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橋梁施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現澆箱梁模板安裝結構。
背景技術:
橋梁施工中,鋼筋混凝土結構的箱梁分為預制箱梁和現澆箱梁,其中現澆箱梁多用于大型連續橋梁施工,其施工過程為:支架基礎施工-支架安裝-底模板安裝-支架預壓-預壓卸載-調整底模板標高-底板和腹板鋼筋及預應力安裝-側模板和內模板(箱室模板)安裝-澆筑底板和腹板混凝土-拆除內模板-頂板鋼筋及預應力安裝-澆筑頂板混凝土-養生-張拉-孔道壓漿-封端-支架拆除。
目前用于現澆箱梁的模板多采用鋼模板,其存在自重大、接縫多,澆筑后表面質量不佳,脫模困難,周轉次數低、使用壽命短的缺點。另外,在橋梁施工時,滴水槽和橋體倒角需采用專用模板施工,加工成本高,施工過程復雜。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現澆箱梁模板安裝結構,現澆箱梁模板全部采用清水模板制作,具有自重輕、幅面大、強度高、脫模容易、澆筑后表面光滑美觀、施工性能好等優點,更適合于大型橋梁施工;其安裝方法簡單,施工方便,滴水槽和橋體翼緣外側倒角可在澆筑時一體成型,且施工質量高。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現澆箱梁模板安裝結構,包括滿堂支架、梁底支撐結構、底模板、箱室模板、翼緣板模板及其支撐結構、側模板及其支撐結構;滿堂支架底部埋設在基礎中,頂部設有梁底支撐結構,底模板鋪設在梁底支撐結構上;箱室模板設置在底模板上,側模板設置在箱室模板外側,翼緣板模板自側模板頂部向外伸出;翼緣板模板和側模板分別由對應的支撐結構支撐;
所述底模板、翼緣板模板及側模板均由清水模板制作;
所述箱室模板由外圍模板及多組沿縱向均勻架設在外圍模板內部的支撐框架組成;每組支撐框架由骨架、豎撐和斜撐組成;骨架、豎撐和斜撐均采用木方制作,其中骨架由多段木方首尾相接組成支撐框架的主體結構,且連接處分別設加固板加固;支撐框架的主體結構內均勻設置數道豎撐及交叉的斜撐;外圍模板采用清水模板制作;
所述滿堂支架采用碗扣腳手架,其頂部分別設有螺旋調節桿及頂托;通過頂托沿橋體縱向均勻地布設工字鋼,間距為0.5~0.7m;在工字鋼頂部沿橋體橫向均勻鋪設木方,間距為0.4~0.5m;木方上面鋪設底模板;
所述翼緣板模板底部設置可調豎撐;在橋體翼緣板對應位置下方、滿堂支架頂部工字鋼上沿橋體縱向均勻設置多道槽鋼,槽鋼與工字鋼點焊固定,槽鋼外側設限位桿對槽鋼起固定作用;可調豎撐采用頂部設有螺旋調節桿及頂托的支架,頂托沿橋體縱向架設木方,木方與翼緣板模板之間沿橋體橫向設有細木方,翼緣板模板鋪設在細木方內側;支架底部焊接墊塊,墊塊卡緊在槽鋼內實現固定支撐作用;
所述側模板采用頂部設有螺旋調節桿和頂托的支架作為可調斜撐,可調斜撐頂部頂緊在側模板外側沿橋體縱向設置的木方上,木方與側模板之間還設有沿橋體橫向設置的細木方,側模板鋪設在細木方內側,細木方與木方之間設有木楔;可調斜撐底部頂緊在槽鋼朝向側模板的一側。
所述翼緣板模板上還設有滴水槽模具模具,滴水槽模具固定在距離翼緣板端部100~150mm處,采用沿中心線剖分后的半圓形PVC管,半圓形PVC管的直徑為30~40mm。
所述翼緣板模板上還設有橋體翼緣外側倒角模具,橋體翼緣外側倒角模具固定在翼緣板模板上表面,距離翼緣板端部100~150mm處,采用沿中心線剖分的1/4圓弧形PVC管,1/4圓弧形PVC管的直徑為110~120mm。
所述底模板的接縫部位、側模板與底模板的接縫部位粘貼有海綿膠條。
所述箱室模板拼接處通過鍍鋅鐵板連接固定。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現澆箱梁模板全部采用清水模板制作,其重量輕,更適合于大型橋梁施工;幅面大,可減少接縫數量,提高支模效率;強度高,不翹曲、不變形、不開裂,周轉次數多,使用壽命長,降低施工成本;另外其與鋼模板相比,脫模容易,澆筑后表面質量高,且施工性能好;
2)澆箱梁模板安裝方法簡單,施工方便,滴水槽和橋體翼緣外側倒角可在澆筑時一體成型,且施工質量高。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示意圖。
圖2是圖1中的A部放大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所述支撐框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滿堂支架基礎 2.滿堂支架 3.螺旋調節桿 4.頂托 5.工字鋼 6.木方 7.底模板 8.箱室模板 81.骨架 82.豎撐 83.斜撐 84.加固板 85.外圍模板 9.側模板 10.翼緣板模板 11.可調豎撐 12.可調斜撐 13.滴水槽模具 14.橋體翼緣外側倒角模具 15.槽鋼 16.限位桿 17.橋體 18.細木方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說明:
見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本實用新型所述一種現澆箱梁模板安裝結構,包括滿堂支架2、梁底支撐結構、底模板7、箱室模板8、翼緣板模板10及其支撐結構、側模板9及其支撐結構;滿堂支架2底部埋設在基礎1中,頂部設有梁底支撐結構,底模板7鋪設在梁底支撐結構上;箱室模板8設置在底模板7上,側模板9設置在箱室模板8外側,翼緣板模板10自側模板9頂部向外伸出;翼緣板模板10和側模板9分別由對應的支撐結構支撐;
所述底模板7、翼緣板模板10及側模板9均由清水模板制作;
所述箱室模板8由外圍模板85及多組沿縱向均勻架設在外圍模板85內部的支撐框架組成;每組支撐框架由骨架81、豎撐82和斜撐83組成;骨架81、豎撐82和斜撐83均采用木方制作,其中骨架81由多段木方首尾相接組成支撐框架的主體結構,且連接處分別設加固板84加固;支撐框架的主體結構內均勻設置數道豎撐82及交叉的斜撐83;外圍模板85采用清水模板制作;
所述滿堂支架2采用碗扣腳手架,其頂部分別設有螺旋調節桿3及頂托4;通過頂托4沿橋體縱向均勻地布設工字鋼5,間距為0.5~0.7m;在工字鋼5頂部沿橋體17橫向均勻鋪設木方6,間距為0.4~0.5m;木方6上面鋪設底模板7;
所述翼緣板模板10底部設置可調豎撐11;在橋體17翼緣板對應位置下方、滿堂支架2頂部工字鋼5上沿橋體17縱向均勻設置多道槽鋼15,槽鋼15與工字鋼5點焊固定,槽鋼15外側設限位桿16對槽鋼15起固定作用;可調豎撐11采用頂部設有螺旋調節桿3及頂托4的支架,頂托4沿橋體17縱向架設木方6,木方6與翼緣板模板10之間沿橋體17橫向設有細木方18,翼緣板模板10鋪設在細木方18內側;支架底部焊接墊塊,墊塊卡緊在槽鋼15內實現固定支撐作用;
所述側模板9采用頂部設有螺旋調節桿3和頂托4的支架作為可調斜撐12,可調斜撐12頂部頂緊在側模板9外側沿橋體17縱向設置的木方6上,木方6與側模板9之間還設有沿橋體17橫向設置的細木方18,側模板9鋪設在細木方18內側,細木方18與木方6之間設有木楔;可調斜撐12底部頂緊在槽鋼15朝向側模板9的一側。
所述翼緣板模板10上還設有滴水槽模具,滴水槽模具13固定在距離翼緣板端部100~150mm處,采用沿中心線剖分后的半圓形PVC管,半圓形PVC管的直徑為30~40mm。
所述翼緣板模板10上還設有橋體翼緣外側倒角模具14,橋體翼緣外側倒角模具14固定在翼緣板模板10上表面,距離翼緣板端部100~150mm處,采用沿中心線剖分的1/4圓弧形PVC管,1/4圓弧形PVC管的直徑為110~120mm。
所述底模板7的接縫部位、側模板9與底模板7的接縫部位粘貼有海綿膠條。
所述箱室模板8拼接處通過鍍鋅鐵板連接固定。
本實用新型所述一種現澆箱梁模板安裝結構的具體操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現澆箱梁模板制作;
a、現澆箱梁模板包括置于橋體17底部的底模板7、置于橋體17內部的箱室模板8、置于橋體17兩外側的側模板9以及置于橋體17兩側外伸端底部的翼緣板模板10;現澆箱梁模板全部采用清水模板制作,為減少模板接縫,在尺寸適合的情況下優先選用2440m×1220mm的最大規格清水模板;
b、底模板7、側模板9均為平面模板,翼緣板模板10由平面的主體模板和外側擋板組合而成,分別按設計尺寸切割成型即可;
c、如圖2所示,箱室模板8由沿其縱向均勻設置的多組支撐框架及圍設在支撐框架外圍的外圍模板85組成;先制作支撐框架,每組支撐框架由骨架81、豎撐82和斜撐83組成;骨架81、豎撐82和斜撐83均采用木方制作,其中骨架81由多段木方首尾相接組成支撐框架的主體結構,且連接處分別設加固板84加固;支撐框架的主體結構內均勻設置數道豎撐82及交叉的斜撐83;將多組支撐框架按間距平行固定在工作平臺上,然后將按尺寸切割好的清水模板依次固定在支撐框架外側形成外圍模板85;
2)現澆箱梁模板安裝;
a、安裝前將各部位模板切割后露出的斷面采用耐水酚醛系列油漆涂刷三遍,如發現模板表面有劃痕或擦傷,也同時補刷酚醛漆;
b、底模板7安裝;
先進行滿堂支架的基礎1施工,然后安裝滿堂支架2,滿堂支架2采用碗扣腳手架,其頂部分別設有螺旋調節桿3及頂托4;通過頂托4沿橋體17縱向均勻地布設工字鋼5,間距為0.5~0.7m;在工字鋼5頂部沿橋體17橫向均勻鋪設木方6,間距為0.4~0.5m;在木方6上面鋪設底模板7;
鋪設底模板7時,其沿橋體17橫向的寬度要大于橋體梁底寬度,底模板7兩側分別超出橋體梁底側邊線0.3~0.5m,用于在底模板7上支設側模板9;底模板7拼接縫要縱橫成線,避免出現錯縫現象,各塊底模板7之間的錯臺高度不超過1mm;接縫部位粘貼海綿膠條以防澆筑時漏漿;
底模板7鋪設完畢后,進行平面放樣,沿底模板7縱、橫向每間隔5m設一個檢測點,全面測量底模板7縱、橫向標高,然后根據測量結果將底模板7調整到設計標高;底模板7標高調整完畢后,重新檢測一次標高,對標高不符合要求的部位進行二次調整,直至全面符合設計要求;
底模板7標高調整完成后,進行荷載預壓;然后對底模板7表面進行整理,檢查平整度、拼接縫平順度、標高都符合要求后,全面涂刷脫模劑;
c、箱室模板8安裝;
在箱梁底板鋼筋、腹板鋼筋及橫梁鋼筋預應力安裝完畢后,通過測量放線確定箱室模板8安裝的中心線和邊緣線;然后安裝箱室模板8;在箱室模板8拼接部位采用鍍鋅鐵板進行固定連接,保證箱室模板8的整體強度;
d、翼緣板模板10、側模板9安裝;
翼緣板模板10安裝時,在其底部設置可調豎撐11;在橋體17翼緣板下方、滿堂支架2頂部工字鋼5上沿橋體17縱向均勻設置多道槽鋼15,槽鋼15與工字鋼點焊定位,然后在槽鋼15外側焊接限位桿16對槽鋼15起固定作用;可調豎撐11采用頂部設有螺旋調節桿3及頂托4的支架,頂托4用于用于沿橋體17縱向架設木方6,木方6與翼緣板模板10之間沿橋體17橫向設有細木方18,,翼緣板模板10鋪設在細木方18內側;支架底部焊接墊塊,墊塊卡緊在槽鋼15內實現固定支撐作用;翼緣板模板10的外側擋板安裝完畢后,對翼緣板模板10全面檢測標高和線型,確保橋體17翼緣板施工后線型美觀;
側模板9安裝;根據設計尺寸經現場測量放樣后定出橋體17側面邊緣線,然后安裝側模板9;同樣采用頂部設有螺旋調節桿3和頂托4的支架作為可調斜撐12,頂緊在側模板9外側沿橋體17縱向設置的木方6上,木方6與側模板9之間還設有沿橋體17橫向設置的細木方18,側模板9鋪設在細木方18內側,細木方18與木方6之間的三角形間隙采用木楔擠嚴;可調斜撐12底部頂緊在槽鋼15的朝向側模板9的一側,側模板9與底模板7接縫部位粘貼海綿膠條防止澆筑時漏漿;
e、滴水槽及橋體翼緣外側倒角一次成型;
采用直徑為30~40mm的PVC管,沿中心線剖分為2個半圓形件,在距離翼緣板端部100~150mm處,將剖開后的PVC管切口端一側與翼緣板模板10對齊,用小釘固定在翼緣板模板10上表面,用于橋體17翼緣底部滴水槽在澆筑時一次成型;
采用直徑為110~120mm的PVC管,沿中心線剖分為4個1/4圓弧形件,將1/4圓弧形件圓弧面朝外分別用小釘固定在翼緣板模板10上表面的端部,用于橋體17翼緣外側倒角在澆筑時一次成型。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及其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