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電路板加工裝置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用于電路板的鉆孔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專業線路板制板廠采用大型數控加工設備來進行線路板鉆孔,此大型鉆孔設備基本為進口設備,價值高達幾十萬。該大型設備不適于很多高校、科研院所和小型企業。相對很多科研單位或高校實驗室,其采用手工鉆孔方式,其精度不高且鉆孔速度慢。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提供一種用于電路板的鉆孔裝置,其鉆孔精度高且鉆孔速度快。
本發明解決上述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用于電路板的鉆孔裝置,包括底座、鉆孔裝置和設置在底座上的支撐架,還包括橫向控制裝置和縱向控制裝置;
所述橫向控制裝置包括支架、固定在支架上以控制絲桿轉動的第一驅動裝置;
所述鉆孔裝置包括與絲桿螺紋連接的固定塊、鉆頭和設置在固定塊上以驅動鉆頭轉動的第二驅動裝置,所述固定塊貼緊支架的底部;
所述縱向控制裝置包括在垂直于絲桿的方向上推動支架移動的第三驅動裝置,所述第三驅動裝置固定在支撐架上。
本發明利用橫向控制裝置和縱向控制裝置對鉆孔裝置進行控制,實現對鉆孔位置的調節,可提高鉆孔的精度。第一驅動裝置、第二驅動裝置和第三驅動裝置均可電氣化實現,其可提高鉆孔速度。利用絲桿轉動控制鉆孔裝置的橫向移動,可提高鉆孔裝置移動的精度,進一步的提高鉆孔精度。
作為優選,所述第一驅動裝置為電機。
作為優選,所述第二驅動裝置為電機。
作為優選,所述第三驅動裝置為液壓缸。
作為優選,所述支架成“U”型,所述第一驅動裝置固定在支架的一側壁上,所述支架上的兩個相對的側壁上均開有絲桿固定孔,所述絲桿穿設在絲桿固定孔內且與絲桿固定孔螺紋連接。利用“U”型支架對第一驅動裝置和絲桿進行固定,支架兩相對設置的側壁可提高絲桿結構的穩定性。
綜上,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發明利用橫向控制裝置和縱向控制裝置對鉆孔裝置進行控制,實現對鉆孔位置的調節,可提高鉆孔的精度。
2、本發明的第一驅動裝置、第二驅動裝置和第三驅動裝置均可電氣化實現,其可提高鉆孔速度。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標記及相應的零部件名稱:1、底座;11、支撐架;21、支架;22、第一驅動裝置;23、絲桿;31、固定塊;32、鉆頭;33、第二驅動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及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的一種用于電路板的鉆孔裝置,包括底座1、鉆孔裝置和設置在底座1上的支撐架11,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橫向控制裝置和縱向控制裝置;
所述橫向控制裝置包括支架21、固定在支架21上以控制絲桿23轉動的第一驅動裝置22;
所述鉆孔裝置包括與絲桿23螺紋連接的固定塊31、鉆頭32和設置在固定塊31上以驅動鉆頭32轉動的第二驅動裝置33,所述固定塊31貼緊支架21的底部;
所述縱向控制裝置包括在垂直于絲桿23的方向上推動支架21移動的第三驅動裝置,所述第三驅動裝置固定在支撐架11上。
固定塊31貼緊支架21的底部,絲桿在第二驅動裝置的帶動下轉動,絲桿的轉動帶動固定塊31移動,從而實現對鉆孔裝置橫向方向的控制。第三驅動裝置推動支架21移動,從而實現對鉆孔裝置縱向方向的控制。電路板放置在底座1上,第二驅動裝置33控制鉆頭32的下移及轉動,即可實現電路板鉆孔。
實施例2:
如圖1所示的一種用于電路板的鉆孔裝置,本實施例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做了細化,即所述第一驅動裝置22為電機。
所述第二驅動裝置33為電機。
所述第三驅動裝置為液壓缸。
實施例3:
如圖1所示的一種用于電路板的鉆孔裝置,本實施例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做了細化,即所述,所述第一驅動裝置22固定在支架21的一側壁上,所述支架21上的兩個相對的側壁上均開有絲桿固定孔,所述絲桿23穿設在絲桿固定孔內且與絲桿固定孔螺紋連接。支架21成“U”型,使得支架具有兩個相對的側壁,利用兩個側壁對絲桿進行固定,可保證絲桿結構的穩定性,提高鉆孔裝置的鉆孔精度和鉆孔穩定性。絲桿固定孔與絲桿23螺紋連接,螺紋之間連接的緊密型,可提高對絲桿固定穩定性。
如上所述,可較好的實現本發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