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鐵路交通,尤其涉及一種直連式無砟軌道張拉鎖以及無砟軌道。
背景技術:
截止2015年6月底,我國高速鐵路運營里程已經達到1.7萬公里,其中無砟軌道已經達到1.2萬公里,鋪設CRTS Ⅱ型板式無砟軌道的線路,如京滬高速鐵路、京津城際鐵路、滬杭高速鐵路、寧杭高速鐵路、杭甬高速鐵路、京石武高速鐵路、合蚌高速鐵路、津秦高速鐵路、杭長高速鐵路、合福高速鐵路安徽段等,累計已經達到4500公里,占無砟軌道總長的1/3。
CRTS Ⅱ型板式無砟軌道是一種縱連式無砟軌道,由鋼軌、扣件、軌道板、砂漿層、底座板等組成。為了實現軌道板的縱連,現有的技術是用標準張拉鎖將相鄰軌道板的精軋螺紋鋼進行連接,并在板間澆筑高強混凝土。標準張拉鎖采用球墨鑄鐵制造,長度固定,適用于精軋螺紋鋼筋沒有滑絲且寬度為190~230mm的寬接縫。而當寬接縫寬度大于230mm,或雖寬接縫寬度不大于230mm,但精軋螺紋鋼筋有滑絲時,安裝標準張拉鎖均不能保證縱向力的傳遞,另外在CRTS Ⅱ型板式無砟軌道維護過程中,需要打開寬接縫,更換張拉鎖,有些情況下,由于寬接縫過寬、精軋螺紋鋼筋滑絲等原因,安裝標準張拉鎖已經無法確保縱向力的有效傳遞。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直連式無砟軌道張拉鎖,旨在用于解決現有的標準張拉鎖受限于寬接縫的尺寸以及在鋼筋滑絲時難以保證縱向力傳遞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直連式無砟軌道張拉鎖,包括具有兩個連接端的旋鈕以及可分別與外設鋼筋可拆卸連接的兩個連接套,兩個所述連接套分別位于所述旋鈕的兩側且位于同一直線上,兩個所述連接套與兩個所述連接端之間一一對應螺紋連接,且兩個所述連接端的螺紋旋向相反。
進一步地,每一所述連接套均具有沿外設鋼筋長度方向貫穿的連接孔,所述連接孔的內壁上設置有可與外設鋼筋螺紋連接的第一內螺紋。
進一步地,每一所述連接端的外圓面上均設置有第一外螺紋,所述連接孔朝向對應的所述連接端一側設置有與所述第一外螺紋匹配連接的第二內螺紋。
進一步地,所述旋鈕具有貫穿兩個所述連接端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兩個端口分別正對兩個所述連接孔,且所述通孔的口徑大于外設鋼筋的徑向尺寸。
進一步地,所述通孔的兩個端口處均設置有第三內螺紋,每一所述連接套靠近對應所述連接端的端部處均具有伸入所述通孔內的連接部,所述連接部的外表面上具有與所述通孔對應端的所述第三內螺紋配合的第二外螺紋。
進一步地,所述旋鈕具有沿軸向凸出兩個所述連接端的凸臺,所述凸臺沿軸向的投影呈六邊形,且所述凸臺位于所述旋鈕軸向的中間位置。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還提供一種無砟軌道,包括依次鋪設的若干軌道板,相鄰兩個所述軌道板之間的寬接縫內均設置有上述的軌道張拉鎖,且相鄰兩個所述軌道板的兩個鋼筋分別與對應所述軌道張拉鎖的兩個所述連接套可拆卸連接。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張拉鎖,由兩個連接套以及一個旋鈕組成,兩個連接套可分別與外設鋼筋連接,同時還分別與旋鈕的兩個連接端螺紋連接,且由于兩個連接端的螺紋選向相反,對此當旋轉旋鈕時,與兩個連接端連接的兩個連接套均相對旋鈕移動,且兩個連接套的移動方向相反,即在旋轉旋鈕時,兩個連接套相對靠近或者相對遠離,進而形成對兩個外設鋼筋之間距離的調節,對此本實用新型的張拉鎖可以適用于不同尺寸的寬接縫,應用范圍比較廣泛,另外其加工安裝均比較方便,且在安裝完成并施加縱向力后可以確保縱向力的傳遞、軌道的穩定和運營的安全。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它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直連式無砟軌道張拉鎖與外設鋼筋連接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直連式無砟軌道張拉鎖的連接套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1的直連式無砟軌道張拉鎖的旋鈕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參見圖1-圖3,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直連式無砟軌道張拉鎖1,包括兩個連接套11以及一個旋鈕12,旋鈕12具有兩個連接端121,兩個連接套11則主要是用于分別可拆卸連接無砟軌道上的外設鋼筋2連接,兩個連接套11分別位于旋鈕12的兩側且與兩個連接端121一一對應,且在兩個連接套11與旋鈕12連接后,兩個連接套11位于同一直線上,每一連接套11與對應的連接端121之間采用螺紋連接,且兩個連接端121上設置的螺紋旋向相反,即其中一連接端121的螺紋正旋,另一連接端121的螺紋則為反旋。本實用新型中,通過張拉鎖1可以用于連接無砟軌道中寬接縫的兩個外設鋼筋2,進而可以將寬接縫兩側的軌道板連接為一個整體,張拉鎖1的兩個連接套11分別可拆卸連接寬接縫內的兩個外設鋼筋2,同時采用旋鈕12螺紋連接兩個連接套11,對此通過張拉鎖1可以使得兩個外設鋼筋2之間形成穩定的連接關系,對于旋鈕12與兩個連接套11之間,由于形成旋向相反的螺紋連接,當旋轉旋鈕12時,由于外設鋼筋2的連接,兩個連接套11不會隨旋鈕12同步旋轉,從而使得連接套11與旋鈕12之間產生相對移動,且由于兩個連接端121的螺紋旋向相反,旋轉旋鈕12后兩個連接套11之間相對靠近或者相對遠離。對此通過這種結構的張拉鎖1可以適用于不同尺寸的寬接縫連接,且當寬接縫較大時,調節兩個連接套11相對遠離以使兩者之間的距離增大,而在寬接縫的尺寸略小時,調節兩個連接套11相對靠近以使兩者之間的距離減小,張拉鎖1的適用范圍比較廣。另外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張拉鎖1結構相對比較簡單,制作與安裝時均非常方便,且在調節使用時也只需旋轉旋鈕12,操作簡單可靠,另外在安裝完成并施加縱向力后可以確保縱向力的傳遞、軌道的穩定和運營的安全。
參見圖1以及圖2,細化連接套11與外設鋼筋2的連接結構,每一連接套11均具有一連接孔111,該連接孔111沿外設鋼筋2的長度方向貫穿連接套11,且在連接孔111的內壁上設置有與外設鋼筋2螺紋連接的第一內螺紋112。本實施例中,對于外設鋼筋2的外表面通常均呈螺紋狀,外設鋼筋2由連接套11遠離旋鈕12的一端伸入伸入連接孔111內,且與連接孔111內壁上的第一內螺紋112螺紋連接,對于第一內螺紋112由連接孔111遠離旋鈕12的端口處環繞設置,當將外設鋼筋2伸入連接孔111內后,外設鋼筋2對連接孔111的該端口處形成封堵,可以避免外界雜物由該端口處進入連接孔111內,而且這種可拆卸連接,簡單有效。當然對于連接套11與外設鋼筋2之間的可拆卸連接方式還可以采用其它的結構形式,比如直接螺栓鎖緊或者夾緊等。
再次參見圖1-圖3,細化旋鈕12連接端121與對應連接套11之間的螺紋連接結構,一般為兩種,其中一種為每一連接端121的外圓面上均設置有第一外螺紋122,連接孔111朝向對應的連接端121一側設置有與第一外螺紋122匹配連接的第二內螺紋。本實施例中,連接端121上為外螺紋,連接套11上為配套的內螺紋,對此在連接時連接端121伸入對應連接套11的連接孔111內,對應這種結構,連接孔111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為第一內螺紋112遠離旋鈕12,另一部分為第二內螺紋靠近旋鈕12。在旋鈕12上設置有通孔123,通孔123貫穿兩個連接端121,且其兩個端口分別正對兩個連接孔111,通孔123的口徑大于外設鋼筋2的徑向尺寸。每一連接孔111中,對應第一內螺紋112部分的尺寸小于對應第二內螺紋部分的尺寸,以保證旋鈕12的通孔123尺寸可以不小于外設鋼筋2的尺寸,對此可以根據需要外設鋼筋2具有部分結構穿過對應的連接孔111進入通孔123內。在另一種實施方式中,在上述通孔123的兩個端口處均設置有第三內螺紋,每一連接套11靠近對應連接端121的端部處均具有伸入通孔123內的連接部,在每一連接部的外表面上均具有與通孔123對應端的第三內螺紋配合連接的第二外螺紋。在這種方式中,連接套11為外螺紋,旋鈕12為內螺紋,連接套11的連接部伸入通孔123內進行螺紋連接。
參見圖3,進一步地,旋鈕12具有凸臺124,該凸臺124沿旋鈕12的徑向設置,且沿旋鈕12的軸向凸出兩個連接端121的外圓面,凸臺124沿軸向的投影呈六邊形,其位于旋鈕12沿軸向的中間位置。本實施例中,位于旋鈕12的中間位置設有凸臺124,且凸臺124的外形類似于六角螺帽,其可以與標準扳手配套,對此在需要轉動旋鈕12時,只需采用對應尺寸的扳手與凸臺124卡合,通過旋轉扳手以實現對張拉鎖1的調節,比較方便。
再次參見圖1以及圖2,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還提供一種無砟軌道,包括依次鋪設的若干軌道板(圖中未示出),相鄰的兩個軌道板之間具有寬接縫,在每一寬接縫內均設置有至少一個上述的張拉鎖1,且相鄰兩個軌道板的兩個鋼筋2分別與對應張拉鎖1的兩個連接套11可拆卸連接。本實施例中,將上述的張拉鎖1應用于無砟軌道上,張拉鎖1與軌道板伸出的鋼筋2配合連接,具體為鋼筋2穿過張拉鎖1對應的連接孔111螺紋鎖定,可以確保使用過程中縱向力的傳遞、軌道的穩定和運營的安全。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