行侵蝕,產生大量的泥沙顆粒,這些顆粒隨水流向下游移動。其次,河流水流速度變化是泥沙淤積的關鍵因素,當河流流速減慢,如進入平原地區或河道變寬時,水流的攜帶能力下降,泥沙便沉積下來,形成淤積。還有就是由于灌溉、強降雨以及工業排水等原因,河道、水壩及其他水系中的淤泥會逐日增加,淤泥的堆積會導致河床抬高,通水截面減小,影響河道的泄洪功能,同時積累的淤泥里含有大量污染物,隨著時間推移釋放到水體中形成二次污染。
2、泥沙淤積會導致河道變窄,河水流通不暢,容易引發洪澇災害,同時,降低河道深度,影響船只通行,威脅航運安全和效率,且泥沙淤積改變河床形態和水流特性,影響水生生物的棲息環境,破壞生態平衡,考慮到防洪、水運以及環保的需求,需要定期對一些水域河床進行泥沙清淤作業。
3、目前較為主流且有效的清淤方式,是使用挖泥船或其他機械設備清除河道中淤積的泥沙,例如公開號為cn112663707a的水下清淤系統,其通過設置水下機器人,通過機械臂與工作罩進行泥沙吸取采集。但是,對于一些淤積較為緊實的泥沙,抽吸效率較低,且難以進行徹底地清理,導致區域清理過程中作業時間較長,同時,每次清理的時間間隔較短,不利于河道清淤成本的控制。
技術實現思路
1、有鑒于此,本發明提出了一種河床水下疏沙裝置、清淤系統及清淤方法,通過設置振動部與回轉機構,使得鉆桿可在清淤作業之前,插入泥沙中,同時通過射流通道與射流端形成高壓水與高壓空氣射流,將固、液、氣三相流擾動與復合振動流化效應相結合,實現泥沙的流化擾動,使泥沙疏松流化,以提高清淤作業的效率,同時,使得淤積泥沙清理更為徹底有效。
2、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3、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河床水下疏沙裝置,包括基座、振動平臺、隔振機構、振動部、鉆桿與回轉機構,其中,
4、基座上設置有吊裝位,所述吊裝位用于連接船舶上的起重設備,以進行基座在水中的下放與上抬;
5、振動平臺設置在基座上;
6、隔振機構設置在基座與振動平臺之間,所述基座與振動平臺通過隔振機構連接,以隔離振動平臺向基座傳導的振動;
7、振動部固定在振動平臺上,所述振動部用于帶動振動平臺進行振動;
8、鉆桿可轉動地設置在振動平臺上,并可跟隨振動平臺進行振動,所述鉆桿的兩端分別為連接端與射流端,且鉆桿上開設有射流通道,所述射流通道連通連接端與射流端,所述連接端用于連接船舶,以向射流通道中供入高壓水與高壓空氣,所述射流端用于插入河床淤積泥土中形成高壓水與高壓空氣射流;
9、回轉機構設置在振動平臺上,并與鉆桿傳動連接,所述回轉機構用于帶動鉆桿在振動平臺上旋轉。
10、在以上技術方案的基礎上,優選的,所述基座包括連接架與吊裝架,其中,
11、連接架與振動平臺連接;
12、吊裝架的數量為兩個,且對稱設置在連接架上,單個所述吊裝架上具有兩個吊裝位。
13、在以上技術方案的基礎上,優選的,所述隔振機構包括兩個基板、兩個弧形板與彈性件,其中,
14、兩個基板分別固定在基座與振動平臺上,且兩個基板均位于基座與振動平臺之間,并相對設置;
15、弧形板的兩端分別與兩個基板的側面固定,兩個所述弧形板對稱設置在彈性件的兩側,且兩個弧形板均具有彈性形變能力;
16、彈性件的兩端分別與兩個基板固定,以在兩個基板之間進行彈性形變。
17、在以上技術方案的基礎上,優選的,所述振動平臺包括橫板與兩個立板,其中,
18、橫板通過隔振機構設置在基座上,所述橫板呈方形設置,所述隔振機構的數量為四個,且分布于橫板的四個角上;
19、兩個立板相互平行,且對稱設置在橫板上。
20、進一步優選的,所述振動部的數量為兩個,且分別固定在兩個立板上,兩個所述振動部對稱設置,所述鉆桿與所述回轉機構設置在橫板上,且位于兩個立板之間。
21、在以上技術方案的基礎上,優選的,所述鉆桿包括主桿與連接部,其中,
22、主桿設置在振動平臺上,并可相對于振動平臺轉動,所述主桿的一端為射流端,且射流通道設置在主桿內;
23、連接部設置在主桿遠離射流端的一側,并可相對于主桿旋轉,所述連接端設置在連接部上。
24、一種清淤系統,包括工作船、起重機、泥沙采集裝置與上述的河床水下疏沙裝置,其中,
25、起重機設置在工作船上,所述基座吊裝設置在起重機的起重端上,以通過起重機將基座下放至水中;
26、泥沙采集裝置設置在工作船上,且具有泥沙采集端,所述泥沙采集端用于下放至水中,對河床水下疏沙裝置疏松后的泥沙進行采集并泵送至工作船上。
27、在以上技術方案的基礎上,優選的,還包括空壓機與高壓水泵,所述空壓機與高壓水泵的輸出端均連通鉆桿上的射流通道。
28、在以上技術方案的基礎上,優選的,所述泥沙采集裝置包括分離機、采集頭與輸送泵,其中,
29、分離機固定在工作船上,用于對泥沙進行分級分離;
30、采集頭與分離機通過管路連通,以將采集的泥沙送入分離機中;
31、輸送泵設置在采集頭與分離機連接的管路上,所述輸送泵用于在采集頭中形成負壓,并將進入管路的泥沙進行泵送。
32、一種河床清淤方法,基于上述的清淤系統實現,所述河床清淤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33、s1使工作船行駛至需清淤水域的河床上;
34、s2通過起重機將基座下放至需清理部分;
35、s3鉆桿通過振動部進行振沖下沉,并同步由回轉機構帶動鉆桿旋轉,配合鉆桿射流端噴射的高壓空氣與高壓水進行泥沙的疏松流化;
36、s4使基座上抬,并將泥沙采集裝置送至泥沙疏松流化后的位置,使泥沙采集端進行泥沙采集作業。
37、本發明的河床水下疏沙裝置、清淤系統及清淤方法相對于現有技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38、(1)通過設置振動部與回轉機構,使得鉆桿可在清淤作業之前,插入泥沙中,同時通過射流通道與射流端形成高壓水與高壓空氣射流,將固、液、氣三相流擾動與復合振動流化效應相結合,實現泥沙的流化擾動,使泥沙疏松流化,以提高清淤作業的效率,同時,使得淤積泥沙清理更為徹底有效;
39、(2)設置泥沙采集裝置,并將河床水下疏沙裝置與泥沙采集裝置同時設置在同一工作船上,以在河床水下疏沙裝置進行目標區域的泥沙疏松后,由泥沙采集裝置直接對流化后的泥沙進行采集作業,實現一邊疏松泥沙,一邊進行采集作業,進一步地提高清淤效率,降低時間與作業成本。
1.一種河床水下疏沙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振動平臺(2)、隔振機構(3)、振動部(4)、鉆桿(5)與回轉機構(6),其中,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河床水下疏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包括連接架(11)與吊裝架(12),其中,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河床水下疏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振機構(3)包括兩個基板(31)、兩個弧形板(32)與彈性件(33),其中,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河床水下疏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動平臺(2)包括橫板(21)與兩個立板(22),其中,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河床水下疏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動部(4)的數量為兩個,且分別固定在兩個立板(22)上,兩個所述振動部(4)對稱設置,所述鉆桿(5)與所述回轉機構(6)設置在橫板(21)上,且位于兩個立板(22)之間。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河床水下疏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鉆桿(5)包括主桿(51)與連接部(52),其中,
7.一種清淤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船(10)、起重機(20)、泥沙采集裝置(30)與權利要求1-6中任一項所述的河床水下疏沙裝置,其中,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清淤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空壓機(40)與高壓水泵(50),所述空壓機(40)與高壓水泵(50)的輸出端均連通鉆桿(5)上的射流通道。
9.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清淤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泥沙采集裝置(30)包括分離機(301)、采集頭(302)與輸送泵(303),其中,
10.一種河床清淤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權利要求7-9中任一項所述的清淤系統實現,所述河床清淤方法包括以下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