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發動機連桿蓋裝配工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由于機械設備裝配的輔助裝置,特別涉及一種用于發動機連桿蓋的裝配輔助設備。
背景技術:
連桿漲斷技術是一種連桿制造新工藝,是對傳統加工工藝的重大變革,并已成為發動機連桿制造業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漲斷連桿由于缺口處規則斷裂,斷裂面呈現犬牙交錯的特征,利用斷裂面的相互嚙合進行定位,定位較為精確,并且取消了傳統的定位銷定位;并且由于連桿漲斷后,斷裂分離面凸凹不平,增大了連桿蓋與連桿接合面的面積,增加了連桿的承載能力和抗剪切能力。達到上述效果的前提是要求連桿蓋與連桿體裝配時漲斷面完全嚙合。而在裝配過程中通過對嚙合面的保護,可以保證連桿蓋與連桿體完全嚙合,提高裝配質量,提升發動機整機性能具有重要作用。連桿蓋在裝配過程中,很難避免裝配位置位于曲軸的曲柄深處(活塞處于上止點),以四缸柴油機為例,活塞連桿組裝配時,首先旋轉曲軸至2缸上止點,裝配完活塞連桿組后翻轉缸體180度,再裝4個缸連桿蓋,并預擰緊螺栓,使連桿蓋與連桿體完全嚙合。此時 2、3缸活塞處于上止點位置,連桿的漲裂接合面位于缸體內腔,同時由于缸體采用沿曲軸中心線上下分開的結構形式,導致連桿蓋裝配空間較窄,手工裝配操作困難。因此,需要對現有的連桿蓋裝配的方式進行改進,能夠進行快速定位并安裝,裝配過程中能夠保護連桿和連桿蓋斷裂分離面,實現連桿蓋與連桿體的完全嚙合,可以更好地保證連桿乃至整機的工作可靠性;能夠在狹窄的連桿蓋裝配空間中方便裝配連桿蓋,同時實現預擰緊連桿螺栓,大大提高裝配的效率、節約大批量裝配的節拍時間,最終達到降低整機生產成本的目的。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提供一種發動機連桿蓋裝配工裝,適用于發動機連桿蓋裝配,能夠進行快速定位并安裝,裝配過程中能夠保護連桿和連桿蓋斷裂分離面,實現連桿蓋與連桿體的完全嚙合,可以更好地保證連桿乃至整機的工作可靠性;能夠在狹窄的連桿蓋裝配空間中方便裝配連桿蓋,同時實現預擰緊連桿螺栓,大大提高裝配的效率、節約大批量裝配的節拍時間,最終達到降低整機生產成本的目的。本發明的發動機連桿蓋裝配工裝,包括框架、設置于框架的夾持機構和預緊機構;所述夾持機構至少包括包括用于將連桿蓋夾持并放置于與連桿安裝位相對應部位的夾爪組件;所述預緊機構至少包括對連桿蓋連接螺栓進行預緊的套筒,所述套筒的施力桿長度至少長出曲軸的曲柄。進一步,所述夾持機構還包括壓塊,所述夾爪組件包括分列于連桿蓋端口徑向兩側并對連桿蓋形成夾持的兩個夾爪,所述壓塊位于兩個夾爪之間固定設置于框架且其工作端面正對連桿蓋頂部;進一步,所述套筒為與連桿蓋的安裝螺栓數量和位置對應的兩個,兩個套筒的施力桿轉動及往復運動配合延伸出框架形成施力端;進一步,兩個夾爪分別設有夾爪桿,所述夾爪桿以可沿加持方向轉動的方式鉸接于框架,所述夾爪桿被施加有用于夾持連桿蓋的預緊力; 進一步,所述夾爪桿通過鉸接軸鉸接于框架,所述鉸接軸上套有扭簧,扭簧對夾爪桿施加用于夾持連桿蓋的預緊力;進一步,所述夾爪為設有用于容納連桿蓋被夾持部位的開口的叉形結構。進一步,所述框架上固定設有用于移動及定位的手柄;進一步,所述施力桿的施力端可拆卸式固定設有施力套,施力套的橫向尺寸大于框架上供施力桿穿出的孔的直徑;進一步,所述框架設有用于覆蓋住其內部結構的蓋板,所述夾爪延伸出蓋板。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的發動機連桿蓋裝配工裝,采用帶有夾持機構和預緊機構相結合的結構,將連桿蓋放置到位并進行預緊,適用于發動機連桿蓋裝配,能夠進行快速定位并安裝,裝配過程中能夠保護連桿和連桿蓋斷裂分離面,實現連桿蓋與連桿體的完全嚙合,可以更好地保證連桿乃至整機的工作可靠性;能夠在狹窄的連桿蓋裝配空間中方便裝配連桿蓋,同時實現預擰緊連桿螺栓,大大提高裝配的效率、節約大批量裝配的節拍時間,最終達到降低整機生產成本的目的,特別適用于多氣門柴油機批量生產裝配的需要。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立體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發明用于安裝過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立體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發明用于安裝過程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本實施例的發動機連桿蓋裝配工裝,包括框架7、設置于框架的夾持機構和預緊機構;所述夾持機構至少包括包括用于將連桿蓋夾持并放置于與連桿安裝位相對應部位的夾爪組件;所述預緊機構至少包括對連桿蓋連接螺栓進行預緊的套筒8,所述套筒8的施力桿9長度至少長出曲軸14的曲柄,也就是連桿位于上止點時,施力桿能夠延伸出曲柄; 套筒8即為用于旋轉螺母的套筒扳手,如圖所示,曲軸14上的連桿15位于缸體16的上止點,施力桿9延伸出曲柄,利于旋緊操作。本實施例中,所述夾持機構還包括壓塊2,所述夾爪組件包括分列于連桿蓋13端口徑向兩側并對連桿蓋13形成夾持的兩個夾爪1,所述壓塊2位于兩個夾爪1之間固定設置于框架7且其工作端面正對連桿蓋13頂部;通過夾爪1將連桿蓋13夾持,在進行定位時通過壓塊2由操作者手動施加壓力,將連桿蓋13安裝并定位,具有較好的定位效果;沿徑向夾持,具有足夠的夾持空間;如圖所示,夾爪1為叉形結構,連桿蓋13被夾持部為位于叉形結構的開口內,形成軸向以及徑向定位,避免安裝時出現偏差。本實施例中,所述套筒8為與連桿蓋13的安裝螺栓數量和位置對應的兩個,兩個套筒8的施力桿9轉動及往復運動配合延伸出框架7形成施力端;可根據需要進行往復移動并旋轉預緊,結構簡單,操作容易。本實施例中,兩個夾爪1分別設有夾爪桿la,所述夾爪桿Ia以可沿加持方向轉動的方式鉸接于框架7,所述夾爪桿Ia被施加有用于夾持連桿蓋13的預緊力;能夠形成有效的夾持,從而保證定位效果。本實施例中,所述夾爪桿Ia通過鉸接軸3鉸接于框架7,所述鉸接軸3上套有扭簧 4,扭簧4對夾爪桿Ia施加用于夾持連桿蓋13的預緊力;采用扭簧4結構,能夠減小本發明的體積,并不需施加較大的預緊力,安裝后能夠使本發明順利脫出。本實施例中,所述框架7上固定設有用于移動及定位的手柄6 ;利于定位以及使用。本實施例中,所述框架7設有用于覆蓋住其內部結構的蓋板11,所述夾爪1延伸出蓋板11,如圖所示,蓋板11通過沉頭螺釘安裝在框架上,如圖所示,沉頭螺釘根據需要設置,圖中為沉頭螺釘12和沉頭螺釘10,其中沉頭螺釘10直接安裝于鉸接軸3并對鉸接軸3 的一端形成支撐,結構簡單;具有較好的外觀性以及保證內部構件的緊湊性。本實施例中,所述施力桿9的施力端可拆卸式固定設有施力套5,施力套5的橫向尺寸大于框架7上供施力桿穿出的孔的直徑,對套筒8形成較好的軸向限位,避免脫落,使本發明具有較好的整體性,并且利于施力。最后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宗旨和范圍,其均應涵蓋在本發明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
權利要求
1.一種發動機連桿蓋裝配工裝,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設置于框架的夾持機構和預緊機構;所述夾持機構至少包括包括用于將連桿蓋夾持并放置于與連桿安裝位相對應部位的夾爪組件;所述預緊機構至少包括對連桿蓋連接螺栓進行預緊的套筒,所述套筒的施力桿長度至少長出曲軸的曲柄。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動機連桿蓋裝配工裝,其特征在于所述夾持機構還包括壓塊,所述夾爪組件包括分列于連桿蓋端口徑向兩側并對連桿蓋形成夾持的兩個夾爪,所述壓塊位于兩個夾爪之間固定設置于框架且其工作端面正對連桿蓋頂部。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發動機連桿蓋裝配工裝,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為與連桿蓋的安裝螺栓數量和位置對應的兩個,兩個套筒的施力桿轉動及往復運動配合延伸出框架形成施力端。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發動機連桿蓋裝配工裝,其特征在于兩個夾爪分別設有夾爪桿,所述夾爪桿以可沿加持方向轉動的方式鉸接于框架,所述夾爪桿被施加有用于夾持連桿蓋的預緊力。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發動機連桿蓋裝配工裝,其特征在于所述夾爪桿通過鉸接軸鉸接于框架,所述鉸接軸上套有扭簧,扭簧對夾爪桿施加用于夾持連桿蓋的預緊力。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發動機連桿蓋裝配工裝,其特征在于所述夾爪為設有用于容納連桿蓋被夾持部位的開口的叉形結構。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發動機連桿蓋裝配工裝,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上固定設有用于移動及定位的手柄。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發動機連桿蓋裝配工裝,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力桿的施力端可拆卸式固定設有施力套,施力套的橫向尺寸大于框架上供施力桿穿出的孔的直徑。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發動機連桿蓋裝配工裝,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設有用于覆蓋住其內部結構的蓋板,所述夾爪延伸出蓋板。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發動機連桿蓋裝配工裝,包括框架、設置于框架的夾持機構和預緊機構;夾持機構至少包括包括用于將連桿蓋夾持并放置于與連桿安裝位相對應部位的夾爪組件;預緊機構至少包括對連桿蓋連接螺栓進行預緊的套筒,套筒的施力桿長度至少長出曲軸的曲柄;本發明適用于發動機連桿蓋裝配,裝配過程中能夠保護連桿和連桿蓋斷裂分離面,實現連桿蓋與連桿體的完全嚙合,可以更好地保證連桿乃至整機的工作可靠性;能夠在狹窄的連桿蓋裝配空間中方便裝配連桿蓋,同時實現預擰緊連桿螺栓,大大提高裝配的效率、節約大批量裝配的節拍時間,最終達到降低整機生產成本的目的,特別適用于多氣門柴油機批量生產裝配的需要。
文檔編號B25B27/00GK102528729SQ201210005558
公開日2012年7月4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6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6日
發明者張同山, 李劍斌, 李金印, 王艷朋 申請人:重慶小康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