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切刀擦拭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茯苓切刀擦拭裝置,包括切刀兩刀面外側分別設置的第一、二擦條,第一、二擦條與切刀刀面相貼合的表面為耐磨海綿材料構成。通過上述茯苓切刀的擦拭裝置,其可有效的對茯苓切割時刀面上的茯苓粉末進行可靠的擦拭,防止茯苓粉末在切刀的刀面上聚集,保證切割質量。
【專利說明】茯苓切刀擦拭裝置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茯苓初加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茯苓切刀擦拭裝置。
【背景技術】
[0002] 茯苓,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菌核,俗稱云苓、松苓、茯靈,為寄生在松樹根上的菌 類植物,形狀像甘薯,外皮黑褐色,里面白色或粉紅色。盛產于我國云南、安徽、湖北、河南、 四川等地。茯苓具有"四時神藥"的美譽,其功效非常廣泛,不分四季,將它與各種藥物配伍, 不管寒、溫、風、濕諸疾,都能發揮其獨特功效,其味甘、淡、性平,入藥具有利水滲濕、益脾和 胃、寧心安神之功用。
[0003] 茯苓的初加工主要是進行脫皮、切塊或切片、干燥處理,在連續初加工過程中,隨 著切刀的不斷切割,切刀的刀面上會粘結大量的茯苓粉末,因此在切割時,切割的茯苓片的 表面就會出現大量的劃痕,影響茯苓切割質量,更為甚者,使得切割茯苓片易于破碎,無法 成型。 實用新型內容
[0004]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茯苓切刀擦拭裝置,其可有效的對切刀表面上的 茯苓粉末進行去除,提高茯苓切片的質量。
[0005]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進行實施:
[0006] -種茯苓切刀擦拭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切刀兩刀面外側分別設置的第一、二擦 條,第一、二擦條與切刀刀面相貼合的表面為耐磨海綿材料構成。
[0007] 進一步的方案為:
[0008] 第一、二擦條與切刀刀面相貼合的表面為潤濕的耐磨海綿材料構成。
[0009] 第一、二擦條包括條形件,條形件上可拆卸式套設一由耐磨海綿材料構成的擦拭 套。第一、二擦條轉動固定在支架上,支架上設置有對第一、二擦條的轉動進行鎖緊的鎖緊 機構。
[0010] 第一、二擦條內部為空腔結構,空腔與氣源相連接,第一、二擦條與切刀刀面相貼 合處的構成空腔的腔壁上均勻設置有出氣孔,空腔通過出氣孔與外環境相連通連接。
[0011] 第一、二擦條沿切刀的行走方向呈交錯狀布置。
[0012] 條形件為一端堵塞的管體構成,管體另一端與氣源相連通連接,管體與切刀刀面 相貼合處的管壁上均勻設置出氣孔或開設成空缺狀。
[0013] 空腔與潮濕氣源相連通連接。第一、二擦條的長度方向與切刀的刀長方向一致或 者成夾角布置。
[0014] 通過上述茯苓切刀的擦拭裝置,其可有效的對茯苓切割時刀面上的茯苓粉末進行 可靠的擦拭,防止茯苓粉末在切刀的刀面上聚集,保證切割質量。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6] 圖2為擦條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7]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 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 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0018] 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如圖1所示,一種茯苓切刀擦拭裝置,包括切刀兩刀 面外側分別設置的第一、二擦條21,第一、二擦條21與切刀刀面相貼合的表面為耐磨海綿 材料構成。由于在驅動切刀13對茯苓連續切割過程中,切刀13的刀面上會粘結上大量的 茯苓粉末,因此在切割時切割的茯苓片的表面就會出現大量的劃痕,影響茯苓切割質量,更 為甚者,使得切割茯苓片易于破碎,無法成型。本實用新型中通過設置的擦條21,防止茯苓 粉末在切刀13的刀面上聚集,保證切割質量。
[0019] 進一步的方案為:第一、二擦條21與切刀13刀面相貼合的表面為潤濕的耐磨海 綿材料構成。第一、二擦條21內部為空腔結構,空腔與氣源相連接,第一、二擦條21與切刀 刀面相貼合處的構成空腔的腔壁上均勻設置有出氣孔,空腔通過出氣孔與外環境相連通連 接。使用潤濕的耐磨海綿對切刀13的擦拭效果最佳,即可擦去茯苓粉末,又可對切刀13的 刀面進行打光,提高茯苓切片的表面質量。切刀13上茯苓粉被吸附耐磨海綿體內,為保證 連續的擦拭去粉的可靠性,因此,本實用新型中,通過將擦條21的內部設置成空腔狀并與 氣源相連接,這樣就可將耐磨海綿內擦取的茯苓粉有效吹除,對切刀13進行連續的擦拭去 粉。為提高擦條21利用率,在本實用新型中,第一、二擦條21包括條形件,條形件上可拆卸 式套設一由耐磨海綿材料構成的擦拭套213。第一、二擦條21轉動固定在支架上,支架上設 置有對第一、二擦條21的轉動進行鎖緊的鎖緊機構。這樣一側耐磨海綿磨損嚴重后,就可 轉動擦條21更換擦條21的另一面進行擦拭去粉,提高擦條21的利用率。
[0020] 為保證耐磨海綿內的茯苓粉能夠被有效的去除,因此要求切刀13的刀面上設置 有空缺部131,這樣在擦條21與空缺部131相對應布置時,擦條21上擦取的茯苓粉就可以 被吹除,更為優選的為,第一、二擦條21沿切刀的行走方向呈交錯狀布置,防止第一、二擦 條21吹除去粉的相互影響。條形件為一端堵塞的管體211構成,管體211另一端與氣源相 連通連接,管體211與切刀13刀面相貼合處的管壁上均勻設置出氣孔212或開設成空缺 狀。空腔與潮濕氣源相連通連接。第一、二擦條21的長度方向與切刀13的刀長方向一致或 者成夾角布置。潮濕氣源吹除茯苓粉,不需要另外向耐磨海綿上不斷補充水源,簡化操作。
[0021] 總之,通過上述茯苓切刀的擦拭裝置,其可有效的對茯苓切割時刀面上的茯苓粉 末進行可靠的擦拭,防止茯苓粉末在切刀的刀面上聚集,保證切割質量。
[0022]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 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 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 一種茯苓切刀擦拭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切刀兩刀面外側分別設置的第一、二擦 條,第一、二擦條與切刀刀面相貼合的表面為耐磨海綿材料構成。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茯苓切刀擦拭裝置,其特征在于,第一、二擦條與切刀刀面相貼 合的表面為潤濕的耐磨海綿材料構成。
3. 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茯苓切刀擦拭裝置,其特征在于,第一、二擦條包括條形件, 條形件上可拆卸式套設一由耐磨海綿材料構成的擦拭套。
4. 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茯苓切刀擦拭裝置,其特征在于,第一、二擦條內部為空腔 結構,空腔與氣源相連接,第一、二擦條與切刀刀面相貼合處的構成空腔的腔壁上均勻設置 有出氣孔,空腔通過出氣孔與外環境相連通連接。
5. 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茯苓切刀擦拭裝置,其特征在于,第一、二擦條沿切刀的行 走方向呈交錯狀布置。
6. 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茯苓切刀擦拭裝置,其特征在于,條形件為一端堵塞的管體構 成,管體另一端與氣源相連通連接,管體與切刀刀面相貼合處的管壁上均勻設置出氣孔或 開設成空缺狀。
7. 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茯苓切刀擦拭裝置,其特征在于,空腔與潮濕氣源相連通連接。
8. 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茯苓切刀擦拭裝置,其特征在于,第一、二擦條的長度方向 與切刀的刀長方向一致或者成夾角布置。
9. 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茯苓切刀擦拭裝置,其特征在于,第一、二擦條轉動固定在支架 上,支架上設置有對第一、二擦條的轉動進行鎖緊的鎖緊機構。
【文檔編號】B26D7/08GK203887921SQ201420177025
【公開日】2014年10月22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13日 優先權日:2014年4月13日
【發明者】胡劉滿 申請人:胡劉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