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紙質澆道管加工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紙質澆道管切邊裝置。
背景技術:
:
現有技術中金屬鑄造用澆道管多采用陶瓷耐火材料煅燒而成,但煅燒過程復雜,生產成本高,環境污染大;還有一種紙質澆道管,具有重量輕、易于操作、鑄件澆鑄后廢棄物少且易于處理、省工、省時、節能環保、不污染環境、環境保護友好等優點,其制備工藝是將調好的漿液送入成型機,制成圓管狀,接著將成圓管狀的紙漿毛壞放入整形模具,熱壓整形,最后高溫烘干,但是這樣制備好的澆道管會存在兩端端口截面不整齊,留有有毛刺的問題,影響鑄件澆鑄質量。
技術實現要素:
:
本發明提供了紙質澆道管切邊裝置,解決了現有技術中澆道管端口截面不整齊,留有有毛刺的問題。
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措施如下:一種紙質澆道管切邊裝置,包括有用于支承管件的持管組件,用于切割管件的切割組件,所述持管組件包括有機架、長軸和驅動電機,所述長軸一端安裝有軸承座和驅動電機,且通過軸承座水平安裝在機架上,所述切割組件包括有驅動軸、切刀組和推動機構,所述切刀組固定在驅動軸上,所述驅動軸通過軸承座安裝在機架上,所述驅動軸的軸心線與長軸的軸心線相互平行,所述推動機構包括有豎直設置的連桿和推動氣缸,所述連桿上端固定在驅動軸上,下端與推動氣缸的活塞桿鉸接,所述推動氣缸固定在機架下端。
進一步的,所述長軸一端通過聯軸器與驅動電機相連接,所述驅動電機固定在機架上。
進一步的,所述切刀組包括有兩組切刀片和刀柄,兩所述刀柄一端分別固定在驅動軸兩端,另一端沿靠近長軸的方向斜向上延伸,且延伸端上安裝有切刀片。
進一步的,兩所述刀柄下端成型有套筒,所述套筒插套在驅動軸上且通過螺栓頂緊固定。
進一步的,所述長軸上靠近機架的一端上成型有限位臺階。
進一步的,所述連桿上端成型有套環,所述套環插套固定在驅動軸上。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過設置持管組件和切割組件,對紙質澆道管兩端進行切割,使端口截面齊整,從而進一步提高鑄件澆鑄質量,操作方便,加工效率高。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機架;2、長軸;3、驅動軸;4、連桿;5、推動氣缸;6、切刀片;7、刀柄;8、套筒;9、限位臺階;10、套環。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附圖1對本發明紙質澆道管切邊裝置,做進一步說明。
本發明的一種紙質澆道管切邊裝置,包括有用于支承管件的持管組件,用于切割管件的切割組件,持管組件包括有機架1、長軸2和驅動電機,長軸2一端安裝有軸承座和驅動電機,且通過軸承座水平安裝在機架1上,切割組件包括有驅動軸3、切刀組和推動機構,切刀組固定在驅動軸3上,驅動軸3通過軸承座安裝在機架1上,驅動軸3的軸心線與長軸2的軸心線相互平行,推動機構包括有豎直設置的連桿4和推動氣缸5,連桿4上端固定在驅動軸3上,下端與推動氣缸5的活塞桿鉸接,推動氣缸5固定在機架1下端。
長軸2的外徑與需要切邊加工的澆道管內徑相配合,澆道管插套在長軸2上,且一端貼靠在限位臺階9處,推動氣缸5活塞桿推動連桿4帶動驅動軸3轉動,從而帶動固定在驅動軸3上的切刀組下壓,使切刀片6抵靠在澆道管上,驅動電機帶動澆道管轉動,實現澆道管切邊。
作為優選,長軸2一端通過聯軸器與驅動電機相連接,驅動電機固定在機架1上。
作為優選,切刀組包括有兩組切刀片6和刀柄7,兩刀柄7一端分別固定在驅動軸3兩端,另一端沿靠近長軸2的方向斜向上延伸,且延伸端上安裝有切刀片6。
作為優選,兩刀柄7下端成型有套筒8,套筒8插套在驅動軸3上且通過螺栓頂緊固定。
兩組切刀片6和刀柄7之間的距離和位置需要根據所要加工的澆道管進行調整,通過調節兩套筒8在驅動軸3上的位置,隨后用螺栓頂緊固定,操作方便。
作為優選,長軸2上靠近機架1的一端上成型有限位臺階9。
澆道管插套在長軸2上時,一端與限位臺階9相貼靠,方便澆道管定位,從而保證加工精度
作為優選,連桿4上端成型有套環10,套環10插套固定在驅動軸3上。
本發明的工作原理是:長軸2的外徑與需要切邊加工的澆道管內徑相配合,使用時將澆道管插套至長軸2上,且一端貼靠在限位臺階9處,啟動推動氣缸5,推動氣缸5活塞桿推動連桿4帶動驅動軸3轉動,從而帶動固定在驅動軸3上的切刀組下壓,使切刀片6抵靠在澆道管上,兩組切刀片6和刀柄7之間的距離和位置可根據所要加工的澆道管進行調整,啟動驅動電機,使其帶動帶動澆道管轉動,從而完成切邊加工。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應當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